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狼发牢骚

发发牢骚,解解闷,消消愁
个人资料
笨狼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4月贸易看中国经济

(2015-05-12 08:13:46) 下一个

上周中国发布4月贸易数据,结果让大家失望。

海关

4月份
进出口总值1.96万亿元,下降10.9%
出口1.08万亿元,下降6.2%,降幅较3月份收窄8.4个百分点
进口8739亿元,下降16.1%
贸易顺差2102.1亿元,扩大85.2%

前4个月
进出口总值7.5万亿元人民币1,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7.3%
出口4.23万亿元,增长1.8%
进口3.27万亿元,下降17%
贸易顺差9653.7亿元,扩大3.4倍
大家的期望是:
中国4月出口同比(人民币计价)-6.2%,预期0.9%,前值-14.6%
中国4月进口同比(人民币计价)-16.1%,预期-8.4%,前值-12.3%
出口“下降6.2%”,统计局还要强调“降幅较3月份收窄8.4个百分点”,算是费心想过怎么说话了。费心也没有,经济学家都一致表示“内需外需皆弱”(【1】,【4】,【5】,【6】)。

不少人首先注意到许多进口价格较一年前大跌,中国得益不少,却自然影响到进口大小了,因为进出口都是以结算额衡量的,价格变化不考虑在内,觉得用此推断“内需弱”,不公。算算。



    数量 数量同比 单价 单价同比 总(百万)
2015 铁矿砂 3.07 0.70% 413 -45.20% 126,791  
  原油 1.11 7.80% 2536.9 -47.20% 281,596  
  6902 -37.70% 397.3 -19.30% 27,422  
  成品油 1036.9 -6.70% 3020.5 -38.20% 31,320  
  钢材 443.2 -9.50% 7255.6 -13.50% 32,157  
  铜材 153.3 -14.00% 608.3 -25.00% 933  
  粮食 3497.7 6.20% 837.1 -20.20% 29,279  
  塑料 892.7 3.70% 10600 -14.50% 94,626 624,123
               
2014 铁矿砂 3.05   753.65   229,762  
  原油 1.03   4804.73   494,736  
  11079   492   54,542  
  成品油 1111   4888   54,318  
  钢材 490   8388   41,078  
  铜材 178   811   1,446  
  粮食 3294   1049   34,549  
  塑料 861   12398   106,725 1,017,156
            两年间的差额 393,033

海关提供了“大宗商品”的价格,我把几项拿出来分析一下。能源原材料中国进口数量大致打平,花的钱却少了3930亿元(人民币),中国省了一大笔。如果按照同样的进口数量,用去年的价格,总价值是10351亿元(人民币),高出4110亿元(人民币)。如果这么一算,今年前4个月进口就是3.68万亿元,同比只降了6.6%。

降少了,不过降6.6%,内需不得不说“疲弱”,而且,进口省下来的钱,大家不愿花了,而是存起来,没信心。 “4月份,进出口总值1.96万亿元,下降10.9%”,比起“一季度进出口总值5.54万亿同比降6%”,是恶化了。

大家的预测,不可能没考虑到原材料的价钱,预测的增长,看来是过于乐观了。

前4个月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7.3%,离李克强要求的增6%,习近平的,都差个大老远,总理总理,没法睡觉。

人民币
出口不振,人民币强劲和世界经济(欧日)疲弱是主要原因。
人民币强劲,对中国购买能源原材料是个巨大的好处,省了不少钱。反过来,人民币值钱,对出口不利,东西贵,大家买不起。欧日量化宽松,欧元日元大肆贬值,人民币压力大。

李克强多次表示人民币不贬值,一是冲击资金外流,二是保证世界对人民币的信心。人民币成为世界贸易结算货币,稳定性很重要,是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特别提款权的一部分的前提【8】【9】【10】。所以不能贬。

