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曹先生

5年前在新浪开博(同样的博客名字:北美曹先生),主要撰写北美教育、投资、文化、管理等方面的文章,借文会友,并希望能助人助己。现同时在文学城开博,希望能得到这里新朋友的关爱和支持!谢谢!欢迎来温哥华!
个人资料
正文

叶落如归根,哪里是去处?东南亚之行随感。

(2024-01-29 15:35:50) 下一个

去年11月23号至12月12日,去东南亚旅行3周。如果要给这次旅行确定个主题,那可能是:对于像我这样的移民北美的第一代大陆移民,如果将来要叶落归根或者归乡养老,那么哪里会是比较理想的归宿呢?

我们这些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赶上恢复高考、社会巨变的大时代,即便是在国内打拼,不少人也都从原来出生、长大的小地方来到了大城市读书、工作和生活,星移斗转间完成了人生一次或几次的移居。

这一大波人又恰逢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的留学移民潮,其中的一些人又或早或晚选择去了美国、澳洲、欧洲、加拿大等地,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移民生活。

现在,无论在哪,这批人都正向退休靠拢,在盘算自己的晚年生活。而其中的一个问题是:晚年要生活在哪里?如果叶落归根,我们的根又在哪里?

叶落归根,这个“根”更多是指出生和成长的那个地方,或者说是在记忆深处、骨子里面最怀恋的那份东西(熟悉的文化和乡情)。如果是在国内,晚年想生活在哪,可能都不是一件难事;但是移居国外,想回去养老并不容易。

如果当年生活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或者还不错的二线城市,那么回去的感觉可能还好,但如果是从那些欠发达的小地方走出来,那么回去不仅很难找到心中那份依恋,而且那种生活已远非自己的身心需求了。

那是真的回不去了!那是否还有其它地方能替代身心的“根”呢?像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地就往往成了这种替代性的考虑。

  • 关于新加坡

上一次去新加坡是在2020年的1月,一晃快4年过去了。那次还同时去了香港,并特别比较了两地的发展走势和背后的社会政治等问题。新加坡正如上次去看时预想的那样,这几年飞速发展,令人叹为观止。

这次去的一个明显感觉是物价高了不少,这可能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选择去新加坡的富人越来越多了。据新加坡政府统计,2023年新增外来人口超过30万人,这里面中国人就占了相当的比例。为了限制房价过快增长,新加坡在2023年4月把外国人购房税从30%提高60%,从这个全球最高的购房税不难看出新加坡火到什么程度了。

展望新加坡未来5-10年的发展,不难做出预判,新加坡将继续收益于世界地缘政治的冲突,全球尤其是亚洲的资本和财富将继续大幅流入新加坡,让新加坡逐渐稳居亚洲第一金融中心的地位。但更长远地看,新加坡能否长期领跑亚洲还是个问号。

因为新加坡的过于狭小和气候湿热,所以从新加坡移民到欧美国家的鲜少有再移民回去的,同样在北美的大陆移民也不太可能去新加坡寻根养老。新加坡这个地方,待久了想离开,离开了就很难再回去;因为来新加坡,似乎更多的是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这里的生活味并没有那么足。

关于台湾

上一次也是第一次去台湾是在2013年的3月,十年有余了。第一次去台湾,主要在台北附近逛逛,对台湾和台北好感有加。这一次落地台北,觉得这10年来没啥大的变化。其实,在很多人眼里,台北至少有30年没啥变化啦,因为从城市本身的建设和外貌来说,台北想有大的变化也不太可能的。

当然,台湾或者台北这10年也有变化的。尤其是在全球动荡、三年疫情和世界新格局形成过程中,台湾能很好地保持平稳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台湾这10年人均GDP增长了50%,这在全球看都是名列前茅的,而2022年台湾人均GDP已经超过了日本和韩国,成为东亚第一。

台湾这10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半导体产业的厚积薄发。台积电已成为亚洲市值最大的公司。在台湾走走,总能听到台湾人对台积电的赞许;而台积电到哪里建厂,都能带动当地的房价大涨。台湾股市在2023年收涨26%,成为亚洲最强股市。

上一次只是逛了台北都市圈,这一次把台湾剩下的几个主要城市,像台中、台南、高雄等地都逛了。在台湾旅行很方便,坐高铁或火车就可以通达这几个主要城市。

这几个城市里,据说台中发展势头最好,也是这几年台湾人最想移居的城市。不过在我看来,高雄建得更好,更愿意驻足停留,可能这和我个人更喜欢港口城市有关吧。

这次还特意去了台湾日月潭。这虽然冠称台湾第一旅游景点,但如果从温哥华过去旅行,相比加拿大众多的山川湖泊,这日月潭的美景属实算不上什么,只是被中学课本忽悠得今生必须得去一趟呀。

