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小屋

荒原有小屋,不锁门,路人可进来歇脚。桌上有文字,请随便翻阅。无兴趣的就别睬它,不屑的就“呸”它,愤恨的就涂上几骂句,没有关系哈!
正文

喜马拉雅雨雪7天行, 一, 飞抵尼泊尔

(2014-02-27 11:53:53) 下一个

 

     喜马拉雅雨雪7天行

一,    飞抵尼泊尔

9月底的一天晚上,我从广州乘机飞越东南亚和印度次大陆,于当地时间的午夜时分,抵达了尼泊尔的首都-加德满都。

 一路辗转,风尘碌碌地来到这个内陆小国,为的是到喜马拉雅山去,要独自沿着珠峰大本营线一路上行,攀陡坡,看雪山,面冰川,去经历高原。我说的珠峰大本营,是指喜马拉雅山南坡的那个。在山的北面,中国境内还有个珠峰大本营,那个大本营的所在,是汽车可以长驱直达的高原平川。中国和尼泊尔“一边一营”,其景色,地貌和人文是大大地不相同的。


在进入主题前,有必要先把“珠峰大本营环线”的相关背景简述一下。

珠峰大本营(Everest Base Camp),海拔5364米,简称EBC,是各国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期间,在那里立帐蓬,摊装备的地。那是山谷间一方平平的,除了石块外什么都没有的野地,在那里也看不到什么景色。对徒步者来说,EBC环线就是从海拔2840米的小镇卢卡拉开始,一路向上攀走,直到大本营止的路线。在这一段路中,徒步者走的是与珠峰登山队同样的路线。但在这个路线的中间还会有几个分叉,徒步者常会沿着这些分叉走过去,去看不同的雪峰冰川或经历不同的艰难。另外,还有几条在地图上用虚线标出来的,较难走的迥回小路,这些小路让已走过EBC的,却又不愿走老路的冒险者有了不同的选用。严格地说,EBC是没有“环线”的,它大致是原路进原路出。可能是有着那几条小支线的缘故,人们还是把它俗称为“环线”。 如今,在徒步者口里的EBC是对这一条徒步线的简称,它最大的一个功用是区别于另一条徒步路线-ABC

安纳普尔纳峰大本营(Annapurna Base Camp)简称ABC安纳普尔纳峰海拔8090,是世界第10高峰,也是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尼泊尔境内。论峰,它不像珠峰那样有名;论徒步,它却与EBC齐名。同样,当徒步者提到ABC时,是简指这条徒步路线。ABCEBC齐驾并驱地支撑着尼泊尔国民经济中很大的一部分。

这两条路线的不同点简列如下:

1, ABC早开发,沿途舒适性强。如ABC可洗热水澡,EBC很难,很少有洗澡的。

2, ABC沿途的各种民族村落丰富,EBC只是夏尔巴人村落

3, ABC徒步人多,物价贵,但EBC也有个从加德满都至卢卡拉的往返机票的费用。

4, ABC起点海拔较低,上升慢,沿途经过多个气温区域,一般景观丰富胜于EBC

5, EBC的难度,高度和知名度高于ABC

6, EBC的雪山冰川在数量,高度,密集程度和气势规模上远胜于ABC

 

扯进ABC并不是跑题,这是一个有实用性的比较介绍。因为进出EBC受气候影响较大,而且那小飞机太过危险,对想走EBC却被坏气候阻挡的人;对不想冒坠机危险的人;对不想过于艰辛又想看雪山的人,ABC就是最好的选择了。还有,走过ABC的人,多年后,如果还挂念着喜马拉雅,还想让心灵去感受雪山冰川的震撼,那么EBC还等在那里。反之,假如先走了EBC,后再去ABC,就会有“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感觉。对计划走EBC的人,即便是选在最好的季节里去,也要预留给坏气候1-2天时间。如果是选在淡季去,这人满为患的事虽然被避免了,但被坏天气困在卢卡拉出不来,或者被阻在加德满都进不去的几率就大增了。每年的10-12月和4-6月是两个最佳的去喜马拉雅山徒步的时段,其余时间不是雨季就是严寒。本人这次的EBC之行是选在930日开始,其如意算盘是想“脚踏两头船”- 时间尚处于淡季末,避开了人满为患;时间又将马上进入旱季,正好天高气爽。但结果是,“人满”确实避开了,旱季却迟迟不来,天一直下着雨。因天气不好,飞机停飞几天,使自己的登山计划几乎流产,最后是硬闯进喜马拉雅山去的,此是后话。假如事先能看到自己这一章节的内容(玄妙的假设!),那么我很可能先走ABC了,然后,我今天写的就是ABC的游记了,哈!

