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那里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个人资料
正文

【他乡明月|生活】第102期 流水别墅,修在瀑布上的一栋楼!

(2023-08-29 07:33:40) 下一个

【他乡明月|生活】第102期 流水别墅,修在瀑布上的一栋楼!

嗨,听到我声音的亲人和朋友,秋天快乐呀!我是三小姐晓鹂。

 

不知不觉,立秋已经好几天了,眼看着暑假就要过去了,孩子们也要开学了。这个周末我们一家就赶开学前,到隔壁的宾州去看著名的“流水别墅”。

 

“流水别墅”,听名字就跟水有关,是吧?对啊,那是一栋修建在瀑布上的房子,那可是世界闻名啊!被誉为“美国建筑史上最好的作品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是由世界现代建筑四位大师之一的弗兰克·赖特设计的。自从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建成之后,差不多是最上镜的、被拍摄得最多的私人住宅了(当然它现在已经不住人了,变成了名胜古迹)。这栋世界各地都会有人打“飞的”来看的别墅,就在我们隔壁的宾州,离匹兹堡不远,离我家也不算远,单程开车三小时左右,当天就能跑个来回。真的非常值得一去。今儿我就聊聊这栋被美国《时代》杂志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住宅的,那个在全世界的建筑教科书上都能找到的“流水别墅”

 

“流水别墅”英文叫作“Fallingwater House”。Fallingwater直译是“跌落的水” 或者“瀑布”。之所以有这么一个美丽的名字,正是因为它修建在一条小河上,河水从房下流过,形成了两道小小的瀑布。它是一个叫考夫曼的富商,给自己、老婆、和儿子修建的周末度假休闲屋,坐落在远离城市的一片森林里的一条小溪上。最早,那里是一栋考夫曼家非常喜欢的一处宿营地的老房子。1934年,考夫曼想翻修那栋房子,于是,找到了著名建筑师赖特。说到这儿,不由让我想到了一句特别流行的话,那就是“所有的相遇都是最好的安排。”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首先是1932年,年轻的小考夫曼在无意间拜读了赖特的自传,特别喜欢赖特的建筑理念。于是,他进了赖特的建筑学校,做了他的学生。然后,老考夫曼去学校看儿子的时候,就认识了他的老师赖特。这才有了后来在1934年,他请赖特帮自己设计周末度假屋的打算。于是,几年以后,赖特把他的度假屋变成了如今享誉世界的建筑奇迹。你说,这缘分是不是特别奇妙?!

 

所以,在说这栋别墅之前,首先要说到一个人,那就是它的设计师弗兰克-赖特。赖特生于1867年,死于1959年,活了九十多岁,是著名的美国建筑师、设计师、作家和教育家,号称现代世界四大建筑师之一,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他一生在7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参与设计了超过一千座建筑。当今社会,凡是学建筑的人没有人不知道他的。可是他不光搞建筑,他还搞教育。在1932年,他和老婆创办了一所建筑学院,就是小考夫曼当年上过的那个,在以后的时间里,培养了大量的建筑师。他写的学术著作,什么《纽约现代建筑的四次旅行》《虚构的美国:建筑与错觉》,还有《关于建筑:对一个世纪变化的反思》等等,都是建筑学领域的必读书。他的自传更是回顾一生,充分阐释了自己的建筑学理念,那就是著名的“有机建筑”理论,organic architecture,“有机”就是“有机蔬菜”的“有机”。他也是建筑学领域“田园派”的代表人物。

 

