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人鱼的生活

世界无情我多情,世界多情我欢喜
个人资料
JUNE_双人鱼1221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培养起我对中国小城兴趣的,居然是一个美国人!

(2018-06-15 15:31:50) 下一个

01 文化冲击 Cultur shock!

那天我正在灿烂的暖阳午后阅读着《江城》的时候,一抬头,又看到了在盛夏时节跑出来享受清凉的玛格丽特。

我家斜对门儿的玛格丽特又跑出来晒肉了。

黑色三点式的比基尼,紧紧裹着她棕色的身躯。玛格丽特是典型的北美人种:高大丰满,金发如瀑。

如果你看书看累了,抬眼看到这么一幕,是不是也挺惊喜的?!玛格丽特挺拔得就像一根大葱。

佛州盛产一种橡皮树,它可以高达数米。那些橡皮树,枝干舒展,叶片浑圆,一枝一朵的纯白花开,就像一口口大碗。

每次看到怒放着的橡皮花时,就会情不自禁地想一下玛格丽特。太像了!一样的奔放不羁,一样的热情似火,都是胆大妄为得不管不顾的。

就是美国人的天性了!

走在路上偶遇玛格丽特,她会从敞篷车内奋力地挥舞着手臂,她会大声地招呼你,“Hello, My friend!”然后轻鸣一声车迪,又跑远了。

你和她很熟吗?你本来和她并不相熟!可是玛格丽特就要用她的热情,时不时地温暖你一下;就要用她的肉肉,时不时地让你心头火起。

这就是真正的美国人!坦诚率真!能友好到会让你开始怀疑他们的动机!

我不厚道地隔着纱窗对着玛格丽特偷拍了几张,随后一转手,就秒发到了死党群。

果不其然,一会儿功夫,我们就鸡一嘴鸭一嘴地给玛格丽特下了诊断:能这么暴露地天天跑出来晒肉,她病得真是不轻。脑袋不是让门挤过了,就是曾经让驴踢过!

不得不承认,这就 Culture Shock !文化冲击!

说来我们都是老移民了,但还是被玛格丽特震得不轻,因为她所有的作为,都和我们中国人的含蓄内敛,相去实在太远了!

 

02 涪陵,除了榨菜,你还知道些什么?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吗?

在一个熟悉的地方呆久了,反倒失去了应该有的明辨和洞察,只觉得身边的一切都是那么理所当然地存在着。

“已经没有什么让我们新鲜和好奇的了!”

但是如果是一个美国人呢?如果他刚刚来到中国呢?如果他刚刚来到一个上世纪九十年代,三线封闭的小城市呢?他会不会也有和我们北美移民一样的Culture Shock?

有!肯定有!而且还相当震撼!

以下就是这个老美当时眼中的涪陵小镇:吵闹,繁忙,肮脏,拥挤。车辆蜿蜒而行,行人摩肩接踵。店铺内人头攒动,货物琳琅满目。大街上的宣传标语比比皆是。

那时涪陵正处在变化的边缘,贫穷,烂路,慢船,就是世纪之交涪陵的显著特点。

涪陵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呢?涪陵处在长江和乌江的交界口,它依山而立

  • 涪陵大街小巷布满了石阶,而街道还狭窄迂回。所以涪陵没有自行车,也不能有自行车,因为人们都是拾阶而上,或者拾阶而下的。长长的石阶就是涪陵的交通干道。

 

  • 涪陵很脏。街道两旁的树木满目疮痍,灰白的煤尘覆盖着整座小城。

 

  • 涪陵噪音严重。司机们不停地鸣着喇叭,电视机的声音震天响,人们的砍价声也此起彼伏。

 

  • 涪陵还有各种各样的人。有渴望改变命运但无法摆脱阶级桎梏的学生,有憨厚质朴但有市井气的老百姓,有一夜暴富但不知如何处理财富的土豪,有拜金的妓女,有企图勾搭老外的女人,还有遍地数也数不清的棒棒军。

这就是涪陵,一个美国人眼中的西南小城,一个中国的缩影。

 

03 一个外教的小城生活

1996年8月底,毕业于美国普林斯顿和剑桥的美国人,彼得 · 海斯勒,在一个温热清朗的夜晚,乘船顺江而下,到达了四川涪陵。

那一年他27岁。

作为一名外教,海斯勒给涪陵师专的学生们上外国文学欣赏课。他一讲就是两年,从1996年到1998年。

涪陵师专是建立在“文革”废墟上的一所学校,师生们还笼罩在被“文革”的,那一段动荡的历史氛围之中。

以学校为代表的,专制的国家机器们认为,外国人有政治风险,应该与外国人保持距离才行。

所以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为政治服务,外国文学也不例外,海斯勒就被那些没头没脑的政治限制,弄得非常苦恼。

文学的本质是从朴素的作品中发现美,而且要美得真实。真实是永恒的,文学不能受日常所累。

如何在穿越政治土壤的同时,尽量弱化政治信条,让学生真正欣赏到外国文学之美,海斯勒下了很多功夫。

所以可以想象,海斯勒在涪陵的教学生活非常艰难,他在《江城》中这样写道:在那里两年的生活经历是一种重生,它把我变成了一个全新的人。

所以顺理成章地,那也成了除视觉和听觉之外的,又一个带给海斯勒的文化冲击,而且还新鲜刺激。

 

04 海斯勒笔下的中国,深入细节,直指硬伤。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作为一个异乡人,海斯勒用他不一样的视角,细腻平实地记录下了一个和我们看到的不一样的中国,看法还相当尖锐。

长城:长城是一个巨大的失败,中国人在错误上还可以走多远?!

