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信息污染

(2013-01-30 14:52:56) 下一个
信息污染

来源:断桥:《破壁人——“韩三篇”风波》写作手记

  对代笔构陷门,我不愿多讲,因为很恶心,《破壁人》一文亦未作涉及。同一套烂手法翻来覆去地用,同一群人翻来覆去地被骗,简直都看吐了。你说话,人家说你拿钱,实在懒得说了,人家又说你心虚、否则怎么全体噤声?写作时为了减少攻击面,少谈证据,多谈逻辑,人家说你玩小聪明。名流们没被忽悠到,转载韩寒的文章,他们又歇斯底里地叫:中国不诚信啦,大V们都在支持骗子啦。唉,随时受不了

    杨早约稿时并未告知本人,这本书还有施爱东的稿子,我在交稿前两周才知道。因为人在国外,而样书是寄往我国内住处的,所以现在我还没看过对方的文章,只看了对方发在清华大学学报上的论文。对这篇论文,我有很多批评,但不方便在这里公开讲。
  
  此事依然是推荐我2月份发表的《忽悠的原理与技巧——以对韩寒〈求医〉一文的分析为例》。基本把逻辑和传播手法都讲明白了,此后任何我所见到的“铁证”,忽悠手法均未超出此文。关于此事,我还有另一本书《忽悠的原理与技巧》预计年后出版,编辑没同意之前,我不能随便再贴了,今天破例贴一点点,最后一次。我争取让大家了解些新的知识,不至于浪费时间。

    本人因为写书,专门研究各类“质疑”,下的功夫足够我得出判断。但即便不研究那些东西,比如参与本文写作的那五个人,也没有任何一个被这种“质疑”忽悠(这可跟我毫无关系哦,我啥也没和他们讲过。他们是怎么得出结论的?大家将来可以参考我《忽悠的原理与技巧》一书中“把握关键性证据”一节,了解在消息满天飞的时候,如何快速准确地做简单判断。)

  今天在本节,我给大家介绍一个新的概念:信息污染

  什么是信息污染?信息污染是信息控制的高级形式。大家知道,很多传销组织,培训成员时,要把人关起来。关起来做什么呢?把真的、假的、逻辑正确的、错误的,各种控制和选择后的信息,要么假信息真逻辑,要么真信息伪逻辑,要么全部都假。总之一股脑儿给你灌输进去,由于被关起来了,所以你无法借用外力来验证你的信息真假,由外人指出你的逻辑谬误。信息污染的目的是让你产生先入之见,使用错误的逻辑与判断方式,比如什么文本分析、手稿分析、错别字分析,等等等等。此时,你就被忽悠瘸了。这个时候再把你放出来,你就啥相反意见也听不进去了,乖乖地成为了传销集团的俘虏。
  
  在《忽悠的原理与技巧》一书中,我写道:
  本人写作时,得到了莫言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于是阅读了十分钟莫言的材料,提出以下“质疑”:
  1.莫言小学五年级辍学,文化水平不高,后来靠特招上的大学。与其文学水平不符。
  2.莫言的导师承认,他代写莫言的硕士论文后半部分的几千字,因为莫言不懂,虽然80年代这很常见,可既然后半部分是代写的,那前半部分是谁写的恐怕也值得怀疑。
  3.使用“文本分析”继续追查发现,莫言作品和他的生活经历不一致,他的中篇小说《岛上的风》写的是海岛生活,但他当时在山里当兵,连海的样子都没见过,怎么写得出来?记者问他写得那么精彩贴切是怎么做到的,他回答说,查辞海,找出海边的那些描述,写的。这么荒谬的事,也有人信?
  4.莫言写《生死疲劳》时,自称43天写了43万字,大家说说,这可能吗?要知道笔者写《忽悠的原理与技巧》这本书,1天只能写1000字。而且43万字一稿成书,太可笑了吧?
  5.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和评委马悦然有关,而他们之间的关系密切,马悦然的书还是莫言作序,联手作弊的可能很大。
  6.在获得诺贝尔奖的那个月,莫言赋诗一首《写给自己》:
          莫言已经五十七,心中无悲也无喜。
          经常静坐想往事,眼前云朵乱纷披。
          人生虽说如梦幻,革命还是要到底。
          革命就是写小说,写好才能对起自己。
  你看,这种烂诗,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写出的文字吗?

