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的回忆

70岁老翁,35年中国大陆,35年海外漂泊的人生回忆.
正文

云破月来花弄影

(2020-06-13 19:25:24) 下一个
普希金铜像
普希金铜像坐落在五条小马路交叉处的小三角花园,铜像是30年代苏联捐赠的,坐落在幽静的高级住宅区。出自俄罗斯雕塑家手的普希金立像穿着俄罗斯贵族的衣衫,立在三面内凹圆形花岗岩底座上,下面是三面弧形小平台,台阶向三个方向放射,在各台阶间有草坪和花坛。诗人右手臂弯着,指扣着微开上衣里的马甲,左手下垂握着卷起的诗稿,两腿一直一微曲,头部略侧向下面现沉思,风流倜傥高高耸立着。又像在高处用不肖的目光注视着街上来往人群。把诗人的桀骜不驯,傲慢,睿智和天才的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岳维蕴从小守时,她在8时前骑车到到姚江路,刚转入街角就远远看到唐坐在普希金铜像下花岗岩台阶的背影。唐正回过头看到维蕴微笑着走来,那笑容那么甜蜜、美丽赛过她披着明媚的霞光。
“你早就知道我们曾是邻居,是不是?”薇蕴问。
“我不能确定,不敢冒然提。记得你们比我们早搬离”
“是的,爸妈飞机出事双亡,姑姑接我到她家,从此我和姑姑一起生活”维蕴边说着慢慢昂起着头,为了不让眼眶盈盈泪水流出。 “我不该问起过去的。。。好多年了,我也是没有爸妈的孤家寡人,不说这些难过事情,记得每次到你家花园找球,那个苏州阿姨就要抱怨花被压倒呀,花盆打碎呀从进门到出门不停,等我找到球快速逃离时又拉着我问东问西,昨天吃的什么菜,小孩子骑马太危险啊”子云有意转变了话题。
“李妈话多但心很好”
“我知道,她还常常会给点心吃。”                                                                                “苏州人说话很有趣,是很婉转,表达有讲究的;比如讲你错怪了人,他会说“你不要吃了对面,谢隔壁”如果是巴结不讨好,就说“热面孔去贴冷屁股。对事情的评价用词也有另番深意,比如一条船失控向着桥墩驶去,在坏事没发生前,他们会惊叫:“勿好栽,勿好哉。。要撞桥栽”到了真撞上了,坏事发生了,他们反而说“乃么(现在)好栽!”。。。”唐子云学着苏州话说得岳维蕴笑了。
“是的是的,你学得真像。”“你们家的叫刘妈,是吗?”
“她是湖州人,我吃她奶大的。”
“她做的鱼丸,中间还用金华火腿末做馅。每年都做笋干熏青豆”“哦,她每年送给我们熏青豆和芝麻山芋乾片,所以李妈就做了苏州的虾籽鲞松回送去。”
“啊,我记得那个金黄酥香的方块,那味道想起就流口水。”
“那真是费工夫的。我看着她花了整整一天功夫做的。还说每年只有那么十几天才能有材料做;把活博鲜跳的产仔的虾一个个用冷井水浸出虾籽,用纱布过滤清洗后的虾子,用少许黄酒蒸了晾干。太湖鲞鱼加酒,酱油,糖,葱姜蒸后剔出鱼肉炒成鱼松加进虾籽。然后用豆腐皮包成信封似的小方,在小炭炉上文火慢慢烤。不能心急要有耐心把里外烤得香酥,颜色金黄不能焦黄干枯,否则影响味道和外观。”
“这才是独有的考究私房菜肴。刘妈的熏青豆,山芋干是乡下普通东西。”
“不是普通的,李妈说表面看差不多,但吃了就能比较出不同。外面店里是买不到做得那么好吃的。。不过,搬来市区最大的不同是有走街串巷的卖吃的小贩。所有邨,弄口都总有烟脂店或裁缝摊兼看管着弄堂人等进出,但对街上挑担叫卖的吃食却大都不干涉。最美味的是鱼丸汤,我记得那个挑卖人原是福建名门简家的厨师,东家移居海外后就挑担卖鱼丸汤,他的鱼丸,旦皮鱼蓉卷汤无人不赞。记得有次正好姑姑开门遇到,那厨师认出姑姑开口叫吴家大小姐。从此为了避开这太旧社会的大小姐的称呼,姑姑再也不敢买她鱼丸汤吃了。”
“那福州鱼丸汤担是用瓷碗和勺轻轻击打出很有节奏的声音。这些卖小吃挑担的吆呼是很好听的;宁波口音的刮拉拉-啦-松脆---三北盐炒豆。苏州口音的清汤鸡豆肉,核桃枣泥糕,本地的(敲着竹筒)哆-哆-哆-桂花--赤豆汤。。。白糖--莲心粥。新年时的檀香橄榄 欧--卖橄榄。最绝妙的是五香豆的是唱的歌:五香里个豆,六香里个炒,玫瑰扁尖冰糖烤,先吃里个味道-后还里个钞(后付钱)五分洋钱买一包。”他用各地方言模仿着,引得她笑弯了腰。
“我记得你妹妹与我差不多大。。”
“我是从族叔家过继的,妈妈是马来华侨,妹妹是姨妈-(妈妈妹妹的女儿)过继的。三反运动爸爸在行里跳楼自杀。妈妈被突来的变故刺激发疯,‘外公’急忙南洋赶来接我们搬去南洋。从此我不能丢下刘妈不管,就留下相依为命。”
两人沉默了许久,默默地走着直到路口分手时才轻声说了声再见。刚走了几步,唐子云回头说:“下周日我在这里等你,如果你没空不用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林向田 回复 悄悄话 建议你的每篇博客要用不同的名字,例如:
云破月来花弄影 -早春的上海
云破月来花弄影 -蓝翎车修复
云破月来花弄影- 普希金铜像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