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正文

徐英才新作《中国三行诗理论与技巧》八、什么是优秀的三行诗

(2024-01-26 18:40:45) 下一个
八、什么是优秀的三行诗
 
  达到下列标准的任何一条,都是优秀的三行诗。
 
一、意象生动、喻意新颖
 
  世上的物,用在诗里叫物象;世上的事,用在诗里叫事象;赋予事象或物象以意义,它们就叫意象。
 
  世上万事万物,皆可入诗,本不存在哪些生动哪些不生动。物象与事象是否生动,关键在于赋予它们的喻意。喻意恰到它们的好处,突出了它们的特征,升华到了该特征的内质,特征与喻意融汇到了形象和意义迸出火花的高度,意象自然就生动。比如就拿气压锅这个物象来说,它本身并没有生动与不生动的区别。假如你赋予它以胖乎乎的喻意,把它比作一个大胖子,赤着膊喘气,它就不很生动,因为气压锅特征的关键是“气”和“压”,不是“胖”和“喘”。你突出的不是它们本质的东西。所以,关键要在“气”与“压”上做文章。假如你把它比作人的脾气,赋予它易怒的秉性,加温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宣泄,就恰到了它的好处,不但突出了它的“气”与“压”的特征,还升华了这个特征、触及到了它的内在本质,让读者读后,感悟到有些人确实具有类似气压锅的秉性。气压锅的这个特征与人的这个秉性碰撞在一起迸出了火花,这样的意象相对就生动多了。
 
例1.
 
气压锅
 
不停加火
一旦找到气口
当然怒气冲天,一泄而出
(徐英才)
 
这首三行诗,采用了象征的手法进行创作,用正在烧菜的气压锅来象征一个正在发脾气的人。气压锅越烧压力越大,烧到一定程度,就要释放压力,排出气体;人在发火时,如果有人在一旁煽风点火,不停加温,一旦找到出气口,他自然也会怒气冲天,一泄而出。这首诗,赋予气压锅类似人“脾气”的“气”与“压力”的“压”。赋予它这两个喻意比赋予它“胖” 和“喘”的喻意相对生动得多。
 
  意象除了要生动,还要新颖。使用意象,最忌老生常谈、陈词滥调,毫无新意可言。比如用鸽子表示和平、用金子表示闪光,美人都是桃面柳腰、才子都是学富五车等等。第一个人使用“麦浪滚滚”,那是创意,那是新颖生动;第二个人使用它,那叫依样画葫芦,没有新意;第三个人使用它,那是老生常谈、陈词滥调。诗人的任务,就是要赋予物象或事象以新的喻意,用它来表现主题,想别人所未想到,写别人思所未及。写诗难就难在意象要新颖别致。它来自诗人的灵感、诗人的诗之细胞。比如把熨斗比作“好汉出脚,专踏不平事”。那是首创,是赋予了物象以新的含义。
 
例2.
 
熨斗
 
好汉一出脚
专踏
不平事
(唐淑婷)
 
如果说一首好诗是赋予了物象或者事象一个新意,而这个新意是别人没有想到却又神合了它内在本质的东西,那么,一首传世佳作,便是赋予了物象或者事象的喻意达到了别人所不能企及的高度,也就是别人无论怎么写这同一题材,都不能赋予这个物象或者事象更为恰如其分、更为生动深刻的喻意了。熨斗就是一首这样的好诗。
 
  所以,一首好诗,首先要意象生动、喻意新颖,不能人云亦云,步人后尘;一首隽永的传世佳作,首先必须是赋予了物象或者事象以别人的思维所没有企及的高度,触及了物象或者事象的本质,并激发出了奕奕的思想火花。
 
二、 身纤意丰、张力紧绷。
 
  一首优秀的三行诗,虽然只有短短三行,但它的含量要超过三行的字面含义。含量丰厚了,文字就有了张力。张力是三行诗的生命。张力紧绷的三行诗,一般都是好诗。如果一首三行诗只表达了三行的字面含义,那就像小酒盅装了白开水,精淡无味。下面这个故事很有启发性。
 
  有人去老师家学写诗,问什么是优秀的三行诗?
 
  老师没有立刻回答他,却拿出一只比大拇指稍大一些的小酒盅,让他满满地斟上一杯白开水喝。喝完,老师又让他再满满地斟上一杯继续喝。喝完一杯又一杯,喝了七、八杯。他实在忍不住了,就说:“老师,喝白开水为什么不用大杯,一下子可以喝个痛快。”
 
  老师说:“嗯,你对什么是优秀三行诗有点开窍了。”于是,老师又拿出一只高脚大酒杯,满满地倒上一杯烈酒让他喝。这学生看着那一大杯烈酒,犹豫了半天,开玩笑地说:“老师,如果我把这么一大杯烈酒喝下去,恐怕就会醉得爬不起来了。”
 
  老师说,“嗯,你对什么是优秀三行诗又开窍了很多。”于是,老师又拿出一只小巧的三脚杯,斟上一杯五粮液给他的学生,让他喝。
 
  等学生喝完后,老师问他:“好喝吗?好在哪里?什么是优秀的三行诗,你懂了吗?”
 
