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走遍千山万水,只为寻找初心。
个人资料
lily0824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独自旅行:土耳其(6)-一城的千面

(2021-07-30 09:33:33) 下一个

“我听到传来的谁的声音,像那梦里呜咽中的小河。我看到远去的谁的步伐,遮住告别时哀伤的眼神。让风尘刻画你的样子,你是造物的恩宠。” 每当我哼唱起罗大佑的这首老歌时,眼前总会浮过君士坦丁堡的样子。可是,这个曾被上帝期许的,如孔雀开屏般美丽的城市却在奥斯曼帝国统治的时空变换中失去了它应有的样子。位于全城制高点的大皇宫早已了无踪迹,恢弘的元老院、帝国议会、法院大厅和公共剧场也消失了踪影,举世闻名的柱廊大道和大道旁精彩绝伦的艺术品不知何时化作了尘烟,迎着朝阳升起而建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也谱写出了悲壮的圣堂挽歌。在风尘中失去了亮丽典雅模样的君士坦丁堡,还在今天的伊斯坦布尔吗?

伊斯坦布尔

伊斯坦布尔

它还在。虽然但丁笔下“这是人间之城,却有天堂之美”的它完美的曼妙身姿已不再,但它的魂却注入了伊斯兰教主导下的伊斯坦布尔。我在光阴的门楣下,煮上一壶岁月的清茶,在君士坦丁堡曾经的老城区里,慢慢去轻嗅它已凋零的残香。

围绕大皇宫和圣索菲亚大教堂的旧城墙的一部分还矗立在那里。这个长约4千米的城墙是拜占庭帝国的第一道城防,护卫着建在第一座山丘上的帝国内城,今天城墙下是用环保材料建成的小别墅,拜占庭帝国时期这里是达官贵人的居住地。我从平地沿着城墙下铺满小方砖的石子路开始爬坡,走近老城区的核心地带,就像在历史的长河中漫步,每个脚印都沉淀着历史的灰尘。

旧城墙

旧城墙

旧城墙

旧城墙下的贵族居住区

曾几何时,帝国最重要的艾格纳提亚大道(Via Egnatia)会穿过旧城墙最南端的金门进入君士坦丁堡,城门高处镌刻着“此黄金城门的建造者为我们带来了黄金时代”的铭文。这个城门之所以被称为金门是因为它的木质表面上覆盖着金箔,新加冕或从战场上凯旋的皇帝都会从此门入城,然后乘坐战车前往宫殿。如今,这城门和这景象都已不复存在,但这条道路的终点,用来测量拜占庭所有道路距离起始点的标记还在,现在被圈起来整修。

拜占庭道路距离起始点标记

在这条毗邻圣索菲亚大教堂的道路旁,是仿照罗马而建,却比罗马的还长40米的竞技场,它是君士坦丁堡的体育和社交中心,可供10匹马车并驾齐驱,分布着很多装饰着各种雕像的立柱和从埃及运来的方尖碑。容纳近10万人的的看台由花岗岩建造,4层的外墙上有用精美大理石雕刻而成的拱形门廊。外墙下即是连接着圆形的君士坦丁广场和方形的狄奥多西广场的城市主要干道,干道两侧由柱廊拱卫。君士坦丁广场周围矗立着公共建筑群,是帝国的政治经济中心,而狄奥多西广场则是很多大道的汇合点,也是全城最大的集市贸易区。可这些恢弘的场景在哪里呢?我开动我的脑细胞,让它们千百倍地运转起来,去勾画君士坦丁堡最初的模样。今天的这里,还有竞技场之名,却无竞技场之实,它变成了以修建蓝色清真寺的苏丹艾哈迈德名字命名的广场,广场上只留下君士坦丁纪念柱、青铜蛇柱和方尖碑立于竞技场中央的一条轴线上。

竞技场

方尖碑和青铜蛇柱

青铜蛇柱

君士坦丁柱

在这片广场上,还有纪念德国威廉二世皇帝访问伊斯坦布尔时兴建的德国喷泉,以及许蕾姆苏丹公共浴场(Haseki Hurrem Sultan Bath)和土耳其和伊斯兰艺术博物馆(Turkish and Islamic Arts Museum)等带有浓郁伊斯兰风格的建筑。

