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驴十八

破帽遮颜过闹市,管他冬夏与春秋。
个人资料
FarewellDonkey18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我读书多你不要欺负我 (二)

(2016-12-26 10:22:40) 下一个

我读书多你不要欺负我 (二)

        本文纯属吹牛。如有雷同,你比我还牛。。。

 

总是有人盯着问到底读过多少书,我就是喜欢。。。且听下回分解。这么说吧,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毕业,理论上必须读的书加一块儿,未必有我当年半年中读的多(吹吧吹吧)。当然这是只计书本数,不是总阅读量。要做到如此,有三点必要考量:第一要不挑书,有啥读啥;第二要读得快,一目十行(我只能五行);第三读书的态度要轻浮。

归根到底是态度决定一切。据说自古以来书就有两种读法。但陶渊明先生一句“好读书,不求甚解”一直被人津津乐道。我怀疑这些乐道的人醉翁意不在酒。因为这句话的前一句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这些自称不求甚解的人,要么在掩盖自己口吃结巴,要么在影射自己品格高雅。读书的态度和做人的态度有丝毫关系么?至少从我身上看不出来。文学文字就是这样的暧昧不清。

本人读书的态度不甚求解。或是甚不求解。一来开始读书时年龄太小,求也无效。二来,读书时既没想到中华崛起,也没准备为四化作贡献,本来就是因为无聊才读书的,不会为自己求不痛快。久而久之,养成习惯。虽然做不到“不慕荣利”,的确做到了“闲静少言”。因为在文革期间读了不少,既不足为外人道,也不敢在言语中泄露,闭口才最安全。也就无所谓理解不理解,反正又不能对别人吹牛与辩论。这一忍一直忍到今天才开戒。这种态度下读书,才不在乎是什么书。拿到一本,不看封面扉页前言,直接翻倒正文第一章。什么时候觉得读够了就一扔了之。很多读完了的书都不记得书名作者。所以,还是那句话,甭问我读过什么书,真不记得了。。。

当然,我还是很佩服有些人能沉下心来精读一本书的。好多人能从一部《红楼梦》中读出了全部哺乳动物外加真菌类之真相的,这态度好比一见钟情谈婚论嫁白头到老。人间正道沧桑毕竟还是泡妞泡成老公、炒股炒成股东。可悲的是我与所有的书都是一夜情,还是没有前戏的那种。。。又是比喻哈。(鄙人读书的心得就是:世上之所以有那么多书,就是因为层层叠叠的比喻暗喻隐喻等堆砌起来的。如果把这些都去掉,世界上所有的书,不是完全消失,就是只剩下一页纸,上面写着一两行公式。)

要读快就不能念书。自小起,就没记得背过什么书。唐诗宋词都没背过。勉强记得的几首还是在八十年代满大街的幼教磁带轰炸下被灌输的。课堂上要背诵的也只有几天的记忆。当年父母从来不鼓励,反而想着法限制我读书。因为他们认定读闲书太多会耽误正经功课。限制不了数量就压时间。比如拿到《水浒》,俺爹就限定只许看三天;拿到《西游记》,就最多两天。其中的定量逻辑我至今搞不清楚。至于《红楼梦》,就不操心了,因为他不相信一个离初遗还有好几年的小屁孩会有多大兴趣。。。没有初遗就会有后遗发作,直到我谈恋爱的时候。见到一个姑娘挺好。一聊:“你读过《红楼梦》吗?”“ 没读过。”那就是你了哈!全天然无污染啊。。。

除了课本,其它书很少有读第二遍的,这说法基本正确。课本中也有只读一遍的。过去的课本都很薄,每学期一发下来,除了数学,其它在两小时内统统读完。有一年,突然传来好消息,学校要开《世界历史》了。尽管一时全县也找不出一个科班出身的世界史教师,却挡不住我们那颗言必称希腊罗马跃跃之心。我需要澄清的是:俺的历史不是体育老师教的!真的是音乐老师教的。历史课文比语文课本有趣多了。考试也简单如此:古罗马最大一次奴隶起义的领袖叫什么。。。这难不倒我哈,斯巴达克斯么,同名小说书我早就读过了。

考卷发下来一看,居然错,被扣分了!这哪能服气,提着卷子去找老师评理。“啪”的一声,老师把课本拍在桌上。“让你们认真读书你们不听,还‘斯巴达克-斯呢’。口头回答我就当是牙齿漏风放你过去了。看仔细了,书上可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印着‘斯巴达克’!”

