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新鲜

心系天下,曝料奇闻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关于波兰的咸盐“闲”语

(2016-06-22 08:58:22) 下一个

  提起波兰,人们自然首先会想到波兰耳熟能详的名人如:伟大作曲家和钢琴家“肖邦”和世界上第一个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还有现代天文学创始人及日心说的创立者“哥白尼”等等。你可能不了解的是人杰地灵的波兰还是世界十大旅游国之一,去年波兰更是被美媒评为2016年十大最值得旅游胜地之一。如果气候宜人的波罗的海港湾和风景旖旎的喀尔巴阡山区让你对大自然的美赞叹不已,那么你到波兰也千万不要错过去品味这些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的机会:条顿骑士团城堡、托伦古城、华沙历史中心、比亚沃韦亚森林公园、奥斯维辛集中营等等。作为波兰的13处世界遗产之一的维利奇卡盐矿更是波兰国家的瑰宝,巧夺天工的维利奇卡盐矿每年都吸引无数游客慕名前往。这座开掘于公元11世纪的盐矿,至今已开采9层。如今1至3层已完全停止采盐,开辟为古盐矿博物馆,1744年,矿工们在矿井内兴修了楼梯通道,在地下130多米深的巷道深处建起了博物馆、餐厅、娱乐大厅和教堂。今天,沿长达4公里的参观路线,分布了19个令人啧啧叫绝的盐雕景点。 

   

  据说,维利奇卡盐矿中共有40个教堂,最深的一个在盐矿的7层、地下270米处,至今没有向游人开放。盐矿中最壮观的宗教场所,是地下101.4米处的圣金嘉公主礼拜堂,它是3名矿工用了67年时间开凿的,于1896年竣工。它的四周墙壁上都用圣经中的故事画作装饰,浮雕笔触精美细腻,人物神态逼真传神。教堂高达10米,宽15米,长54米,整个殿堂被用结晶状的盐块做成的“水晶”大吊灯照得通明。站在这典雅的教堂中,谁能想到自己是置身于地下一百多米的盐矿里,所有看到的、触摸到的、连同呼吸到的都是盐呢? 

  维利奇卡是个幽深的地下世界,也是个伟大的地方,而“维利奇卡”在波兰语里就是“伟大”的意思,在人类生活中,“维利奇卡”的产物---盐,的确伟大!该盐矿不仅可供游人参观,还可供某些疾病患者来此治疗。1964年在盐矿第5开采区211米深处开设了研究过敏性疾病的疗养所,1974 年又在矿井下建成了一座疗养院,供呼吸道疾病患者疗养治病。 

  “盐”归正传 

  在中国,盐同样也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众所周知“盐”是开门七件事之一。盐能提供大量的钠,对人体来说,钠扮演多种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能促进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和神经脉冲的传播以及肌肉收缩,还能调节激素和细胞对氧气的消耗、控制尿量生成、口渴以及产生液体(血液、唾液、眼泪、汗液、胃液和胆汁)等。盐对生成胃酸也非常重要。我们知道盐不仅可以在饮食中调味提鲜,而且盐在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妙用呢。如:用盐水洗竹器、藤器,可使其更美观、更柔软耐用;在金鱼缸水中放点普通食盐(不用加碘盐),可使金鱼更活泼健康;菜板易裂,可将菜板放入盐水中浸泡一天,拿出来晾干,就不易裂了;当砧板上有鱼腥味时,用淘米水加盐洗擦,再用热水清洗,可除腥味等等。 

  盐在医疗方面的应用也随处可见,如在饮用茶水里加点盐,可解烦渴,减轻喉头发炎和预防中暑;唱歌前,喝点盐开水,可以防止喉干嗓哑;清晨起床后,喝上一杯淡盐开水,可以保持大便的通畅;经常用盐开水洗头,可以防止或减少头发脱落之类。每年的现在也就是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之间,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日本中南部和韩国南部等地,都会迎来高温潮湿的梅雨季,厨房中湿气较大,要保持食盐的干燥颇不容易,因为一旦食盐受潮,便会凝结成硬块,即使是装在瓶中,也不易倒出。要防止食盐受潮,可以在盐罐中放人一小包米,便可促使食盐始终保持干松,使用方便,对人体健康也有好处。 

  金玉良“盐” 

    我们知道了盐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正可谓人不可一日无盐,可是你知道吗?盐在我国不少的少数民族中还被赋予了许多不同的意义,以金玉良“盐” 谓之,并不为过。 