在美国,建筑学属于Art,艺术类。所以,作为建筑师的赖特,有非常独特的时尚感。据说他通常都穿着昂贵的西装,打着飘逸的领带,披着斗篷,非常有艺术家的气质。他也的确非常的特立独行,一生都没有加入过正规的建筑师协会,说自己是一个“老业余爱好者”。听听,是不是特别酷?他也是一个汽车发烧友,曾拥有50多辆豪华汽车,雪佛兰 、捷豹什么的。我附了一张《时代》杂志的封面,好像是1986年的,就是他和这栋著名的“流水别墅”。他的生活也是跌宕起伏,他有过三次婚姻,其中一个还是他顾客的老婆。在他的一处别墅里还发生过一起谋杀案。总之,他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到现在,他留下了23,000 多幅建筑图纸、 44,000 左右的照片、600 份手稿, 300,000 多份信件,和40 个左右的大型建筑模型。这些都由他的基金会负责保管和展出。1966年, 美国也曾发行了他的纪念邮票。

 

接下来,为了更好地介绍“流水别墅”,我得先简单地说一下赖特的“有机建筑”的理论。它的核心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我们中国的所谓“道法自然”。这个流派崇尚自然,坚持技术为艺术服务,要表现材料的本性,用特性和诗意的形式创造连续运动的空间,从细节到整体都贯穿同一个理念。赖特认为自然界是有机的、活的、有生命力的,建筑要顺应自然、融入自然、与自然和谐一体。一个好的建筑“应该看起来是从那里成长出来的,并且与周围的环境和谐一致。”他强调材料,认为每一种材料都有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歌。必须仔细研究它的形态、纹理、色泽、力学和化学性能等等。在设计上主张“有生于无”,打破空间限制,力图把室外的自然景色带入室内,又把室内的空间延伸到室外。他认为建筑首先是一种艺术,“在有机建筑领域内,形式的诗意对于伟大的建筑就像绿叶与树木,花朵与植物,肌肉与骨头一样不可缺少。”他认为建筑和人一样,每一栋建筑都应该有自己的特点和性格。所以,他对现代大城市的建筑持批判态度,很少设计摩天大楼之类。他设计的房子,无论是私人住宅、办公室、教堂、学校、摩天大楼、酒店、博物馆,还是其他商业项目,都不拘一格,非常有个性。网上有很多他设计的建筑照片,有兴趣你可以去翻翻看。

 

好,现在我说回到“流水别墅”。它并不大,一共三层:三个卧室三个卫生间、一个起居室一个厨房、一座客房楼、外加四个车库和一个游泳池,面积约380平方米。要说一下的是它的客房,它并不在主楼里。主楼在溪水上,而客房,其实应该叫客楼,因为它并不是一间房子,而是单独的一座楼,比主楼地势高,依山而建,用小桥和主楼相连。那里有一个起居室、四间卧室、和一个游泳池。文稿里有照片,你一看就明白了。

 

我前面说了,“流水别墅”坐落在非常偏僻的乡下,远离城市和公路,周围都是高大的树木和坚硬的山石,有一条小溪潺潺流过,溪水是清澈见底。去那里参观可以买门票也可以不买门票,区别是不买门票的不能进入室内,也没有讲解员。我们是买了门票的,一人35块美元。买了门票的人每半小时一个团,一个团有十个人左右。我们这个团是12个人,有宾州本地的,有从南方的德州来的,有从西北的俄勒冈州来的,还有从加拿大多伦多来的,我们算是东部去。你看,以管窥豹,就可以看出去那里参观的人来自四面八方。要去看房子,先要在服务中心集合,那儿有前台、一个画廊、一间礼品店、一个咖啡屋、和一个厕所。对了,我很喜欢那个厕所洗手台的设计,背景像是月亮从一片枝桠交错的树林里升起,很有艺术感。我附了照片,你去看。

 

从服务中心到“流水别墅”,要走个几分钟的沙石路。现在是夏天,树木遮天蔽日,路边的大杜鹃刚开谢,但还是能想象得到春天繁花满枝的样子。拐两个弯,一抬头在路的尽头就看见一栋黄色的房子掩隐在树丛中。我们跟着导游一层一层一间一间地逛,虽然拍照有的地方有限制,但你还是能从文稿里附的照片上看到一些细节。看完房子,有几个印象非常深刻。难怪“流水别墅”是赖特“有机建筑”最著名的代表作,它的设计和建造,真的完全体现了前面我提过的“有机建筑”的特点。

