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书屋

有时间看看书,打打字挺好的。
个人资料
夏维东2015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文明的序曲》(三皇五帝到夏商)之六十一

(2015-10-21 19:07:23) 下一个

八 少康中兴

 

少康有天忽然大声宣布要出去打猎,大家都惊呆了。这太不象少主的风格了,他小人家成天日理万机,走路脚后跟都不着地,怎么会突然有空去打猎?就算出去打猎,那么大声干嘛?不怕奸细听了去,招来寒浇偷袭吗?寒浇是什么人?说他如狼似虎都是抬高了虎狼,他比狼更凶,比虎更狠。跟他交过手的,都说不出浇厉害在哪,因为他们全都死了。少康不怕浇,因为他对“女同志”有信心,他真的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寒浇将信将疑地带着部队“如约”而至,蓦然发现“通缉犯”少康真的就在一箭之遥的林子边抱臂冷冷地看着他,还对他勾了勾小指头。

少康身边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寒浇的昔日手下女艾。寒浇看见女艾,怒气冲头,恨不能立马把他撕成碎片,就是这个人,害得他没有了翩翩风采的缝衣人,他要为她报仇!

寒浇对身后摆摆手,表示用不着他们,他一个人就可以干掉对面两个人。女艾迎上来,两人二话不说挥起石斧就打起来。打着打着,寒浇第一次害怕了,他想不到世上还有比他力气更大、格斗技术更好的猛人。

为什么我肯定他们是用石斧交战?当时的兵器主要有五种:戈、矛、斧、殳(念书)和弓箭,均由木、竹、石头和兽骨所制,只有石斧可以用来近身格斗,而且势大力沉,很适合两位猛人使用。石斧按上长木柄,再接上矛头就成了戟。夏朝的出土文物也有石刀,那是日常用品或者是用于赏玩,不适于格斗,两刀相碰肯定会断裂。

寒浇还真不是个莽夫,不逞匹夫之勇,眼看打不过,掉头就跑。《竹书》说“浇既多力,又善走”,女艾跑步跑不过他。你们可能会问他们干嘛不骑马追逐?那多潇洒啊。问题是那时候既没有马鞍也没有马镫,马不适合作为坐骑,在光溜溜的马背上一不留神就会溜下来摔个半死。那时的马主要用于战车,跟牛的作用差不多,因为马跑得比牛快,所以马车渐渐取代牛车,但马作为坐骑的安全性远不如牛。演《超人》的演员克里斯托夫,在有马鞍、马镫、头盔的完美保护下仍然被摔得半身不遂。牛同样不能作为坐骑,稳倒是稳,速度太慢。当时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

女艾真是个牛人,他知道自己没有浇跑得快,懒得去追,只吹了声口哨。林子一只猎犬应声而出,顺着女艾手指的方向,扑向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寒浇。寒浇就算跑得比卡尔·刘易斯还快也快不过四条腿的猎犬,于是发生人兽大战。浇为犬所困跑不掉,女艾不慌不忙地赶上来,一顿拳打脚踢把浇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这还没完,他取下别在腰上的石斧,砍下浇的脑袋。

你们可能会奇怪,浇的士兵为什么不上来帮忙 ,任凭老大被砍头?当时打仗是很讲规则的,主将交手,其余人等一律待在一旁看热闹,如果上去帮己方主将,那是件很跌份的事儿。这个“优良传统”一直保持到春秋末期才作废,宋襄公在遵守游戏规则方面做到极致,尽管他被无数人嘲笑,我尊重他,他是春秋时代最后一个理想主义者。

浇的手下看见头儿的头都被剁了,哪敢恋战,谁知道少康身后的林子里藏了多少伏兵?一哄而散,还好后面没有追兵。他们不知道的是,后面根本就没有追兵,只有两个人一条狗。对于浇的结局,屈原再次发出感叹:“女岐的脑袋已经被砍了,为啥浇还不谨慎,以身涉险而遇害呢?”(“何颠易倔首,而亲以逢殆?”)

没了寒浇,寒浞的损失太大了,虽说他另一个儿子寒豷也是猛人,但跟浇没法比。此消彼长,少康已经有能力跟奸贼寒浞正面叫板了。

寒浞死了个能干的儿子,少康的儿子却长大成人,并且还特别能干,他就是予,也叫杼(念主)或者伫。《国语》对他盛赞有加,曰:“予能帅禹者也”。

予不仅仅是个帅才,还是个发明家,《世本》里说:“杼做甲”,杼用鞣制的兽皮做成护甲,可以有效地降低石矢、竹箭以及木制矛头的杀伤力,这在冷兵器时代是个革命性的贡献,此后一直沿用数千年,即使有了金属之后,皮革护甲也未被铜、铁甲胄完全取代,因为金属甲胄制作成本高,又重,所以皮革与金属经常混搭在一起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