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晓舟

如果不能重生,就让我回忆过去;如果迷失了方向,就让我重新审视曾经走过的路。
正文

《超简美术史(8)》——文艺复兴(二)

(2022-11-22 12:08:33) 下一个

(画18)《蒙娜丽莎》列奥纳多·达·芬奇作

《蒙娜丽莎》是世界最著名画作之一,关于它的评论很多,归纳起来大约是以下的内容:

首先是《蒙娜丽莎》的身姿,它已经升华为一种神圣的符号,不仅冲击了以往的艺术规律,激发了文艺复兴的人文思想,也体现了一个觉醒者心灵的回归、新思想的萌生。《蒙娜丽莎》具有一种神秘的象征意义,从画中你似乎可以看到佛和菩萨的坐势、站势、讲道姿势;你也很容易联想到基督的那些象征性姿势,比如两手摊开,一手持十字一手指天。但蒙娜丽莎将这些具有神性的身姿表现得如此自然、如此轻松,它暗示着在普通人身上就具有最淳朴自然的神性。

其次是蒙娜丽莎的面部,以及面部的神情,一切神秘都集中在蒙娜丽莎脸上。这张脸可以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她奇异的前额,广阔得失去了一个平凡人的味道;她的目光是那样平和,甚至说有一点空洞,但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她的目光无所不见,让人无处藏,无处躲,一切都暴露在她的目光下;最特别的是弥漫在她脸上的那种神奇表情,似笑非笑使人们无法相信这是一张现实的脸,但它又是一个神奇的存在。

达·芬奇在这幅画中成功地运用了“渐隐法”。画中人物形象与背景界限不太明晰,人物轮廓不那么明确,仿佛融入背景之中。尤其在该人物形象的眼角和嘴角处,作者着意使用了“渐隐法”绘画技法,让眼角和嘴角渐渐融入柔和的阴影之中,从而造成了含蓄的艺术效果,极大地丰富了形象的意蕴。

达芬奇对蒙娜丽莎形象的表达是细致入微的。比如蒙娜丽莎眼睛周围那些生动的红色小圈和毛发,不经过最精细的刻画是无法表达出来的;睫毛非常浓密,每一根都经过细致描绘,弯曲自然宛如出自皮下,极为逼真;鼻尖部那纯美柔嫩的粉色鼻孔真是栩栩如生。嘴唇微翕,从玫瑰红唇到鲜嫩的粉颈,无处不是生动的肌肤而非颜料堆砌。如果人们凝神观看喉头的凹陷之处,仿佛还能感受到脉搏的跳动。

上面说的有些细微之处只能到现场,并借助高级观察设备才能观赏到。法国工程师和发明家帕斯卡·科特就这样做了,他用一种新的多光谱相机观察过这幅画,他看见了蒙娜丽莎漂亮的眼睫毛和眉毛,镜头下蒙娜丽莎的微笑比我们用肉眼观察到的更加灿烂迷人。帕斯卡·科特还发现蒙娜丽莎在其膝盖上搭了一件有毛皮内衬的外套。科特的红外线摄影甚至发现在多层颜料的下面隐藏着艺术家起草的素描。蒙娜丽莎的肤色应该是暖粉色,她身后的天空应该是生动的蓝色,而不是如今人们所看到的灰绿色。科特认为,画面如今展现出的深绿色背景是500年岁月使油墨颜色沉淀的结果。科特发现这幅画共涂了40层超薄油彩,每层厚度仅2微米(头发厚度的1/50)。油彩由一些稍微不同的颜料组成,营造出蒙娜丽莎嘴角模糊和阴影效果,令人隐约感到她在微笑,但仔细看时笑容就消失无踪。纤薄油彩是画作引人入胜的关键。能使用如此纤薄的油彩,证明达芬奇功力极深厚。同时,由于每层颜料都要数月才能风干,估计这种特殊效果可能花了数年时间才能完成。

另外,这幅画作上没画笔的痕迹,有人估计达芬奇是把油彩涂于手指上绘画。画中人物的女性特点非常模糊,也许达·芬奇有意使画中人物超越性别。

在《蒙娜丽莎》中,人们似乎看到达·芬奇以基督的目光审视世道,但这并不是说艺术的高境界是抽象精神,令人摸不着头脑;恰恰相反,达芬奇正是通过具体的形象显示出他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和解读,而不是简单的图解概念。所以说艺术将精神具象化是必须的,将具象升华为更高的精神境界也是可能的,美与神秘有着不解的因缘。  

以上是从绘画技巧和美学角度谈论这幅画,也许这幅画更大的价值在于画家的其他用意。前面我们提到过此画中的蒙娜丽莎采用了基督特有的象征性姿势,其实不仅如此,画中人物不仅有几分像基督,还有几分像圣母,那神秘的微笑难道不像圣母的微笑么?画中人物神情中的几分崇高、几分庄重、几分矜持、几分大爱很像是在模仿基督和圣母,但其神情中还有几分怀疑、几分洞察、几分不恭、几分嘲讽、几分忍俊不禁,这不能不让人怀疑画家作这幅画的真实用意了。

我们知道宗教的底线就是一个“信”字,信宗教的人是绝不会拿圣母、圣子开玩笑的。如果人们拿神灵开玩笑,那就说明人们开始不相信神灵了。宗教的基础就是信徒的“信”,信徒如果不信了,这个宗教的基础就坍塌了,而新世界的希望正来自于对旧世界的怀疑。也许这幅画的用意恰好在此,该画作者正处在一个新旧世界交替的伟大时代,而摧毁旧世界基础的使命历史地落在了艺术家的肩上。正因为如此,那个伟大的时代被称为文艺复兴(renaissance 重生)。

其实文艺复兴不仅仅是文艺的重生,也是人的重生。文艺复兴向世界宣告:人到这个世界上,不是通过受苦受难来赎罪的!人是无罪的,人生而自由,生而平等,人生而拥有生命权和财产权,人不仅是这个世界的主人,还是新世界的创造者!创造者约等于神,所以从文艺复兴开始,神被请下神坛,人成了世间的神。文艺复兴后的五百多年这个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类用新科技新理念创建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但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