斯咝嘶,我活了十几岁了,咋就没看出课本是“白纸黑字”印出来的呢?老师,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待续)

 

小贴士:做学生第一条铁律:读书不可以比老师多。。。

 

[BOGOF]人到老年,若是没啥其它丰功伟绩,读书多也值得一吹,不过也只能吹吹牛。想兑现成硬通货就要出洋相了。而且,就和什么打架踢球一样,都是些当年勇。我大概三十五岁以前读了一辈子80% 以上的书,即使现在继续苦读至死,也改变不了这比重。一来中年后读的书,有些是英文的, 需要多几目才能一行。再则,眼睛日益老化,扫描不灵光了。下面是我在论坛上和朋友的聊天:

 

妻不如妾妾不如偷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南来客兄在文革期间能读那么大量的书,实在让人钦佩。但南兄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发现很多人回首这一辈子,其实是在文革中号称无书可读的年代,读了他们一辈子中最多的书。比如韩寒。。。当然是他爹。当韩寒他爹为了证实韩寒能力的时候,一再强调韩二读了很多书,还举了些例子。他爹不说还好,一说我立马就相信代笔了。因为韩爹列举的书单,正是我们那一辈人的读书范围,有些书我也读过,但韩寒肯定不会去读。

比如韩爹说韩寒读了怎样养猪,这书我读过,书名忘了。但四大名猪的名字有印象。什么约克夏约克白的,记住了。因为这些封资修的名字,居然未改,在文革中比较刺眼而已。我不养猪韩寒也不养猪,但这书只有我会读到,韩寒不会读。我读到是因为当时书架上的书较少,随便抽抽就抽到了。我还读过怎样打飞机,教民兵如何用步枪和轻机枪打敌机的。三八大盖我平端都够呛,别提举出个角度来。我还读过游泳救生员手册,可怜当时我还不会游泳。。。。。。

读这些书有什么用呢?我看不出来,当时读了只是因为书少,又有时间要消磨。读书有用论是我们读书读到的,是读书人自己写出来的,自然要打些折扣来相信。说毛泽东通读古籍,学会了宫廷斗争的技巧。不管你信不信,我是不信的。我看那也就是个爱好,和陈毅下围棋邓小平打桥牌一样,纯粹为了娱乐和放松。夜观兵书战策,早起用兵如神,只是读书人的意淫罢了。

驱动我们读书的动力,就是爱好。但是我有个疑问,为什么今天我们可以接触的书籍更多了,读书的欲望反而不如以前了呢?要说年龄缘故,今天青少年的读书量,也不如我们当年?所以,我看读书并非人类天性,不宜与什么生存权相提并论。但似乎与性欲有些相像,越是禁止,越是诱人。妻不如妾,妾不如偷么。

有一个观点,我觉得很有意思。就是说读书其实是一种逃避。几千年的苦难,弹指一挥间过去了。书中的腥风厉雨,尸山血海,没有一滴会溅到我们身上。书房依旧清静,衣裳依旧整洁。却不耽误我们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粪土当年万户侯。。。隔着安全栏围观热闹。所以就不难理解,当现实越残酷,外界压力越大的时候,我们就越容易沉浸到书本中去。读书,也是懦弱者躲避现实的一种手段。

 

[ 打印 ]
阅读 ()评论 (8)
评论
jianchi9090 回复 悄悄话 我小时候家里不给出去玩, 只好读书了。
退隐老妖 回复 悄悄话 想起小时候被寄养在外地奶奶家,没有户口连幼儿园都没的上,只好在家胡乱看书。三岁时就无师自通认识了字,大人怎么限制都没用(越限制越偷着读,在各种厕所床底下储藏室躲起来看书,抓到什么看什么,跟博主描述的一样一样的),何况跟着一个老人在家何等无聊,必须得找点事干。躲着看书自然练就一身武艺,做不到看完了倒背如流,一目十行是差不多的。高中时有同学在看傲慢与偏见,我没看过,问人家借,竟然要求我下午就还给他。我拿到时就快中午了,需要回家吃饭休息,下午再来学校。只好边走边看,回家吃饭时还不敢拿书出来,怕大人管。但是下午到校时,一本已经看完,按时还书,信用良好。还跟同学讨论一下午,被老师揪出来批了几次。本身小说这种东西读得就快,如果是诗歌,或者科普什么东西就要慢点看。
笑含 回复 悄悄话 韩寒那个推断完全不正确 我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偷偷读我爹的书 所以我的启蒙书是三侠五义 小五义 续小五义 水浒传 后来他迷日本推理 我又跟着偷偷看了好多推理 还有他练了一辈子气功 所以我小时候也跟着研读了好多气功杂志
我女儿三年级开始看的书基本我给找的 开始给她看哲学的 索菲的世界 然后人文的 简爱 杀死知更鸟 飘 后来我就开始给她看 假若明天来临 谋略大师 搞的她好朋友也跟着一起看 然后我喜欢看恐怖的 所以我女儿很小就跟着看了好多恐怖片 初中的时候迷上了史蒂夫金
她的老师特别好奇她明天会带什么书去学校 可以说她看的书基本反映了我的爱好
jinhui20 回复 悄悄话 你的书白读了
Backcountry 回复 悄悄话 赞。年轻时也是来者不拒,现在正好相反,每本书都是从头读到尾,所以我现在选书很小心。每年的目标是至少10本英文书,都是关于我自己爱好的。经常是喜爱一个作者,可以读完他的大部分著作。因为喜欢爬山,曾经读遍图书馆里所有关于mountaineering 的传记 和technical books.
兴趣决定一切!
slow_quick 回复 悄悄话 怎样养猪,哈哈,还真养过
yamyam 回复 悄悄话 写的好热闹,好有道理。
我冇醉 回复 悄悄话 坐次沙发。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