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个孩子的文革 (3) “演艺生涯”

(2015-10-12 22:56:33) 下一个

成为宣传队员前其实已有一些演出经验。 家里一有客人来我肯定会被要求出节目, 就像现在的孩子秀才艺似的。 有时会烦,  为嘛总是我? 尤其我不太喜欢的人来访。 长大点才知, 是因为我在幼儿园学的东西多。(而姐姐由于体弱就留在家里, 她后来数理化学得不够好还抱怨是因为早期没做智力开发。)记得最受欢迎的节目是跳新疆舞。因为脖子这个特别动作不是每个小孩都学得会的, 便格外稀罕, 几乎成了我的招牌节目。 再后来是模仿林副主席说话, 几可乱真。

 
上了小学演出就更频繁啦. 各种大小节日都有文艺表演, 我就带着班里同学排练, 经验也越来越丰富。我班的节目经常得奖, 还代表学校去和其他学校比赛,当然输啦,人家是师范老师的作品,我们是小学生自己的作品。回来后有点怪我们学校的老师不作为,但也激发了我的学习劲头。凡有机会看演出就揣摩人家的动作编排,平时就留意哪首歌较适合边唱边跳,这里要不要加一段独唱或朗诵? 这次来表演唱还是合唱?评弹还是一段样板戏?服装发型怎么跟节目更搭?自做道俱还是借?用稠带还是花环?俨然是个小编导了。
 
放寒暑假也不闲着。居委会组织地区上的孩子排节目,晚上演给居民看。附近各居委还互相交流比赛。由于有可能被自己的家长看到,我们就更起劲了。常有那病退回城的知青暂时没工作,就带着我们玩,到是学了不少高级的东西,理论的东西。更有文艺团体里的专业人员被请来作指导。我的合唱指挥就是那时打下的基础。后来在医院合唱比赛时为病区拿下全院第一立下了大功。
 
毕竟是小学生,我们创作的节目跟那些高中生的那不是一个级别的。他们有整个中学支撑有条件演整本样板戏,演全套长征组歌,还演话剧。我们只能看着流口水。但我们可以演个片段啊。找出妈妈藏在抽屉深处的胭脂口红,涂抹一番,穿上自认匹配的服装,开演啦。大床就是舞台,蚊帐简直跟幕布完全一样!带不带谁玩,谁演哪个角色,我说了算,玩得真开心啊。
 
年级越往上,这样的活动也越少了,抓学习准备高考了。但通过这些学到的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创作能力等等却是终身受益,同时还改变了比较内向的性格,锻炼了心理素质。 后来上大学,参加工作,需要排个节目,写个相声小品就不那么难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