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万发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紅珊瑚的典藏與應用

(2016-01-12 03:17:55) 下一个

中國古代稱紅珊瑚為「絳火樹」、「青琅」或「石蘭幹」等。臺灣稱石珊瑚叫「嘍咾石」、紅珊瑚才叫「珊瑚」。紅珊瑚生長在水深200-300公尺以上的深海,水溫常年需保持在20-28度間,低光照水質清澈的深海,生長十分緩慢,二十年才長一寸,三百年才長一公斤,加上開採不易,自古即被視為奇珍異寶,紅珊瑚顏色從白色、粉紅色、橘色到深紅色,因此又稱「五色珊瑚」。
 

紅珊瑚文化

最早有紅珊瑚蹤跡的地方是土耳其的恰塔勒胡由遺址,考古學家發現公元前7500年的新石器時代,就有由紅珊瑚製成的圓珠串條。自此之後,寶石珊瑚便在人類的歷史中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古羅馬人認為珊瑚具有防止災禍、給人智慧;一些航海者則相信佩戴紅珊瑚,可以防閃電、颶風,使風平浪靜,旅途平。

義大利、阿爾及利亞等國家把紅珊瑚當做國石,象徵著沉著,勇敢和勇氣。意大利博物館與西班牙教堂至今仍很珍藏許受的珊瑚藝術品。在印第安文化中珊瑚被視為大地之母的化身。回教可蘭經則將貴重珊瑚視為避邪之物,他們用紅珊瑚雕刻神像供奉,以避災震,所以也是戰士和婦孺的護身符。
 
紅珊瑚質地鮮紅,溫潤,代表尊貴,熱情又美麗,是歐洲貴族名媛難以抗拒的寶貝。歷經六、七百年的時間,紅珊瑚仍然是歐洲仕女的最愛,歷久不衰。日本天皇也特別喜愛珊瑚,並將珊瑚、茶道、花道、珍珠視為其四大國粹。
傳統紅珊瑚撈捕-引用新科學事典
 

 


中國紅的意涵
 
中國人的紅色情結與生俱來,華夏民族都是炎黃子孫。炎帝又稱赤帝,是中國的太陽神,黃帝的“黃”字,是太陽初出之色,甲古文中的“皇”字,上面是光芒四射的太陽,下面是一個王字,因此,黃帝氏族也是崇拜太陽神、火神和鸞鳳的民族。
 
在中國紅色是喜慶之色、高興之色,是吉祥之色,是陽剛之色,是堅強之色,只要是喜慶之事離不開紅色,紅色代表成功與光榮。紅色代表美麗。因為喜歡紅色,便賦予了“紅”以美的含義。

遠眺故宮,最奪目的是紅色宮牆、紅色宮門、紅色的大立柱、紅色的門窗。紅色給人強烈的視覺衝擊,能襯托皇帝的權勢和威嚴。中國有著強烈紅色文化情結,中國紅色文化,迎合了大眾對紅色文化的情感期盼和靈魂託付,對打造現代中國特色和紅色文化產業有促進作用。
 

紅珊瑚的典藏與應用

我 國晉朝時對珊瑚產出條件及特徵都有所認識,在《格古要論》即載:「珊瑚生大海中山陽處水底」,珊瑚生活在深海中,古人借助鐵網進行打撈。晉代苗常言所撰的 《三輔皇圖》中把紅珊瑚稱為「烽火樹」:「積翠池中有珊瑚,高一丈二尺,一本三柯,上有四百六十三株,雲是南越王越佗所獻,號烽火樹」古代帝王富豪之家, 多收藏有珊瑚樹作為陳設裝飾,並視之為財富。

《太平御覽》引班固《漢武帝事》雲:「武帝起神堂前庭,植玉樹,茸珊瑚為枝。」記述武帝以珊瑚玉樹盆景供奉在神堂之中。

唐 朝是我國歷史上的繁盛期,唐代詩人羅隱《詠史詩》雲:「徐陵筆硯珊瑚架,趙盛賓朋玳瑁簪」;又有唐彥廉吟《葡萄詩云》:「石家美人金谷遊,羅幃翠幕珊瑚 鉤」;薛逢賦詩吟詠「坐客爭吟去碧詩,美人醉贈珊瑚釵。」盛讚唐代仕女們頭戴珊瑚發釵風情萬種的樣子,可見唐代珊瑚飾物之盛行。

 

 

佛教七寶
紅珊瑚與金、銀、珍珠、瑪瑙、琥珀、琉璃並列稱為佛教七寶;佛教教徒視紅珊瑚為如來佛的化身,佛教把紅珊瑚作為祭佛的吉祥物,多用來做佛珠,或用於裝飾神像,是極受珍視的首飾寶石。
 