这个许蕾姆苏丹是苏莱曼大帝一世宠爱的皇后。因为这份宠爱,奥斯曼帝国最伟大的建筑师锡南才以她名字建造了这座浴场,此浴场建在拜占庭帝国有千年之久的公共浴场上,分男宾部和女宾部,曾一度被改为地毯商店,在2007年才恢复土耳其浴,可是,疫情期间,它关门谢客。

德国喷泉

许蕾姆浴场

许蕾姆浴场

许蕾姆浴场

土耳其和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就在方尖碑的旁边,曾是苏莱曼大帝幼时最好的朋友,之后成为帝国丞相,后被其处死的易卜拉欣的住所,这是16世纪奥斯曼世俗建筑的典范之作。因为曾是府邸,所以博物馆展品很多都被放在一个个房间内展览,这让此博物馆与众不同。馆内展示了来自伊斯兰世界,特别是奥斯曼帝国的书法,金银陶器、不同版本的《古兰经》、土耳其民族志以及不同伊斯兰国家出土的文物和稀有地毯等。因为这里收藏了全世界最丰富的地毯和世界上最大的手工地毯,因而这座博物馆在很长时间里以“地毯博物馆”著称。

土耳其和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土耳其和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土耳其和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土耳其和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土耳其和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土耳其和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尽管这个博物馆在土耳其赫赫有名,但对于我这个浅薄的人来说,大量采用植物花纹和书法作为装饰元素的伊斯兰艺术却不是我能欣赏的,也觉得它60里拉的票价物不所值。与土耳其和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一样物不所值的还有广场边,离蓝色清真寺很近的大皇宫马赛克博物馆(Museum of Great Palace Mosaics)。

拜占庭帝国大皇宫曾经是君士坦丁堡最养眼的豪华建筑群,占据着全城的制高点,是三角形城区的顶点。皇宫建筑表面均用各色大理石镶嵌,数不胜数的阳台和柱廊与大理石一起,在阳光下发出夺目的光彩。这个世界上再难找出一个皇宫可以与之相媲美的大皇宫内带柱廊的庭院全部用各式图案的马赛克来装饰,用以展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宗教礼仪等。想想那奢华的皇宫,再想想精彩纷呈的马赛克装饰,我不禁对大皇宫的马赛克博物馆充满了期待。

大皇宫马赛克博物馆

大皇宫马赛克博物馆

大皇宫马赛克博物馆

大皇宫马赛克博物馆

可现实并没有我设想的那样好。不仅入口难找,建在大皇宫遗址上的博物馆规模太小了,马赛克图案也无法跟阿达纳(Adana)博物馆和乌尔法(Urfa)博物馆里的相比。这也难怪,在历史的尘沙中,大皇宫的马赛克镶嵌图案早已大部分被毁,剩下的很多还被蓝色清真寺和周边建筑所掩埋了。这里展出的马赛克图案大部分都以动物主题为主,著名的有蜥蜴吃狮鹫、大象和狮子战斗、母马喂小马、熊吃苹果等主题。

我不停地在老城区转悠,渴望找到一个内外兼修的拜占庭帝国遗迹,我猜想离大皇宫遗址不到500米,靠近马尔马拉海的小圣索菲亚教堂(Little Hagia Sophia)也许可以。这座由查士丁尼大帝和他的皇后特奥多拉建造的教堂比圣索菲亚大教堂还早,曾被查士丁尼大帝时代的人认为是整个城市的装饰品,也被拜占庭帝国的现代历史学家认为“以其建筑的独创性和雕刻装饰的华丽,在君士坦丁堡仅次于圣索菲亚本身”。可高高耸立的宣礼塔宣示着它跟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命运一样,也被改成了清真寺。教堂外部是查士丁尼时代常用的砖石结构,内部伞形穹顶的下方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不规则八边形底座,穹顶被分成16个区间,8个平面和8个凹面交替“坐”在八边形底座上,这精巧的设计为奥斯曼帝国最伟大建筑师锡南设计清真寺时提供了灵感。教堂内还有一个美丽的两层柱廊,沿着北、西、南三面延伸,上面刻有优雅的12个希腊6米长的铭文,献给查士丁尼和他的皇后及士兵。柱子交替使用绿色和红色大理石,下层16个,上层18个,许多柱头上刻有查士丁尼和皇后的字母组合,这些设计元素之后被用在了圣索菲亚大教堂里。

