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可和小马

2005年小可九岁了,小马也四岁了。笨妈妈和两个儿子一起成长,有快乐也有烦恼。为了记忆也为了自我陶醉一下。
个人资料
正文

有知识不等于有文化

(2006-09-12 14:40:24) 下一个


前几天有朋友一家到巴黎玩,忘了具体为什么,那当爹的朋友说错了话,好像是把个文化名人张冠李戴了,让他那18的女儿抢白:爸爸,你真没文化!

后来在家说起这事,我们不禁又哈哈乐了一番。我趁机扁LG:你和他一样没文化。LG还挺谦虚:我是没文化,可还是比他好一点点嘛。

嗯,还有点自知之明。现在有时他还想吓唬一下小可,每每搬出他的文凭来给自己助威:你知道吗?爸爸还是博士呢!

但小可根本不买帐:那又怎么样?你知道这个吗?你知道那个吗?。。。

LG这时只能说爸爸小时候不在法国,不然咱们比看谁知道中国的事情多。可人孩子不干啊。

是啊,博士又怎样?有个高等文凭又怎么样呢?

我们这些读书读到国外的,谁兜里没个文凭,硕士都不算啥,博士一抓一把。可我们的文凭只能说明我们在某一方面多读了些书,多知道了一些东西而已。这是知识,而不是文化。

洋文凭也掩盖不了我们这一代文化的缺乏,尤其是漂洋过海到了一个新国家,也就必须面对一种全新陌生的文化。

以前在中国,大家都相信也是身体力行这么个信条: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文化修养方面都欠缺,哪怕是文科生呢,只是多些人文方面的知识而已。

不过这没文化的问题在中国似乎没那么突出。文化与社会是密切相关的,大家都是生在那儿长在那儿,从小耳濡目染,浸也浸出点味道来,至少文化的重要象征语言文字都不是什么问题。

可是到了国外,没文化的滋味就体会出来了,比方别人说个笑话带点典故,就听不明白,还得别人从头解释起。半大不小的,不光得在课堂上学知识,还得在生活的大学努力学习文化。不为别的,至少得能跟孩子同步前进吧。

以前老是说要做个有知识,有文化的劳动者呢,现在体会到还真不那么简单,劳动者肯定是啦,跑都跑不了,有知识也能凑合算吧,看哪方面,就是有文化一点也不容易,比有知识还难。

怎么办?只有活到老学到老,再就是临时抱佛脚,现炒现卖啦。

那到底什么是知识,什么是文化呢?我古勾了一下,从维基百科上断章取义抄录在此:

知识是对某个主题确信的认识,并且这些认识拥有潜在的能力为特定目的而使用。从更加实用的层次来看,知识通常被某些人的群体所共享,在这种情况下,知识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操作和管理。

知识必须具备三个特征:被证实的(justified)、真的(true)和被相信的(believed)。但是达到这样的三个条件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文化一词起源于拉丁文的动词“Colere”,意思是耕作土地(哈,法语里耕作和文化就是一个词),后引申为培养一个人的兴趣、精神和智能。

首先文化是共有的,它是一系列共有的概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它是使个人行为能力为集体所接受的共同标准。文化与社会是密切相关的,没有社会就不会有文化,但是也存在没有文化的社会。在同一社会内部,文化也具有不一致性。例如,在任何社会中,男性的文化和女性的文化就有不同。此外,不同的年龄、职业、阶级等之间也存在着亚文化的差异。

文化是学习得来的,而不是通过遗传而天生具有的。生理的满足方式是由文化决定的,每种文化决定这些需求如何得到满足。从这一角度看,非人的灵长目动物也有各种文化行为的能力,但是這些文化行為只是單向的文化表現如吃白蟻的方式警戒的呼喊聲等。這和人類社會中龐大複雜的文化象徵體系相比較僅顯得有些微不足道。

文化的基础是象徵。這些其中最重要的是语言和文字,但也包含其他表現方式如圖像(如圖騰旗幟)肢體動作(如握手 吐舌)行為解讀(送禮)等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