我这一次去台湾的感觉没有上一次好,最主要就是台北的摩托车太多了(其它城市也很多),噪声大污染多,我很奇怪这些燃油摩托车为何没改成电动摩托车。上一次没有特别在意这个问题,这一次却感觉很不舒服。这也许是台北相比新加坡、香港,在城市治理方面最大的不足吧。

去台湾一定要去逛夜市的,台北士林夜市、台中逢甲夜市和高雄六和夜市等等都是声名远扬的,而确实值得去大快朵颐的。

在台湾,无论走在哪,烟火气、生活味都是最为充足的,而正是这种乡情乡味才是游子最为怀念的,所以常听说在美国、加拿大的台湾人会叶落归根,返乡养老,这多少与此有关,当然台湾的养老条件也是非常好的。但是对于大陆移民来说,除非有特殊的关联,否则只能常去转转,想去养老是很不现实的。

台湾的未来既清晰又模糊,因为两岸关系就像悬在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剑,总是从根本上制约和影响台湾的长远发展。但这一点台湾人或许从骨子里早就习以为常了。另外一个负面的影响还是台湾的人口和台湾的年轻人状态,在我这次去的几个地方,台湾年轻人戴口罩的比例是最高的(平均在30%多)。

  • 关于香港

上一次去香港是2020年的1月。那时香港刚经历反送中一年的激烈对抗,后来又是国安法落地和三年的疫情,现在的香港看上去已经是很平静、很安稳了。我不知道这期间香港最凄凉、最落寞的样子,但这次在香港已能感受到香港正在恢复自己的生机,毕竟香港的基础还是很厚实的,这种厚实是目前的新加坡还无法相比的,尽管从表面上看新加坡似乎已经全面超越了香港。

这里说的“厚实”,是指两方面,一个是指家底子,无论从地区总财富还是人均财富角度看,香港都远远高于新加坡的;另一个是指生活的浓度、深度、广度等方面,这和地区的人口规模、历史变迁有直接的关联,像香港的夜生活和娱乐业等都是新加坡无法媲美的。

也许正是这种“厚实”,特别是浓烈的生活气息,让很多人很依恋香港,生活久了不愿意离开,离开了还总想着再回去。在1997年之前的10年间,有超过50万香港人移居海外(以加拿大为多),但后来这其中的一大半又陆续回到了香港工作和生活。听说最近5年,香港又有约30万人移居海外,不知这些人中有多少还将返回香港。

正是因为这种“厚实”,香港还是能给人一种家和根的感觉,再加上香港与大陆的紧密联系,所以香港现在吸纳人才的重点是海外华人。如果海外华人在各行各业的发展中受限,或者还有寻根和归根的需求,但又不愿意返回大陆生活,那么香港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替代性选择。这一次在香港所见所闻,很大程度上印证了这种情形。

在一些海外华人(尤其是常回大陆的)眼里,香港的身份也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在我看来,实质价值并不大。如果只是为了进出国内方便,那投入产出更是很不值得,因为至少有这样明显的逻辑:如果中国今后发展得好,那一定是和国际关系不错的,那想回国也一定很便利的;否则也就不需要经常回国了。

对于大陆人而言,现在去香港更觉得亲切和熟悉,因为香港越来越大陆化了。这个对香港本身来说,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但肯定是个无法逆转的大趋势。香港只能在这个趋势下寻求新的定位和发展。

过去几年或者说1997年以来,香港始终就没有找到准确的定位,所以发展得差强人意,这5、6年来基本上没有啥发展,恒生指数和5年前相比差不多腰斩,又回到了1997年的水准。香港过去的世界前三、亚洲第一的金融中心地位估计将长期失去了,而以前坐拥大陆与海外之间独特的商贸优势也将越来越弱化了。

金融和贸易是香港过去二、三十年的两大主导产业。随着这两大主导产业的风光不再,香港将很难再回到过去的繁荣和发展。香港的未来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的整体发展,同时还要看中央能否给与香港一些特殊的政策。

对于香港自身来说,可能需要在教育、科技创新、高端制造业等方面确立新的发展增长点,以留住年轻人和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香港。但是,香港长期以来形成的各种“食利阶层”将无疑是香港未来突破和发展的最大阻碍。