只有商务部还给大家打气【3】【4】:
国内出口结构调整趋势向好
     · 一般贸易出口贡献外贸出口量的241%;
     · 对新兴市场出口增长5.7%,贡献出口增量的169.7%,对美国、东盟出口分别增长9%、12.9%;
     · 民营企业出口增长6.5%,贡献出口增量的175.6%,占比43.1%,成为拉动出口增长主力军;
     · 中西部地区增长快于东部地区;
     · 一大批企业通过加大自主品牌培育、加强研发创新、建立国际营销网络、探索跨境电商模式扩大出口,成为增长亮点。

出口


巴黎银行反应外需疲弱的图表:


欧日极弱,美国是个支撑点,不错。印度东盟是亮点,不过分量还差点。顺差过大,实际上不利,因为其他国家有意见,会影响关系,转而影响贸易,应当尽量减少。印度药,就不错,多进口点。

见到这个:
莫迪访华行程公布 欲减小贸易逆差希望中国多买印度药

一名行业观察人士认为,各国对药品的准入监管普遍较为严格,中国有自己的一套注册、上市规则,不太会专门对印度放松限制。一名业内人士称,印度的仿制药虽然价格便宜,但不符合国际知识产权以及世贸组织有关协议。
莫迪出访中国主要任务将是旨在平衡与中国的贸易逆差。
人民币不贬值,中国在逐渐取消出口退税,海关严打虚假报账,出口压力大,工业转型是唯一的出路,短期内未必见到效果。

今年完成李克强的贸易目标不太现实。

在此大环境下,周末央行的减息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了。

经济差,为什么股市火?
村长说了,经济好的时候,俺村里人都出去打工,不好时俺村里人都去村口赌钱。



【外资】
《参考消息网》2015.05.16
外媒:中国经济增长虽放缓 外商投资仍大幅增长
中国4月实际使用的外商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0%。尽管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但外商直接投资较前几个月大幅增长。
非金融类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0.5%,达到96.1亿美元;而3月增长2.2%,2月仅增长0.9%。
今年前4个月,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1.1%,达444.9亿美元,情况“稳定”。
“现代服务业领域吸收外资增幅较高。”今年前4个月,中国服务业实际使用的外商直接投资同比增长24.8%。相比之下,制造业的外商直接投资则下降5.4%。
今年1月至4月,来自欧盟28国的投资增长22.2%,达到25.2亿美元。然而,来自日本的投资下降7.8%,为14.4亿美元。来自美国的投资则猛降28.4%,为8.8亿美元。

传统对中国制造业悲观的意见:
中国制造业陷入群体性焦虑
春节前夕,日本知名钟表企业西铁城在华生产基地宣布清算解散,千余名员工被解除劳动合同;几乎同时,微软计划关停诺基亚东莞工厂和北京工厂,裁员幅度达到9000人。另外,其他一些知名外资企业,如松下、夏普、TDK等均计划进一步推进制造基地回迁本土之计划,而三星、富士康、耐克等国际知名企业也受大陆成本压力纷纷向东南亚地区设立工厂。

2015.05.07
人民日报驳“外资撤离潮”论
外资撤离潮”出现了吗?利用外资进大于出,去年我外资流入量首次居世界第一
“如何看待外资是否撤离,关键要看事实。”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列举了几组数据:
看数量,全国吸收外资稳步增长:一季度,全国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861家,同比增长22.4%;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48.8亿美元,同比增长11.3%。
看质量,吸收外资结构正在优化:服务业吸收外资占比上升,2014年这一指标达到55.4%,高出制造业22个百分点。
资金密集度进一步提升,2014年新设企业平均合同利用外资金额812万美元,同比提高13.9%。
外资区域布局日趋合理,2014年中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占比为18.1%,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
横向比,更看出“风景这边独好”:2014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1.26万亿美元,比2013年下跌8%。中国吸收外资却逆势上扬,全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96亿美元,同比增长1.7%,外资流入量首次居世界第一,高于美国、俄罗斯、巴西等主要经济体。
“利用外资有进有出,但总体进大于出,并没有出现所谓的‘外资撤离潮’。”沈丹阳说,新常态下中国市场涌现大量新机遇,吸引更多新的外商投资者纷至沓来。
这些年,确实出现了个别外资企业撤出中国的情况。沈丹阳认为,这主要是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在发生经济结构升级和比较优势转换。在这一背景下,一些外资企业出现不适应,他们或者转型,或者转移,这是利用外资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总体数量有限,“不用大惊小怪”。


