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晓舟

如果不能重生,就让我回忆过去;如果迷失了方向,就让我重新审视曾经走过的路。
正文

《超简美术史(6)》——中世纪 (三)

(2022-11-20 11:17:47) 下一个

中世纪的著名画家

乔托·迪·邦多纳(1267年—1337年)

乔托·迪·邦多纳(Giotto di Bondone) 是中世纪著名的艺术家,他创作了大批关于基督和十二使徒的宗教作品。他的名字是同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之兴起联系在一起的。在造型艺术史上,他一向被誉为“欧洲绘画之父”,现代绘画天才的奠基者。他发现了人,把人从神学的铁牢里解放出来,请入造型艺术的殿堂。虽然他笔下的新人形体还不完美,但毕竟为我们开创了一个新时代。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乔托是先行者,他把意大利的新气质同古希腊、罗马人的气质联系起来,并以古朴庄严的绘画风格展现在世人面前。

(画12)《哀歌》(又名《哀悼基督》)

《哀歌》是乔托·迪·邦多纳的著名作品,它描绘了死去的基督被从十字架上放下来的一瞬间。《新约》的许多人物出现在这幅画里:可以看到基督的母亲玛利亚和抹大拉的玛利亚等;还可以看到许多使徒,他们头上带着光环;还可以看到天使,他们在基督尸体上方哭泣。

这幅画如果从构图、色彩、造形等角度看并无特殊之处,它的价值不在于绘画技术,而在于人物的体态和神情所表达的意境。以往表现圣母、基督和圣徒的画作,人物的体态和神情必须充满神圣、庄严、崇高、仁慈和优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神灵区别于凡人;而此画中人物的体态和神情却和凡人无异。

画中的圣母如同民间妇女一样斜坐在地上,把死去的儿子抱在自己的怀中,她的体态和动作是自然的,她的情感流露是真实的,毫无做作之感。再看那两个普通妇女,一个瘫坐在地上双手捧着基督的头,一个瘫坐在地上吻着基督的手。跪在基督脚前手捧基督脚的年轻美貌女子是个圣女,她轻轻地抚摸着基督的脚,就像在抚摸死去的情人。还有那两个站在一边的男使徒,全无使徒该有的严肃端庄的样子,一个神情轻松地侧脸冲另一个小声嘀咕着什么,他一定是从眼前的一幕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另一个一边侧耳倾听一边饶有兴致地观看着眼前正在发生的事情,就好像在观赏街头艺人的表演一样。

这幅画的最大意义在于将神灵世俗化,如果说宗教的本质是造神,那么反宗教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把神坛上供奉着的神明请到人间,这幅画做的就是这件事。一百年后的文艺复兴运动做的也是这件事情:把神请下神坛,把人变成神。所以说这幅画的可贵之处在于它预示了社会将要发生的变革,这是许多伟大艺术家的神奇之处,他们跨过了理性和逻辑思考,直接通过感觉和直觉预见了未来。

洛伦佐·韦内齐亚诺(1356年—1372年)

洛伦佐·韦内齐亚诺(Lorenzo Veneziano ),意大利画家,生于1356年,卒于1372年。很短暂的一生,才刚刚开始,就很快的结束了。但是,这掩盖不了他对艺术领域的贡献。洛伦佐·韦内齐亚诺所创作的大都是宗教题材的作品。还有很多的教堂的祭祀装饰画。这点在他的作品中能够很明显的看出来。

洛伦佐·韦内齐亚诺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从小就表现出了对艺术的超于常人的天赋和兴趣,在父母的支持下,很快变开始了自己的创作生涯。他的作品大部分是为教堂祭祀创作的装饰画。有着很强烈的宗教色彩。画中大都描绘的是虔诚的信徒的形象,或者圣母,或圣婴,或是一些朝拜的场景,也或是受洗的情形。这些作品部分收藏在博物馆之内,也可以在教堂内领略到这些艺术品的风采。

(画13)《基督拯救落水的皮特》,约公元1370年

这是一副中世纪标志性画作,它描绘《新约》中基督耶稣在打风暴中下水拯救落水的皮特的一幕。它是洛伦佐·韦内齐亚诺1370年创作的一幅著名画作。在这幅画中,耶稣的信徒们正乘坐渔船穿越以色列的加利利海,这时海上起了风暴。就在大家慌乱之时,信徒们看到,在海水中,一个沉着的身影向他们走来。当他们意识到此人正是他们的领路人耶稣的时候,皮特兴奋地跳下渔船去迎接耶稣。皮特因此很快就沉入水中,但很快又被耶稣从水中救起。

这幅画是有关图解圣经故事的画作中最著名的一幅。如果说前面那幅《哀歌》是送神的典范,那么这幅《基督拯救落水的皮特》就是造神的样板。该画从技术角度看不出特别之处。

安德烈·卢布廖夫(1360~1430)

俄罗斯中央集权形成时期莫斯科公国的圣像画家,莫斯科近郊安德罗尼科夫修道院的修道士。早年曾跟从希腊到俄罗斯工作的费奥凡·格列克一起,为克里姆林宫内的圣母受胎告知大教堂作过圣像组画。费奥凡·格列克准确的笔触和豪放的画风对年轻的鲁布寥夫有过影响。

鲁布寥夫的作品,体现了15世纪初期莫斯科公国在赶走了入侵的鞑靼人、在政治上获得统一以后高涨的民族情绪。他和他的弟子们的大量创作,在艺术形式上改观了俄罗斯的圣像画,形成了15世纪莫斯科圣像画创作的黄金时代。1430年鲁布寥夫逝世于安德罗尼科夫修道院,这里已建立鲁布寥夫博物馆。

(画14)《三天使》 安德烈·鲁勃廖夫 约1422-1427年

鲁布寥夫的《三天使》(特列恰可夫画廊)是他最成熟、最完美的创作。描写的是圣经中天父向亚伯拉罕显圣而化成的3位天使的形象。该画在色彩的处理上,以轻巧、柔和的中间色调为主,色彩明朗、淡雅;其造形生动多姿,线条流畅优美;人物的神情丰富有趣。这是俄罗斯宗教绘画中第一次出现的富有抒情意味的画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