7.莫言的手稿太干净,而且有时写繁体,有时写简体,一看就知道是两个人写的(没说太干净的是下头这篇誊稿哦,请大家不要激动)。我翻开手稿第一页,短短三行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错别字,莫言把“处女座”写成了“霉女作”。这毫无疑问是小学生水平,对文学完全无知的铁证。抄代笔者稿子的时候,抄错了吧?
              断桥:《破壁人鈥斺斺満澐绮ā沸醋魇旨
                 配图说明:莫言手稿中的错别字,“处女作”写成“霉女作”
8.就算以上七大疑点,代笔概率都不为一,我“概率连乘”一下,不就是铁证了吗?

  花了十分钟,得出该重大成果以后,我信心满满地坐在电脑前面,等待大家的反驳。我都准备好了,比如你说莫言手稿中有创作性改动,这里加进去一段。嗨,那不是刚好抄漏一段的铁证吗?比如你说这个错别字不奇怪,很正常。啊?处女写成霉女还不奇怪?你像孔乙己一样地说处字的N种写法,我尖叫起来:和第二行的处不一样唉!团队作品!

  但这一切都是不会发生的,你只会把我当神经病,因为这七条“质疑”,每条都是中学级别的逻辑错误,有一些是我用自身经验去揣测别人,有一些是我无知所致。用“概率连乘”,则除了说明大一数学没学好以外,说明不了别的东西。除非你智力低幼,或者特别痛恨莫言,才会去认真对待这种“质疑”。如果你居然认为以上8点质疑中,有任何1点是有道理的,那么说明你在逻辑思维上有严重缺陷,或者已经被忽悠瘸了

    那为什么同样的质疑,在构陷门中,就被大量使用,且让很多人不感到奇怪呢?
  
  这让我想起《三国演义》中“贾诩抹书间韩遂”的故事,事情是这样的,曹操与马超、韩遂联军在渭水对峙,双方僵持,都奈何不了对方。为了离间对方两个势力,贾诩献了一计,曹操故意给韩遂写了一封信,信里没正经内容,涂涂抹抹。马超看到这封书信的时候,不由得拍起了桌子,大声地质疑韩寒——哦,不对,是韩遂:“曹操的书信为啥这么多涂抹痕迹,手稿不应该都是干干净净的吗?涂掉的是机密吧?这是铁证!你一定有问题!”马超、韩遂联盟破裂,西凉军遂败。——该段子取自马亲王,祥瑞御免。
  很明显,马超犯了一个基本的逻辑错误,招致失败。为什么会犯,因为在此之前,曹操做了很多工作,主要就是放谣言,离间两人的信任感,诱导他出现逻辑问题,这是一套传播手法。在《忽悠的原理与技巧——以对韩寒〈求医〉一文的分析为例》,最后三段中对传播与话语权手法有很多介绍,建议大家回顾阅读。
  
  其实,你要了解整件事情,从小事中分析、深入,是很好的方法,今天,我就还以《求医》为例,随手给大家举两个例子:

例1:

     把韩寒《求医》一文中的症状,从疥疮论证成肝炎。方舟子是怎么做的呢?

第一步:把医学网站中的疥疮症状搜索出来。(在论述中,方舟子用到的是scabiesweb.org和维基百科)

第二步:在这些疥疮症状介绍中,将与韩寒所述症状相符的部分删除或替换。比如韩寒说他求医时膝盖、足部搔痒,方舟子就把scabiesweb网站的症状介绍中,膝盖、足部是疥疮常发部位的句子删掉。比如韩寒文中说他全身发痒,脸上长了个包,方舟子就把维基百科中“疥疮逐步遍及全身,少发于头部”的句子删掉,替换成自己伪装成“医生”的队友所说的,疥疮不会全身痒,头部不会发生等。于是韩寒所写的就不是“疥疮”,而是“肝炎”了。

第三步:利用自己“科普作家”标签所赋予的话语权,博客和《新华每日电讯》专栏,向大众“科普”,韩寒《求医》所述不是疥疮。此时论证和传播完成。对,这就叫科普。

    具体证据,我已在之前的博客中详细解说,不再冗述。

    这个是典型的信息控制,我将它称为隐藏信息,是信息污染的手段之二。大多数忽悠,包括成绩、B组C组、还有那个“最新铁证”,用的都是隐藏信息的手法,有些是有意的,有些是无意的。大家想具体了解这里的每件事,将来可以购买《忽悠的原理与技巧》,阅读其中“居委会大妈式推理”一节。
    信息隐藏非常常见,因为在以搞臭对方为目标的文革式传播中,对目标不利的信息,会在传播时被逐步删减。如果有质疑者居然试图真正搞清问题,他会很快被边缘化,在传播队伍中消失,退出质疑。最终留下的是对你最有杀伤力的,各种断章取义、删减、歪曲后的信息。我个人推测施爱东可能认为传播时会去伪存真,不是这样的,你要看这个群体本身的目标和态度。