  1. 塔吉克族 


    塔吉克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属于欧罗巴人种印度帕米尔类型。人口虽少,却历史悠久。“塔吉克”是本民族的自称,据民间传说,该词的原意为“王冠”。 塔吉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其余分布在莎车、泽普、叶城和皮山等县。塔吉克族人对粮食和食盐特别珍惜,对用脚踩食盐和食品的人,被认为是罪人。如果见到盐和食品落在地上,一定要拣起来放在高处不容易被踩到的地方,以示尊重。塔吉克人对婚礼十分重视,婚礼的日子一般都会选在秋高气爽、牛羊肥壮的金秋季节。“拜德尔汗”为塔吉克语,直译即为“婚姻之父”,拜德尔汗即是由女方提出,经男女双方协商确定的“证婚人”。新郎新娘将一生敬重他,如同敬重自己的生身父母。婚后若有不和,也须找他调解。婚礼中,当宗教人士为新郎新娘祝福时,女方家长要回避,而拜德尔汗则必须在场。宗教人士祈祷之后,拜德尔汗亲自让新郎娘同时喝一杯盐水,吃一口肉和镶。婚礼后第三天,娘家人、拜德尔汗和宗教人士来男家做客,这时,作为证婚人的拜德尔汗在大家面前揭去新娘的面纱。这以后新娘方可参加家务劳动。 

  2. 维吾尔族 


  在我国西北边陲新疆,有一座白雪皑皑的天山,天山脚下聚居着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维吾尔族。“维吾尔”是维吾尔族的自称,“维吾尔”是“联合、团结”的意思。维吾尔人称食盐为“土孜”,他们和所有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一样把食盐看得很神圣。认为盐有一种超自然的神力,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在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都反映了这一观念。在维吾尔民间,特别是在塔里木河流域的尉犁、若羌等地流行着把婴儿的脐带放在晶体盐块儿上割的习俗。维吾尔人当家里来了不受欢迎的客人,或客人来得不是时候时,主人碍于面子不好下逐客令。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呢?在维吾尔民间有着以摇晃盐钵儿来施行的“逐客术”这样一种习俗:主人会悄悄地走进厨房,把盛盐的葫芦即“土孜路克”摇一摇,并将它挪动个地方。人们相信,这样挪动几次,在食盐灵力的神奇作用下,客人就会主动起身告辞。人们通过朴素的联想取了“挪动”这一象征行为的“动”之意,实现“逐客”的愿望,耐用还显得不失礼。 

  在维吾尔民间的礼尚往来中,把盐作为礼品来馈赠的古老习俗很流行,婚俗中男方向女方送去的彩礼之中,有一项必须是盐。最隆重的是在维吾尔婚俗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仪式就是让新郎和新娘各吃一小块儿在盐水里蘸过的馕。这是维吾尔人古老的习俗之一,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为什么新郎和新娘必须各吃一块儿在盐水时蘸过的馕呢?对此人们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说,没有放盐水揉出来的面缺乏“筋骨”,打馕贴不住馕坑,做“拉面”扯不长,吃起来也没有嚼头。反之,和面放进适量的盐水情况就变了。同样的道理,新婚夫妇吃了在盐水里蘸过的馕块儿,由于盐神力的传导作用,就能使爱情长久、家庭巩固。另一种解释是,没有放盐的淡饭吃起来不香,反之就很有味道。同样,给新郎新娘吃了在盐水里蘸过的馕,就能使他们婚后的生活更加甜蜜、和谐幸福。两种说法都含有婚姻美满幸福、白头偕老的祝福之意。这就是说,在新郎与新娘吃蘸过盐的馕的民俗事象背后,有一个更为广阔、更为古老、更为丰富的精神领域,这就是人们对盐的崇拜和在此基础上人们希望婚姻美满的民俗心理。 

  当阿訇(宗教职业者)的“尼喀经”将要诵完时,伴郎和伴娘已经与各自的小伙伴们交头接耳、眉飞色舞地开始布置“作战方案”了。吃馕的仪式一开始,有的是伴娘迅速地站在新郎的面前,挡住他的去路,那叫卡位!有的是早已“埋伏”在新娘身旁的伴郎冷不防地打掉已送到新娘嘴边的馕块儿,那叫抢断!抢到后就直接塞进新郎的嘴里,那叫灌篮!小伙伴们把婚礼现场简直演变成了NBA赛场目的只有一个---让己方新人先于对方把馕块吃到嘴里!吃块馕要这么拼,是馕块里有彩头?还是……原来那是因为在习俗中,新郎和新娘谁先把馕块抢到嘴里吃掉,那在今后的家庭生活中谁的话语就有分量、就会算数、就有权威性,自然也就会在家庭中处于显要的地位了。这是一种借助盐来实现婚姻美满的求吉巫术的遗风,现在则是把它作为增添婚礼气氛的仪式了。 