【资料】
【1】《观察网》4月外贸数据6年最差:出口降6.2% 进口降16.1%(抄【4】的)
【2】商务部:今年外贸走势有望前低后高
【3】路透社:China's Commerce Ministry says trade levels in second half of year to improve
【4】中国4月外贸为六年同期最差 全年目标难实现?
【5】路透社:China April exports unexpectedly contract, import slide worsens, more stimulus seen
【6】彭博:China’s Record Trade Surplus Highlights Weak Domestic Demand
【7】华尔街日报博文:Economists React: April’s Disappointing Trade Data
【8】国际货币基金宣布人民币价值公平
【9】 人民币与特别提款权:为什么,缺什么?
【10】人民币与特别提款权


【附录】

挤压A股杠杆
来源于 《财新周刊》 2015年第18期 出版日期 2015年05月11日

水面之下的杠杆以及不同种类的杠杆工具,在少数高风险客户身上重叠交叉,行业对此完全没有把控能力,需要未雨绸缪,早做打算


    自去年10 月开始正式启动的本轮牛市,上涨速度之快、成交量之巨前所未有,其高杠杆的特点也显著区别于过往任何一次A 股的大牛市。杠杆下的A 股牛市还能走多远无法预测,但监管者对杠杆本身的判断愈发谨慎

财新记者 蒋飞

在大批银行资金直接间接进入A股的同时,再附加上各种杠杆工具,A股的一飞冲天并不意外。

不过,杠杆下的A股牛市还能走多远无法预测,但监管者对杠杆本身的判断愈发谨慎。单就数据公开透明的两融来看,其中融资单边独大,余额占市值的比例已达3%以上,而成熟市场一般在1.5%左右。与财新记者交流的行业领先券商认为,两融业务已处于高泡沫区域;以中信证券为代表的一批证券公司已开始着手主动压缩杠杆。

5月6日,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出席了一次针对券商杠杆类业务流动性管理的行业座谈会,引发市场关于证监会进一步控制两融或说对融资的关切。1.8万亿元的融资业务在操作层面目前达到证券公司净资本和流动性监管指标的极限,继续扩大规模亟需再融资扩大资本金;再加上券商主动压缩,进一步收紧监管指标甚至采取强制性措施暂无必要。相形之下,融券被政策面人为抑制,总额仅几十亿元。单边朝上的股市,失去了做空机制的平衡,看起来欢歌一片,风险却在不断累积,将推动市场迈向系统性风险的阈值。

A股水面之下还有多少杠杆,缺乏透明的测度;个股黑天鹅事件、高估值股票大幅回调,以及不同种类的杠杆工具在少数高风险客户身上重叠交叉的风险客观存在,证券行业对此缺乏把控手段。未雨绸缪,早做打算,渐成行业一线从业者共识。

杠杆产品供不应求

去年10月开始启动的本轮牛市,涨速之快、成交量之巨前所未有,其高杠杆的特点也显著区别于过往任何一次A股大牛市。除了居民储蓄直接注入股市,银行资金通过各种金融同业业务或理财产品的形式流入股市,其中银行与券商的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位非银行金融分析师告诉财新记者,银行对券商授信后,在一定授信额度内可向券商提供融资,融资的具体名义多种多样,但无一例外地形成了对券商的短期债权。券商再利用这些负债,通过融资融券、股票质押式回购和收益互换等业务,出借给需要使用杠杆投资A股的散户或机构投资者。伞形信托配资业务中,券商只是扮演资金出借方的通道角色,没有形成自己的负债;但因券商掌握着最终需要融资的个人或私募客户,这个角色对银行资金间接入市仍很重要。

