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静流年(原创)

细品时光,轻捻岁月,慢煮光阴。
正文

啸声雅韵 万古流芳

(2018-02-08 23:14:58) 下一个

我与舅公奚啸伯

--

前言:著名作家章诒和在《伶人往事:写给不看戏的人看》一书中,写到京剧大师奚啸伯,描写得非常生动细腻。奚啸伯,是我外婆的弟弟,是我的舅公。这里记述的是舅公奚啸伯的往事,总以为,这不是他一个人的故事,而是一代名伶的命运,是中国文化的悲哀。故,愿在这里,与文友分享,谢谢光临!

--

著名京剧大师奚啸伯是我外婆的弟弟,我叫他舅公。1910年,他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年幼的奚啸伯常常随父亲观看堂会,由此与戏剧结下了不解之缘。十一岁时,便拜言菊朋为师,终日苦练喊嗓、发音、唱腔、功架、水袖、走戏等功夫。十九岁时,他从票友正式入梨园,开始了他终生的演艺生涯。

奚啸伯在自己组班之前,就经常与名角同台演出。1932年,尚小云在天津春和戏院演唱,他的老生演员因故未到,经人推荐,由入行不久的奚啸伯补空,与尚小云合演了《二进宫》、《桑园会》等戏。1934年,奚啸伯又再度与尚小云在北京开明剧院合演了《四郎探母》,一时轰动京城,各大报刊纷纷报道。

到了1935年,奚啸伯的名字已经蜚声菊部。年仅二十六岁的他,在南京与梅兰芳大师唱对台戏时,亦因梅兰芳戏中的老生缺席,故由奚啸伯临时帮助救场,从此给梅兰芳留下了良好深刻的印象。

与梅兰芳演出《宝莲灯》

在这之后,两人曾多次合作,奚啸伯深得梅兰芳大师的赏识,并于1935年正式参加了梅剧团。从1935年到1937年间,梅兰芳与奚啸伯先后在京、津、沪、冀、苏、湘及香港等多地,上演了《红鬃烈马》、《审头刺汤》、《三娘教子》、《龙凤呈祥》等,奚啸伯的名声一路青云直上。

1936年,奚啸伯在梅兰芳的建议下,正式拜李洪春为师,受益匪浅。1937年之后,奚啸伯与梅兰芳分手,正式建立了自己的剧团“忠信社”,挂上头牌,在全国各地演出。其著名戏剧有:《四郎探母》、《宝莲灯》、《打渔杀家》、《法门寺》和《范进中举》等四十多部。

奚啸伯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历史、文学、书法诸方面都有着极高的修养。“腹有诗书气自华”,他在舞台上气质脱俗,唱念清新典雅,表演文静深沉。他在艺术理论上也建树不凡,将发声吐字总结成一套系统的演唱理论和方法,奚派唱腔因此富有新颖雅致、委婉细腻的艺术特色。到了四十年代时,奚啸伯与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四人,被誉为著名的四大须生。

四大须生

然而,在奚啸伯的显赫世家和功成名就的背后,他的人生道路其实是跌宕起伏的。

奚啸伯学戏,实属一种嗜好,他的父母其实更注重他学业方面的修习。奚啸伯七岁开始在自家的私塾中受到严格的蒙教,八岁时已经读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幼学》、《四书》等,且能倒背如流。奚啸伯十二岁时,父亲病故,家道中落,母亲带着孩子们勉强度日。奚啸伯痴心不改,不顾母亲的劝阻,克服重重困难,坚持继续学戏。

奚啸伯手书小楷扇面

当十九岁的奚啸伯想正式入梨园时,却引起了一场家庭风波。奚家与庆王府是近支,庆王府九叔的配室是终身陪伴西太后慈禧的四格格,奚啸伯称四格格为九婶。九婶深守皇族的礼规,觉得奚啸伯是她的亲族,竟然唱戏,有失尊严,百般阻挠。但奚啸伯恒心已定,他顶着家族的阻力和经济的拮据,坚守着自我的选择。