  3. 侗族 


  无独有偶,贵州镇远报京侗族青年“讨篮”定情后,也有以盐茶为媒的婚俗。侗族的居住区主要在湖南、贵州和广西的交界处,湖北恩施也有部分。当未婚男女双方的爱情趋于成熟,就准备订婚了。男家要请一位熟识的老奶奶或老伯妈当“红娘”,去女家说媒,征求姑娘父母的同意。媒人前去说媒所带的礼物很简单,就是用一张棕片包着两样东西---黄草纸包装的半斤盐巴和白皮纸包装的二两茶,女家父母见媒人送来这个“棕片包”,就知道是来讨姑娘的。媒人和女家当场交换意见后,女家就用收礼烧茶与否来表示同意或不同意这门亲事。女家收下“棕片包”,并且用盐、茶、糯米面、粘米面、猪油等烧成油茶,端进堂屋敬奉祖先后,招待媒人,表示说媒成功,婚事已定。如果女家不收这份“棕片礼”,退还媒人,则表示女家不同意订婚,说媒就告吹了。报京侗家用盐和茶两样作为说媒的信物那可是有讲究的。原来侗家喜欢烧油茶待客,而烧油茶所需的糯米、粘米、猪油,都是自家地里的寻常之物,可以自给。烧油茶必不可少的还有盐和茶,可是报京一不出盐,二不产茶叶的,且地处偏僻加上交通不便,买盐巴和买茶叶是十分困难的事情,因而盐巴和茶叶便成为了难得的贵重礼物。另外,茶叶是香甜味,意味着这门亲事又甜又香,两家结亲,甚为美好。而盐巴是咸味,意味着要讨的姑娘很贤(咸)惠,男家很喜欢这个姑娘。 

  4.彝族 


  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省(区)内。“千年盐都”云南禄丰县黑井镇是一个产盐历史悠久的千年古镇,民间自古就有祭盐龙女的民俗传统,每年都会举行隆重的千人祭祀先祖活动。传说中的盐龙女是彝族先民放牛女李阿召,她观察到每天放牛时有条黑牛就喜欢在沼泽中舔水中石块,拉也拉不走,好奇之下她俯下身亲口尝试石块的味道,发现不仅是石块而且连整个沼泽以及周边的河流中全都是盐水,于是她召集村民,在沼泽中挖了一天一夜后终于发现了巨大盐井。阿召为感谢黑牛,遂以“黑”井命名盐井,黑井古盐镇也由此诞生。为纪念放牛女阿召和黑牛,彝族后人将李阿召尊为盐龙女,并建盖了大龙祠供奉她,每一年都会在祭祀仪式上跳彝族人特有的左脚舞,以此纪念千年前首先发现盐井的彝族先祖。 

  5. 蒙古族 


  我国彪悍的传统游牧民族---蒙古族,是居住于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的北方主要民族之一。蒙古族也崇尚盐,认为盐是食品的“德吉”(第一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蒙古族民间形成许多与盐有关的习俗。蒙古族人祭拜“腾格里”(天)。祭祀分红祭和白祭。红祭时,“舒斯”(整羊)里不能放盐。在巴林地区,年初一早晨,人们在火盆里点燃牛粪,从太阳升起的东方开始给四周磕头,这一习俗叫“给天磕头”。磕完头,给天敬奶茶、奶食品、炒米等,这一习俗叫“给天敬茶”。茶里不放盐。祭奠成吉思汗是蒙古族人祖先崇拜的一项重要内容。煮祭奠用的“乌特格舒斯”(羊肉)时,不能放盐。供佛的肉食里不能放盐。老百姓给祖先烧纸(蒙古语为土乐食·额日格胡或道应·西塔嘎胡)时,茶、食品里不能有盐。孕妇需要赶远路时,用红布缝制小口袋,里面放上几粒盐,并用红腰袋将其系在孕妇肚脐或腹部上。意思是:胎儿像重重的盐一样,重重地(牢牢地)粘在母胎上,不动胎气。 

  在科尔沁地区,男孩有尿炕习惯时,家长会用“达布苏·贵因”(乞盐)方法来帮助他克服尿炕习惯。家长事先背着尿炕男孩跟邻居或亲属约好,隔天,家长就让尿炕男孩拿上瓢到预约好的那个人家要盐。尿炕男孩到那人家后,那家主人接过瓢来,装做给盛盐的样子,趁男孩不备,突然将瓢扣在他的后脑勺上,然后用烧火棍敲打。家长给尿炕男孩备好的乞盐瓢大多都是破的或半拉的,当然经不住烧火棍的敲打,一敲肯定就会破碎,而乞盐瓢的破碎则象征着尿炕习惯不再存在。 