关于马尼拉

这一次东南亚之行,还去一趟马尼拉。无论去哪里旅行,总愿意顺路去一两个没去过的地方。这次因为提前没把行程设计好,所以多次进出马尼拉机场,第一次在马尼拉城住了三天,重点逛了马尼拉老城,第二次在马卡蒂(Makati)住了一天,逛了这个菲律宾的金融中心,也算是大都会区的CBD。

以前对菲律宾了解甚少,这次算有了些直接的认识。菲律宾是人口大国(总人口超过1.1亿人,在世界排13位),但地理面积不大(总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由7000多个岛屿组成)。

菲律宾的历史也比较简单,早期的土著历史、后来的殖民地历史,先是1571年到1898年被西班牙殖民300多年,之后被美国殖民40多年,再之后是二战期间被日本短暂殖民过,然后于1946年摆脱美国殖民统治而独立建国。

西班牙对菲律宾殖民300年最大的影响是宗教信仰方面,现在菲律宾是亚洲唯二的天主教国家(另一个是东帝汶),天主教徒占总人口的80%多。但是西班牙没有成为菲律宾的官方语言,反而是美国殖民后的英语成为了菲律宾的官方语言,不过现在菲律宾人说自己的菲律宾语还是占多数,菲律宾也是一个典型的多语言国家。

菲律宾现在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GDP不到4000美元,在东南亚11个国家中位列中游水平。现在从人口、国土面积、经济状况等方面,菲律宾和越南很相像,这两个国家今后的发展都很值得观察。我这次原本也想去越南转转,但时间有点紧就留待下次啦。

虽然菲律宾现在的经济和社会状况差强人意,但在二战后的20多年内,菲律宾曾经发展得很快很好,当时与日本、新加坡同属亚洲最富的国家,但后来因为独裁专制、社会动荡、内部贪腐等原因,菲律宾就迅速凋落并长期落伍了。

在新一轮世界格局重构过程中,东南亚国家(东盟)整体会受益,尤其是菲律宾拥有巨大的人口红利,目前人口年龄中位数约在26岁(新加坡约43岁,中国约39岁),未来二三十年应该有很大的增长潜力。

据2021年人口统计,在加拿大的菲律宾裔共有96万人,是仅次于华裔、印度裔的第三大族群,而且最近十年增长速度很快。另外菲律宾裔在就业率、贫困率、教育程度等方面都好于加拿大总体的水平,而且菲律宾裔对加拿大的认可程度和归属感也是非常高的。

我在马尼拉的几天里,感觉马尼拉还是有些拥挤和脏乱,市面上的感觉和一些印度城市很像,后来去马卡蒂这个金融中心,倒还能感觉到一些现代时尚和国际化来。

住在马尼拉老城,就近走走或者打个出租车(包括三轮出租车)就能把这些知名景点都逛了。像黎刹公园(纪念菲律宾民族英雄黎刹而命名建立的,是菲律宾举办官方仪式的重要场地)、圣地亚哥堡、菲律宾国家博物馆、圣奥古斯丁大教堂(1607年落成,是菲律宾最古老的建筑物)、马尼拉大教堂(主座教堂)等等。

十二月份到四月份也是去马尼拉旅游的好时节,气温适宜,阳光灿烂,雨水不多,比起台湾、香港、新加坡似乎更胜一筹。菲律宾和马尼拉的物价也比香港、新加坡低了很多。看来今后可以选择冬季去马尼拉等东南亚的一些地方度假的。

看过这几个地方,对我个人(或类似在北美五、六十多岁的大陆移民)来说,除了常回中国大陆外,还可能偶尔会去香港、台湾、新加坡等亚洲其它地方逛逛,但对于晚年养老而言,很难再回到少小的故乡了。叶落不寻根,心安是吾乡!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Yu-Yuan17 回复 悄悄话 对啊。没有美国的支持,那几个亚洲国家不可能发展得好。特别是韩国。三星一半的股权是属于美国的。韩国是被美国拉着拽着给提起来的。只有中国自己苦哈哈地自己干出来的。当然说偷技术也行。哪里都去不了了,就地养老吧。
小好人 回复 悄悄话 老后看病是一大需求,楼主没谈。
林向田 回复 悄悄话 "心安是吾乡" + 1
大号蚂蚁 回复 悄悄话 台湾香港新加坡都是靠美国支持才能过好日子的。东亚人自己立不住良好的社会体系。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