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维立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空巢杂感

(2015-11-02 10:47:16) 下一个

送女儿上大学回来后,我就一直小心翼翼地过日子。我知道,对我这个感情脆弱、心事重重的人来说,空巢的滋味一定不好受。我把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不让自己有闲暇胡思乱想。平时不屑一顾的小事情,像去超市打酱油啦,到院子里扔垃圾啦,我都迫不及待地去做,而且做得毕恭毕敬,一丝不苟;以前在商店的货架前、社区的街道上、公司的咖啡角遇见半生不熟的人,我都绕开来假装没看见,现在则像遇到亲人一样迎上去,喋喋不休地跟他们拉家常,直到他们面有倦色才恋恋不舍地离开;我本来喜欢呆在家里,看书,上网,做家事,其乐融融,心满意足。现在一到周末我就盘算着要出门,即使看小说也宁愿坐在图书馆或咖啡馆;每天早上去公司的路上,在上班通常会有的情绪外,又生出了一份诚惶诚恐的庆幸。

但空巢的日子还是比想象的容易些。维基百科上“空巢”这一条目中说,“the anticipation of children leaving home was more frightening than the actual departure”,说得一点没错。女儿离家前那几天是最难的。拉开窗帘看到阳光明媚的后院,脑子里全是以后不会再有小朋友们在游泳池中嬉戏,下班回家不会再看到女儿躺在草地上看书听音乐,或提着水壶仔细给花草浇水;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个念头就是过几天女儿就不再睡在隔壁的房间了,眼泪就哗地流出来,一转眼枕头就湿了一大片。

但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从女儿学校回来,走进空荡荡的家,虽然失落,却也没有彻底崩溃。我一件一件地做着该做的事情,清理箱子,洗衣服,到超市买菜,翻箱倒柜地找女儿的社会安全卡——女儿需要这张卡来开银行账户——找到后拍照寄给她。这最后一件事尤其给人以慰籍,特别是收到女儿回音的时候。与女儿这点小小的联系,极大地纾解了心中的思念。

然后去上班,处理堆积如山的邮件,跟同事开会,吃午饭,开玩笑;下班后到操场跑步,做晚饭,读书,看爱看的电视;周末与朋友聚在一起,说说笑笑,吃吃喝喝。这是一段特别的日子。在这段时间里,工作成就名利都可以不管,重要的是平平安安,最好还快快乐乐。我把自己当成一个病入膏肓的人,不再苛求,不再鞭策,不再批判,而是小心呵护着,随心所欲地过日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让自己受半点委屈。在这样的疗养状态中,日子一天一天平稳地流过。

当然这也是因为我们已经花了很长时间做准备。从胎儿到婴儿,从蹒跚学步的孩子到特立独行的少年,孩子就像从清澈见底的小溪变成了深不可测的湖水,越来越独立,越来越需要自己的空间,也渐渐有了自己的秘密。两年前女儿自己开车后,就开始了自己的相对独立的生活。她永远在外面忙着各种各样的事情,每个星期都有好几天不在家吃晚饭,经常很晚才回家。我们已经习惯了安安静静的家,习惯了自己出去吃饭,看电影,旅游,锻炼。女儿每天都在用她的行动告诉我们,这个家对她来说已经太小,她已经迫不及待地想飞出去,也让我们多多少少对空巢综合症产生了一些抵抗力。

但还是想念女儿。唯其如此,了解她的生活就成了我们生活中的头等大事;跟她发生的每一点联系,都像一朵跳跃的火苗,让人感到温暖愉悦。记得我刚上大学时,经常给父母写很长的信,把自己的生活事无巨细地讲给他们听。现在想来,父母打开信封,取出那几张写得密密麻麻的信纸,心里一定很甜蜜。现在我们当父母的当然没有这种奢望,所幸还有博客、推特、脸书——她本人的,她的同学、室友的——记载她生活的蛛丝马迹,点点滴滴,填补我们的想象空间;再加上电话,短信,face time,skype,对她的生活总算有了个大概的印象。

当然空巢也带来了一些好的变化。以前做饭,一心希望女儿爱吃,而近年来她的需要难以捉摸,吃饭时间也没有规律,常常让我们措手不及,做出来的饭菜也往往不伦不类。现在只要自己和先生满意就可以了,事情就简单了许多。青翠欲滴的鸡毛菜,活蹦乱跳的鲜鱼,每天晚上两个小菜,花的时间不多,却往往精致可口,足以唤回童年的记忆和家乡的韵味;在抚育孩子长大的快乐而忙乱的日子里,不知道忽略了多少该做的事情。岁月在犄角旮旯里沉积下来,厨房的橱柜,浴室的抽屉,客房的书架,冰箱的角落,过了期的,变了质的,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不知道有何用处的,各种各样被遗忘的东西,现在终于有了时间和心情来一一清理。房子里一些暗淡拥挤的角落,开始慢慢变得澄澈透亮;花在自己身上的时间明显多起来,尤其是锻炼的时间,可能是因为有了闲暇,可能是因为对自己更加爱惜,也可能是因为知道自己前所未有地需要运动时会分泌的安多酚: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总归是一件好事;而最重要的变化是,又过上了不用照顾别人的日子。做父母的虽然视孩子为甜蜜的负担,为他们左冲右突,东奔西跑,无怨无悔,乐在其中。但不用照顾他人,只要照顾自己,也是一种美妙的感受。