  在日常生活中,蒙古族人认为不能随意丢弃盐。一般情况下,即不会向别人借盐也不会借盐给别人。如果必须借盐,借盐人也不会开口说借盐,而是把盛盐的器皿拿出来递给被借盐的人,被借盐的人也就马上心领神会借盐人的意思。在巴尔虎,亲家相互不能借盐,如果必须借盐,盐里也要放干了的马粪;科尔沁人认为直接从别人手中接盐,意喻着会和对方见不着最后一面;鄂尔多斯人则认为手把手接盐的双方,会结成深仇,所以给别人递盐时,是不能直接放在他人手中的,必须先放在什么地方或什么东西上,让接盐的人自己去取;在内蒙古地区,婴儿出生第3天、第5天、第7天时,要举行洗礼或入摇篮仪式,用盐水或茶、盐、“阿日其”(松柏香枝)等煮成的汤给婴儿洗浴,以此祝福婴儿茁壮成长。  

  “盐”多必失 

  盐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在交通闭塞的以前尤为如此。现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专家证实:食盐过多,对人体是有害的,多吃盐的9大害处,你知道吗? 

  1.惹头疼。有最新研究让受试者分别食用高盐、中盐、低盐的饮食各30天,结果发现,每天吃8克盐的人比那些吃4克盐的人头痛的次数多1/3以上。 

  2.增水肿。在体内的水分潴留情况和摄入钠的数量密切相关。研究早已发现,高盐的饮食会促进组织水肿。 

  3.害嗓子。患有慢性咽炎的人,食物必须清淡。 

  4.损皮肤。吃盐多的时候,由于渗透压的作用,身体组织的水分会减少,排出身体的水分会增加,也不利于皮肤的保水。因此,少盐饮食是改善皮肤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 

  5.促胃癌。和加盐少的食物相比,盐分过大的食物会降低胃中保护性黏液的粘度,使它对胃壁的保护作用下降,食物中的各种有害因素更容易作用于胃壁,因而会促进多种胃病的发生。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盐摄入量和胃癌风险之间有正相关性。 

  6. 流失钙。钠摄入量过多的时候,身体会努力排钠,但同时会增加尿钙的排出量。对于钙摄入量本来严重偏低的国人来说,这简直是雪上加霜。 

  7.减营养。在烹调的时候,特别是炒蔬菜时,如果早放盐,蔬菜组织会被“腌”出水,失去了细胞结构的保护,直接接触高温,会增加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C的损失。同时,蔬菜本来是钾、钙、镁元素的来源,有利控制血压和强健骨骼,多放盐烹调蔬菜,使钠的摄入量增加,就抵消了蔬菜这种健康效应。 

  8.损害肾。多余的钠要从肾脏排出,故而多吃盐就会大大加重肾脏的负担。 

  9.升血压。虽然有部分人属于“盐不敏感型”,但是大部分人都属于“盐敏感型”,多吃盐就会升高血压。 

  那我们每天吃多少盐才适量呢?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一般人群每日食盐量为6—8克。我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倡每人每日食盐量应少于6克。这里介绍一种粗略估算的计算方法:你买500克食盐后,记下购买食盐的日期,当这500克食盐吃完后,再记下日期,那么你就知道这500克食盐吃了多少天,用所吃盐量除以吃盐的天数,再除以家中就餐人数,就可得出人均粗略的食盐摄入量了。在烹饪时使用限盐罐和限盐勺是个计量的好办法。限盐勺有2克的,也有3克的,这样就知道一道菜放了多少盐;限盐罐就是根据家庭人员,比如3个人乘以6克,一天就使用18克盐,先试试看能不能吃完,如果不够,就说明家庭成员盐摄入超量了。 

  我们还可以在日常烹饪时略施一点技巧控制减少食盐的使用量。比如炒菜时,等菜熟九成时再放盐,因为如果较早放盐,则盐分已经深入食品内部,在同样的咸度感觉下不知不觉就摄入了更多的盐分。但是在近熟的时候才放盐,盐分仅附在菜肴表面,尚未深入到食品内部,吃起来咸味不减,却可以减少1/2到2/3 的用盐量。在西方国家,人们更是奉行餐桌上放盐瓶,用餐时撒上少许盐的做法。这样一来食物既有咸味,又能控制盐的摄取量。 

  除烹饪方法外,另一种减少盐摄取的方法就是选择“低钠盐”,这是家庭中减少摄盐量的最简单方法。低钠盐中含有约20%的氯化钾,可以在几乎不影响咸味感觉的同时,轻轻松松地把摄盐量降低1/5,同时有效增加了钾摄入量。很多研究都表明,钾离子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目前市场上低盐酱油、低盐酱、低盐咸菜等都有出售。 

  在了解了这么些危“盐”高论后,不管你是爱美人士抑或还是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都应在日常饮食中以“自我强制”的方法尽可能地养成饮食少盐好习惯,学会察“盐”观色,控制每日盐的摄取量,逐步让“口味”变得清淡起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