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皮皮蝦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皮皮蝦:【呦呦鹿鸣 食野之蒿】

(2015-10-05 08:10:34) 下一个

 

中国终于有了自产的诺贝尔科学奖(生理医学)获得者。屠呦呦、青蒿素成为两个广泛提到的关键词。《诗经》牛啊!几千年前就预言了:呦呦鹿鸣 食野之蒿。


这青蒿素是1971年中国应越共要求动用千人在浩翰中医典藉中挖出来再加以研发的,屠呦呦作出了关键性的贡献。想不到啊,当年一直大声欢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胜利成果在近五十年后又开出了新的硕果!
请和本虾一代的人回忆一下文革的胜利果实吧:风庆轮、
万吨水压机、红旗渠、成昆铁路,多么牛B!如果加上这个诺贝尔奖,那就更证明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人是多么不得了啊!


科学就是科学,权威机构就是权威机构!它才不管你目的是为越战、背景是文革呢!它甚至不理中西医之争。它只认是否在科学上就突破。


青蒿素造福人类的记录非常亮眼。1994年,蔓延泰国的地方性寄生虫病对所有奎宁类药物都具有抗药性,WHO决定试用青蒿酯,与一种奎宁类药物mefloquine配合使用。 据说这种药的口服疗效竟然达到接近100%。更进一步,耽搁了5年之后 (部分原因出自于对中药疗效的怀疑),WHO最近终于正式表态支持,让一种以青蒿素为主要成分的药品在非洲分发。


西方医学界终于放弃偏见,开始重新审视中医中药的价值了。如今,青蒿素的研究更进了一步。研究发现青蒿素对乳癌细胞、白血症和骨癌有很好的疗效。 2004年,比尔盖茨.曼林达基金会斥资4260万美元给OneWorld Health中心用以研究青蒿素的生物合成。

 

 

过去,西方科学家无法理解一些非常有效的中医中药的作用机理。例如针灸,即使西方科学界不再怀疑其减轻疼痛和降血压的功效,也没有令人信服的说法来阐明它的作用机理。就像中药倡导者所看到的那样,西方狭隘的科学思路没能看到这种古老医疗方法的重点:把人体作为一个复杂整体来治疗,而不是针对某种特定的疾病。这种对精准的追求,使科学家企图解构复杂的药方,希望从中分离到单一化合物来治疗单一疾病。

 

1971年尼克松总统首次访华后,纽约时报头版生动透彻地报道了中国医生针对一位随行记者急性澜尾切除手术后引起的刀口疼痛所进行的针灸治疗过程,其令人惊奇的明显效果引起了很大轰动。当时很多美国人正在寻求某种整体性和自然性的治疗和保健手段,这一报道成为一个契机使针灸开始被部分美国人接受,中药也有了支持者。目前美国有41个州允许执照针灸师。目前美国大约有16000人持有中医师执照, 加州执照针灸师的数量更达到了5600人。

 

受大众兴趣的激励,替代疗法(包括中医)也开始落户于大学,现在已经进入大学的课程表。 到90年代,70多所美国学校,包括一些著名医学院像哈佛、耶鲁、斯坦福、康乃尔、哥伦比亚、杜克以及加州大学的几所分校,都开设了某种替代疗法的课程。 一些学校甚至设立了替代药物研究中心,像哈佛医学院、纽约大学石溪分校、亚利桑那大学等。欧洲一些大学也将中医引入教学,罗马大学首开中医硕士班教意大利医生中医绝招,葡萄牙波尔图大学也开设了中医专业。

 

西方药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发现单一化合物对于治疗某种疾病的作用。过去FDA的政策要求研发人员能发现到底是那种植物成分可以治病,并证明其有效性,否则产品就不允许进入药物市场。按照该要求,所要申请的新药必须是合成的或提纯的单一活性成分;如果含多种成分的话,则必须做为复方药来申请,证明每个成分都是发挥了作用的。 由于中药的组分复杂以及对其活性成分不了解,生硬地套用旧规定是不合适的。

考虑到中药的特殊性,FDA降低了门槛,制定了新的政策,专门针对植物药包括中药。10多年前,FDA开始起草植物药品指南。2004年6月发布了最后版本。该指南显示FDA对草药采用了更低的标准,放松了对草药的申请要求,最主要的是:不要求草药像化学药那样把活性成分提纯,也不要求知道其药理,甚至不必鉴定出活性成分,但是必须用科学方法通过有安慰剂对照的随机、双盲临床试验证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2007年2月FDA发布了另一份指导性文件《补充和替代医学产品及FDA管理指南(初稿)》。FDA甚至还建立了一个专门的机构“植物药审评小组”(Bontanicals Review Team,BRT)来受理这类申请,并聘用了接受过草药学教育的专家来充实这一机构。

 

2006年10月31日,就在新规定出台后的两年,FDA通过了第一个植物药的新药申请,其商品名为Veregen。该产品由德国生物技术公司MediGene AG研发,用于外部及周围尖锐湿疣。该公司发现了绿茶的新用法,绿茶婊们有福了!

******* 编后语 *******

欢迎转发,欢迎提问或评论。请关注公众号。

 

长按二维码,识别(extract)图中二维码,选择进入(follow)即可。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