EBC的起点是一个叫卢卡拉的小镇。多年前它只是一个小村落,自从珠峰在19世纪中叶被测算出是地球上的海拔最高点后,它就注定要发达了。小机场的建成,使国外登山客可以源源不断的进出,这个小村也就日趋繁忙,如今成为了一个小镇。每当春秋两季,从世界各地来的徒步,登山,攀崖爱好者们,从加德满都来的专业向导和强悍的夏尔巴攀岩高手们,以及当地的夏尔巴背夫们,还有一箱箱一袋袋登山的装备器械和食物用品,所有这些人和物的汇集,使这个小镇热闹非凡。山道上,除了蔚为壮观的登山客流外,还有令人敬佩的“物流”-驴队和牛队(4000米以上的是牦牛)以及夏尔巴背夫们。他(它)们把沉甸甸的物资,包括所有吃的,用的,甚至住房的材料,从低海拔一步一步艰难地向高海拔运送。是它们和他们的汗水使登山成为可能。还有,这一路的驴牛粪使登山客没有了迷路的可能。

读者如在网上键入“世界上最危险的机场”这几个字,那么“卢卡拉(Lukla)机场”这个小名会赫然列出。(危险到什么程度?请读者去网上查看。)来往的小飞机可不是虚张声势,它们除了让乘客大声尖叫,浑身出汗,脸色苍白外,它们还会实实在在地堕毁,让远道而来的登山客葬身于喜马拉雅群山之中。如想避开这种危险是另有陆路的,那就是从加德满都出发,走5天乏味的山路到达卢卡拉。5天时间与性命相比孰重?这本来不是一个问题,但是当人们向往喜马拉雅山时,许多道理和逻辑就不存在了。事实是:很少人去选择走5天的安全,大多数人选择了30分钟的随时丢命。所以,从冒险这个层面来看,EBC徒步的起始点应该是加德满都机场而不是卢卡拉了。


去年926日,一架满载着去EBC的登山客飞机坠毁,机上人员全部遇难。当时的网上有个贴子如下:


2002年坠毁一架,2004年坠毁两架,2008年坠毁两架,2010年坠毁两架,今年是2012年,目前为坠毁一架,随后,恐怕还会有一架坠毁。

 

我是在那天,对去喜马拉雅山的向往变成了决定。这是悖于常理的,但却是爱登山人的“道理”。越难越险越使人兴奋。

背景简介到此,我们回去主题。我这个商人,10多年来,每年的10月中旬都要飞越大洋去参加香港电子展和广州交易会。从中国南方去尼泊尔只有6小时飞行时间,于是我作了个公私兼顾的旅行安排:EBC+SHC,意思是“珠峰大本营环线+香港电子/广州交易会”。(SHC是我造出来的缩写Shows of HK & Canton,读者不必当真哈。)

加德满都机场的国际到达楼是红色的两层建筑,其简易和昏暗的程度是我可以接受的,它没有比我想像的差。

我准备用落地签证入境。在填表时却发现没有笔,找了一圈还是没有。大厅里有一排小杂货店,我去其中的一家,用美元买了一枝笔。这枝笔随后被许多像我这样的外国人多次借用了。在尚未入境的国际大厅里竞会有小杂货店,这在国际上是罕见的,也让人知道尼泊尔是个不设防(海关)的国家。一个推理:因为有这些小店在,大家不怕没有笔了;也因为有这些小店在,大厅里再也不会有官方提供的免费笔了。我还去大厅的一个角落,在那里补拍了大头照以办理签证用。忘记带笔和照片,这两件小事显出我小看了尼泊尔,看来这次旅行准备得不够充分啊。但随后的经历告诉我,我真正小看的是伟大的喜马拉雅山!

因为知道旅馆有人来接机,所以对排长长的入境队伍也不着急。一出机场,好家伙!一大堆人要来背你的行李,拉你上车,价格当然漫天地喊。在中国呆过的人,对此情景是似曾相识的。

机场离市区不远,几分钟就到。在市区的路上,尘土之大,颠簸之烈是从未见到过的,有点像中国农村的机耕路。农村的路是在广阔的田野中,这里的路却是在狭窄的楼房间。当地人说,他们是绕近路,抄小路。一个国家的首都有这种小路还是令我震惊!后来发现,在加德满都除了寥寥几条大道外,就都是这种小路了。旅馆是国外名杂志推荐的,煞是便宜和简洁。其整洁方面,以照片为证;其简单方面我不能抱怨(对走EBC的人来说,是不应该抱怨生活设施的简单的。)。如果你准备前往加德满都,有一个状况是要记住的,那就是在早上45点钟会突然停电。因为是整个区域停电,这黑就是完全彻底的了。对于要早出门上路的人,碰巧又正在洗澡的(如本作者),最好马上摸回床上去,这样才能心平气和地去体验尼泊尔式的黑暗。


第二天一早,我叫了一辆破破的,小小的,没有行李箱的出租车直奔机场。因为店还没有开门,在半路上转到一个外汇黑市,去换了8万尼币。1元人民币换13.5尼币,如到中国人开的店里就可换到1/15。去年网上说,那时的汇率只有1/10呢!人民币的硬度和尼币的软度使我有点开心。两个巨大的背包和我一起挤在狭小破旧的车后座上,我怀揣手捧着这一大摞纸币,也顾不得尘土飞扬了,东塞西掖,着实费了一番功夫才把这些纸币分散着塞进包的各个角落。从钱币的材质和印刷的粗劣程度可以推算出,这里的犯罪率很低-人们不用提防假币;不过也有可能是这币太软,使某类人不屑去造假币。

到了机场的国内楼,它跟昨晚的国际楼距300米左右,其破旧的程度超出了自己的想像。它像中国的旧农村:一幢已盖好的大会堂,几间还没有盖好的谷类仓库。因为身处破旧,使人心境自然。

 

 

沙也布诗

201310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沙也布诗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eedof' 的评论 : 争取每周完成一篇续集上传。多谢关注鼓励!
沙也布诗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数字证' 的评论 : 听说了。悼念!
seedof 回复 悄悄话 等着看续集。能不能介绍一个其他地方的登山经历呢?
数字证 回复 悄悄话 前两天尼泊尔有架飞机失事。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