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万发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古玩常识-这些碗叫什么什么名字(陶瓷碗类器型大全)?

(2015-09-07 02:11:30) 下一个

一个不懂碗的玩家不是一个好玩家。

我们现在吃东西的碗就是普通的家常碗,顶多分个韩式欧式中式啥啥的,但是中国古代的碗可能长得千奇百怪的哈。你知道他们的名字和用途吗?这可是古玩常识哦。

最常见的宫碗,这个是皇宫里吃东西用的:口沿外撇,腹部宽深丰圆,造型端正,因为常用在皇宫里,就有了宫碗这么个名字。

乾隆吃燕窝——皇上你碗拿错了

当然一个时期的碗有一个时期的特点,宫碗里最有名的就是明代正德年间烧制的,因此又有个美名叫做正德碗。

第二个要介绍的是斗笠碗,私以为非常美,刚看到这个碗你是不是觉得有点眼熟?又称斗笠式、凉帽式、草帽式碗,五代、宋以来流行的一种器形。大敞口、斜直腹、小圈足,似倒置尖顶斗笠,清康熙时期为宽口沿外撇,圆腹,圈足较大。

乾隆吃燕窝——皇上你碗拿错了

我也觉得,介绍说这个碗是宋代始烧,我恍然大悟了,原来在这里看到过。

乾隆吃燕窝——皇上你碗拿错了

乾隆吃燕窝——皇上你碗拿错了

——这么看上去还是很正常的

乾隆吃燕窝——皇上你碗拿错了

孔明碗,是很奇葩的,两只碗粘结在一起,中间留空,下面的碗碗底会有一个圆孔,因为有孔,人送雅号“孔明碗”,如果让沸水进入夹层的话,孔明碗的保温效果会非常好,但主要是祭祀用的礼器,拿来吃饭的不多哈。 又称诸葛碗,宋、明时期常见的一种碗式,始见于北宋龙泉窑刻花器。造型为敛口,弧腹,圈足。底与碗心呈双层夹空,底面有孔与空腹相通。此独特造型,源于"三国"的传说:诸葛亮六出祁山,司马懿屡遭败绩,困守不出。亮修书遣使赠巾帼衣物以羞辱之。据使者回报,懿阅札受礼不怒,却详询丞相寝食办事之繁简,继言:"食少事烦,其能久乎"。亮为惑敌 ,乃于对方来使刺探时,用双层碗进餐,明示食可盈碗,实仅上层有饭。后世遂称此种双层碗为诸葛碗,亦称孔明碗。用途为供器。龙泉窑烧造数量最多,明、清景德镇也有烧制。

 

正常一点的也还是有的,比如鸡心碗和卧足碗,鸡心碗的碗底有一小块鸡心,才起了这么个名字,长得和斗笠碗有点像。流行于明永乐、宣德时期。敞口,深腹,内底下凹,外底凸出似鸡心状,小圈足。有大、中、小之分。釉彩品种多为白釉、青花两种。清代雍正、乾隆时多有 仿制。

乾隆吃燕窝——皇上你碗拿错了

玉壁底碗——碗的一种式样。流行于唐代中后期,明清亦有少量烧制。圈足宽大,中有脐,似玉壁,故名。

 

Image result for 玉璧底碗

注碗——碗的一种式样。温酒具,与注子配套使用。一般碗壁直而深,有的通体呈莲花形,使用时碗内放适量热水,注子内盛酒置于碗中。宋代南北瓷窑均有烧造,以南方居多。

卧足碗——碗的一种式样。浅腹,碗底心内凹,以碗壁充当圈足,故称卧足碗。多见于明清两代。

 

Image result for 卧足碗

葵口碗 碗式之一,北宋以来较为常见,因碗口沿为四、六、八瓣葵花式而得名。宋代葵口一般作六瓣,如宋官窑烧制的粉青釉碗,敞口,腹部略有弧度,小圈足。明永乐甜白釉印花碗,口作六瓣式,敞口,小足。清乾隆仿官葵花碗作八瓣形。

 

折腹碗 俗称折腰碗,元代流行的碗式。器形为敞口,腹内削,腹底向内平折,小足。景德镇元枢府釉器较为常见。除此之外亦有青白釉、青花等品种。

盉碗 亦称合碗,明宣德时景德镇窑已有烧制。器形为撇口,直壁,折腹,下腹部有两道凸起的弦纹为饰,上覆圆顶盖,盖内与碗心有青花对铭款,字体有楷书、篆书两种。清代盉碗盖钮多作蹲兽式。

 

 

净水碗 佛教供器,为明末清初常见的器形。口微侈,圆腹下收,假圈足。净水碗常配有瓷质器座。座呈洗口,长颈,溜肩,收腹,下部外撇,平砂底,预侧置对称兽耳。瓶与座相配,俗称"海灯",但传世品往往失其一,不能配套。散存器座多据其器形式样称为"号筒尊""洗口兽耳瓶"

盖碗 带盖的小碗,茶具,流行于清。清康熙时期盖碗器形有撇口折沿式、敞口式两种。二式器腹均下收,圈足。盖径多小于碗口径,扣于碗口径,少数盖大于碗口,俗称天盖地式。胎质有瓷胎和宜兴紫砂陶胎两种,常见青花、粉彩、珐琅彩及其他单色釉等品种。

八方碗 碗式之一,流行于清代。器形作八方形,有敞口、敛口二式,碗腹多内收。雍正时期有直腹内收式。

 

【万发编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幸福剧团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分享!
道具 回复 悄悄话 学习了,谢谢楼主。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