长江三峡:中国人可以驯服长江,他们可以把滔滔的河流,变成沉闷的湖泊,变成一潭死水,可是长江本应该是奔涌向前的,这也是长江的本质!中国人用一座座混凝土大坝,把一条充满了力量和生命的江河,缚住了。

文革:中国人处心积虑又勤勤恳恳地在摧毁着他们传统文化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学潮:1989年在北京爆发的学潮,中国政府认为,那就是中国青年不忠诚于国家的表现,所以,如果一个人参加了学潮,紧接着,他就失去了在学术道路上的前进机会。

天气变化:只有中国,也只有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由政府控制温度的国家。

 

05 《江城》是一本什么书?

对于在《江城》中出现的大胆言论,中国当局表现得相当宽容,也感谢上海译文出版社给与《江城》的大胆出版。

  • 《江城》是一张美国人眼中的,二十年前的中国老照片。

  • 《江城》是一幅我们擦肩而过的,九十年代的时代画卷。

  • 《江城》就是一段我们自己的,真实的变迁史。

  • 《江城》也是海斯勒“西行漫记”的,两年岁月。

在《江城》一书中,海斯勒身体力行,他用敏锐的观察力,把在中国特定历史时期下的江城涪陵,事无巨细地呈现出来。

《江城》记载了一座被三峡水库淹没了的依山傍水的城市。

海斯勒用他同情式的理解和尊重,写下了中国当时的落后,那也是中国人很少去思考的东西。

所以对于最本质的,譬如文学,譬如感情,譬如社会责任,是根本没有中国人和外国人之分的。虽然东西方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不同,但是,做人的本质没有什么不同!

海斯勒是善良的,他自始至终都是以善意和中立的同理心,去观察和审视着涪陵的日常。

 

06《江城》就是一面镜子,温和地照耀着中国老百姓。

当一个人真正融入到了一个地方,他就会真正地了解和理解那个地方。

海斯勒在涪陵的两年,就是他自己一个人在和中国的一群人在交往,从最初的被怀疑,到最后的被接受,海斯勒经历了很多。

“只有等你真正站在这片土地上,以敏锐的目光,以虔诚的心去感受脚底沉重的心跳声时,你才有资格去评论去探讨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海斯勒如是说。

海斯勒笔下的中国就是一面镜子!我们在照看着自己,而且看得是如此真实和残酷。

借用《南方周末》一句话来形容《江城》,就是:在这里,读懂中国!

 

07 向往单调但平静的小城生活

苏轼曾经写诗这样描写过江城: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

所以啊,真想揣一本《江城》,去新涪陵城走走看看。去看看被我们自己人忘却了的大山大河,去感受被外国人守护了的中国文化。

所以啊,也可以这么说,培养起我对中国小城兴趣的,居然是一个美国人!

(上图是武汉:武汉也有江城之称)

(下图是涪陵:九十年代的江城涪陵)

 

 

记录北美生活 有态度 有温度

力读人间好书 有广度 有深度

长按   识别二维码   加关注

分享到朋友圈也是一种欣赏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0)
评论
JUNE_双人鱼122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manmanzou' 的评论 : 没错!老外看我们司空见惯的东西,好奇的,不要不要的!
manmanzou 回复 悄悄话 站在窗前看园景,和来到园内看景,视角不同观感自然不同。了解一点那些久居国内的老外对中国的印象,是件有趣的事。
JUNE_双人鱼122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飞来寺' 的评论 : 码字搜图不严谨,多谢提醒!原来张冠李戴了,汗!
JUNE_双人鱼122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zhige' 的评论 : 海斯勒中国纪实三部曲:《江城》《甲骨文》《寻路中国》。第一本还没有感受到‘有色眼镜’,谢谢提醒,继续找找看!
JUNE_双人鱼122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小二哥李白' 的评论 : 谢谢夸奖!片片到底还是搞错了,汗!
JUNE_双人鱼122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无法弄' 的评论 : 还是你阅历丰富,佩服!
飞来寺 回复 悄悄话 最后那张图是哪个城市?绝不是涪陵。
zhige 回复 悄悄话 我有他关于中国的三本书,其中一本是文化交流课学生的选读本。我看过这些书的大部分,感到他还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
小二哥李白 回复 悄悄话 好文好片,我也是去了北美树林里的小镇倾听流传的故事才知道马克思揭露的阶级和剥削实际上也在这些几乎与世隔绝的小镇里不断地重演。有人的地方就有阶级,就有压迫,就有剥削,奋斗和希望只是零星的焰火,没有燎原的话,基本上就熄灭了。
无法弄 回复 悄悄话 我也是,一个德国人跟我去了很多中国小地方,我才知道中国多美,周庄,凤凰,山西平遥……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