  这个学生很聪明,他对老师说,“老师,我懂了!一首三行诗,既然用那么小巧的形式来写,就必须要像用三脚小酒盅来装好酒那样,不但喝着要一呷入心、甘美、醇厚,关键是要有后劲,喝后余味不散。如果满杯装的是白开水,水中没有其它滋味,喝后没有回味,那就不值得用小酒盅来装。好酒贵在水中有料,喝时甘甜香醇,喝后后劲绵长;好的三行诗贵在诗里有料,味在诗外,读时打动人心,读后回味犹存。”
 
  老师说,对,一首优秀的三行诗,不能仅仅只表达三行的内容,它必须要有深厚的内涵,丰盈的言外之意;它必须身纤意丰,张力紧绷,后劲绵长;要能一滴水见大海,一拨土见高山,些微里是一个大千世界。这样的诗才值得用三行来写。如果没有深厚的内涵、丰富的言外之意,三行只有三行的含义,像白开水一样,无论书里印了多少首,报纸上载了多少首,很少会有人有兴趣一首首地读下去。试想,谁会用小酒盅一杯杯地去喝白开水呢?
 
  当然,这是一个杜撰的故事,但它所表达的含义不无道理。
 
  那么,诗歌的张力来自哪里呢?诗歌的张力,不是靠压缩文字。也就是说,不是靠删字减词来获得的。压缩文字主要是剔除赘字,使文字精炼。它虽然也重要,但它仅仅只能丰厚诗的内涵,而并不增加诗的外延。诗的外延来自成熟的创作技巧:比如构思的巧妙性、丰富的联想性、意象的多义性等等。为了获得丰富的外延,诗人常用留白、象征、叠加、双关等等手法。下面略举几例:
 
例1.
 
思乡
 
(盛坤)
 
这首诗仅仅三个字,它构思巧妙,借用了中国古代诗词的词牌名来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读完这首诗,你眼前会浮现蝴蝶在花丛里翩跹的情景,脑子里会出现依依不舍的怀乡之情。这首三行诗的字面含义是:蝴蝶眷恋着花朵。这是它的内涵。但它还有一层言外之义,那就通过蝴蝶对花的眷恋让人联想到对家乡的怀念之情:蝴蝶恋着花,家乡也繁花似锦,你对家乡的恋情就像那蝴蝶常在花朵上徘徊不舍一样。这个言外之意来自哪里呢?它来自作品的标题与内容的巧妙配合。“思乡”这个标题让读者在读“蝶恋花”这三个字的时候,朝着怀乡之情去思考。
 
例2.
 
诗情
 
路在我脚下走着
河在我体内流着
路没走到尽头 河就一直流
(沈竞雄)
 
这首三行诗,也采用象征手法写成。“路”在这里象征“人生之路”,“河”在这里象征“诗情”。这个象征手法强化了作品的张力,激发了作品的言外之意。因此,读者读到的不但是作品的字面含义:路在我脚下走着,河在我体内流着,只要我还在走,这条河就会一直流下去。读者从这些象征中还读到了它们的言外之意,那就是,只要我的生命不息,我的诗情就不止。可见象征对于诗歌的张力,对于激发言外之意的作用。
 
例3.
 
麻将
 
把时间垒起来
全打出去
留一张白板
(穆仁)
 
这首三行诗,内涵与外延都极其丰厚。它用十五个字把很多人耗费时光,醉心麻将,到后来一事无成的情形描写得淋漓尽致。它文法规范,一读就懂;文字精炼,没有赘肉,也没有残缺;行文不急不躁,没有因过度删字而疙疙瘩瘩。最重要的是,它采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把“花时间”和“垒麻将”两层含义叠加在一起:“把时间垒起来”,增加了文字的内涵,也增加了诗歌的外延。特别是最后一行“留一张白板”。它一语双关,既指手中的牌“白板”,也指人生。打牌是本诗的内涵,人生是本诗的外延。
 
例4.
 
