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忆国华兄—一个杰出的访问学者

(2016-05-01 20:03:34) 下一个

他在英国访问期间,克服着极大的语言困难,几乎是拼力,在一年中拿了个硕士学位。

94年我回国时,他曾要我认真考虑一下助他一臂之力,一两年后海归帮他分管教务。我用要顾家育孩儿,且自己觉得已不适应国内环境而婉拒了。

他是个典型的完美主义者,永不满足,满是忧患意识,总在操劳。他的英年早逝,很让我们一帮朋友们惋惜,我还有些未替他分担的内疚。

 

zt 中欧商学院张国华院长:中国管理教育的追梦人

商学院资讯腾讯教育[微博]2014-07-21 09:22
0
 
 

张国华教授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创始人之一。从1992年开始与欧方谈判,到1994年担任首任中方副院长和1995年兼任首任中方教务长,直到2006年病故在院长任期内,他把生命最后的14年全部献给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献给了中国的管理教育事业。他生前最大的梦想,就是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建成全球十强商学院之一。

 

中欧商学院张国华院长:中国管理教育的追梦人

 

张国华教授旧照

为理想事无巨细

建校初期人手紧张,面对一些相当繁琐的后勤工作,张国华教授也积极参与。在他的心里,做好这一切对于保证高质量的办学水平极为重要。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教授梁能对此的评价是:“既对全局有良好的把握,又对细节具有扎实的关怀”。除了参与学院发展的重大决策,张国华教授还承担着繁重的日常事务。

为了解国际商学院的办学惯例和先进经验,张国华教授多次带队远赴美国和欧洲一流商学院访问学习。而每次访问,他总是满载而归,激动不已。从机场一出来就直奔学校,立即组织大家学习,分享收获与体会。

当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声誉渐起后,张国华教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质量的提高上。他坚持用国际标准聘请世界一流教授,并对课程进行评估。通过学生对教授质量和授课态度打分,教、学双方实现了良性互动。张国华教授也致力于不断强化学院的质量和品牌意识,并鼓励和支持三大课程参加国际排名,以通过排名结果来见证和提高中欧的实力。

创立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时,张国华教授想把学院办到亚洲一流。当国际排名连续多年亚洲第一时,他又梦想把学院带到全球十强。

有关学院的品牌建设,张国华教授认为未来的方向是做出一流的研究成果,并对中国的经济管理问题做出权威性的阐释。他说:“我们必须走自己的路,必须把自己的品牌打起来。我们一定要成为在研究中国问题上最有权威的一个机构。”

学院的成功沉淀着张国华教授的贡献

多年来张国华教授总是把工作视为生活。他从没请过年假,一直是中欧初创时期每天下班最晚的人。然而,多年来的超强度工作状态严重损害了张国华教授的健康。2005年春天,他被诊断为罹患淋巴癌,但仍心怀让中欧跻身世界十强的梦想。

在医院的病榻上,张国华教授依然不忘工作。他与前来探望的同事商讨学费调整工作,并向前来看望他的朋友一一介绍建立“中欧教育发展基金会”的重要意义。张国华教授认为,为了学院的长远发展应该有一个基金来支持。在他的倡议下,学院成立了“中欧教育发展基金会”。在多方寻求创始基金捐赠的同时,张国华教授个人带头捐献了5万元。

2006年1月8日,张国华教授终因医治无效,在上海华山医院逝世,享年57岁。当年6月,张国华教授被国际商务学会追授“全球商学院年度最佳院长”称号,以纪念他对中国管理教育做出的杰出贡献。他还曾在2004年获得西班牙政府授予的“国民成就大十字勋章”。

在学院纪念张国华教授的纪念册扉页上写着这样一句话:“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成功深深地沉淀着张教授的贡献。”前院长冯勇明(Joachim Frohn)教授获悉张国华教授病逝的消息后写道:“对于我,他是一位挚友,一位值得信赖、思想开放、身体力行、品德高尚的朋友。”

2007年1月8日,毗邻学院学生活动中心的庭院中,由佩德罗·雷诺(Pedro Nueno)教授捐赠的张国华教授铜像揭幕。刘吉教授在致辞中说:“我们活着的人,要学习张国华同志对中欧无限热爱、无限忠诚的精神,继承他的遗志,努力实现他生前没有实现的愿望,这将是我们对张国华同志的最好纪念。”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