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彻底“拨乱反正” 徐案成北京最佳演练场

(2015-03-17 01:32:30) 下一个

中国是一个讲究死者为大的国度,习惯于为死者讳,但这绝不是鼓励人成为毫无原则的乡愿。大老虎徐才厚之死便是如此,虽然他已经魂归西天,但对于他的批评尤其是肃清他在军队里的毒素仍应继续。正如周永康案是中国反腐历史上的标志性案件,徐才厚案称得上中国军队诞生以来最高级别的贪腐案件,因此同样是标志性案件。对于级别如此高、影响如此恶劣的军队腐败案件来说,即使徐才厚本人已经病亡,但是北京却应该把握时机,以彻底肃清徐才厚在军队里的毒素为契机对过去十几年乃至更长时间内中国军队存在的严重腐败问题进行一次拨乱反正。


徐才厚

习式药方肃清徐案毒素

作为军委副主席的徐才厚,把控军队生杀大权多年,结党营私,上下其手,卖官鬻爵,疯狂敛财,对军队的毒害程度不可想象。据港媒报道,办案人员从徐才厚地下室查抄的现金有一吨多重,所有财物总计动用了十几辆军用卡车,其腐败程度在军队历史上史无前例。为了肃清他的毒素,自2014年3月15日他接受调查的那一刻开始,中共的清理工作应该随之全面铺开。徐才厚被抓捕不久后,解放军35名高级将领密集发声力挺习近平,一时震动海内外舆论。当时因为徐才厚案还未公开,外界无法得知具体发生什么,只能预感军队里面有大动作,后来谜底揭开,世人才恍然大悟各大军头表态的用意。可见,至少从那时开始,获得军队支持的习近平对于徐才厚毒素的肃清正在加速,最终在建军节前夕正式对外公布。

在去年11月福建古田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专门指出:“要深刻吸取徐才厚案件的惨痛教训,从思想、政治、组织、作风上彻底肃清徐才厚案件的恶劣影响。要以徐才厚、谷俊山案件为反面教材开展警示教育,使各级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切实引以为戒。”不出意料,习近平“清徐”的要求,当场获得军队高层的集体宣示。随后,军委副主席许其亮在《人民日报》发表旗帜鲜明的文章,批评徐才厚“严重损害党和军队的形象”。另一位军委副主席范长龙则亲赴各地视察,表决心。一个多月后,在南京军区机关视察的习近平再次谈起徐才厚案,要求吸取教训,肃清影响。与此同时,《解放军报》和《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多次发表评论文章,甚至将徐才厚斥为“国妖”“两面人”“大奸巨贪”,用语之犀利,由此可见一斑。

农历春节之前,16名军级以上将领被查处,被外界视为习近平清剿徐才厚残余的结果。毋庸赘言,在习近平的主导下、军队高层的支持下,“清徐”行动一路进展顺利,曾经不可一世、权势熏天的军委副主席彻底倒下。如今,随着徐才厚的死去,徐案的高潮将会很快结束,但他留下的毒素还远未被彻底清除,困扰军队的腐败问题依旧在制约着中国军队的发展,而这无论是对于中共自身的执政而言,还是对于中国国防而言,都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军队亟需一场拨乱反正

据《六韬·文韬·守土》记载,文王问太公曰:“守土奈何?”太公曰:“日中必慧,操刀必割,执斧必伐。日中不彗,是谓失时;操刀不割,失利之期;执斧不伐,贼人将来。涓涓不塞,将为江河。” 可见,早在商周之际,姜太公便十分清楚在恰当时机作出果断决定的重要性。三千年之后的今天,以习近平为首的中共新生代领导层应该抓住徐才厚死后留下的时机,充分发挥徐才厚案在军队反腐和建设过程中的标志性意义,全面肃清徐才厚的毒素,果断解决制约中国军队进一步发展的至为关键的腐败问题。

尽管徐才厚已经死去,但他的毒素还在,腐败依旧在困扰军队,不仅可能还有中老虎、小老虎,而且说不定以后又出现一个徐才厚。事实上,徐才厚的腐败程度以及对于军队的祸害堪比和珅之于清朝,既然和珅之后还有大量巨贪,还有周永康、徐才厚、令计划,其实已经说明若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腐败只会“春风吹又生”,徐才厚第二仍然有可能会出现。同时,身为军委副主席的徐才厚带头腐败,对于军队风气的败坏更加令人担心。在很长时间内,诞生于革命年代的中国军队一直践行艰苦朴素的作风,甚至一度赢来“最可爱的人”的褒奖,但是近些年来军队腐败的传闻非常盛行,而这无疑与军队领导人的作风有关。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当军队大权被徐才厚这样的“国妖”把持,整个军队的风气都会败坏,潜规则将会取代公开的制度,投机、蝇营狗苟、溜须拍马、买官卖官的现象将会更加严重,曾经引以为傲的军队优良传统与军人精神将会日渐式微。从这个意义上,若不想军队被如此蛀虫败坏以至于危及执政,中共就必须果断对待徐才厚案折射出来的令人瞠目结舌的军队腐败问题,彻底扭转正在败坏军队的恶劣风气。

从曾经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军委副主席到如今以几乎家破人亡的局面收尾,堪比军队和珅的徐才厚可谓是迄今为止军队反腐最能引起世人反思的教训,对全国在任官员或者有志于进入仕途的人都是不容忽视的震撼。如果用中国古话说,他的人生轨迹刚好印证了报应论,是“人作孽,不可活”的例子。当然,在一个人死后再去进行道德谴责似乎意义不大,而且也无必要,但不得不说的是徐才厚的人生结局在震撼官场的同时为彻底解决军队腐败问题提供一个舆论上心理上的时机。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拿下一个徐才厚,清理徐才厚的残余,本来就耗费中共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不抓住时机,拿出操刀必割的魄力对待军队腐败问题,那么徐才厚案的意义将会大打折扣。就像当年邓小平、胡耀邦为了全力推进改革开放而对过去的冤假错案进行彻底拨乱反正一样,今天中国军队若想从腐败的泥潭中走出来,成为一支现代化、高效、廉洁的军队,能够肩负起保卫国家和人民的重担,就必须以徐才厚事件为标志,全面肃清军队毒素,对徐才厚案揭示出来的军队腐败乱象进行拨乱反正,标本兼治,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建设,以符合现代化治理要求的框架来规避类似徐才厚这样的腐败军官产生,而这不失为北京宣示改革决心与践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即“第五个现代化”要求的最佳演练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