Golden Thumb

1-on-1 tutor of chosen kids
个人资料
正文

又一个拿自己身体做试验的例子:控制血糖

(2019-09-17 21:15:42) 下一个

五年前,一个常规体检后,被家庭医生召见了。王医生是个令人尊敬的老人,中国人,移民韩国,娶了韩国太太,再移民多伦多。他的病人主要是诊所周围的韩国人。

原因是血糖指标偏高,5.9,接近糖尿病的门槛。王老先生建议我:

不喝粥,不吃糖,包括咖啡不加糖,少吃饭(多吃些别的),不吃水果,晚饭后不行20分钟以上以免血糖上升太快。

我是粥大王。在大学毕业纪念册中甚至有同学留言说我下午打篮球后经常一口气喝下四碗粥。平时胃口都不错,米饭一大碗一般都是吃到吃不下。

我当时不太相信王医生给的建议能真正起到多少作用,而且我也没有什么症状。我遵医嘱的主要目的是证实一下那些条款到底有没有效果,然后才是对我身体的好处(毕竟还没够上糖尿病)。

不试哪知道呢?

粥,拜拜。熬粥的高压锅基本束之高阁了。

糖,拜拜。我本来就不吃零食。糖果,冰激凌什么的本来就不太碰。

咖啡,从double double变成了double cream。

米饭,减到三分之一。鱼肉蔬菜豆制品相应增加了。之前是吃到吃不下。现在是吃到能维持不饿就行。

水果,拜拜。这个一般人很难想象,很难做到。我做试验比较认真。

晚饭后消耗些血糖,有时候步行,有时候就在家做些俯卧撑什么的,我觉得是同样道理。

平时的体育锻炼,比如打羽毛球,照常。

不知不觉两年多过去了。又到了例行体检时间。没被医生召见。都忘了去打听一下血糖指标。还是后来换了家庭医生,因为别的事看医生时,偶然想起来问了一下新的血糖指标。已经有所下降,大概是5.7这样。我觉得抽血化验的结果未必那么精确,比如化验前一天晚上吃多少含糖食物(碳水化合物)应该会稍许影响点结果吧?反正没情况没恶化就行。此时我未必就觉得尊上述医嘱付出了多少代价,换来了多少好处。因为,不加糖的咖啡习惯了就一样好喝了。

不知不觉又两年多过去了。我担心血糖指标可能又回到5.9附近的老样子。体检时特别关注了一下。5.4,这时我兴奋了。这四年的试验可以得出结论了,控制有效,是我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试想五年前我如果不把事实当回事,或者三心二意地对待饮食建议,今天身体指标很可能就没有什么改进。不说别的,至少少了一个小小的成就感。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