空椅子
 
路灯几度点亮
它仍在等待
那些醉人的蜜语
(徐英才)
 
这首三行诗的张力来自留白。在用白描手法交代了“路灯几度点亮”以示数日已过后,作品用拟人手法升华主题:“它仍在等待/那些醉人的蜜语”。这首诗之所以能够打动人,是因为它在升华主题时所给予的留白。它说,空椅子“仍在等待/那些醉人的密语”,但不告诉你椅子上曾经坐着的是什么人,他们为什么没有再来,椅子为什么还在等,而且等的还是令人陶醉的密语。这些,激发了读者的想象。读完这首诗,读者不禁会揣摩很多问题。比如:
 
(1) 他们会揣摩,经常光顾这椅子的究竟是什么人?要不,椅子为什么“仍在等待”?“等待”?等谁?这行“它仍在等待”就埋设了一个留白,引发读者去思考经常光顾这张椅子人的身份?
 
(2) 他们会揣摩,既然是“醉人的蜜语”,来的是不是一对恋人?这“醉人的蜜语”就埋设了另一个留白,引发读者思考两个来者的关系?
 
(3) 他们会揣摩,这对恋人这些天为什么不再来了?是感情破裂了,还是病了,还是其他什么原因?这“它仍在等待”里的“仍”就具有这样的张力,使读者思考他们缺席的原因?
 
(4) 他们还会揣摩,不论怎样,这对恋人一起坐在椅子上缠绵缱绻的情景一定非常温馨、非常感人,要不为什么连椅子都还在等待呢,等等。
 
  所以,一首好诗,除了意象要生动、喻意要新颖,还要身纤意丰、张力紧绷。三行诗不能仅仅只表达三行的含义,要把丰富的言外之意埋设在诗里,使读者读到的是短小的三行诗,而体会到的,则是一首厚实、丰盈、颇具外延的大诗。
 
 
三、意义现实、主题深刻
 
  诗歌是语言的产物,不同时代的语言,产生不同的诗歌形式。语言以单音节词汇为主的先秦,产生了以单音节词汇为主的《诗经》;传说中国最早的韵书是魏时左校令李登的《声类》,于是唐以前便就有了古体诗;到了唐被确定了下来,于是有了绝句与律句。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汇为主,于是产生了新文化运动,反对文言与八股。因此,我们今天写诗,必须以现代汉语为语言基础。
 
  回顾中国诗歌史,大凡隽永传世之作,无不具有现实意义,比如始于西周止于春秋创作的《诗经》里的诗歌,大多描写当时当地的风情;比如战国后期屈原写的长诗《离骚》,倾诉了诗人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表达了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抒发了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比如中国汉代乐府民歌中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控诉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歌颂了焦刘夫妇的真挚感情和反抗精神,等等。三行诗是现代新诗的一种,它也应该用来反映现实社会里的点点滴滴,而不应该被用来玩花赏月、附庸风雅。
 
  三行诗短小精悍,往往三言两语便直奔主题。同一意象,同一素材,主题往往可以不同,这就有浅显与深刻之分。我们可以用月亮表达童心、乡愁、思念、爱情等等。单就爱情来说,我们可以用月亮表达沉湎白云环绕中放浪的爱情观;不与浮云同流,一心追逐心上人的专一爱情观;望天指月用月亮做信物的忠贞爱情观等等,这就有主题深刻与浅显之分。当然,我们追求深刻的主题。主题深刻总比肤浅要好。比如:
 
例1.
 
孤独的月牙
 
拽着白云的衣角不舍
无情的风
抓着云袂就走
(徐英才)
 
这首三行诗描写了一个白云绕月的场景,用这个场景来渲染一种孤独感,表达一种情趣。
 
例2.
 
那晚
 
月在云里走
云在湖中游
湖在你我心窗里涟漪
(徐英才)
 
这首三行诗用连缀的手法描写了一对男女坠落爱河、沉浸于甜蜜爱情的场景。
 
例3.
 
月牙
 
是只犀角
这边是我
那边是你
(徐英才)
 
这首三行诗描写了男女虽然各在一方,远隔千里,但心却连在一起。
 
例4.
 
村妇
 
楼窗后
夜夜叹月远
今夜雪霁    又怨月太近
(徐英才)
 
这首三行诗描写了一位村妇深切思念其丈夫的心理变化。
 
  这四首三行诗,都是用“月”来表达爱情。它们按表达主题思想的深浅来排列,从仅仅用月来表达一种情趣到用月来表达一种深切的思念,越往后思想内容越是深刻。从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同一题材,可以表达不同的主题思想,而不同的主题思想又有浅显与深刻之分。我们在创作三行诗的时候,当然力求表达深刻的主题。
 
 
至此,我们讨论了好诗的三条标准。当然,好诗的标准还有很多,这里列举的只是其中一些最主要的。简言之,凡是阅读时能够打动人的、引发共鸣的、激发联想的,读后主题或者意境能够萦绕不忘的,回味绵长的都应该是好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