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的巢穴

因为害怕伤害,所以只是旁观;因为不愿失去,所以放弃追求——这里只是一个无用之人的避风港。
正文

拒绝“正常”

(2015-03-23 20:21:14) 下一个
所谓的“小资产阶级情怀”,现在往往表现为很多生活安逸的人会天天叫嚣着“渴望刺激”这类的话。然而,事实上让他们真正放弃“无聊”的日常,进入“刺激”的冒险状态,他们肯定是不会愿意的。他们所渴望的并非真正的“刺激”,而不过是观看恐怖片、游览酆都城那样能够保证自己绝对安全的“刺激”而已。除了精神偏执的人以外,我想是没有人会愿意为了摆脱无聊而让自己真正置身危险之中。
 
人总是有一种保持“正常”的本能,这种“正常”有时代表“现状”,有时代表“计划”,有时代表“期许”。诚然,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日子能够按照自己的设想进行,维持一种名为“熟悉”的幸福状态。不必要的波折往往只能带来痛苦,无论结果怎样。
 
这种对“正常”的渴望常常是不自知的,然而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体会过,并受到它的左右。
 
很多人,包括过去的我,都很难理解一些新闻报道或者电视节目中一些人的反应——为什么有人会不顾生命危险冲回火场中,只为了取回财物;为什么很多肇事者选择逃逸,为什么药家鑫会对一个素不相识的女性痛下杀手;为什么在灾难片中,总有很多人宁可蜷缩在墙角等死也不愿放手一搏……这些人或者愚昧,或者凶恶,或者怯懦,反正我们总会觉得他们和我们在想法上有着某种致命的差别,我们不会觉得自己和这些人是同类。
 
然而,我们和他们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不同。如果真的遭遇了相同的情况,我们中的一些人也许就会采取和他们相同的行动。
 
我们都是“正常”的奴隶。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京极夏彦写的《魍魉之匣》。这部书本身是推理小说,但其中却有一段颇有意思的论述。大意是说:杀人分尸这种看似心理变态的行为,其实质却正好相反,是凶手对回归“正常”的内心希望的反应;分尸者是希望藉由分解和销毁尸体这种行为,从“杀人”这种异常的状态中逃脱,返回自己正常的生活。
 
是不是感到背后冷汗直流?这段叙述让我不得不想到了药家鑫和肇事逃逸者,他们的心态恐怕也与此类似。藉由“逃逸”这种犯罪行为,肇事者能够令自己从“事故”这种异常的状态回归到“正常”之中。一部分人或许是出于恶的本性,然而相信也有很多人不过是下意识地服从了自己回归“正常”的内心希望。
 
反过来看,我们觉得难以理解的行为突然都变得容易理解了。为什么有人会为了财物重返火场,为什么有人在面对灾难时会选择“不反抗”……这些看似不合理的行为,其实都是为了令自己从灾难这种异常状态中返回日常生活的手段。然而这种做法往往不过是自欺欺人——即使闭着眼睛告诉自己“我不相信”也不会对现状有任何改善;它们只会带来更严重地异常——虽然失去财物会令自己无法回归到之前的日常之中,但以失去生命为代价岂非得不偿失。
 
可是这些行为往往是下意识的。如果冷静的思考,很容易比较孰轻孰重,然而一点点“愚昧”,一点点“侥幸”,却会在关键时刻使天平失衡。
 
孩子生病,对一个家庭来说的确是一种异常的状态,然而“十万元”是一笔不小的金额,失去这笔金钱对一个不算富裕的家庭来说,往往同样意味着对“正常”的严重破坏。如果真的只需要付出“八毛”这样的小代价就可以回归“正常”,你会怎么选择呢?
 
是的,这是赌博,而且是一场以生命为筹码的豪赌。冷静的旁观者恐怕很难理解为什么有人会愿意参加这场明显不够公平的赌局,然而一边是完全失去回归“正常”的希望,而另一边虽然有巨大风险却也有一线“生机”。这么一想,就不难理解他们的选择了。
 
这显然是不对的,是不理智的。然而“正常”却为这种不理智的行为提供了生长的土壤。
 
你是否面对过重大的抉择呢?当你面对这种选择时,你是否曾经“逃避现实”地将视线从面前的问题,移到遥远的“后果”,因而瞻前顾后呢?如果有,那么你已经被“正常”绑架了。
 
对“正常”的依恋,让我们在面对重大抉择、突发事件时,产生不必要的犹豫。这非常危险,它往往令我们做出错误的选择,或者延误“逃生”的时机。
 
为了从“正常”的牢笼中逃脱,“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避难训练”是我们所熟悉的,很多心理学家也建议到达一个陌生环境时,先在头脑中模拟一次可能遭遇的灾难和应对之法。有准备的头脑,能够使我们面对紧急情况时能做出更快更恰当的反应。
 
同样的道理,对于自己或者亲友可能遇到的其他异常,例如疾病、受伤等等,事先在头脑中做出合理的决定是有帮助的。因为面对突发事件,我们往往会跟随本能行事,然而冷静的旁观者却往往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记住冷静的自己做出的决定。
 
不要害怕、逃避、忌讳“异常”。正如说出“死亡”二字并不会招来死神,思考不会带来灾难,却会在灾难面前救人一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