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水珠作品

登载亮水珠的文学作品
个人资料
正文

知青洋外传(3):在美国学校里读书和教书,容易嘛?!(6):家里来的不速之客-美国联邦调查局

(2016-01-11 14:20:26) 下一个

     龙春亮在国内的时候,一提起美国,常常想到几个名词,美国中央情报局,美国联邦调查局。到美国一段时间之后,才对他们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当时只知道美国中央情报局是搜集情报的,说白了,就是搞间谍的。那形象就是穿件深色的风衣,把领子竖得高高的,头缩在领子里, 戴顶深色的礼帽,帽沿压得低低的,。在本来就露得不多脸上有一付大号墨镜,遮挡住不断四处乱看的眼珠子。他们总是躲在角落里,冷眼观察着外面繁忙的世界。

     龙春亮因为找到了新工作,搬到了弗吉尼亚州靠近首都华盛顿的地方。他在和邻居的交往中得知,在街上有一家的先生是在美国中央情报局工作。有一天,龙春亮家院子里的一棵大树被暴风雨刮倒了,龙春亮在院子里用斧子把树劈成可以烧火的木柴。他在插队时每年都要上山砍柴,干这活儿对他来讲是轻车熟路,还使他想起了当年砍柴的经历。他正干得满头大汗,一个精干的美国人走了过来,问他是否可以拿些木柴。“当然可以。你随便拿。” 龙春亮正发愁在哪儿放这么多木柴,立即爽快的答应了。“我是汤姆。” 那美国人热情地伸出手来。他又从他家取来斧子,和龙春亮一起干起来。

     龙春亮一边干活,一边和汤姆聊着。他这才知道汤姆就是那个在中央情报局工作的美国人。龙春亮知道这后,不由得又仔细地看了他两眼。汤姆是个年纪在三十五六的美国人,典型的美国人面孔,眼睛格外有神,金黄色的头发剪得很短,说话很精练,字不多,可用词准确。这怎么也不能和原来自己心中的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人的形象联系在一起。汤姆说,他父亲是个退伍军人,父亲要求他们兄妹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为国家服务几年。他在美国海军学院毕业后,在航空母舰上当了几年战斗机驾驶员,随部队去过世界的很多地方,参加过打伊拉克的战争。汤姆退伍后,读了法律的研究生,现在在中央情报局做律师工作。自从里根时期,美国在打一场与毒品的战争。中央情报局派特工到南美洲的毒品产地将那些大毒品贩子的头子绑架到美国来,投入监狱。汤姆就是做审讯毒品贩头子的工作的。

     龙春亮问,“这场与毒品的战争,美国是不是快打赢了?”他想依照美国的军事和科技实力,抓几个毒品贩头子,摧毁几个毒品制造基地,那还不是有如探囊取物,手到擒来, 易如反掌。

     “我们正在输掉这场战争。”汤姆尴尬地回答,

     “为什么?”

     “常常是我们抓到的毒品贩头子还没押到美国,新的毒品贩头子就产生了。抓了大的毒品贩头子,又冒出许多小毒品贩头子。毒品不仅仅是军事问题,还是经济政治问题。在美国,毒品有市场,有巨额暴利,自然有人铤而走险。在南美洲,贫穷落后,不生产毒品,很多人就没有生活来源。看来这场毒品战争还会继续打下去,打很久。”

     据汤姆后来聊天时说,中央情报局是美国专门收集外国情报的机构。为了搞到情报,可以采取任何手段,什么窃听啦,暗杀啦,绑架啦,那都不在话下, 不受美国的法律约束。所以他们不能针对美国国内的机构和民众工作。龙春亮想,可不是吗,世界上但凡有点事儿,哪个国家或地区出点儿乱子,那里边多多少少都有那么一点儿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影子。

     汤姆还说,既然中央情报局是搞情报工作的,那它的总部就自然是警卫得森严壁垒,固若金汤。他们是绝不能让别人搞到他们的情报。中央情报局的总部在弗吉尼亚州的兰格利,那里戒备森严,不让一个外边的人进去。即便里边的草坪需要割草,也是由机器人来完成的。这使龙春亮想起有个相声,“小偷公司“。里面提到小偷公司要有精干的保卫科。人家问,都是小偷,还要保卫科干什么,得到的回答是,小偷公司的保卫科格外重要,要不小偷在公司里顺手捞一点儿外快,公司还不很快被偷光了。

     有一次,龙春亮的一个朋友从宾州来华盛顿玩,非要龙春亮带他看看中央情报局的总部。龙春亮开车带他到了总部的路口,把车速减慢,指给他看,那条路就通向总部的大门。在大路上,只能看到一片茂密的树林,里面什么也看不到。朋友想让龙春亮停下车,他好照几张相。龙春亮赶紧说,不能停车,更不能照像。这是在间谍总部的门前,现在就不知道有什么摄像头在监视着我们。我们还是少惹麻烦为好。

     如果你想对中央情报局了解更多的情况,可以参观华盛顿的间谍博物馆。那里介绍很多情报工作的细节。像什么样的人适合做间谍,间谍的特殊工具等等。你一进入间谍博物馆,你就可以假扮成一个间谍,领取一个乔装到某个国家与那里的间谍接头并将情报取回美国的任务。随着你在博物馆里参观,你会不时地接受敌方反情报部门的盘查。在参观的结尾,你会得知你是否成功地完成了任务,还是被敌方识破而被捕入狱。

