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走遍千山万水,只为寻找初心。
个人资料
lily0824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青青瑞士行(1)-凯撒的船头

(2024-01-19 07:34:32) 下一个

我曾在冬日时去过瑞士。当我坐在黄金列车和冰川列车,以及湖中的轮渡上,欣赏着瑞士阿尔卑斯山的雄浑美景和山谷间的秀丽景色时,我便暗下决心,一定要在夏天再来一次瑞士,自己开车游遍它“无边光景一时新”的大好河山。自从2022年夏天畅游完法国后,我再访瑞士的想法便变得更加浓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是凯撒大帝的“船头”。

很多人都知道,罗马共和国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和政治家凯撒因为征服了今天法国所在地的高卢地区,才跟世界古代史上最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亚历山大大帝、“西方战略之父”汉尼拔和19世纪法兰西第一帝国缔造者的拿破仑并列成为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四大军事统帅。也是因为凯撒征服了高卢,他才成为了罗马帝国的奠基者。可是,当他从他的发家地,今天西班牙所在的伊比利亚半岛翻过比利牛斯山脉后,他却没有直接进入法国,而是长途跋涉,沿着法国的罗纳河谷下游北上,去征服瑞士所在地。这又是为什么呢?这得从原始印欧人的迁徙开始说起。

瑞士

瑞士

公元前2千年到1500年间,今天被“俄罗斯化”的南俄草原上的原始印欧人不知道是不是接到了大神的指令,他们开始向外迁徙,其中一支进入伊朗,成为了伊朗雅利安人,另一支进入古印度,成为了古印度雅利安人,而其他分支进入了农牧分割线的多瑙河下游平原,并在此地出现了第一次分化。有的进入希腊半岛,跟当地土著融合成了古希腊人;有的进入意大利半岛,最后被古罗马人整合为了拉丁人;有的则进入阿尔卑斯山北麓高地,即今天德意志民族核心区的巴伐利亚高原,著名的幕尼黑是这片高原的核心城市。但率先占领阿尔卑斯山北麓高地的,并不是德国人的祖宗日耳曼人,而是与当地土著融合后的凯尔特人。

几百年后,或许因为人口膨胀,或许因为气候等其它因素,凯尔特人在巴伐利亚高原进行了一次分化。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向北越过丘陵地貌的中德山地,迁徙到波罗的海,跟当地土著再融合,形成了日耳曼人;一部分则向西进入了法国中央高原,继而向高卢和西班牙等地扩散,并渡海进入英国;另一部分则进入了被山地环绕的波希米亚地区,即今天的捷克。留在巴伐利亚高原西南部的凯尔特人部落,即日内瓦湖一带,被称为提古林尼人(Tigurini)。他们是居住在瑞士高原上赫尔维蒂部落(Helvetii)的一支,这些人所处的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就是今天以银行、钟表和永久中立国地位闻名于世的瑞士。

瑞士

瑞士

之所以说瑞士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是因为虽然它与巴伐利亚高原一脉相承,但并不属于它。瑞士属于阿尔卑斯山脉和侏罗山,也称汝拉山脉之间的瑞士高原,地质学中代表恐龙时代的“侏罗纪”正得名于侏罗山。此山北部与德国的黑林山相接,多瑙河从二山之间穿出。侏罗山还像一个天然屏障,阻挡了来自北欧方向的冷空气,使瑞士冬天不冷、夏天不热。这座山的西部与中央高原和北部延伸山地一起,孕育出了罗纳河谷。而西欧的母亲河莱茵河则从阿尔卑斯山中汩汩流出,滋养着今天列支敦士登、奥地利、德法和荷兰。因而,瑞士高原是一个被山脉包裹的高山盆地。这样的地形地貌又帮瑞士高原蓄积出了无数可以调整周边地区温度和湿度的湖泊,让瑞士能够成为全年的度假胜地。