小圣索菲亚教堂

小圣索菲亚教堂

小圣索菲亚教堂

小圣索菲亚教堂

可是,这些会让眼睛失眠的元素在哪里呢?我又只能靠想象来还原它的样貌了。拜占庭帝国内外兼修的建筑,到底在哪里呢?应该在查士丁尼大帝期间修建,距今差不多1500年,被好莱坞电影《007大破天幕危机》和成龙的《特务迷城》取景的地下水宫(Basilica Cistern)吧,我这样猜。但是隐藏在闹市区里的它外部平凡无奇,若不是伊斯坦布尔的当地人带着我去,我路过它都不会多看一眼。即使它的外部不怎么样,但我也想欣赏一下它刻有女妖美杜莎柱的地下世界。可惜啊,因为疫情,关闭。为了它,我刚到伊斯坦布尔的时候来过一次,一个多月后临离开时又来过一次,依然是大门紧闭。我透过窗户想看一下里面的世界,当地人说,你什么也看不见,都在地下。

我失望地离开这里,走几步还回头望一下,期待它会突然打开大门,但那是不可能的。我继续在老城区穿梭,走过穆斯林风格的大巴扎(Grand Bazaar)和香料市场(Spice Bazaar)。

地下水宫

大巴扎

大巴扎

大巴扎

建于15世纪的大巴扎在土耳其语中意为“有顶棚市场”,它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大巴扎之一。虽然这个全封闭式设计的大巴扎入口很普通,但纵深却很吓人,里面有65条街道,4400多家商店,如迷宫一般,我差一点转不出来。我对这里出售的茶具、挂件、地毯等商品一律不感兴趣,但听说在这里换汇最合适。可没想到的是,我到伊斯坦布尔的第二天,土耳其里拉就开始升值,结果这里的汇率还没有机场的好。在大巴扎的北边,是比它晚建200多年的香料市场。香料市场,顾名思义,出售香料。但被称作埃及市场的它今天也出售天然药材、干果甜食和旅游纪念品等,五花八门,琳琅满目,我当然对这些也没有兴趣,穿过它,直奔博斯普鲁斯海峡和金角湾的交界处,我要在这里乘坐轻轨T1去寻找科拉教堂(Church of Chora)。

伊斯坦布尔的轻轨T1非常好,差不多串起了市内所有的著名景点,而这个位于金角湾南面的科拉教堂隐藏在小巷里,建于5世纪,比圣索菲亚大教堂和小索菲亚大教堂建得都早。教堂从一进门到墙面再到小圆拱上都是精美绝伦的壁画和马赛克,从天使报喜、基督诞生马槽、基督行使神迹、基督赐福、圣母的生与死及各位圣徒使者等,犹如一本徐徐展开的圣经故事穹顶上的金色12圣徒及圣母圣子,会让没有信仰的人也产生敬畏之心。这里展现的拜占庭艺术活力和成就仅次于圣索菲亚大教堂的。

香料市场

香料市场

香料市场

科拉教堂旁的午餐

轻轨T1车厢内

但是,这个艺术成就斐然的教堂就像苏轼写的“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它不仅被改成了清真寺,四面还被围了起来整修,我连教堂的“渣儿”都没看见,只能在教堂旁的餐厅一边吃午饭,一边对着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它“相面”,心里开始讨厌现在的土耳其政府,真的不能允许异教文化一丝丝的存在吗?

