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小藤还是 州立 ?

(2014-04-04 08:55:24) 下一个


                                                                    
 


         又到了大学录取季节。从 去年年底到 现在,几个家有今年高中毕业的朋友都打过电话来,询问去年入学州立的小儿情况如何,有何经验或意见,因为他们的孩子也都面临我儿去年的两难状况,小藤或州立全奖(至少半奖)。 我想很多成绩不错的小中,应该都有此困惑。能入大藤, 毕竟是 少数;入不了小藤的 (在我眼中包括Cornell, NYC, Johns Hopkins, Duke, Carnegie Mellon, Brown, Dartmouth, UCB,ULLA,etc.), 有其他的困扰,不在此篇讨论范围 。
        我们一直坚持的几个基本认知是:1)专业选择优于学校的名气;2)四年后会继续深造;3)鸡头胜于凤尾; 4)孩子快乐最重要。

         我家是不崇尚名牌的。说这句话, 是因为我 认为是否上名校不仅是孩子对今后前途的一个选择, 也是一个家庭日常生活消费习惯的一种反应。如果有二、三十万块钱,有人喜欢投资有人消费,有人认为给孩子的学费是家长能给孩子的最好礼物,也是最好的投资。 家里经济状况不够,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上学的也不在此篇讨论范围。大藤的没有此顾虑,助学金丰厚;公立学校也不需要谁砸锅卖铁。 我希望能全面地考虑一所学校, 而不仅仅是从学费方面。
        我想讨论的是一个普通家庭的普通孩子,学校成绩不错,在高中同年级近八百人中保持GPA前3至5名;SAT/ACT 不是满分,但达标;从八年级开始长跑,直到现在还在跑,高中varsity;乐器是钢琴和长笛,一直是乐队首席,有过州乐队和美东地区州际乐队(七州)经历,现在在大学乐队,(从州际乐队开始,坐附近的孩子就多数是music major的了)。
         典型的小中男,dream school 是MIT,虽然高中阶段参加了几乎所有理科竞赛,得过各式奖项,但是没有特别突出的大奖或课外活动能在强手如林中杀出一条血路。他自己本来坚持就报两所学校(MIT和本州州立),非此即彼。我们觉得还是多申请几个,毕竟申请本身也是一个难得的学习过程。再说即使没中,也不留遗憾。结果就如我们多年前预料的一样,陷入了小藤或州立的两难选择中。他自己的选择很简单,我是觉得儿子这么优秀,心有稍稍不甘,(非常清楚他的缺点所在, 所以只是“稍稍”)。我们分析了一下公立的各个好处后,各方都很愉快的意见一致了。
        他的同学中有好几个都是类似情况,后来我们更了解到,凡是拿了州立全奖的,手上基本都有其他小藤offer; 反过来说,凡是有小藤offer的,基本上能拿到部分州立奖学金。寒假的时候, 几个好朋友又聚在一起,他是对现状最满意的一个。
        如何选择学校我认为很重要的要看孩子的个性和能力。我们家这个,优点是健康、 阳光、忠厚、自律; 缺点是不够活泼,保守、不太善于社交。
       因为他很自律,所以我们相信他在鱼龙混杂的大公立里能洁身自好,充分利用资源(包括自身优势和学校提供的有形的和无形的),找到自己的方向。
       另一方面,他比同龄孩子晚熟,慢热。别的孩子初中瞎玩,高中开始用功时,他还在玩游戏;别的孩子开始冲刺SAT参加各式补习班,甚至有目的的为目标学校做义工或研究项目时,他为同学们这样“功利”而苦恼。他看不起一切“功利”的行为,所以有时候就矫枉过正。 比如某一项义工,本来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因为有被人利用过的“案底”,变得有做“功利”嫌疑,他就不做了。比如他小学三年级时就说了一个他的名言:一切为了考试的复习都是作弊。照他的意思,要靠平时的实力,而不是有个老师发的study guide, 头一天晚上搞突击。 所以他非常“做自己”,每天该干嘛就干嘛,大学录取官能不能认识他是学校的造化。
         有些人看到有利可图的事就削尖脑袋往里钻,他是相反的那类人,只会等着天上掉馅饼。能进好学校的孩子个个都有两把刷子, 真要掉到人尖里,更找不着他在哪儿了。
         后来去送他上学的路上,我说就只嘱咐你一句话吧,别再等着天上掉馅饼了。首先自己的学业要搞好,chance will favor those who are prepared 是对的啦,但也要积极主动寻找抓住机会啊。心里想的是,上州立能出人头地的机遇大点,希望馅饼砸到他头上的机遇大点吧。
        公立学校接受大部分AP成绩,理论上讲可以至少提前一年甚至一年半毕业,当然真正实行起来还要看具体选课情况。儿子同学有些迫不及待的想早毕业;也有专业未定的想explore一下,多上几门课开阔眼界, 因为时间(AP)和钱 (奖学金)都可以afford; 也有的想好好利用四年奖学金,拿双学位或硕士, 接下来找工作或读博均可,看专业和当时就业市场。