大山的环绕,以及地理和气候的差异,使生活在瑞士高原上的凯尔特人跟其他地区的凯尔特人并不相同。这里凯尔特人的主要部落被称为海尔维第亚(Helvetier),今天瑞士联邦的拉丁语名正是来自该部落的名字。以海尔维第亚部落为首的凯尔特人在瑞士高原的“山岗”上,有机会发展自己的地缘文化,并最终成为一个独立的地缘政治板块。也是因为这种独立性,当罗马共和国时期,占据了巴伐利亚高原的日耳曼人横扫西欧平原,且蚕食了那里的凯尔特人的大片领地后,他们没有跟瑞士高原上的凯尔特人为敌,反而与之结盟,共同对付罗马,这给瑞士高原上的凯尔特人埋下了灭种的炸弹。

瑞士

瑞士

瑞士

本来“坐”在阿尔卑斯山上的凯尔特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是静观罗马共和国崛起的,两者“井水不犯河水”,反正罗马共和国对离地中海大老远的他们所在地也不感兴趣,或者说没能力感兴趣。不过,就怕有煽风点火的。瑞士高原上凯尔特人中的提古林尼人在日耳曼人的鼓动下,开始主动挑战罗马,侵袭罗纳河下游地区,而罗纳河上、中游的地理分割点是我去过的法国里昂,它是罗马在外高卢地区直接控制的最北端。在此次挑战前,凯尔特人在百余年里没有一次不是罗马人手下的败将。

面对提古林尼人的挑战,正值全盛期的罗马人在公元前107年,沿着罗讷河谷北上,准备教训一下提古林尼人,双方在瑞士的日内瓦附近开战。然而悲剧的是,罗马的两个军团几乎悉数被灭,凯尔特人破天荒地取得了对罗马人的首次大捷。为了羞辱罗马人,提古林尼人采用了罗马对待战俘的做法,让4千半裸的罗马人一个接一个,在用三根标枪扎成的必须弯腰才能通过的门下钻出,史称“轭门受辱”。提古林尼人给罗马的这记重拳,外加罗马两次全军覆没于日耳曼人的事实,让罗马决定报复,一洗雪耻。公元前105年,罗马集结了12万的军队,在下罗纳河谷跟日耳曼人和与之联合的凯尔特人展开了空前规模的“阿劳西奥战役”。不幸的是,此次的惨败更史无前例,据说只有10人得以生还,罗马一半的元老院成员都在战役中殒命。这场战役让罗马元气大伤,却触发了罗马的脱胎换骨。

瑞士

瑞士

痛定思痛的罗马人不得不“向内看”,最后促成了马略军改。“旧貌换新颜”的罗马人于公元前102年用5万罗马新军把日耳曼人中的条顿和阿姆布昂人几乎全歼,第二年在辛布里战争中将日耳曼人中的14万辛布里人斩杀,还俘虏了6万人,罗马又恢复了它应该有的战斗水平。至此,日耳曼人中最强大的三股力量终于让罗马眼不见为净,而没有了日耳曼人撑腰的凯尔特人只能乖乖回到瑞士高原上“闭门思过”。不过,历史再也不会给他们挑战罗马的机会,因为凯撒大帝出场了。

作为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罗马人,凯撒是肩负着历史使命的。虽然罗马大败日耳曼人中的主力,但无论是阿尔卑斯山以西的凯尔特人,还是以北的日耳曼人,都是罗马人最头疼的蛮族。谁能征服他们,谁就会为自己赢得最丰厚的政治资本,这个重任落在了凯撒的头上。为了防止他在征服高卢腹地时,生活在瑞士高原上的凯尔特人再与日耳曼人联合,到下罗讷河谷兴风作浪,也为了防止他们抄了自己的后路,凯撒在公元前58年对他们动手了。别看瑞士高原上的凯尔特人是整个凯尔特诸部中实力和战斗力最强的,可他们遇到的是巅峰期的罗马和替天行道的凯撒大帝,13万凯尔特人全部被杀并不在意料之外。幸存的凯尔特人有的成为了罗马的一部分,有的继续在大山中自活。

瑞士

瑞士

瑞士

解决了心头大患的凯撒开始挺进高卢内部,并入侵不列颠,在成就自己霸业的同时,也把罗马带入了帝国的门口。他死后,伟大的罗马帝国正式走入历史舞台,瑞士高原的一部分进入了罗马化时代。不过,当西罗马帝国垂垂老矣时,最终终结了西罗马帝国统治的日耳曼人在公元401年占领了瑞士。从此,凯尔特人与罗马人融合后的瑞士在血统上换成了日耳曼人。

