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心木电视台】“音乐之声”大创意,盐之城,美国之音 【Mahogany TV】Sound of Music, Salzburg, Voice of America 【桃花心木电视台】“音乐之声”大创意,盐之城,美国之音 “音乐之声”大创意,于比利时安特卫普中央车站 Sound of Music | Central Station Antwerp (Belgium) 桃花心木短评:只有在一个身心健康的社会里,才会冒出如此平凡而又欢快的大创意。 ~~~~~~~~~~~~~~~~ 参考文献 美国之音,音乐之声和盐之城 —记奥地利城市萨尔茨堡 ·识 似· The hills are alive, with the sound of music……电影“音乐之声”开场的第一句歌词 奥地利山城萨尔茨堡(Salzburg,盐之城)是不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城市,不是我敢妄下的结论。只是那些架子很大,阅历丰富的游人都认为这是不言自明的事实,不屑于跟你解释,好象有意破坏你的自我感觉。电影“音乐之声”内外景都取自萨尔茨堡,如果你熟悉这个电影里的湖光山色,花园古堡,就很有可能赞同这些游客的结论。很多人是因热爱“音乐之声”而向往萨尔茨堡,按说我属于这一类,只是我的故事没有那么平铺直叙,从听说“音乐之声”,到今天亲往萨尔茨堡,要在历史的弯路上吃力地兜一个大圈 1971年中美关系解冻微妙地改变了中国的政治气氛,其中之一是偷听“美国之音”从死罪变成了一种对青少年冒险的刺激。林彪事件对共产党说教的摧毁性打击导致前所未有的信息饥渴,文革中的“愚蠢”的儿童游戏:烟盒,冰棍枝,链子枪,统统让路给新的冒险:“偷听敌台”。我猜想将来历史学家都会同意没有一代人的“偷听敌台”就没有中国后来的开放。 在北京玩儿“偷听”的游戏要比边远地区艰难很多,因为有功率强大的“干扰台”在“保卫”首都领空,能“偷听”到的只有在干扰下断断续续的片段。一边要不停地调整频率,调整天线,一边又要提防不速之客突然造访。当时并不知道憎恨那些在干扰台工作的“叔叔阿姨”们,只是希望他们工作能多出几分差错,多“漏”出一些“片段”来。今天想起这些兢兢业业的“干扰台”员工们,恐怕只剩几分“同情”。我不敢想象后人会用什么样的语汇来形容这些消耗大量人民血汗又不积阴德的“干扰台”:有中国特色的……“下作”? 我还能清楚地记得那天傍晚和悦的天色。透过强烈的干扰噪音,“美国之音”开始介绍电影“音乐之声”:“这是根据在奥地利城市萨尔茨堡发生的一件真实的故事改编的音乐电影。故事发生在二战前夕。退役海军军官冯·特拉普因丧偶而变得对自己七个孩子生硬,严峻。他管理家庭象是管理自己的军舰。新上任的热爱音乐的家庭教师修女玛利亚决定教七个孩子歌唱,用歌声融化家庭的坚冰,玛利亚也因此和军官坠入爱河,喜结连理。最后全家一同翻越阿尔卑斯山,逃离了纳粹统治下的奥地利……。”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听到萨尔茨堡城市的名字,第一次听到对家庭如此温馨的描述,第一次听到“音乐之声”的音乐。毫不夸张地说,这个音乐改变了我对生活和对自己的看法。我从来不知道世上会有这样动听的音乐,尽管一个英文字都听不懂,我通过音乐感受到了自己的灵魂,一个独立于政治沉伏,社会动荡的灵魂。革命歌曲从此变得有刺鼻的邪味,革命的说教也永远失去光泽。