例2:
    土豆网采访《求医》所在医院医生:“以前的嘛就是有窗口的,就墙开了一个小窗,后来翻成就是玻璃的,大玻璃都看得见的。”“我们装修什么时候啊?是,肯定是这个世纪了,就在2000年以后了。”——意思很明显,00年以前用的是小窗口,00年装修后是玻璃窗
    方舟子“转述”后:“另一医生说本世纪挂号处已经用玻璃窗了,并不是说2000年才开始有的,不排除1999年也是用玻璃窗。”——转述后的意思和视频原话基本相反

  这个叫做信息歪曲,是信息污染的手段之二。所有信息经过大污染源以后,或多或少地会被歪曲、改造、删减、污染。

    还有最简单的捏造信息,大家都懂的,是信息污染的手段之三。原本的例子有误,但我可以随便再举一些,比如什么14岁的小镇生活,陆乐是韩寒第二次的高一同学所以是伪证人,等等。

    好了,先说到这里,剩下的我不贴了,因为书将来还要卖。
  
  补充一点,上述三个例子除信息污染外,逻辑也破烂不堪,以免大家认为信息对就是铁证了。当然只列了三个例子,你会不以为然,这几个谣言我都没听过,或者,我早知道是造谣了。但是,谣言究竟有多少呢?因为写书的缘故,很多质疑者发现“铁证”都会爱特给我一份,我大致判定至少有几百个类似这样的谣言在传播——如果不是上千的话。每一个质疑主力,不管多么“德高望重”,是教授、学者还是名流,都制造或传播过至少两位数的谣言。最重要的是,谣言的杀伤力不在于它自身,任何谣言总会被辟谣或遗忘的,但它给你留下了先入为主的“印象”,并让你产生一系列地误判。除非你逻辑特别好,每件事都严格按逻辑判断,那么你顶多会被谣言骗,辟谣后就会恢复正常思维。但大部分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当然,最糟糕的情况是你只信老方,那么你连识别谣言的机会都没有。会先愤怒:此人这么假?后奇怪:这么假还有那么多人看不出来?再悲哀:中国真是个骗子天堂,那么多名人、媒体都支持骗子捧骗子。最后特别难过、并开始仇视社会:赶紧给斗士的基金捐款去,国家欠他太多了!
  奇怪,这些人,为什么要造这么多的谣骗你呢?因为听他们说,是为了“建设诚信社会”。

  施爱东为了写那篇文章,很辛苦,查了几个星期资料,甚至累病了。他知道谣言很多,试图清理,但他大大低估了在信息污染情况下厘清材料的成本,所以我还是能很快挑出十几处信息污染,如果多花些时间,还会更多。这个大家不用奇怪,包括为韩寒辩护的网友,也几乎个个都中了或多或少的信息污染,很多人也相信了两位数的谣言。所以我劝大家真的不要去搞了,毫无意义。我说一下我厘清材料的成本,约了几个朋友,花了足足两个月的时间。这完全是体力活,没有智力可言,而且即便做了这么大的努力,我也绝不认为自己的材料都是干净的。为什么要那么多,因为信息污染之下:
  
  1.材料往往是捏造、断章取义、歪曲的。所以对每份材料,都需要找原文原书原报道确认。视频材料,则需要看完完整的视频,看看转述有没有问题,有无断章取义,隐藏信息。

  2.论断往往也是假的。你看到个个“德高望重”的知识分子在那里发表论断,其实他们的论断,要么是从虚假、歪曲、断章取义的材料里得出的,要么传播别人的论断,要么是偏见所致。不是所有人都会像赵鼎新那么实诚的,人家至少在质疑前能坦白自己没看过《三重门》。更多的情况是这样的:XX教授声称:我看了一个小时韩寒演讲的视频,确认他……。(真实情况往往是)某个怀抱刻骨仇恨的质疑者,给XX教授发了一个韩寒一分钟的演讲剪辑,剪辑中还加了各种文字嘲笑和解说,并告诉我……,我看了以后,天真地信了。所以,你使用别人的论断之前,还是要去看对方做出论断时所用的材料。

    3.信息污染会造成污名化现象。此时传播者的责任心被减弱。我是传谣了,那又怎样呢?证据那么多呢!说这话的人,往往不会去想,别人传谣给他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啊。最后就是个你骗我,我骗你的游戏。

  怎么样对待信息污染?首先要了解它的目的是什么。是大幅增加你获得真实信息的成本。如果你没有时间去查原始信息,就不要幻想在信息污染的情况下得出正确结论了。你知道做机器学习或者数据挖掘算法时,如果100个信息有5个假的,最后会是什么结果吗?10个呢?50个呢?95个呢?只要超过5%,得出结果的效率就会极低,超过10%,就很难有正确结果了。所以,凡是存在信息污染的运动,不要参与。多学点有用的。
  