或许我这样的讨厌有点儿冤枉土耳其政府。位于金角湾南岸的法那尔希腊正教学院(Phanar Greek Orthodox College)和蒙古圣玛利亚教堂(Saint Mary of the Mongols)就是从里到外都是原汁原味的异教建筑。

法那尔希腊正教学院成立于君士坦丁堡被攻陷的第二年,是奥斯曼帝国以希腊和保加利亚名门子弟为主的东正教徒就读的学校,很多奥斯曼帝国的部长都毕业于此。看来,当年的奥斯曼帝国对异族文化还是很包容的。这座红色的建筑建在差不多有70度角的高坡上,四周都是高墙,墙上布满铁丝网,外形极其宏伟壮观,可以俯瞰金角湾,它是伊斯坦布尔现存最古老、最负盛名的的希腊正教会学校。因外形类似城堡且是红色,故而常被称为“欧洲第五大城堡”或“红色城堡”。建筑顶部有一个大圆顶,现被用作天文学课程的天文台,里面有一个大型的古董望远镜。这里的学生在土耳其是少数民族,他们除了学习土耳其课程以外,还学习希腊语、文学和宗教,21名老师中希腊人占了15位,其余为土耳其人。

法那尔希腊正教学院

法那尔希腊正教学院

法那尔希腊正教学院

金角湾

当看到“城堡”的第一眼,我就被这个由希腊建筑师设计,由希腊银行家出资,融合了不同建筑风格的它吸引,抑制不住内心的冲动,想进去一探究竟,可大门紧锁。我在门口徘徊,期待有人进去或出来。好不容易等到一个男人出来,我上前询问,他断然说不行,一点儿商量的余地也没有,我只好失望地去寻找在它下方的蒙古圣玛利亚教堂。

拥有独特红色塔楼的它,在希腊语中意为“圣母”,而在土耳其语中却是“流血教堂”的意思,原因是君士坦丁堡陷落当天,教堂周围的希腊人对奥斯曼帝国军队做了拼死抵抗,现在从金角湾到该教堂的道路仍被叫作旗手坡,以纪念在此战死的奥斯曼旗手。而之所以在教堂名字中使用“蒙古”两个字,是因为拜占庭皇帝的私生女本来要嫁给蒙古伊儿汗国的第一任可汗,可正她在路上的时候,可汗死了,她只好嫁给第二任可汗。当第二任可汗也死了以后她回来重修了此教堂,并在此隐居,直到离世。

蒙古圣玛利亚教堂

蒙古圣玛利亚教堂

蒙古圣玛利亚教堂

蒙古圣玛利亚教堂

蒙古圣玛利亚教堂

这座教堂很小,看起来很不起眼,但它却是伊斯坦布尔唯一一座在拜占庭帝国时期建造,至今都没被改为清真寺或博物馆,内部仍完整无缺的希腊东正教教堂。虽然它一直在希腊人手中,但变化比改为清真寺的教堂还多。今天的它矮粗的造型像一座水塔,上面的锥形屋顶覆盖着红瓦,四根柱子支撑起一个钟楼,四周是围墙,不宽的大门紧闭,上写”closed”。此时正是中午时间,我的好奇心又来了,很想进去一睹它的“芳容”。看门旁有一个门铃,我按了下去。不一会,一个小姑娘从门上的一个小窗口露出两只眼睛,告诉我”closed”,等我继续说英文,她听不懂了,于是叫了一个男人过来。我问他教堂是因为午休时间关闭,还是疫情期间关闭,还是永久关闭。他不知道我说什么,就开门让我进去,带我走进教堂,并告诉我快一点,不许拍照。我进去还没到一分钟,他说,你拍一张吧,最后说可以拍三张。其实,随便拍也没什么好拍的,里面空间非常窄小,是我见过的最小的东正教教堂。墙上挂着数十个古代圣像画,还镶嵌着穆罕默德二世签署的保护教堂免于皈依的副本。有人说,教堂的地下室连通几公里外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蒙古圣玛利亚教堂旁街道