在我的心灵深处,藏起一个让我觉得“高人一等”的秘密:我听到过你们从没听过的最好听的音乐。随后多年,这个深藏的秘密顶住了当时家庭政治麻烦给我带来的沉重的精神压抑。 恢复高考后上大学。校园里生活非常热闹,学校广播虽然还是“新闻联播”,寝室里已经是“美国之音”的一统天下。我印象最深的是一遍又一遍地在电教室观看“音乐之声”的录像,热心的英文系学生把整个电影的对话,歌词都打字编印成册。今天回忆,好象从“音乐之声”的歌曲中学到的英文要比从几年枯燥的英文教材还要多。我被电视画面上萨尔茨堡的景色完全征服了:阿尔卑斯嶙峋的雪峰,碧的森林和开阔的草甸,明珠般的高山湖泊和欢快的河流,古老的街道,高大的城堡,石筑的教堂……不能亲访如此秀丽的地方该是多大的终身憾事啊。 萨尔茨堡虽然是奥地利的名城,她距离德国南部的慕尼黑最近,高速公路不过一个多小时行车。火车汽车都很方便。如果说特利尔号称是“北方罗马”,萨尔茨堡则是“北方佛罗伦萨”,她尤其代表巴罗克建筑艺术的颠峰。艺术家开玩笑说萨尔茨堡每平方米上巴罗克艺术平均含量全球“冠军”。十六世纪城市建筑设计充分利用索尔扎克河蜿蜒流向和两岸山势,从整体上结构和色彩的谐和都几乎天衣无缝,美得无可挑剔:宫殿,花园,城堡,古桥,依山的石径,每个角度,任何方向看萨尔茨堡都是令人赞叹的景致。“音乐之声”的导演一定很开心,他只需大胆取舍,绝对不必担忧景观不够用。 雄居山顶,四面俯瞰全城的Hohensalzburg城堡已有一千年的历史。是整个中欧最大的城堡。游客们无不为它的气派所感染。特别是每天晚上,城堡内都举行音乐会,庄重典雅,音响绝佳。如果你热爱古典音乐,大概你不能找到比此更“古典”的气氛了。 在萨尔茨堡四周,阿尔卑斯山毫不吝啬的展示她最美的图卷。一座座依偎在山崖湖畔的别致小村,世上规模最大的恒温“冰洞”,终年开放的高山滑雪场,姿态各异的古堡和世界闻名的盐矿(萨尔茨堡因盛产矿盐得名),美不胜收。我猜想你从萨尔茨堡归来,再听到“世上最美的城市”一类问题,也许会莞尔一笑;是否是“最”美丽早已无关紧要,因为她“太”美丽了。 萨尔茨堡是莫扎特的出生地。萨尔茨堡一年一度的莫扎特音乐节吸引世界成千上万的莫扎特乐迷。尽管“音乐之声”是旅游业的重要财源,萨尔茨堡并不十分情愿与好莱坞电影“黏”在一起。“音乐之声”1964年首映,全世界大获成功,只有一处票房记录惨不忍赌:萨尔茨堡。不到一个星期电影院就没人了!不过今天萨尔茨堡庆祝莫扎特也并非没有苦涩;莫扎特在世时,和萨尔茨堡关系奇差,互不买账,恶言相向。(“音乐之声”和萨尔茨堡至少还不至于打起来)。历史的联系从旁观者角度看上去有时是非常缺乏逻辑的,很多松散的链条只能在纯粹个人的经验中才完整地接合在一起,美国之音,音乐之声和萨尔茨堡对我来说就是这样的链条,别人可能惊讶“八竿子打不到”,但who cares。我们最关切珍视的应该是我们每个人独特完整的人生经验,仅此而已。 后记:游萨尔茨堡不要忘记随身携带雨伞。萨尔茨堡以阵雨著名,缺乏准备会被淋得透湿。连萨尔茨堡人自己对多雨都不避讳。他们自我解嘲说,萨尔茨堡只有两种天气,根本用不着听气象预报,看看山顶上的城堡就知道了:看得见,就知道马上要下雨了;看不见,那是已经下起来了。 □ 寄自美国 原文载于:http://www.cnd.org/HXWZ/CM02/cm0208d.gb.html 请参阅《华夏文摘》本刊91年《仙乐乐飘飘到盐堡》(cm9111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