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全粥到

Interested in big things, and happy in small ways.
正文

不研究马尾巴的功能的后果

(2018-04-21 18:14:05) 下一个

今天翻看最新一期的《科学美国人》,有一篇文章“How Seashells Take Shape”(海螺壳是怎样成形的),介绍用数学模式来展示海螺壳结构形成过程。很多人一定见过那些色彩斑斓形状各异的漂亮海螺壳,都会感叹大自然或者上帝的鬼斧神工,但有多少人会想到去研究这些奇特的结构是怎样形成的?或者说会不会有中国人有这样的好奇心去研究这样问题,或者说在中国如果研究这样课题会不会拿到科研经费?在中国如果有读书的孩子立志要研究海螺壳,父母会不会疯掉?看到这篇吃饱了撑的没事干研究海螺壳的文章,我不由得联想到了这几天刷屏的中兴事件

绝大部分的文章都是集中在争论这个事件的是说明了美帝遏制对手还是天朝不守规矩。但有一点是不需要争论的,就是中国在芯片技术方面还是落后很多,离了美国的芯片很多产业几乎就寸步难行。中国是不是现在只是芯片技术落后,其它技术领域呢?微信移动支付似乎成了科技领先的标志,连柳传志这样的科技大佬都抱怨美国太落后了,来美国看病,美国医生连建一个微信群都没听说过。

有人说中国独立自主两弹一星都搞出来了,难道一个小小的芯片还能被封锁住了?还真不太一样。核弹还真是容易得多,要不然怎么巴基斯坦和朝鲜等国也是对付对付就搞出来了。核弹只要能炸,能扔过去,误差个几公里也没啥,而且一旦搞出来也基本不存在技术继续追赶的问题,有财力就可劲大量生产就是了。可芯片却是有不断升级和技术跃进,永远没有搞出来一劳永逸这一说法。所以如果有几十年差距,在人家不断升级的情况下追赶,可能需要更长时间。芯片的研发不是局限于国家行为,更大程度上是整个科技产业的智慧成果,需要不断学习和交流。中国有短时间搞出核弹的成绩,也有航空母舰这种老掉牙的东西,中国用了差不多一百年才追赶上才能自己造出来例子。

忽视基础研究根本上是一个东方历史文化问题。中国的文化其实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文化,就是对自然现象没有探索和刨根问底的好奇心,对自然现象用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等主观想象出来的理论来自圆其说。和自然的疏远表现在文化的很多方面,比如建房子,中国的四合院是把一块空间圈在房子的中间,和外界隔离,在自己的小空间里才有安全感。而西方的房子居中,院子是围绕房子的,最多有个木栅栏标示一下地界,或者干脆什么都没有,完全是拥抱自然。中国人祖先留下的书籍都是吟诗作画,舞文弄墨,关于弄计于勾心斗角,驭人愚民,没有任何兴趣关心苹果为什么落向地面而不是飞上天空,太阳为什么从东方升起在西方落下。这导致一个什么结果,导致了我们生活中衣食住行所有的东西,,教科书上所有知识,定理,原理,全部百分之一百来自于西方。这种文化根源加上体制的制约,以及现代社会的贫富急剧分化导致的对物质成功的迫切追求,几乎不会有人能够几十年如一日的安心做基础研究。在国家层面上各种手段的拿来主义是可以理解的,但在拿来的同时如果不创造一个有利于基础研究的大环境,高耸入云的大厦就是一个建在沙子上的大厦。

文革期间有个电影《决裂》,里面有讽刺葛优父亲葛存壮饰演的知识分子研究马尾巴的功能的场景,搞得全国人民都取笑知识分子,都觉得知识分子的存在简直就是浪费粮食。上面提到的那个关于海螺壳的研究结果,说不定就会在某个应用科技领域促进技术飞跃,这些点点滴滴的好奇心的探索成果,是各种科技进步的基础。

PS

记得那是八十年代初的某一天,父亲教书的大学的图书馆来了一批美国捐赠的图书,免费发放给教职员工和学生,我随父亲去挑书。这些书籍都是一些教科书和科普期刊,和当时外形瘦弱版面色调单一暗淡的中国书籍相比,这些美国书外形健硕纸张厚重,插图色彩鲜艳丰富。我当时虽然看不懂几个英文单词,但还是被这些书籍的外貌深深吸引,拣了好多本个大的教科书以及一些插图看起来很有趣的期刊。拿回家后每天闲来无事经常会拿一本翻看,虽然内容不懂多少,但就是喜欢手指捻动厚重纸张的感觉和那些精美插图带来的视觉享受。这些书在父母家的书架上摆放了差不多有二十多年,直到他们搬家时才处理掉。其中有几本期刊是《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我到了美国后看到这个期刊倍感亲切,所以也正式开始订阅成了忠实读者。《科学美国人》是美国最悠久的期刊,有170多年历史,以独特的视角介绍科学新发现和技术新发展。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锦川 回复 悄悄话 科学美国人和国家地理杂志是我最喜欢的书刊。
胡粥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ophie308' 的评论 : 谢谢!
Sophie308 回复 悄悄话 我来赞一个,谢谢分享。看来是同龄人,握手,祝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