     美国联邦调查局在美国的电影大片里是频频出现。他们的探员是一色儿的深黑色的西装,打领带,戴墨镜。龙春亮到美国后才知道,美国是一个联邦国家,每个州都有自己的议会,自己的法律,州警察也是只管本州地界上的事。而联邦调查局则有一点儿像联邦的警察部,跨州的案件或涉及全美国的案件则由他们来办理。老郑是从国内来的访问学者,他讲给龙春亮一个联邦调查局找他的故事,使龙春亮惊讶不已。

     老郑和龙春亮是一个系的。由于都是从北京来的,年龄又相仿,龙春亮和老郑一来二去就混熟了。他是文化革命前的老大学生,学术上很好,在国内是一家研究院的室主任。龙春亮经常和他讨论一些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问题,学到不少知识。有一次周末,龙春亮到老郑住的地方去串门,聊着聊着老郑低声对龙春亮说,你可能想像不到,前两天,联邦调查局的人还来过我这儿呢。

     “不会吧?”龙春亮听到这话有些吃惊。“你是不是在和我开玩笑呢?”

     “哪个跟你开玩笑?”老郑脸上神色坦然,“就坐在你现在坐的那把椅子上。”

     “是真的? ”龙春亮赶紧说,“那给我讲讲是怎么回事。”

     “前几天我从学校回来,正在做饭,也就是下午六点多的样子。” 老郑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突然听见有人敲门。我这儿一般没有什么人来,特别是工作日的时候更没人来。我心里有点儿纳闷儿。我手里拿着锅铲,走过去把门打开一看,门口站着一个美国年青人,二十出头,白白净净,两眼挺有神,头发梳理得很整齐。他穿着一套深色的西装,白衬衣,打着领带,外面照着一件深灰色的短大衣,手里拎着一个公文箱。我一看,我不认识,一定是敲错门了,或者是上门推销的。我刚想说,你搞错了,那小伙子一抬手,亮出一个打开的皮夹,说到,‘我是联邦调查局的探员,能进去谈谈吗?’ 我一听就楞住了。联邦调查局的探员?他找我做什么?我一边说着, ‘当然可以。’ 一边想,这是怎么回事呢?”

     “你看清他的证件没有?不会是假的吧?” 龙春亮好奇地问。

     “我也是第一次见联邦调查局的证件。他给我看证件时,递得挺近。我看得挺清楚,不像是假的。我嘴里说着‘当然’,可人愣在那儿没挪窝。那探员又用手示意了一下,我才退后,把他请进屋里。”

     “那探员进屋后,很专业地用眼睛打量了一下房间,特意看了看窗户,然后在饭桌边的一把椅子上不请自坐地坐了下来,同时顺手把他的公文箱放在了饭桌上。我指了指厨房,说,‘我去把炉子上的火熄掉。’说完我就向厨房走去。只见那探员警觉地站起来,注视着我的一举一动,他的右手下意识地撩起大衣伸向腰间。直到我从厨房里关了火,走出来在他对面坐下,他才又坐了下来。”

     “自打那探员进门,我一直思前想后,脑子飞快地转着,在脑海里搜索着任何可能引来联邦调查局的事。可没有想到任何事情。那探员打开公文箱,拿出一迭文件,掏出一个小本子, 说,‘你不要紧张,我们只是来找你谈谈。’”

     “我突然想起在电影里警察要有搜查证才能进屋搜查。我就试探地问,‘你有准许证吗?’那探员微笑了以下,‘我是一般探访,不需要准许。所以我在进门时问了是否可以进来。’说完,他打开小本子,开始问问题。”

“‘你是在中国的国防科技大学毕业的吗?’”

“ ‘你是在北京的科学院计算所工作吗?’”

“……”

     “我看到他一边听我回答,一边和他手里的文件对照着。我一边回答他的问题,一边想起来这些问题在中国申请签证时候都问到过。他为什么又要来核实一遍呢?”

“‘你在美国的学校做哪些研究?’”

“‘你接触过中国的外交人员吗?’”

“‘你经常和哪些人来往?’”

“‘……’”

     “他问的问题都挺简单,可我回答的时候格外小心,每句话都要琢磨一下再说。 那探员一边问,一边对文件,一边在本子上记着。这就使我更加紧张。我不知不觉地手心都出汗了。那探员和我公事公办地谈了大约有二十分钟的样子,合上本子,收起手上的文件,提起公文箱,就告辞离开了。他走后,我才发现自己紧张得都冒汗了。我顾不上继续做饭,赶紧给我认识的访问学者打电话。结果你猜怎么样?我认识的另外一个在旧金山的访问学者也遇到了联邦调查局的登门拜访。”

     龙春亮还是不太明白,“老郑,联邦调查局的探员找你们到底是什么目的呢?”

     “我们几个访问学者在电话里琢磨了半天,猜测他们这是‘敲山震虎’。就是警告我们这些中国政府派来的访问学者,联邦调查局在注意我们。警告我们不要在这儿搞什么间谍活动吧。其实我们来美国就是来学习,来做研究项目的。根本不想,也从来没打算搞什么间谍活动。看来联邦调查局的人是有点儿多心了。”

     “看来美国暗地里控制也是挺严的,”龙春亮感叹地说,“别看表面上挺自由。 其实有不少眼睛在角落里,或暗地里在观察着,审视着呢。”

     老郑笑了笑,“咱们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叫门。就让他们监视去吧,那才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jun100 回复 悄悄话 赞!跟读。。。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