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上有个朋友,前一阵开始做微商,天天在朋友圈发她的产品。我本来喜欢时不常看看她发的家长里短,了解她在万里之外的生活,挺好;现在她日复一日的、用 “女人要对自己好一点”刷屏,弄得我真觉得不买她的擦脸油就是对不起自己,那天没忍住,终于把她给屏蔽了。
不知道“女人要对自己好一点”这个说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基本套路就是买包买鞋、喝下午茶、唱歌、美容美发美甲等。我现在发现这就是专卖女性商品的广告商下的套。往往吃这套的是对自己不够自信的女人, 平时有受委屈或不被周围环境重视的感觉,所以想要做点啥发泄一下找个心里平衡,把委屈找补回来。
有个亲戚的女儿,几年前国内大学毕业刚工作不久,月薪三、四千人民币吧,不需租房,只供自己吃喝。上班不久,就发现周围女同事各个花枝招展名牌加身,今天这个拿了最新款的包,明天那个又穿了双令人咂舌的鞋。大家资历类似,虽然不知道人家的钱从哪来,觉得反正不能天天看人家显摆受刺激,委屈了自己。后来一咬牙一跺脚,终于决定托北美的亲戚帮她代买一个心仪已久的一模一样的包。这位北美亲戚欣然领命。她自从二十多年前出国就一头扎进了北美大农村,名牌不识精品店不进,身上沾染了不小的“三气”(说话洋、穿衣土、花钱小),属于对自己特不好的那种女人。小心翼翼一圈转下来,发现那个指定包在这个社区里算便宜的,美元三千多而已,邻居们五、六千甚至上万的有的是。北美亲戚接着小心翼翼地捧着装在防尘袋里的奢侈品回了家,在桌子上防火防盗地供了几天,终于等到有人回国,托人把这尊神送走了。不知这个亲戚的女儿后来泡面榨菜应付分期付款的日子持续了多久?
还有个在国内的朋友,前几天忽然发了个微信给我,说最近闲得难受,为防止痴呆,想学习英语,虽然她并不喜欢。英语跟她现在的工作不搭边,底子也就是当年在中学学的那点。为了听力水平,她加入了一个微信群,叫英语原声带,发现远远跟不上,就问我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这位朋友平时是挺稳重、靠谱的人,年近半百,工作稳定,孩子也大了,不知道受了什么刺激突然冒出这么个无厘头的想法。跟她稍微聊了一下,原来她看有个朋友也是年纪不轻才开始学英语,现在搞电影配音,搞得很好,所以受到了鼓舞。
如果说这两位朋友的初衷都是为了对自己好点,一位是不惜重金拿下心头所好,一位是活到老学到老,可是在我眼里就是瞎折腾。天天泡面榨菜是对自己好吗?包是面子工程,给别人看的,一定要最好的;身体是自己的,折磨起来比较方便,顺手且隐蔽。勉强自己去学毫不感兴趣的事情,只是因为看到别人的成就,是对自己好吗?没有深层的动力或爱好,凭着一腔热情,学不成放弃也就罢了,反而增加了不必要的失败感和更多的空虚。
我的懒人哲学是: 不需要特意想着做点什么对自己好的事,反而是少做或不做折磨自己的事才是真正的对自己好。换句话说,没必要给自己添堵,精神愉快最好。
比如,没事就减肥。如果不是因为健康的原因,好好的减什么肥, 再减出个好歹来。减肥,不管是节食、运动、吃减肥药,不就是可着劲的折腾自己,跟身上的几斤肉过不去吗?没成功,白受罪了;成功了,又如何,天天提心吊胆等着噩梦重返。
有时女人不仅嚷嚷着要对自己好,还要求别人也对自己好。比如看相亲节目,女生往台上一站,呱呱地开条件,要求男生体贴我,爱护我,关心我,温暖我等等,看上去都够爱自己的吧。可是有句俗话说,男的无事献殷勤,非奸即诈。开一系列有关“我”条件的女生,不就是吸引奸诈型男生嘛。为了嫁出去,也不必把自己往火坑里推吧。
在我看来,最懂得爱自己的人是《海边的卡夫卡》里的中田。虽然他不是女的,但其实他是男是女也没什么区别。中田单纯善良忠诚,唯一的能力就是与猫对话,所以他就专心于他的寻猫事业;人际关系简单,也就不跟任何人有矛盾,更不在乎别人眼中的自己。他天天无忧无虑,纯纯粹粹跟着感觉走。“感觉”这个东西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来,没来的时候就待在旅店里等着,吃嘛嘛香。还特别懂感恩,人家请吃一盒鳗鱼饭,就感激的不得了。
中田比我们任何人都简单,所以他比我们都会“做自己”“爱自己”;而我们这些人,个个都太复杂,不了解自己,怎么能做好自己。
如果女人的所谓对自己好一点,就是冥想,自己做自己的好朋友,找到内心深处真正的需求,不是满世界折腾,那这个人间该多么的太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