 

首先,它完美地融入了周围的自然环境,建筑本身和溪水、山石、树木、林间小路自然地结合在一起,不分彼此。赖特的名言是“上帝在自然中显现”。他刚接受委托的时候,花了近一年的时间,多次考察场地,仔细考量场地的细节和特色,把每一块大石头和直径6英寸,以上树木都绘制了地形图,6英寸就是我们的5寸左右。在设计上充分利用了那里的溪水、石头和树木。房子的颜色,导游说,赖特采用了大杜鹃的叶子在秋天的那种黄,又像春天来临时,林木刚刚发芽的那种黄。你能想象得到那种颜色吗?别墅的一层,有一道镶嵌着玻璃顶的楼梯往下,一直通到溪水里去,把建筑本身自然而然地和溪水、和大地、和自然融为一体。整栋别墅的墙面、地板、楼梯、烟囱都是用石头做的,墙体是不平整的砂岩层层堆积起来的,看起来就像在采石场里的石头的原始状态。室内铺的也是表面凹凸不平的石头,只不过打了蜡,看起来很光滑而已。而那些石头就是在离别墅不远的地方开采来的,和周围的环境毫不违和。在一楼起居室的壁炉口,他还特意保留了三块突出来的原本就在那里的大石头。三楼的平台上,原本有三棵穿透平台生长的大树,可惜后来死了。路旁和桥边的灌木和藤蔓,原本就是长在那里的,长长的枝条在水面上随风飘动,有一种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野趣。楼梯和去往客楼的小桥和廊檐,都设计成了水波状,从侧面看,像一道道凝固的瀑布。要是遇到下雨天,雨水从廊檐上落下来,更是形成了一层层自然带着落差的小瀑布。说实话,看到他设计上的这些精巧心思,不得不让人惊叹他对自然环境的细致入微的思考和利用,太厉害了!

 

第二个印象就是别具一格。“流水别墅”的外观非常特殊,不是一般我们常见的方方正正的房屋样式,也不是欧洲那种城堡式的风格。它的设计在两个方向上同时延伸:在垂直方向上增加层高,通过层次分明的平台、小巧和向上的廊檐和台阶,把主楼和客楼连接成一个整体,来增加建筑面积和房间的数量;在水平方向上加深平台的拓展面,来增加起居活动的面积。强烈的水平和垂直的线条感,是“流水别墅”的一个重要的建筑特点。它的平台非常显眼,下面用粗壮的岩石做支撑,宽窄长短各不相同,高低错落,互相穿插,像是用巨大的积木搭建而成的。一层平台顺着溪水的方向左右延伸,二层的平台向前探出横跨溪水,三层的平台以山石为基座向右扩展,形成一个可以俯瞰溪流的悬崖。整栋别墅的主楼,以巨大的从一层直插四层房顶的烟囱为主要的承重墙,背靠山崖,粗壮的横梁牢牢地镶嵌在山石中。而客楼顺着山势自然向上,又通过台阶和小桥和主楼连成一体,整栋别墅就好像是从小瀑布上的巨石之间自然长出来的房子。你看封面照片就知道了。我一点都不懂建筑,但直观的感受是很震撼的,非常的与众不同。

 

