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范仲淹:八百年家族兴旺,家风不坠的秘密!

(2016-08-16 15:22:54) 下一个
范仲淹:八百年家族兴旺,家风不坠的秘密!
 
学佛之人都应该看看!范仲淹:八百年家族兴旺,家风不坠的秘密!(组图)
 
大家都听说过《岳阳楼记》中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後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诗的作者就是一代名臣范仲俺。
 
 
宋朝范仲淹,江苏吴县人,二岁时父亡,母亲因家贫无力谋生,只好带着他改嫁。及长,知此事後,即泣别母亲,寄居佛寺苦读。也因此善缘,范公从小就闻佛正法,守持净戒,并刻苦自励丶发愤精进。长大为官後,非常笃信佛法,且乐善好施丶广修众福。凡是他为官时所莅守之处,必定修建寺院丶恭敬僧众,带动地方百姓信奉三宝,於兴崇佛法上不遗馀力。
 
其从小就懂得立志。有一天他去算命,走到一个地方,看到一位算命先生,他索性就问:『你帮我看一看,我能不能当宰相?』这位算命先生一辈子从来没有见过,一个小孩子居然开口就说要当宰相,也着实吓了一跳。就跟范仲淹说:『小小年纪,如何口气这麽大?』
 
范仲淹有些不好意思,接着又跟算命先生说:『不然这样好了,你再看看,我能不能当医生?』算命先生有些纳闷,为何志愿如此悬殊,就问他:『你为什麽选择两个志愿?』范仲淹回答:『因为只有良相跟良医可以救人。』算命先生听完之後很感动,一个孩子念念想着要救人,算命先生立刻就跟范仲淹说:『你有这样一颗心,乃真正宰相之心,所以你以後一定可以当宰相。』
 
贫贱不能移 富贵不能淫
 
范仲淹少年在寺院读书时,家境很穷,穷到什麽地步呢,他煮一锅粥,等粥冷却後,再拿刀把粥给切开来,一餐只吃一块,称为划粥为食,可以看出,他的物质生活有如此艰难。但就是在如此坚苦的情况下,发生了一件事:一天晚上,范仲淹正在月下读书,可能也没吃过晚饭,寺中长老见到了,很心疼他,就拿出一块面饼悄悄地放在石桌上走了,当时范仲俺大概得了读书三昧,入了正定了,也没发现。这时,忽然,他听到一阵「吱吱」的叫声,才发现,一只老鼠竟叼起他的面饼拚命的跑,钻到一棵紫荆树下。
 
范仲淹赶忙放下书,一路追来,又好奇心起,就拿来铁锹去挖老鼠洞,掘开黄土後竟发现下面有一块石板,他将石板掀开,只见石板下竟全是灿灿的金元宝!谁见这个能不动心啊!当时又没有别人在傍边,家里又那麽穷困,但他一分一厘也没拿,把石板盖好,重新埋上,直到他日後功名成就做上大官,这件事一直在他心底藏了几十年。几十年後,有一天,当年范公读书的寺院醴泉寺在一场大火中被烧毁,寺院长老派人前来求助。范先生想起当年的情景,写了一张纸条,让来人交给长老。上面写着:荆东一窑金,荆西一窑银,一半修寺院,一半赠僧人。
 
量大福大
 
范仲淹请风水家看母亲的墓地,风水家说他母亲的坟是「绝地」,他家会断子绝孙,劝他迁移。他说既然是绝地,就不应别人去受,宁愿我自己受;如果我该绝後,迁坟有什麽用?结果没有迁坟。当时苏州有一个着名的风水宝地—南园,范仲淹正在做宰相,又是苏州本地人,於是许多人劝他把南园买下来做住宅,以利後代出人才丶做大官。
 
范仲淹说,一家人发达富贵范围太小,於是他买下南园办了「苏州书院」,培养出不少人才。这块地在苏州现在是一座高中的校址。将近一千年来,这里出现了将近四百个进士,八十几个状元。他兴建大利不为自己,让更多的人生活在这样的风水当中,依山旁水,读书的效果就特别好。
 
他死後,儿子范纯仁又做了宰相,而且世世代代人才辈出俗话说:富不过三代,但范公後世家族却兴旺了八百年!范公的四个儿子不但贵为官卿丶道德极高,且能遵父舍财济世之风;其後代子孙在朝为官者亦屡出不绝,这都是得自范公的庇荫。
 
因此世人若想後代子孙昌绵久远,当学范公积善造福之方
 
 
一丶穷时
 
宋·魏泰《东轩笔录》:「公与刘某同在长白山醴泉寺僧舍读书,日作粥一器,分为4块,早暮取2块,断齑数茎,入少盐以啖之。如此者3年。」
 
范仲淹年轻的时候,勤奋读书。每天煮一锅粥,等冷却凝固了,分为4块,早晚各吃两块。就着几根咸菜,稀饭里拌一点盐,这样整整吃了3年。
 
二丶富时
 
宋·朱弁《曲洧旧闻》卷三:「范氏自文正公贵,以清苦俭约着於世,子孙皆守家法也。忠宣正拜後,尝留晁美叔同匕箸,美叔退谓人曰:『丞相家风变矣。』问之,对曰:『盐豉棋子而上,有肉两簇,岂非变家风乎?』人莫不大笑。」
 
