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居住的小区所在地方圆一公里之内,好像有两三座犹太教堂。所以我家周围前后左右几条街区,零零散散住有不少犹太家庭。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非常有意思,有的时候并不在于什么正确不正确,你只要是认真坚持,别人就会含糊,认为你是有道理的。犹太人这个族群就是这样,他们在哪儿都能按部就班地刻守自己的传统。今天不知是犹太习俗的什么特殊日子,从一清早开始,陆陆续续,有不少犹太人老少一家子都穿戴得正式整齐,不紧不慢地朝教堂方向走去,这让透过百叶窗缝观望的我,竟也体会到一种莫名其妙的庄重。
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要论对当今人类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影响最大的,可能应该算是从欧洲德语区走出来的三位顶尖犹太思想家:爱因斯坦,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爱因斯坦,就不用说了,这是我最为崇拜的科学家,他以一己的智慧为整个人类的认知拓展出一个全新的维度。马克思,当然也是一个聪明绝顶的人物,但他的学说流传到二十一世纪,差不多可以说是毁誉参半了。当然,这也不全都是马老的错,其中很大的原因是俄国的激进革命家列宁,把方向整偏了。剩下的那位精神分析大师佛洛依德,他的所有理论,好像已经都被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批驳得体无完肤,基本上属于全军覆没,被归入伪科学一类。尽管如此,就像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教授Kihlstorm说的,“佛洛依德对现代社会文化的影响比爱因斯坦或者华生和柯瑞可(DNA奠基人),希特勒或列宁,罗斯福或肯尼迪,毕加索或伊里奥特和斯卓维营斯基(音乐家),以及披头士和鲍勃戴兰要深远持久得多”。当然,Kihlstorm指的是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在华夏文明圈能有如此玉树临风气质的,恐怕只能是那个让人五迷三道的伟大的中医了。中医和西方佛洛依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很相像,都是禁不起科学的检验和推敲,但却总是能让从众心悦诚服笃信不已,并且他们人人都能说出一番由不得你不信的道理。
说弗洛伊德理论是伪科学,主要是现代心理学研究者运用严谨科学的手段找不出能支持其论点的实在证据。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人遇到奇难杂症时,想起弗氏理论,反而就会觉得挺合常理(common sensical),感觉真是那么回事。这样的现象,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在选择性接受这样的倾向性心理意识状态下,得到一种暗示。另一方面,则是要归功于弗洛依德高智商脑瓜的归纳和臆想能力了。这弗洛依德自小就聪明异常,想象力极其丰富,八岁时通读莎士比亚,以后更是能熟练操演八种语言。他年青时进入维也纳大学主修神经医学,后来投身到法国一个有名的神经学家,夏洛特的门下继续深造。这夏洛特是大仙级的人物,当时在做一种号称是对催眠术的科学研究,他常常是将正在研究治疗的患者带到公众舞台上,向观众演示催眠术奏效时,患者所表现出来的歇斯底里和疑神疑鬼。可能正是此番江湖经历,促使弗洛伊德萌发了对潜意识下意识做精神分析的念头,