第三个印象,是空间和光线的应用非常巧妙。赖特的建筑有个特点,那就是入口处的门廊、上下的楼梯都是狭窄昏暗的,但起居室和卧室却空旷而且明亮。让人有一种住在洞穴里的感觉,背后是厚重而结实的石墙,前面三面,不,是四面透光——因为还有天窗啊!就感觉特别安全又温暖。他特别善于利用自然光线,让内部空间充满了盎然的生机。比如一楼起居室,光线流动在起居的东、南、西三侧,最亮的天光从天窗一泻而下,但靠里呈围合状的室内,则比较昏暗,加上岩石陈旧的地板颜色,对比非常鲜明。那道通向水里的楼梯,在阳光下自然形成一阶一阶下降的明暗和阴影;那些由不规则的石块镶嵌而成的地面,光线投射在上面,像阳光下的水面上起伏的花纹,等等等等。在空间上,是我特别喜欢的那种整面墙整面墙的玻璃窗,几乎让人分不清室内和户外的界限。那堵巨大的作为主承重墙的烟囱,在靠溪水的那一侧,从一楼到四楼的楼顶开了14层可以完全打开的玻璃窗,彻底打通了室内和户外的空间;而用同样的石头铺成的地面和平台,又把空间从室内延伸到室外。就算作为建筑学的门外汉,我也能感觉到别墅里室内空间的自由延伸和相互穿插,和内外空间的互相交融,浑然一体。

 

但是,整栋别墅最令我感动的,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部分,是它的人文关怀。赖特的“有机建筑”理论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符合自然的建筑也就符合人们的基本需求。他坚持建筑应该是有生命的、有主题的,它可以亲山、亲水、亲沙漠、亲原野、亲一切自然。最重要的是,无论在哪种环境下,建筑都是为了家人可以共同去感受。比如这栋“流水别墅”,交错的空间把室内外连接在一起,四季的风景,花开花谢,晨雾晚霞,尽入眼底;流过的溪水,来来往往的风,带来自然界的花香和味道;而流动的溪水和坠落的瀑布,又是来自自然的永不停歇的美妙音乐;周围的树木和花草,一岁一枯荣,一岁一年轮,天天都在变化......所以,它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建立在溪流上居所,更是伫立在永不停息的时刻变化着的时间河流上的建筑。最最重要的是,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和家人一起度过快乐的时光,留下最美好的回忆。考夫曼一家何其有幸,能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啊!

 

“流水别墅”是1938到1939年建成的,考夫曼和老婆、儿子一直把它作为周末度假屋,常常请朋友一起去那里居住,享受美好的自然风光。到了1963年,在赖特去世后的第四年, 小考夫曼决定把别墅捐献给当地政府,永远供人参观。在交接仪式上,小考夫曼说:“‘流水别墅’的美依然像它所契合的自然那样新鲜,它曾是一所绝妙的居所。但又不仅如此,它是一件艺术品,超越了一般含义,住宅和它所在环境一起构成了一个人类所希望的与自然结合、对等和融合的形象。这是一件人类为自身所作的作品,是一笔公众的财富。”

 

从那以后,“流水别墅”对公众开放,每年都有十几万的人不远万里跑去参观。它也陆陆续续出现在电影、电视、和动画片里。我特别好奇这栋房子的造价,就去查了一下,最初它估的预算为35,000美元。最后花了$155,000,折合成2022年的物价,大概是330万美元左右。想想,在有钱人眼里,三百多万其实不算什么。但是现在,花同样的价钱却很难,几乎可以说不可能再修建一所同样独特而且影响深远的房子了!

 

好了,一不小心又说了这么久!实在是“流水别墅”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特别想跟你分享我的所见所闻,和所了解到的信息。那么,看了照片,听了节目,你有什么感想呢?你知道这栋房子和它的设计师吗?期待在评论区看到你的留言。节目的最后,还是谢谢你的聆听、陪伴、和支持,也谢谢你的点赞、订阅、和分享。生活还在继续,咱们下个周末再见。拜拜。

 

图一:弗兰克-赖特
图二:流水别墅模型(网络图片)
图三:一楼去往溪水的台阶
图四:一楼起居室
图五:壁炉和地面的原石
图六:餐厅和老考夫曼画像
图七:质朴的洗手池
图八:连接山体和主楼的支架
图九:主楼和客楼之间的楼梯和廊檐
图十:长在山石上的房子
图十一:服务中心厕所洗手台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