券商两融业务规模仍在保持增长态势。截至5月5日,沪深两市两融业务中的融资余额已经达到1.86万亿元。如果不是券商纷纷开始自主控制两融业务规模,增速可能更快。另据瑞士信贷5月6日的报告估计,伞形信托的规模在4000亿元至5000亿元之间;股票收益互换的规模在4000亿元左右;股票质押式回购的规模在6000亿元至8000亿元之间。收益互换和质押式回购的融资未必全部用于股票二级市场,但鉴于目前的市况,其中投入股市的应当占据了相当比例。

证券业净资本规模是6792亿元。按现有两融业务的监管要求,可用净资本能支撑的两融业务理论规模是4万亿元,远高于目前实际的融资业务余额。但实际上还有其他许多增量业务需要消耗净资本,且证券公司除了净资本指标还有流动性指标,总要预留些“存粮”;一些证券公司甚至需要腾挪别的业务来为两融释放空间。比如中信浙江的两融规模已达净资本的4倍,申银万国也达到3倍。这些券商如果要进一步做大借钱生钱的“资本中介业务”,就需启动再融资。

据财新记者初步统计,今年以来A股上市券商已完成或公告的再融资达到1500多亿元。理论上讲,这些融资完成后将进一步增厚证券公司的净资本,从而提升资本中介类业务包括融资融券的规模上限。
融资余额飙涨

监管介入控制节奏

今年初开始,证监会持续关注两融业务的快速增长,并通过例行检查的方式处罚了一些运作不规范的证券公司。至4月,随着股指屡创新高,“杠杆牛市”的风险随之加大,证监会对两融以及其他杠杆类融资工具如伞形信托的监管干预进一步升级。

4月16日,在证券业协会召开的两融业务情况通报会上,张育军针对性地提出七项要求,其中影响较大的包括:要求证券公司根据净资本水平适当控制经营杠杆;及时调整融资融券的关键风控指标,如初始保证金比例、可冲抵保证金证券折算率、标的证券范围等;不得以任何形式参与场外股票配资、伞形信托等活动,不得为场外股票配资、伞形信托提供数据端口等服务或便利;以及防范客户风险,对高比例持仓单一证券和持续亏损的客户群体加强规范引导。

上述要求从宏观到微观对融资融券业务的风险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此后的半个多月,证券行业一方面是落实监管要求,另一方面也是自发的着眼于经营风险和客户利益,开始加强风控措施。

“证券业有句老话:年年难过年年过,一朝好过就闯祸。”一家大型证券公司高层对财新记者说。这句话形象生动地概括了证券业过去20年间的发展历程——牛市的到来往往为行业性风险埋下种子。

“融资融券业务从诞生到现在都没有经历过大的风险,但这未必是好事。我们不知道一轮熊市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大家都没有看到过,所以不如主动降低杠杆,先保证自己活着,并保证客户能尽量活着。如果出现急跌,希望‘踩踏’少一些。”中信证券两融业务负责人对财新记者说。

从中信证券开始,各大券商纷纷调整可以冲抵两融业务保证金的股票范围和折算比例。有“中国神车”谑称的中国南车(601766.SH)、中国北车(601299.SH)等前期涨幅过大的股票折算率,被中信证券调整为零。这意味着这些股票不能再作为抵押物向券商融资。招商证券、海通、广发、申万、中金等近30家证券公司也公告采取了类似措施。

在伞形信托方面,尽管证监会的监管覆盖不到信托公司,但只要抓住证券公司代销的“牛鼻子”,这条银行资金入市的重要通道也瞬间变得逼仄起来。“信托公司从银行那里拿来的资金,需要配给那些有融资需求的客户,这些客户主要掌握在券商手里。如果券商不做代销或者提供其他居间服务,撮合的效率就低很多。”一位非银行金融分析师对财新记者说。

上述分析师估计,伞形信托今年的增量会显著减少,除非找到别的办法绕开监管。但融资融券由于市场需求存在,还将继续增长。目前制约此项业务的瓶颈主要是资金供给,而非证监会的审慎性监管要求。