  其次,你要了解信息污染的最终目标是让你接受伪逻辑,假方法,此时你就被忽悠瘸了,人家要想骗你,一周出一个铁证也行,一天出一个铁证也行。比如用我质疑莫言的那几个方法,十分钟找出七个铁证,效率高极了。这个时候,你要学会反思。可以看《忽悠的原理与技巧》中“学会反思”一节。当你看到周围那些人在狂欢中做出各种奇形怪状的举动的时候,你要警醒。在被忽悠瘸以后,他们会非常容易被骗:
  
  蒋方舟的文章是老妈写的,因为她九岁的文章里,说她“善”字写了十年错别字。第二版这句话删掉了,因为心虚。——这不是特么的忽悠弱智么?这种“质疑”也能拿上台?还做了个电视节目?
  陈村的小孩杨乐山水是老爸捧的,因为99年到03年,陈村消失了四年,杨乐山水成了作家,是大人帮着小孩写作了吧。——后者99年才3岁,造谣造到3岁小孩头上了,作家居然得自己在文坛“消失”才能帮小孩写作,这不吃饱了撑着么?
  陈凯歌的电影是老爸导的,因为他之后的片子都没有开始的那两个片子好——这种帖子转发四万次,阅读上百万,我……完全无话可说。

  人总要有点进步。谁都会被谣言骗,都会被偏见所蒙蔽,但傻事做两个月不要紧,可别年复一年,一个个地干下去,这就傻透了。
  
  再次,信息污染总会忽悠出一大批人站出来“质疑”。始作俑者诱惑你们去骂这些人。辱骂对方,是筑墙的行为。平白无故地筑起人心的高墙。一旦墙筑起来以后,真假已经不重要了。就算辟了谣,别人为了面子,也要跟你干仗干到底。所以一定要记住:绝对不要去骂对方,也不要针对个人辩论。那怎么做呢?先等待一段时间,己方统一地发布讲道理的辟谣文章,指出对方造谣的地方,然后转发即可。其它一概不理。不要骂人。跟你有私仇,执意要黑你的人,骂了没用。没仇,就是被忽悠的,骂成仇人了。特别糟糕的是,你把一些正常的批评,比如冯唐的批评(虽然有点酸但是这确实是正常的文学批评,再者冯唐的文字确实比韩寒好,完全有批评的资格),还有毫无关系的人(比如和老方吃了顿饭照了个相的女孩子)都列入仇人名单。这就完全得不偿失了。

    像冯唐那样的批评,你要快乐的回应。不是说文字达不到金线吗?如果是我,我会这么回应:冯唐香港办公室的照片,果然遍布金线,韩寒要是胆敢过来,一触即死。

               断桥:《破壁人鈥斺斺満澐绮ā沸醋魇旨
                            配图说明:冯唐香港办公室

    韩寒是这么回应的,新书一本,金线一根:
                     断桥:《破壁人鈥斺斺満澐绮ā沸醋魇旨
配图说明:韩寒新书《我所理解的生活》。书名下贴一金线,宣示他的文字在金线以上。

  每个人,都要学会善用自己的话语权你们的转发,都构成了原帖话语权的一部分。如果对方不想讲道理,只想使用话语权,你就不要去转发辩驳了,因为别人根本不会听你的辩驳,只会沉浸于被传播、被追捧甚至追骂的话语权。此时你根本不用辩论,既累又无意义,还容易出错,浪费时间。用转发己方文章的方式,实现本方的话语权,用揭露对方造谣的方式,打击对方的话语权,即可。如果你有媒体的朋友,多交往,多联系。

    林猛:韩寒应该回顾一下他以前的文章,有多少地方是以俏皮话、甚至恶毒的话代替论证,诉诸读者的情绪来打倒对手(断桥补充一下,包括白烨,陆川,刘谦等等等等),如果他反思一下这个问题,我相信他以后的写作会对一个健康的公共论辩空间的建立有更多的贡献。
  施爱东也指出了相同的问题,这是值得一看的。
  
  对信息污染,我的总结是:沉浸于污染信息的人,最后会被别人污染的信息所骗,你骗我,我骗你,走不出来。沉浸于话语权的人,最终会被话语权所伤,你不跟别人讲道理,最后别人也不跟你讲道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zqy6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御树林枫的评论:

不是,给你个连接:http://book.163.com/12/0226/11/7R6FAQV900924JJM_all.html
御树林枫 回复 悄悄话 额的天~~这么多故事?《忽悠的原理与技巧》---不是赵本山的著作?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