之后瑞士的历史就可以跟法国相连接了。当日耳曼人中的法兰克人在罗马帝国末期趁乱世崛起,并最终建立法兰克王国后,瑞士便从了法兰克人,瑞士人也改信了基督教。当把法兰克王国推向帝国的查理曼大帝去世后,他继位的儿子虔诚者路易在临死前把帝国分给了三个儿子,这三个儿子在公元843年签订了《凡尔登条约》,查理曼帝国被一分为三。此条约的签订是欧洲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因为它初步奠定了今天德法意的版图,而瑞士恰巧处于三大地缘政治板块的交汇点上。此种尴尬位置让这三个国家只要有能力时,都想把瑞士这个相对的“独立板块”吞下肚中。这也造成了今天瑞士跟三国交界处的文化和语言,都染上了德法意的浓重色彩。

瑞士

瑞士

不过,在查理曼帝国进入“三国时代”时,德法意还在襁褓之中,瑞士也不再是独立的板块,而是分属于东法兰克王国和中法兰克王国。直到神圣罗马帝国的奥托王朝覆灭后,才在1033年归属于神圣罗马帝国。虽然瑞士隶属于神圣罗马帝国,但这个在法国“思想之王”伏尔泰眼中“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的神圣罗马帝国对“天高皇帝远”的瑞士只是名义上的宗主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外加教宗和皇帝之间的教俗之争,瑞士内的领主才纷纷圈里围城,其中最有权势的是瑞士中部在罗马时代基本上与罗马帝国隔绝的乌里州(The canton of Uri) 、施维茨州(Schwyz)和下瓦尔登州(Nidwalden)。

在西欧没有真正“主心骨”期间,瑞士北部一个鹰堡于1020年被筑起,它就是哈布斯堡家族的老巢。也就是说,瑞士是日后欧洲历史上最显赫、统治地域最广的王室之一的哈布斯堡家族的发迹之地。后来,这个王朝移步今天的奥地利,开始了长达640年的统治。在哈布斯堡家族的成员成为神圣罗马皇帝后,他迫使瑞士三州在1291年8月签订了同盟条约。条约规定:三州需要互相帮助,对抗一切敌人。这份协议被认为是瑞士联邦的开端,协议签署的8月1日也被定为了瑞士国庆日。我在瑞士时刚好赶上这个节日,亲眼目睹了瑞士人为庆祝国庆节而举行的富有瑞士特色的游行和夜晚持续一个多小时的礼花燃放。

瑞士

瑞士

今天的瑞士,以天堂般的风景、保密的银行业、奢华的钟表业和永久中立国等标签在世界上“招摇过市”,但最后让它成为永久中立国的,竟然是当时的俄国。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作为俯视德法意的独立板块,瑞士就像欧洲的十字路口,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历史上饿狼般的德法意,曾毫不留情地对它下过“嘴”,而瑞士也曾反扑过这家国家。当然,那时的德法意和瑞士,还不是统一的国家,是自说自话的共和国或松散的联盟。当法国于1512年侵略意大利时,教皇组织了各国参加的神圣联盟,其中就包括威尼斯共和国和瑞士。因战利品分配的分歧,威尼斯转向法国,并跟法国一起,用战炮在1515年夺取米兰的马里尼亚诺战役(Battle of Marignano)中,把瑞士人最擅长的长矛兵彻底摧毁,赢得了胜利。为了这场战争,瑞士损失了8千多人,这对一个小国来说,是伤筋动骨的损失。从此,瑞士发誓永久中立,只以雇佣兵的身份活跃在战场上,他们被认为是最出色、最勇敢和最忠诚的雇佣兵。

瑞士

瑞士

瑞士

1527年,神圣罗马帝国率领3.4万联军攻入罗马,保护教皇的5千护卫队看到如此多的敌军,一下子作鸟散状。而由189个瑞士雇佣兵组成的禁卫队,因为合同没有到期而誓死不退。这些人杀出了一条血路,带领教皇成功突出重围,但这些人中只有42人存活了下来,其余的都战死疆场。这场战争后,瑞士人凭借自己的信用和拼死抵抗的精神赢得了教皇的器重,成为最有资格保护教皇的人。今天教皇所在地的梵蒂冈,依然保留了当年传统的瑞士卫队。