      学校接受AP另一个好处是,作为一年级生已经有了一定数量的学分积累,在选课、选宿舍上都有优先权。
        有朋友说,公立学校基本是party school, 校园里随处可见喝酒吸毒的。不可否认,儿子现在同学和朋友中,有天天打游戏的,天天喝酒的,但也有打算两年就毕业然后去加州创业的(这位同学现在的项目google已经有兴趣了),更有已被n 多所名校研究所录取,秋季去继续深造的。所以一个人会走哪条路,要看他的自制力、进取心和朋友圈,更何况私校有恶习的人也不见得少。
        还有朋友说,自己的孩子是个随大流的人,希望他进相对严格的私校,水平能有相应的水涨船高, 还有孩子小学和高中的经历作辅助证明。 这个话乍一听有理,但是中小学的生活毕竟单纯,又天天在父母的眼皮底下。在大学,首先是独立生活,各种社团活动、人际关系等开始多而杂, 生活不再是简单的上学下学做功课,同学们的背景也五花八门。在这样的变化中,孩子见到了天外天,能不能很快适应新环境,天外天带来的是继续向上的动力还是摧毁自信的压力呢?
         作为家长,我希望孩子能好好享受大学生活,无忧无虑的, 而不是为了GPA搞得焦头烂额,或是迫于竞争的压力疲于奔命, 甚至不得已的勾心斗角。首先,学业搞好,但不要太辛苦,专业是可以搞一辈子的。 除了学业,还要积极锻炼,参加社团活动,多交朋友,多看“杂”书,多选 “杂”课。 还要开始学会跟各种“大人”打交道,包括教授、校务、朋友们的家长、 老板甚至亲戚等等一切社会人, 因为别人已经把你当大人看了。        
         如果大环境让他感到舒服, 融入感强, 没有来自学业的激烈竞争感或是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强烈压迫感,他会更有自信,也许更愿意去探索未知, 深入学习,甚至来一点冒险; 他也更有时间和精力去培养其他享受生活的能力。
         本州州立另外一个额外的好处是离家近。这个好处以前根本没放在心上,因为儿子是个很独立的孩子,从来不需要担心生活方面的问题。从地理位置来讲,虽然近,也很少回家, 跟上外州没啥区别,但是心理感觉上近,他还是愿意跟你说学校发生的事,说某位同学的近况,说选课、宿舍、食堂等等,即使一个月也只不过通话个两、三次。
        现在将近一年过去了,我们发现当初做了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以前我听人说“选学校要选适合自己的”总觉得是一个自我安慰的说法,现在我逢人就说,做自己最好,适合自己的最好。  
         儿子现在课程安排得满而不紧张,因为成绩突出, 在百人大课中也能有一定的辨识度,受到教授的私下照顾(开书单,推荐书目, 越级上课等)。性格是一如既往的诚实善良, 但是更开朗了, 待人接物更得体、礼貌。体格则变成了一个大小伙子, 因为上大学后开始游泳,肩宽了。学校乐队每两、三个月就有演出,他一次未拉。顺便说一句, 以前在高中参加各级乐队,放眼望去,一半的成员都是亚裔面孔,其中家长之间中文打招呼此起彼伏;到了大学乐队,中国人哪去了?看得到的几个亚裔面孔都是韩国人,音乐专业的。
         最令我感到欣慰的是,他竟然后悔高中时浪费了太多的时间, 包括学校课程进度太慢,也包括他自己玩游戏、聊天甚至磨蹭耽误掉的。本来他从高中时就不太看书了,除了学校英文的必读书;现在进了大学,竟开始看很多杂书, 游戏也彻底不玩了。
        有句烂俗的话,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一直很反感地看到因为这句话,越来越多的孩子被家长逼得越来越早有竞争意识, 从高中降到初中、小学到幼儿园, 起跑线在哪?如果真有的话,我觉得是在大学。孩子成年后(高中毕业)的个性和能力决定了他的起跑线,每个人的成长道路和速度是不一样的,个人跑个人的马拉松, 我们做家长的只能给孩子们时间, 让他们自己慢慢长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mashengchangtan 回复 悄悄话 家长的心态很好,孩子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整全的教育 回复 悄悄话 有智慧的家长,教育出聪明的孩子。

不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是不要让他们输在生活的转折点上。
22lbscat 回复 悄悄话 Agree, very good point!
summerishot 回复 悄悄话 说的很实在,很有用。
人到中年的摩羯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XYZ3' 的评论 : 谢谢鼓励。
XYZ3 回复 悄悄话 挺好的,谢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