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书屋

有时间看看书,打打字挺好的。
个人资料
夏维东2015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我的五千年”第二部《西风烈:西周篇》(四十二)

(2016-11-27 19:18:13) 下一个

       姬发在大家挥矛立戈排盾之际,开始发誓了,所发之誓便是同样收入《尚书》的《牧誓》。《牧誓》和《太誓》一样,先数落帝辛的罪行,基本就是《太誓》的翻版,不外是听信妇人之言,疏远同祖兄弟,不重视祖先的祭祀,重用各国的流窜犯们,祸国殃民,所以他要“行天之罚”。没啥新的猛料,连“十八摸”都不提了,重用罪犯倒是个新加的头条,只是这个“头条”能算罪吗?刑徒中的能人多的是,帝辛是在向他的九世祖致敬,武丁不就曾以罪犯傅说为相吗?用阿Q的句式来说“武丁行得,俺就行不得吗?”

        《牧誓》别开生面的是,最后的一大段(比《太誓》全文还长)竟然讲解起战斗的技术要领,按说这应该是百夫长的事,看来姬发真是急了,到了事必躬亲的地步,在企业文化里这叫MICRO MANAGEMENT,不值得提倡的。

        姬发双手不动(没法动,一手握钺,一手握旗),提高嗓门说:“同志们,朋友们,今日之战,每次迈进六步或七步,就要停下来协调一下,确保同步。戈矛冲刺不超过四下五下六下七下,也要停下来协调一下再冲刺。希望同志们像老虎、大熊、豺狼和山神兽(离)一样勇猛。不要攻击前来投降我们的人,要让他们为我们西土之人所用(真给他说对了,料事如神啊)。你们一定要奋勇作战,否则我砍了你们。”(“今日之事,不过六步七步,乃止齐焉,夫子勉哉!不过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勉哉夫子!尚桓桓,如虎如罴,如豺如离,于商郊,不御克奔,以役西土,勉哉夫子!尔所不免,其于尔身有戮。”)

         姬发的《牧誓》神似大禹儿子启的《甘誓》,想当年启讨伐有扈氏时说:“左边的士兵如果不进攻左边的敌人,右边的士兵如果不进攻右边的敌人,就是不听命令;御手不好好驾车,就是不听命令。服从命令听指挥的,在祖庙犒赏,否则,在社坛里处决,连带妻儿一并处死!”。成汤的《汤誓》也是这个调调,我们来回顾一下:“女不从誓言,予则帑僇女,无有攸赦”。敢情商武王和周武王都是启的学生,圣人们眼中的两大”圣王”和启有什么区别?靠的还不都是威逼恫吓,何来以德感召、春风化雨?他们俩甚至还不如启,启的《甘誓》起码还是原创。其实《甘誓》和《汤誓》抄袭了《牧誓》,因为启和成汤时代没有文字,他们的“誓言”都是周以后的书生们照《牧誓》的路子编的。

        誓师之后,武王下令发起总攻,姜先生率领虎贲精锐担任先锋部队向朝歌挺进。《诗经·大明》里说“燮伐大商”就是指这次偷袭,“燮”是袭的通假字。

 

第八章 取而代之

 

        周军的偷袭确实让帝辛吃了一惊,心想姬发这王八蛋出息了,还真会挑时间,老子的主力全都远在千里之外扫荡、绥靖东南,就算坐飞机都来不及赶回来了。

        他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姬发怎么知道朝歌城防守空虚?朝歌的军事统帅是哥哥微子,帝辛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他会是姬发的奸细。他不是没听说过微子和姬发勾勾搭搭的传闻,可他不相信,抛开亲情的因素,微子在大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如果投靠姬发,顶多做个一方诸侯而已,他怎么舍得抛弃祖宗五百年的基业去投靠山沟沟里的歧周?帝辛的想法很合情理,只是他低估了仇恨的力量,他不知道自己的亲哥哥有多恨他,巴不得他去死,为达到这个目的,甚至不惜牺牲祖宗的江山。

        帝辛并没有乱了方寸,很快想好对策。那些从东南抓来的俘虏可以组成一支大军,人数绝不比姬发的乌合之众少。帝辛的军队在东南战线战果辉煌,兵锋所指,所向披靡,大批俘虏络绎不绝地从前线被送往殷邑。俘虏太多了,他们要吃要喝,还要妥善地安置好他们,否则他们一旦从集中营跑出来,社会就不和谐了,因此如何处理俘虏成了商朝的一大热门话题。

        最省事的办法是杀俘,这也是商朝的传统做法,从成汤到武丁,杀俘无数,部分俘虏还成为祭坛上的人牲,一举两得。以失业祭司为代表的以及世袭的贵族们一致要求处死那些野蛮人,这是当时的主流意见;另一派比较单纯,把那些俘虏遣返原地,这种想法确实很傻很天真,这些俘虏一旦回归部落,立马就成了战士,继续和商朝作战,那么帝辛军队在东南的战略成果将会一夜回到解放前。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