瑞士作为雇佣军参战的英明决定不仅让它成功躲开了法国1562年到1598年的八次宗教战争和1618年开始的第一次全欧大战的30年战争,还成为战争最大的受益者之一。战争中,惊慌失措的资本和各行各业的人才纷纷逃往瑞士,这为它成为金融的避险港湾奠定了基石。而30年战争后的瑞士,也正式脱离神圣罗马帝国而独立。1685年,把法兰西王国带入鼎盛的路易十四大脑发昏,颁布了针对新教徒的《枫丹白露敕令》,大量在钟表业独占鳌头的新教徒卷铺盖卷逃到瑞士,他们给瑞士钟表业的起飞种下了一颗小树苗。

瑞士

瑞士

就这样,瑞士在“坐山观虎斗”中安安静静太平了一个多世纪,直到被1792年法国大革命时的拿破仑占领。1815年,在拿破仑战争中获胜的各国在维也纳举行和会,每个获胜者都想分战略位置重要,又富裕的瑞士一杯羹。普鲁士希望瑞士加入德国联邦,而奥地利希望瑞士成为自己提防法国的缓冲区。这时,俄国的亚历山大一世出面调节,一锤定音,促使各国都同意瑞士永久中立国的地位。从这一年一直到二战结束,不管是普奥和普法战争,还是一战和二战,瑞士都坚定中立,既不提供战略物质,也不充当雇佣兵,只“坐收渔利”。虽然法国和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想揩瑞士的“油水”,但都担心征服这个善战的国家会得不偿失,也怕给对手机会。因此,德国敢入侵中立国的比利时,却不敢动瑞士毫发。

其实,中立的瑞士对德法意都有好处。否则,谁占据了这个制高点,其它两国心里都会发慌。它跟荷兰和比利时一样,都是三国的缓冲区,也是三国可以利用的外贸中心。就这样,民风强悍、资源贫瘠、地理位置敏感的瑞士,成了全世界上资金的避风港,也成为很多国际组织的总部,为自己赢得了“欧洲心脏”、“钟表王国”和“金融之国”的美称。而身居阿尔卑斯山上的它,又因为高耸的群山、磅礴的冰川、纯净的湖水和绝美的田园风光而被称为“欧洲水塔”和“世界花园”,成为人们度假的天堂。我跟先生在“我好羡慕风啊羡慕雨,它们常常可以见到你”的歌声中开启了为期三周的瑞士自驾行。我们信步于瑞士的陌上,静看它飘逸的闲云、细听它夏日的诗语;为它泼墨十里长亭,为它许下一个永远。

瑞士大致路线

大致里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0)
评论
lily0824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cowwoman' 的评论 : 谢谢。
cowwoman 回复 悄悄话 今天拜读完毕瑞士第一贴!
lily0824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wxc8585' 的评论 : 很荣幸被你收藏,谢谢。
lily0824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玉面小飞龙_007' 的评论 : 谢谢表扬。你说的对,要永远在路上。要么脚在路上;要么笔在路上;要么心在路上。
wxc8585 回复 悄悄话 您都是大作!收藏。
lily0824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无法弄' 的评论 : 瑞士和新加坡都地处战略要地,“天生丽质难自弃”,别的小国自然无法与之比肩。另外,预祝你儿子能早日去瑞士滑雪。
玉面小飞龙_007 回复 悄悄话 精彩!永远在路上!
无法弄 回复 悄悄话 现代文明之前小国很难生存,像瑞士这样没资源又有凶悍实在是难以想象。还是现在好,现代文明让小国有尊严地发展,不然哪有新加坡?马来西亚从来都是虎视眈眈盯着它:)我也要看看瑞士,上星期我让我儿子去那滑雪,说晚了,没伴,没去成,遗憾!
lily0824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宇都宫' 的评论 : 谢谢你喜欢。
宇都宫 回复 悄悄话 瑞士大帖,谢谢分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