蒙古圣玛利亚教堂旁街道

因为见到了这个原汁原味,毗邻雄伟壮观的法那尔希腊正教学院而让我觉得是内外兼修的蒙古圣玛利亚教堂,所以我的心情大好,很想送保留了多族群精神世界的奥斯曼帝国一朵小红花。虽然我一出教堂的大门,天空就开始飘起细雨,之后又变成了大雨,我也因为在老城区漫步累得差一点骨断筋折,但我却看到了伊斯坦布尔的千面。这个文化底蕴多元又深厚得难以言说的城市,无愧“众城市女王”的称号。在我抵达之前,这个“千面女郎”或许只存在于传说中,可在我离开之后,它就变成了一个幻梦,一个我无法忘记,也不会忘记的人间传奇。

路线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4)
评论
lily0824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智颉居士' 的评论 : 谢谢。祝你在伊斯坦布尔玩得愉快。
智颉居士 回复 悄悄话 文字非常优美。下月去欧洲,在伊斯坦布尔呆2天半,去好好看看。
lily0824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打胡乱说' 的评论 : 10几公里对我不算什么,我在班芙公园一天走过30公里,而且是爬山,只因沿途的风景太愉悦双眸,根本不觉得累。
打胡乱说 回复 悄悄话 佩服,在伊斯坦布尔一天上坡下坎10几公里, 身体真好。我们光爬上苏莱曼清真寺,就累的够呛。在伊斯坦布尔老城区住了20天,去的地方还没有你一天去的多。学习了。
打胡乱说 回复 悄悄话 地下水宫很壮观,可与地上的以弗所媲美。奇怪我们2020年8月去时是开放的,那时疫情更严重。
lily0824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务实小民' 的评论 : 您的退休生活,闲散而惬意,真好!
务实小民 回复 悄悄话 我还写过博客土耳其学习笔记三则。对这个国家还是很好奇和向往的。
所以准备认真看看您的系列游记。
有趣的是:一开篇先被您提到的罗大佑的歌词所吸引了,然后百度先学习了歌曲《你的样子》,我原来工作太忙,我这个老土连这么有名的歌都不知道,惭愧!
然后又学习到 一个高佳宁的小伙改变《你的样子》还获得了罗的点赞并合唱。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6x41157Nd/
171126 不凡的改变 高家宁《你的样子》_哔哩哔哩_bilibili

----就这样,跑偏,“谋杀”了我半小时的时间----哈哈,这随性的退休生活!!!!
脑袋里回响那个旋律,重新回来看您的游记,顺着您的步伐/镜头, 快乐又有收获!
谢谢!
古树羽音 回复 悄悄话 从游记中集看到了异国风情,也感觉到“女中豪杰”的独特感性,感谢分享。
lily0824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海边公园' 的评论 : 谢谢你的指正,看来我们的信息有些出入,我查到的资料是,圣乔治主教堂最初是一所民族学校,建于1454年,奥斯曼军队攻克君士坦丁堡的第二年,1601年才被改为牧首所在地。维基英文版说它建于1720年,请看下方链接。

https://www.archons.org/the-ecumenical-patriarchate/patriarchal-church-of-st.-george?content=About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St._George%27s_Cathedral,_Istanbul#History
海边公园 回复 悄悄话 文章很好,但有一点似乎要纠正一下,蒙古圣玛利亚教堂并非唯一一座拜占庭时代遗留的东正教堂。圣乔治主教座堂也是那个时代留下来的,而且更大、更重要,至今还是是东正教牧首驻地,也是球东正教的精神中心。
lily0824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黑眼睛的苏珊' 的评论 : 谢谢,你的留言也太美了。
lily0824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yyu' 的评论 : 看来你对奥斯曼帝国很了解。如果还没去过伊斯坦布尔,可以收拾行囊了。预祝你旅行顺利。
黑眼睛的苏珊 回复 悄悄话 写得太美了,我的心随着你的文字在伊斯坦布尔跳动。
syyu 回复 悄悄话 在时空交错中深度游!最近刚听完奥斯曼帝国六百年和伊斯坦布尔二本书,此情此景更感亲切……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