《屈原》剧照

奚啸伯的二姐就是我的外婆。因为我的外公关松房生前是著名的山水国画家,故外公外婆的家境殷实,不断接济奚啸伯。奚啸伯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在他成了名角之后,便诚心诚意地报答我的外公外婆。每次他来府上造访,总会送给外婆一样别致新颖的金银首饰;而他和我外公则是一生的挚友,奚啸伯喜爱国画,所以,我外公一有新画出炉,总要请奚啸伯先过目,而且外公还将一幅荣获国际银盾奖的山水精品赠送给奚啸伯;反之,外公亦很喜好京戏,奚啸伯便经常为外公说戏,边说边唱,精彩绝伦。

奚啸伯婚后,育有一子二女。在他四十岁时,妻子不幸病逝。日后,不少亲朋好友上门提亲,但都被奚啸伯婉言谢绝了。他有他的理由,一是担心婆媳不和,二是不愿委屈孩子们,三是唯恐拖累女方,归根结底,他不想再娶。直到他溘然长逝,二十八年孑然一身。在作单身父亲的日子里,他对儿女疼爱有加,在他的栽培下,他的儿子奚延宏乃至孙子奚中路,都先后成为著名京剧大师。

奚啸伯生前朋友遍天下,他认为人缘就是戏缘。在众多的朋友中,奚啸伯与启功既是表亲又是同窗,境遇相似,性情投契,因此而结为好友。所不同的是,启功沉醉于丹青翰墨,成为名不虚传的书法大师;而奚啸伯却痴迷于粉墨丝弦,开创了京剧须生的一大流派。看似隔行如隔山,实则均属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数十年后,这对表叔侄一同被载入《满族现代文艺家传》,也算是殊途同归。

奚门弟子满堂,其中就有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1943年,奚啸伯在济南演出时,到剧场经理马寿泉家做客,巧遇中石在此吊唱,奚啸伯问中石:“你唱的是谁的腔?”中石立刻说:“奚派!”这时,马经理立刻为中石介绍:“这就是你崇拜的奚啸伯老板!”中石当即鞠躬拜师。自此之后,他们师徒情深,终极一生。

1957年,奚啸伯被错划成右派,不得不离京,转入石家庄京剧团。石家庄的生活欠佳,工资减半,且总是要到乡下小镇去演出,但这一切却丝毫没有磨灭奚啸伯对京剧的赤诚,无论台下的观众是谁,台上的奚啸伯仍旧唱得一丝不苟。

饰演宋江剧照

1966年,文革初期,奚啸伯又被打成“历史反革命”,不仅不能再唱戏,同时还要从事一些扫地、生火、筛炉灰、捡煤渣之类的粗活,而每月的生活费却只有十五元。在精神和生活的巨大压力之下,奚啸伯突然中风,经过数日的抢救,才化险为夷。出院后,身患半身不遂的奚啸伯却无家可归,经儿子反复托人,才找到了一间原本堆干草的小屋,清理了干草之后,才成为奚啸伯的栖身之处。

文革中,我舅舅(奚啸伯的外甥)曾去石家庄看望他,怎奈当我舅舅几经周折找到奚啸伯的住处时,却发现小院的门上了锁,叫了半天,才从门缝里看见奚啸伯拄着拐棍艰难地走出来,奚啸伯对舅舅说:“儿子媳妇都上班去了,为了安全,就把我锁起来了。”无奈,他们只好隔着宅门聊天,聊到动情之处,全都泣不成声。最后,我舅舅只好将带来的各式补品放在门口,告辞而去,这一别竟是永别!

奚啸伯在病中,一直有一个心愿,就是回京去看看我的外婆、姨婆、朋友和故都。然而,直到他撒手人寰之时,也未能如愿。1977年,奚啸伯辞世,享年六十七岁。

1979年,强加在奚啸伯头上的一切罪名全得以平反昭雪。至此,一代名伶的人生戏剧才真正缓缓落幕。

--

发表于:人文之窗

欢迎光临:我个人的网站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