范仲淹做了大官,依然清苦俭约。一天,范仲淹留客吃饭,客人吃过饭,对人说:「范丞相的家风变了!」人问:「怎麽个变法?」客人说:「几根咸豆角,像棋子一样排列在碟子里,咸豆角的上面放了两小簇肉。从前,他穷的时候,只有几根咸菜,如今,加了两小簇肉,不是家风变了吗?」人们听了,笑得合不拢嘴。
 
三丶子女
 
范仲淹有四个儿子。「文正四子,纯佑字天成,纯仁字尧夫,纯礼字彝叟,纯粹字德儒。」
 
范仲淹的子女应该是「富二代」了。开个宝马丶打个架的丶玩个女人的,应该不成问题。看看宋·朱弁《曲洧旧闻》怎麽说范仲淹的儿子:「范正平子夷,忠宣公子也。勤苦学问,操履甚於贫儒。与外氏子弟课於觉林寺,去城二十里。忠宣当国时,以败扇障日,徒步往来,人往往不知为忠宣公之子。」
 
范仲淹的儿子品行比穷苦人家的孩子还好些,从来不张扬:「我老爸怎麽……怎麽……」他在城外读书,距城有二十里地,夏天就用破扇子遮阳,每天往返步行四十里地上学,没人知道他老爸在京城做大官。
 
四丶死後
 
宋·龚明之《中吴纪闻》:「范文正为阎罗王。」宋朝有个姓曾的,父亲过世第「五七」,即35天。家人梦见亡父回家翻箱倒柜拿了一件新衣就走,家人哭着问:「父亲大人,你这麽匆匆忙忙地就走了?」亡父说:「明天就要见范文正公,他作风正派,不可不规规矩矩穿衣。」 家人又问:「范文正公还在阴间吗?」亡父说:「范文正公在阴间掌管生死之权。」家人梦醒,联想到佛家所说:「人死五七,则见阎罗王。岂文正公聪明正直,故为此官邪!」
 
据说,阴间的阎罗王不是终身制的,是聘任制。范仲淹为官端正,到了阴间,自然就被聘为阎罗王。包青天,也曾竞聘为阎罗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yxia 回复 悄悄话 他的后代范文程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帮大清入主中原立了大功。只是食明朝俸禄,却归顺了大清。
37213824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luting' 的评论 : 任何交流都有语境,博主这篇文章不是讲现代的政治和用人机制。如果不能紧扣语境,没有所谈内容的情景带入,是风马牛的交谈。愣要探讨给秦始皇配宝马车,请绕道!
luting 回复 悄悄话 这里出现了将近四百个进士,八十几个状元

#######################################33
四百个进士还有可能,八十几个状元那是开玩笑。苏州府在最近几百年,人才辈出,但是也绝对不可能一个书院出八十几个状元。中国千年科举史,即使连半吊子都算不上的太平天国,也不过5,6百个状元。

不过这种状元没啥大用,中国历史上这么多的状元,几乎都是科举出来的庸才。大概最有名的状元是文天祥,亡国的宰相,不能说没有责任。倒是清末恩科,近乎捡来的状元张蹇,弃官从商,倒是开创了一批天地。
luting 回复 悄悄话 范文正公是务实的政治家,他的爱国是务实的爱国;文正公还是和平主义者,他的和平理想,是基于现实的考量。

##########################
那个时代,国是老赵家的国,爱国无非是忠君而已,和老百姓一毛钱关系没有。就和如今,国家是共产党的国家,爱国就是忠党。
37213824 回复 悄悄话 范文正公是务实的政治家,他的爱国是务实的爱国;文正公还是和平主义者,他的和平理想,是基于现实的考量。
降魔 回复 悄悄话 文臣范仲淹曾经主持过对西夏的战争,面对那个小小的地方割据势力,范仲淹也是每战必败,奇怪的是他不必为自己的失败承担任何责任,他还能照样升官。当范仲淹在纸上写下慷慨激昂的爱国诗句的时候,他可曾想到过那些无辜战死的数万将士的生命吗?我们不知道,我们只知道范仲淹升官了,接替他的是另一个文臣。大宋朝挨打的局面不但没有改观,至此又多出一个新的对手。

孔儒祸害中国的高明之处就是把中国分裂为一个一个家族;
使之互相倾轧,剥削压迫,阶级斗争,使中国成为一盘散沙的状态;
并且打压强者,培养奴性,以便于欺压奴役,成为侵略者眼中的肥鹿;
统治者为了鱼肉人民,不惜向强盗称臣纳贡,创造了灿烂的汉奸文化和历史。

拖欠工资,孽待仆人、工人和佣人,符合儒家“礼”。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国粹也。
恶性竞争,劣胜优汰,是保证奴才不威胁到主人地位的必然结果。

贪污腐败、剥削压迫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的文化;
结党营私,敲诈勒索是儒家官僚的智慧和美德。
欺下瞒上,弄虚作假是儒家的官场文化传统;
纳妾嫖妓,卖国求荣是儒生的道德文化操守。

《中华民族全民腐败的根源》

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759024-1.shtml

文化深度的深思,反省,更新和进步,甚至革命,确实是中华民族崛起的窍门。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高速发展的原因。

垄断积累了太多的势能,到达极限的时候,就转化为动能了!
这就是专制社会崩溃的根本原因。
也是中国兴衰周期的根本解读。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