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暄

且步陶公韵,融日可负暄
正文

妈妈,我看到了世界

(2022-02-12 21:50:07) 下一个

 

       第一次带一川出门旅行是一九九五年夏末秋初,那年一川两岁半,我们仨去了大连。那次我们特意选择了不同的出行方式,从天津坐海船去大连,从大连坐飞机去北京,又从北京坐火车回天津,就为了让他身临其境体会一下这几样交通工具,这些都是他从深爱的百科读物上知道后津津乐道的。

       在去大连的船上,一川捧着和两岁半的小人儿极不相称的大读本《交通工具》看得入迷,惹得同舱的一位爷爷指着这幅图那幅画好奇地问这问那,看他是不是能懂,这一老一少兴致勃勃地你问我答,让那位老者很惊讶这么小的孩子能如此这般。

       旅行回来,一川再翻开那本书时就会说:这个我坐过了,这个我也坐过了。

       一天,他又去看那本百看不厌的书,指着一辆铲雪车对我说:妈妈,这个铲雪车我还没坐过。铲雪车?我自己对铲雪车都没有概念,给他讲书时只是照本宣科。我说:这个铲雪车连我都没见过,以后有机会或许你能看到,但这个不是交通工具,是清除积雪用的。没想到,几年后,我们来了温哥华,冬季总会有一两场大雪,之后铲雪车就会出动。一川第一次看到铲雪车时异常兴奋:“啊,跟《交通工具》上的铲雪车一模一样!”。

       坐海船的经历我有过多次,以前从未想到过投掷漂流瓶。那次去大连是一川的第一次旅行,出发前我把他的名字、年龄、地址写在一张纸条上,装在一个大可口可乐瓶子里,密封好,为他制作了一个漂流瓶。之后我又找来这方面的故事讲给他听,让他对投掷漂流瓶产生了很大的向往。从天津到大连的航行是十几个小时,下午离开天津新港,第二天早晨到达大连港。当轮船驶出港口又航行了几个小时后,我带一川去投掷漂流瓶。上了甲板,一走到船舷旁,一川就迫不及待地就把手里的瓶子掷到海里,然后我们低头注视着小小的漂流瓶在大船泛起的白沫中漂浮。一川问我它能漂到什么地方?会不会被像他一样大的孩子捡到?我说:“不知道。咱们就等着吧,看有没有人给你写信?”之后,我们抬起头望着辽阔深远的海天沉默了半晌,突然,一川转过身来仰着头对我说:“妈妈,我看到了世界。”儿子的话让我震惊!我蹲下来,搂住两岁半的儿子。我问他世界是什么意思,他没有解释,只是把小手指向船舷外告诉我:“妈妈,那就是世界。”我没再说什么,同他一起静静地望着世界。

       那时我给一川讲过很多故事,知道他的小脑袋瓜里装了很多同龄孩子还没有的内容;也知道他语言中使用的每一个和他的年龄不相称的词汇是来自哪本书的哪个故事里的哪句话;更知道他对语言的吸收和理解能力之强,就像海绵吸水一样,几乎是教什么会什么。但我万万没有想到,在自然的感召下,这么小的一个孩子对“世界”这个抽象词汇能如此运用。两岁半的一川虽然还不会用语言去解释什么是世界,但面对海天一色的景象,他用心感受到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