弗洛伊德非常强调性欲望对潜意识的主导影响,尤其是幼儿期的性识别经历会对以后的人生意识的影响。他曾根据自己幼时的一些记忆做过一番自我分析,他说自己记得在三四岁的时候偶尔看到过母亲的裸体,这让他当时突然有了一种欲望被唤醒了的感觉。可能是根据如此的经历,弗洛伊德推论出男人在少儿期会产生所谓的恋母情节,这样的内在性萌动意识。看了这样的描述,我感到非常的难以理解,只能把它当作聪明人的大脑发育与我辈常人大有不同的缘故。另外,弗洛依德还别有一套针对女人的性心理萌动意识的推断,听起来也是匪夷所思。他说,女童都会在意识到男女有别的那个成长期,有所谓的阴茎嫉妒心理,进而会发展成与母亲竞争的恋父情节。弗老还有一套高论用以解释什么样的女人才能达到性高潮,什么样的女人总被卡在性压抑阶段。不知这套高论是不是早就被人诟病过,因为他自己本不是女儿身,上世纪初的欧洲社会也没有达到淑女们谈性脸色不变的开放,他哪能采集到充分的现身说法实例,以保证统计学上的无懈可击呢。更别说那时,能对大脑神经元做真正了解的相关基础科学还都没能成型,或是还处于比较粗糙的起步水平,所以经过一百多年的思辨研究,心理学的脱胎换骨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不管怎么说,没有有效的数据支撑,没有严谨的实例求证,这些都是科学上的思辨求实去伪存真。文学艺术界的人士可不管这些,他们喜欢那种妙不可言的潜意识迷茫和性本能导向。那些鼎鼎大名的画坛巨匠,像毕加索,达利,甚至深沉的蒙克,在他们精血旺盛的年代,都曾创造出许多富含弗洛伊德理念的惊世力作。这种自命玄虚深奥的心理意识风格在影视界一直延续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仍然还是从众热情不减。我以前写文聊到过的《沉默的羔羊》就堪称此种类型的经典。《沉默的羔羊》的原著作者Thomas Harris应该是一位心理分析大师。他把其中的反派主角Dr. Hannibal Lecter塑造成一位情感层次丰富智商水平极高的邪恶人物。当初出茅庐的女侦探Starling来到监狱向这位心理学博士了解那系列杀人案的线索时,他被这小女子的聪颖和清丽吸引,就坚持要Starling以自己真实的故事来换取凶案的线索。于是,Sterling就讲述了小时候寄宿在亲戚家时的一天清晨,被羔羊在屠宰前发出的哀鸣声惊醒的往事。而这种哀鸣自此以后竟时常在她的梦境中出现,直到现在,她还常常被此种恶梦缠扰,醒来时耳边还能听到羔羊的悲啼。Lecter站在囚笼里静静地听着,目光透彻犀利。他推断驱使Sterling全力以赴去解救受害者的动机,就是她希望心灵深处那只惊恐的羔羊由此得到解脱。
二十多年前我有个来自台湾的美女同事,人长得丰满可爱而且智商极高,她的先生是一位注册心理医生。有一次在午餐时闲聊。说起对这部影片中女主角梦中的心理纠结分析。我那时可能是工作压力较大,晚上睡眠不安,经常在半夜做一种心情紧张的梦。在梦中,我总是从遥远地方度完长假回到学校,一进宿舍门,同屋室友就告诉我明天考试,他们都已胸有成竹,唯独我是毫无准备,然后猛然惊醒。于是,我就借此机会,顺道把我自身的疑惑也说給那个美女同事,并拜托她回家问问老公,像我这种内心忧虑的起因,究竟可能是怎么回事,如何才能得以解脱。过了几天,那美女同事跑来告诉我说,问过她家先生了,先生听了情况介绍后对她说,你这位兄台估计是年轻时早恋,所以至今心有余悸。听闻此言,我当时觉得这心理学可真不靠谱,我年轻时虽然时常激情勃发难以忍耐,可真正的初恋开始时已经是在大学三年级了,二十岁的人摊上这事,怎么能叫早恋呢。不过,事后又静心一想,这博士所言也是不无道理,我们那时的校园里,刚刚拨乱反正不久,人人勤奋上进,除了有过社会经历的大龄同学可能入学前就有了对象,像我这样的好像真是我们系里、我这个年级里的头一份了。如此说来,这大夫说得还是很准的,在那个年代,我真是属于早恋了。不过,让我苦恼的是,这美女同事只是告诉了我事情的起因,却没有讲明白什么是除根的解药。
关于ego,我不知是不是Freud最早说出来的,但起码它是弗氏心理结构模型的三个组件之一。现代心理学对此好像不太认可。
人所生存经历的,无非是自然环境(宇宙),社会历史,和自己的内心世界。我们对三样的基本了解,被三个犹太人改变了。
回复 '瓷娃' 的评论 : 谢谢。是不是资本分析那部分价值还有,共产革命人类社会走向那部分被诟病的多些
...........................................................................
不少学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剖析当今社会不公平不平等的现象与弱势群体在社会资源分配中的被剥夺地位。寻求完善社会政策的再分配功能之类,缓解不同人群收入差距与社会资源可及性问题等。还没有看到被诟病。
其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西方学术界还是很热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