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吃鱼和写鱼

钓鱼是世界上开展最多的运动之一,是小孩子,青中老年人的摯爱。
正文

以王朔为代表的中国“痞子”文学的由来?

(2017-03-17 06:13:18) 下一个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出现了一批所谓的垮掉(Beat Generation)派小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非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莫属,虽然这类的小说非常多,比如《嚎叫》,《向上爬》和《瘾君子》等。至于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写的《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不是属于垮掉派小说众说纷纭,作者本人说不是,有的小说评论家也说不是。不过,许多作家或小说评论家凭着对“垮掉”的理解,确确实实把《麦田里的守望者》归于垮掉派小说一类。比如美国评论家约翰•霍尔姆斯认为“垮掉”这个词不只是令人厌烦、疲惫、困顿、不安,还意味着被驱使、用完、消耗、利用、精疲力精疲力竭,一种回归到最原始自然的直觉或意识时的感觉。他认为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就是“垮掉的一代”文学中最典型的代表。根据《麦田里的守望者》在内容上的叛逆性和垮掉性,我也认为它与垮掉派小说有一种有机的联系,至少有垮掉派小说的影子,虽然《麦田里的守望者》里没有出现玩女人和吸毒什么的,其结局和真正的“垮掉”也没有关系。

在这一篇的《渔夫读书》中,我暂且把真正的垮掉派小说的代表作《在路上》放在一边,集中精力和朋友们讨论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在一九五零年发表的“伪垮掉派”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

那么为什么我要在这一篇《渔夫读书》中把《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书从书丛中毫不客气地拎出来,让它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哩,这是因为这本书对世界文学的贡献太大了,大得连中国现在的许多非常有成就的文学作家,比如莫言,徐星和王朔等,都有偷偷学上两手的嫌疑。你如果不信,就听我娓娓道来吧。

我不得不自愧地承认我在阅读文学作品上的鼠目寸光。 塞林格写的《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书如此的好我却迟迟没有读过,直到今天。我读过以后便激动得一发不可收拾,不得不把我的读书心得告诉大家,以平息这本书在我心中引起的潮涌,平息我那一吐为快的冲动和心情。我估摸着如果我不及时把我对这本书的读后感“喷”出来,再过上个十天半日,我非给憋出病来不可。

《麦田里的守望者》这部小说的主要特点除了它的接地气的“痞子”般幽默的语言外,还应当包括它的打破常规的令人为之眼睛一亮的小说构思和结构,还有它那准确到位的描写和沟壑般的深度。

先从小说语言上讲,塞林格在整篇小说中使用了现实的不能再现实的美国中学生们在私下天天讲的话语,以及抱怨和骂人的粗话,比如婊子,他妈的和混帐等,并稍微用了点修饰语和比喻的句子。并不像某些世界名著,尤其是俄国的一些名作家那夸张式的思涌和笔下动情般的描述。比如屠格涅夫写的《白净草原》,里面到处都是用诗一般的语句写的颂歌:“这是七月里的晴明的一天,只有天气稳定的时候才能有这样的日子。从清早起天色就明朗;朝霞不像火一样燃烧,而散布着柔和的红晕。太阳——不像炎热的旱天那样火辣辣的,不像暴风雨前那样暗红色的,却显得明净清澈,灿烂可爱——从一片狭长的云底下宁静地浮出来,发出清爽的光辉,沉浸在淡紫色的云雾中。舒展着的白云上面的细边,发出像小蛇一般的闪光,这光彩好像炼过的银子。……但是忽然又迸出动摇不定的光线来,——于是愉快地、庄严地、飞也似的升起那雄伟的发光体来。。。。。”

可想而知,塞林格在《麦田里的守望者》里用的这样刻意的文字表达,对读者来讲,一下子把小说里的人物拉到零距离,让人们摸得到,看得见,有时候,甚至耳边都能听到小说主人公霍尔顿的鼻息,有一种让人身临其境到忘我的感觉。在这种语言表达的影响和启发下,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出了个“痞子”作家王朔,紧接着,后起之秀,八零后作家孙睿在他的小说里也用了《麦田里的守望者》里的那种幽默的写作方式,并加上自己的写作风格。另一位在写作风格上与《麦田里的守望者》极为相似者那就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让王朔心服口服的“痞子”或“京腔”文学开拓者,曾经是北京全聚德烤鸭店的清洁工徐星 。徐星是在一九七一年写的《无主题变奏》,以后又写了《剩下的都属于你》等小说。在他的《无主题变奏》和《剩下的都属于你》两本书里,徐星把黑色幽默用到了极至,读起来其文字的弹性感和节奏与《麦田里的守望者》相比并无两样。不过,在冯唐采访徐星时,徐星并没有承认在写《无主题变奏》时读过《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书。然而,我还是认为徐星有受到类似于《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样的小说影响的可能。冯唐还说,再过二百年成千上万的中国小说都会像幻影一样消失,但徐星写的《无主题变奏》和《剩下的都属于你》这两本书不会。这一点我倒认同。这真是两本非常好看的书,文字的表达在中国独树一格,是中国版的《麦田里的守望者》。朋友们如果不信,就读读看吧。

