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与健康

脊椎与你的健康息息相关。调脊椎,治百病。
正文

腰椎间盘突出症—现代医学里的治疗误区

(2016-02-11 18:02:33) 下一个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的脊神经根、脊髓等组织遭受刺激或压迫,而产生一系列的临床症状。由国内外流行病分析来看,从1934年Mixterher和Barr提出此病至今,其发病率的人口比率和绝对数值均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从几岁到几十岁都有,也有9岁的腰椎间盘脱出患者的病例。此病的发病率上升,与我们生活的环境、生活和工作的习惯改变有关,而长期不良的用腰习惯则是主因。

但当今医学界,很多学者及群众普遍都认为是“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神经造成腰腿痛”,所以一切治疗都是围绕“解除压迫” 等针对突出物大做文章。牵引、微创、理疗、手术也都是围绕这一目标开展工作。目前的加拿大也是如此,当某些患者因为腰腿痛而去医院看急诊而确诊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轻者让他们口服止痛药和消炎药,重者则让他们等待安排做椎间盘切除手术,因为外科医生往往认为只有切除突出的椎间盘才能彻底解决问题。类似的情况屡见不鲜,我认为造成这种误解的根本原因是人们的惯性思维所致,人们总是只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东西,而不愿意去花心思找寻背后的根本原因。医生太过依赖X光,CT, MRI(医生们的眼睛)来诊断疾病,而忽略了CT, MRI等机器所看不到的肌肉软组织病变,也忽略了局部或全身结构的偏歪,而正是这些看不到的肌肉软组织病变及身体结构的偏歪却引起大部分 “典型的腰腿疼痛”等临床症状已是不争的事实! 可想而知有多少腰腿痛患者被错误地接受“搞定椎间盘”的“卧床,牵引,脱水,溶核,手术摘除”等一系列治疗,而被当做理所当然!

但是在临床中有很多患者手术摘除了椎间盘而临床相应症状本应该消除,而事实证明大部分效果并不理想,有的甚至是症状没有任何改善。有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一样,但CT结果是腰椎间盘有病变,但病变的椎间盘根本就没有压迫硬膜囊或脊神经根,而却出现了压迫硬膜囊或脊神经根的症状。另外,有很多人无临床症状,体检时却发现腰椎间盘有明显的突出,但临床中常常有典型腰腿痛的,CT检查腰部却未见椎间盘的突出。临床中有很多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复查时椎间盘的突出并没有明显变化。由此可见腰椎间盘的突出与否并非治疗的关键。

关于治疗方法,从中草药、针灸、牵引、理疗到手术治疗,可以说是有很多的选择,但是患者个人如何在众多的治疗方法中针对其病情进行选择呢?患者有时则是一头雾水,要么是迷信权威而只相信其家庭医生的,要么是听信身边朋友的介绍而选择了没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我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经常听到一些患者的咨询,在我仔细的回答了他们的疑问后,有一些患者还是宁愿选择迷信权威而要么等待手术,注射溶核或消炎药物,要么是选择没有针对性的针灸、牵引、理疗等疗法,而不愿去尝试调整偏歪的身体结构、修复劳损退化的软组织等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法。

我相信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是由身体结构的偏歪而导致的,也是在慢性腰、臀、腿部软组织劳损的基础上发生的,而椎间盘突出物释放化学物质刺激相应神经根,则引发无菌性炎症继发腰腿疼痛。也就是说腰椎间盘突出是在身体骨骼结构歪斜,腰椎、软组织整体劳损和退化的基础上出现的,某种意义上来说“突出”不是疼痛的因而是疼痛的果,只不过它能加重疼痛而已。显然单纯治疗“突出”不是治本,只有全面调整偏歪的身体结构、修复腰腿部劳损退化的软组织才是治本之策!我想这也是很多病人即使手术切除了突出的椎间盘,因没有全面调整偏歪的身体结构,也没有全面修复腰、臀、腿部的肌肉软组织损伤,一样会残留严重的腰、臀、腿痛的主要原因。

感谢那些信任我且愿意坚持治疗的患者,是他们让我对此病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帮我不断完善了手法与治疗思路,使我不断改良对此病的治疗方法而取得良好的疗效。数年来我的病例中不乏卧床不起或病程数年的案例,也不乏到处求医无果而转到我这里的病患,在经过短则3-5次,长则一两个疗程的治疗后,几乎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