但习惯空巢毕竟还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孩子离家,就像把身体的一块切割下来;十八年水乳交融的生活,突然被蛮横地一分为二;多年形成的习惯,在时间上空间上处处留下缺口,不停地提醒你逝去的美好岁月;十八年都有女儿的身影和笑语来点亮我们原本平淡的生活,现在这一切都变得虚空和遥远。星期天的下午,坐在厨房的桌前,明亮的阳光从西面的大窗户照进来,有时候还是会想象她正在房间午睡,正在后院玩耍,正在街对面的朋友家聊天,正在离家几分钟的图书馆做功课。我必须时时警醒自己,才不会有太多这样神思恍惚的时候。

孩子离家后,常常问自己两个问题:我享受了她成长的岁月吗?我养育孩子的过程有什么值得改进的地方吗?如果对前一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对后一个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心里就会平静踏实,其他的情绪,思念也好,担心也好,应付起来都比较容易。我对前一个问题的回答绝对是肯定的。可能因为只有一个女儿吧,我对她的每一个年龄段都非常珍惜,对于常常听到的“某某岁的小孩最好玩”的说法,我非常不以为然,因为我知道,只要是自己的孩子,每一个年龄都有它的特点,都有它的魅力,都会留下人生最珍贵的记忆,都最好玩,父母都可以尽情享受。不是说没有磕磕碰碰的时候,尤其是青春期,但爱和包容还是让我们顺利地走过了那一段。

第二个问题就没有那么简单了。人是复杂的动物,孩子也好,我们自己也好。如果孩子们的行为有不那么尽如人意的地方,父母难免会感到惶惑,难免会问自己:我做错什么了吗?这是我的问题吗?是我给她的引导不够吗?是我的性格缺陷造成的吗?这样的拷问,当然会让自己心情黯淡,情绪低落。但大部分时候,我又会捧一杯茶,看着后院绿叶婆娑的小树,想着女儿这一人生最大的成就,感到自己还算圆满地完成了抚养她长大成人的任务,心中浮起极大的快乐和满足。

但小鸟已经一展翅飞出了鸟巢,这是无法改变的现实,而且我们也不想改变这个现实。这是生活最好的安排,不管对谁来说都是如此。从女儿出生那天起,我就知道她十八岁时是要离开家的。在这十八年里,我不知道有多少次惶恐地想到未来这一天,却发现自己没有任何办法改变这个滚滚而来的命运。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对策,那就是好好地珍惜现在。是的,她十八岁就会离开我们,但她现在不是还在家中吗?她不是正在桌前写功课吗?她不是在院子里练球吗?她不是钻在房间里看电影吗?她不是还在我的视野当中,我们不是还能听到她在走廊里毫无顾忌的咚咚脚步吗?享受她,享受这一刻,把这一刻放到最大,变得最充实,最丰富,最美满,这是我唯一能做的事。

现在女儿已经生活在千里之外了。在庆幸自己珍惜了她成长的时光,又成功地和她说了再见后,感叹着生活无穷无尽的丰富,发现过日子归根结底还是要回到这四个字:珍惜现在。我们的快乐是自己的,不是别人赐予的。即使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孩子,他们到底是否给我们带来快乐,带来多少快乐,也多多少少是我们自己是否快乐,拥有多少快乐的投射。今天马上要变成昨天,但今天是值得珍惜和享受的。舒适的生活,新鲜的空气,无数等着我们去做的事情。还有女儿。女儿不是在一所美轮美奂的校园里接受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吗?她不是年轻有为,健康活泼,雄心勃勃吗?她不是有美好的未来和无穷的可能性在等待着她吗?她不是会想念我们,在推特上感谢我们,在电话上告诉我们我爱你吗?珍惜这一切,珍惜今天,把今天的日子过好。除此之外,生活再没有别的意义。

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我在一条长长的山路上行走,走到山顶,正准备从一面很陡的斜坡下去时,突然听到一个小小的声音说,“我有点怕。”我将那个身影揽过来,是女儿,七、八岁的样子,脸上还是小女孩童稚的神情。我一下子醒过来,躺在黑暗中,很长时间都无法入睡。我知道在以后的日子里,这样的夜晚还会出现的。时间是世界上最有效的灵丹妙药。但母亲对女儿的思念,时间永远无法治愈;这是每一个母亲都无法逃遁的命运。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暖冬cool夏 回复 悄悄话 你的“空巢”写得感人,看得我眼眶都湿了。我们有太多的感受。你女儿应该才大一,就实习了,很厉害。你的博客我早就有bookmark起来的,有时间再好好拜读。多谢。
维立 回复 悄悄话 妈妈思念女儿,确实是一辈子的事。但这也不见得是坏事儿啊。心中这个念想,大部分时候都是很温馨的。

但女儿刚离家,又做了这样的梦,心中就有些伤感,笔触就会沉重一些,没想到把你给吓着了 :-)。

其实我女儿已经离家两年了,这是两年前的旧文。或许应该写篇新的文章,谈谈自己的新感受了。



回复 '依稀可见的梦' 的评论 :
依稀可见的梦 回复 悄悄话 但母亲对女儿的思念,时间永远无法治愈;这是每一个母亲都无法逃遁的命运。 真的是这样吗?有点害怕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