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从主人公霍尔顿因五门功课中有四门不及格被踢出学校开始,接着对两位室友的描述,与其中一位争吵被打后,突然决定回家,然后描述了在纽约待的两天中发生的种种事情和自我矛盾心理,再到在他的妹妹亲情的感动下放弃了去美国西部流浪而结束。然而,该小说通过在这短短的两天的旅行中派生出的许多小故事和主人公的心理变化,把美国中产阶级衣食无忧下的中学生的那种不求进取,自暴自弃,迷茫仿徨和孤独愤世的心情,以及对当代社会的诈巧虚伪描写的淋漓尽致,露心露骨,喻意极深。令人读后不停地沉思而感叹。

这部小说除了内容简洁但喻意深远外,最让人耳目一新的应该是小说结构,即用一段简单旅行为主杆,从中像枝叉一样派生出许多故事。这种小说的结构或表达方式应该属于文学界的改革或创新。因此,有多小说家都偷偷地模仿起来。最典型的例子是莫言的《红高梁家族》的第一部《高梁酒》。这部小说也是倒述,通过父亲跟着土匪余司令到某地埋伏打鬼子的途中派生出的一串串故事来完成的。如果把这两部小说的结构对比一下,你不难发现,从小说结构上讲,《高梁酒》就是《麦田里的守望者》的翻版 。

《麦田里的守望者》不但在结构上标新立异,而且它有一个非常感人的收口。为了这个收口,作者在第二十二章里,先做了铺垫。作者告诉大家这位愤世嫉俗的霍尔顿有一颗比水还柔软的心,并且金子般闪着光辉。霍尔顿最希望做的不是升官发财,而是做一位最普通不过的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在心里说:“不管怎样,我老是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我知道这有点异想天开,可我真正喜欢干的就是这个。”

对前途渺茫的霍尔顿在绝望的时候,他突然有了到美国西部流浪,找工作,在那里成家立业的打算,并在准备动身之前他要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在中午时分和自己的妹妹见上一面。没想到的是这位年龄非常小的妹妹已经看穿了霍尔顿的心思,她把自己的衣服放在小箱子里,哀求着霍尔顿别丢下她,把她带到他想去的地方,她离不开她的哥哥。这深深的哥妹之情感动了霍尔顿,也感动了读者,并使霍尔顿打消了去美国西部流浪的想法,打消了他做逃兵的决定。最后的这个独特的,令人意想不到的收口把故事情节推到了高潮,真是催人泪下啊!

总而言之,《麦田里的守望者》这部小说利用玩童般幽默的语言和玩世不恭的故事情节,表达了许多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年轻人在失败面前的一种自暴自弃的念想,表露出对强压在自己身上繁多的学习和工作负担的反抗,展示了年轻人在成熟之前的心理叛逆和无奈,说出了青年人对人生的恐惧和困惑,也可以说像摇滚音乐那样通过一位不成熟的年轻人之口,面对外界种种束缚的无奈而表现出的一种呐喊,往更深的层次里思考,也隐喻着人们对人生的不确定性的仿徨心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8)
评论
渔魂王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太子党群' 的评论 : 这个观点有意思。
渔魂王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夕阳影里一归舟' 的评论 : 谢谢你的建议。
渔魂王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晋俱酒' 的评论 : 我个人认为虽然王朔的作品对中国的读者影响非常大,但对世界文学的影响远不如《麦田里的守望者》来的大。《麦田里的守望者》不但发表的早(1950年),而发行数量也已经超过几千万册。这是一部传世的作品。而王朔的哪一部小说可以传世?我不知道。
太子党群 回复 悄悄话

美国文学的特征:世界文学的价值观。

中华文学是地域文字。---还无法归类为文学这个定义。


下面这个纯文学很重要:对文学的定义。


youtube:

BBC Sincerely F Scott Fitzgeral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CfUsaX5F10


夕阳影里一归舟 回复 悄悄话 好读书笔记!文学城仔细找,还是能找到一些严肃文章和认真读书的人:-)

《在路上》和《麦田里的守望者》我也都读过,前者因为是成年人,更纯粹地不羁和随心所欲,几天不睡觉地开车,酒、毒。。。后者我觉得不能算垮,它其实更接近青少年叛逆,之所以没有真得堕落,因为妹妹(代表他内心尚存的善良和爱),最后回归。

我倒不同意因为结构相同,就认为《高梁酒》是《麦田里的守望者》的翻版。这种小说结构不是《麦田里的守望者》独有的,其它小说也有,我这个月读的书中有两本都是如此。

谢谢分享!继续多读多写:-)
晋俱酒 回复 悄悄话 王朔的小说达到了塞林格的高度?记得八十年代还有一个叫徐星的。都狂妄。
渔魂王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SL1234' 的评论 : 这位朋友说的对。应该是“Beat Generation”。谢谢!
SSL1234 回复 悄悄话 不应该是down generation吗?不是best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