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共九十年的变与不变

(2014-10-10 10:20:59) 下一个
中共建党至今九十多年了。这些年,中华大地风云激荡,社会制度几经变迁,民众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屡次更迭。在所有变化中,中国共产党都扮演了重要角色。作为中国的一个部分,90年下来,中共本身也面目全非了。理念、成份、行为方式,几乎脱胎换骨,惟有执政的决心未曾稍改。 
 
共产党则乐见其变。因为辩证唯物论认为:变化是永恒的、平衡短暂。事实上,中共的方针路线一向摇摇摆摆,左右不定。其术语表述为“十一次路线斗争”。把党内斗争平行地放在同期中国历史上看,与民族大业同步呈现。如北伐时期、抗日战争、建国之后等阶段,都伴有路线斗争。按中共理论家的说法,开始还无伤大雅,甚至突出了共产党的特色、巩固和发展了共产党的地位;后来几次、从刘少奇算起,就开始改变其性质了。虽然没有一蹴而就,经国际国内形势配合,几次激烈交锋,“颜色之变”于“第十二次路线斗争”砥定。这就是文革之后的“凡是派与改革派”之争。 
 
与九十年前三分之二时期相比,中共最显著的特征“阶级性和战斗性”,至今消褪殆尽:作为政党,所属阶层变了。什么工人阶级理念、贫下中农意识,留在了“历史的故纸堆”;政治信念,放弃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党务运作也从“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变成以经济工作为中心云云。过去津津乐道的经济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全民化、集体化;工农联盟的政治基础,只字不再提起。刘少奇地下有知,一定顿足“我生也早”:红色资本家、剥削越多越光荣、工人欢迎被剥削之类的话,不过早说了二三十年!当年,因拿“定息”而被开除的党员后代,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开工厂、发股票了。 
 
看似,过去所说共产党是谁人的“先锋队”、代表了什么什么,匹配程度实在有限;只有“与时俱进”名至实归。无论中共理论家如何注释,顺应时代潮流,是唯一的生存之道。马列主义得自国外,要在中国推广就得修改、适应国情;毛泽东把握了这个分寸。局势变动、科技进步,生活方式、民众意识随着转换,政治纲领要是跟不上,就会丧失权力;邓小平懂得这个道理。就像传入中国就本土化了的佛教,依从时代淡化教义的基督教,得以传播逾千年;付出的只是过时与不宜,得到的是广大的生存空间。伊斯兰教的时代适应性差了点。还在蜕变的痛苦中挣扎。 
 
中共之变,与其说该党明智,不如说中华民族富有生命和创新的能力,体现着中华文明进步与成熟。因为党文化终受民族文化教导和启发。所以,中共的路线斗争,流血越来越少,终于跻身到“颜色革命”的外围。虽说共产党还在执政,过来人都知道,中国人的日子比三十年前好过多了:没有了无产阶级专政、高压政治、统一思想、文化艺术管制,取消了统购统销、鼓励个人奋斗、培育中产、争当富豪……,共产党几乎徒具其名。 
 
至于“中共执政的决心”,虽说不变,却合情理,利之所在,谁能放弃?作为一个利益集团,维护权益碍难非议。任何社会制度和党派都不可能超越这个限度。好在,我们有“永恒变化”的原理,有痛苦的历史经验,延续目前的势头,既不让中共走回头路,还要创造机会、利用形势,推动中共在下一个九十年:民主自由更多、科学文化更高。既使他们不改名号也不怕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