5月6日,上海,一场由证券业协会组织、交易所和各大券商参加的座谈会讨论了杠杆类业务。期间来自官方机构的人士建议,在现有净资本管理基础上,进一步限制两融业务总规模,提升具体风控指标。尽管这不是正式监管政策,但与4月以来证监会的相关吹风步调一致,只是更具体,且各大券商近期也在予以落实。一位大型券商高层人士认为,“监管建议”即便没有落实成正式的监管文件,证监会控制杠杆类业务节奏的意图已很明显。其中引起最大反响的是“单一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余额不得超过本公司前一月净资本的4倍”。以行业整体净资本衡量,如果执行该规定,两融业务的规模上限仍能达3万亿元,存在增长空间;但个别净资本规模较小,或两融业务增长过快的券商很有可能撞线。

此外,证监会于去年8月启动《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的修订,向多家证券公司下发征求意见稿,旨在进一步松绑证券公司对净资本的运用,提升杠杆能力。但迄今为止有关修订版未正式发布。

系统风险与操作隐患

从绝对值看,当前A股市场以及证券行业的杠杆水平史无前例;由于市场上涨过快,且缺乏卖空机制制约,潜在风险引人关注。但是当前的杠杆水平与国内其他金融业态,以及成熟市场相比又怎样呢?

波士顿咨询公司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黄河认为,证券业目前不到5倍的杠杆,远低于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与海外投行更是差距甚远(高盛2007年杠杆26倍,金融危机后12倍,即便上世纪70年代也有6倍)。另外,两融业务具有高抵押、高流动性的特点,在规则设计上也比较保守(合格标的选择、150%的担保比例等),风险绝对水平不算高。但黄河同时认为,在有效的个股集中度管理前提下,个股黑天鹅的风险可以承受;至于系统性的极端情形,则需要接受考验。

据财新记者了解,此前券商开展过两融压力测试,结果是风险可控;压力情境下券商可能因两融业务出现亏损,但不会出现资不抵债。“尽管风险绝对水平不高,但与券商目前的风险管理能力相比,仍存在隐患。多数券商对自身实际风险状况并无法准确把握,实际风险超出账面数字。”黄河说。

在杠杆类业务的总规模上,市场将目光集中于公开透明的融资融券,却忽视了收益互换。实际上有20家左右的试点券商开展了此项业务,瑞士信贷估计市场规模达4000亿元。这项业务本是一种场外衍生产品,但已蜕变成融资工具;属于融资类的占据绝大部分,且更为隐蔽,担保比例也较低。另外,还存在对同一客户的融资业务分属不同部门的情形,例如经纪部门做标准融资,场外衍生部门对同一客户做收益互换。

黄河还指出,券商开展资管业务时也存在隐性担保、收益承诺等表外或有负债,这些未体现在券商的财务报表上,甚至没有体现在券商的内部风险报告上。

由于系统落后、信息分散,多数券商的风险控制部门实际上无法汇总客户在券商实际的总融资金额和担保比例。当风险事件发生,券商会错误判断实际风险状况,导致风险缓释手段失效。

证券公司内控治理也是证监会近期重点关注的环节。黄河告诉财新记者,相当一部分券商还是依靠人工手动平仓,可能出现一线人员不严格执行管理规定的情形,甚至存在一线部门擅自更改担保比例等系统参数的违规行为。“总的看来,证券公司在广泛开展资本中介业务之前,没有真正建立类似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能力,系统、工具、人才都需要补课。”

融资融券一线从业人员愈发谨慎,卖方分析师中仍不乏看多证券公司此类业务增长前景的声音。但在上述中信证券两融业务负责人看来,未来券商资本中介业务的发展趋势应当是偏机构客户的复杂业务,从而更多体现出技术含量,比如大力发展门槛更高的融券,而非散户化的融资;另外,高杠杆更适用于大规模、低风险的投资品种。“从境外市场经验看,融资业务发展太快,其实是消灭散户的过程,会有很多人爆仓而被迫离场。对行业来说也是很大挑战。”

“分析师还都年轻,没经历过风浪。”一位券商高层对财新记者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