清代服儀之飾

在清代,紅珊瑚更的應用更為廣泛,服飾制度中規定很多飾物一定要以紅珊瑚代之,例如:皇帝在行朝日禮儀中,經系嵌帶版的朝帶、戴紅珊瑚朝珠。

皇 太后、皇后在非常隆重的場台要穿朝服時,必須要戴三串朝珠,其左右兩串為珊表;而皇貴妃、皇太子妃、貴妃以及妃等,除了中央一串為琥珀與太后的東珠有所區 別外,別兩串也是以紅珊瑚為質材;嬪及貝勒夫人、輔國夫人等,戴在中間的一串朝珠,一定要是珊瑚製成的,頸項間要佩飾有領約,也是以鑲嵌的珊瑚和東珠數目 的多寡,區別品秩的高低。
 
清朝官吏實行九品官制,級別大小可以從帽子上的不同頂珠,即帽子正中的飾物來加以區別:一品-紅寶石,二品-珊瑚,三品-藍寶石,四品-青金石,五品-水晶,六品-硨磲,七品-素金,八品-陰文鏤花金頂,九品-陽文鏤花頂。
 

紅珊瑚寶石盆景

清代《國朝宮史》卷十八中記載,乾隆二十六年皇太后七十聖誕,巷敬的貢品中就有“玉樹珊瑚梔子南天竺”一盆。清宮中,道光十五年十一月奕紀等奉旨清查圓明園庫存物件,紅珊瑚如意有十四柄。
 
在台北故宮博物院的藏品中,有一「珊瑚魁星點獨壯舉佔鱉頭盆景」,雕刻的紅珊瑚魁星,手執蘩絲點翠鑲珍珠之北斗星座,站立在以翡翠琢成的鱉龍頭上,組成魁星戲鬥的畫面,意寓應試高中,獨占鱉頭。
 
清代庶民服飾之用
在 古代生活的飾物,印像如簪、步搖、鈕子、戒子、手鐲、挑牌、齋戒牌、耳飾、如意以及數珠手串等,都少不了以紅珊瑚製成,或鑲飾珊瑚。從古至今,珊瑚就被視 為祥瑞幸福之物,代表高貴與權勢,又稱“瑞寶”,是幸福與永恆的象徵。古今中外,無論是遠古先民、宮廷朝官,還是平民百姓,對紅珊瑚都有真摯虔誠的信仰和 偏愛,不同的文化結構蘊涵著不同的文化涵義,更演繹出不同的紅珊瑚文化特色。
 

耀眼的紅色產業

1923年,日本人在台灣彭佳嶼捕撈到第一支紅珊瑚,才真正揭開台灣紅珊瑚產業的序幕。當時紅珊瑚已經在義大利蓬勃發展700年,台灣新發現的漁場量多、素質好,正好提供義大利紅珊瑚市場新的貨源。台灣島下的海底寶藏陸續被開發:澎湖西南海域,蘇澳東北海域、高雄西側海域及南海東沙群島海域是主要的珊瑚漁場;豐富的產量及優異的品質使台灣頓時成為“紅色黃金”的主要產區。
 
台灣紅珊瑚的產量佔全世界產量的80%以。十九世紀台灣外海發現珊瑚漁場,世界的紅珊瑚重心逐漸轉移到台灣,民國六十年代後期達到產業巔峰,台灣提供了全球各國需求的紅珊瑚產量,而有「珊瑚王國」的美譽,那時候是農業社會,大家都過得很辛苦,但剛好是台灣紅珊瑚的巔峰期,若撈到一株品質好的紅珊瑚,一夜致富是常有的事。
 

物以稀為貴

臺 灣紅珊瑚、緬甸翡翠的崛起,要感謝己逝的蔣宋美齡女士,她是近代中國紅珊瑚的典範代言人,全世界沒有白芯的阿卡串珠不到一百條,據說宋美齡戴著的一串就是 沒有白芯的阿卡。當年紀政贏得「亞洲飛躍羚羊」封號載譽歸國後,接受第一夫人蔣宋美齡的召見。見面當時蔣夫人送給紀政一份禮物,那份禮物正是珊瑚,由此可 見珊瑚在蔣夫人心目中的地位。
 
現在臺灣紅珊瑚產業的再壯大,則要感謝中國紅色文化的加持,及陸客來台特別對台灣的紅珊瑚的厚愛。

◎本文圖片由福人德提供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