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estNewBoy

饭面全戒先行者 快乐逍摇任我......
个人资料
正文

年輕人開始立遺囑了:有人留財產給初戀,有人給閨蜜 文章來源: 穀雨數據

(2024-05-11 04:48:31) 下一个

年輕人開始立遺囑了:有人留財產給初戀,有人給閨蜜

文章來源:  於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2668 次)
  
 
 
有人會經常談起死亡,但我們總還是會在生命中的某個時刻碰觸到這個終極的問題。越來越多年輕人意識到生命的短暫與無常,然而相比於回避死亡,他們選擇接受這個必然會到來的終局,並提前做好準備。他們早早立下遺囑,在法律認可的一紙文書裏規劃著自己的人生結局。
 
 
 
 
 
 
 
 
 
 
 
01  年輕人認真規劃“身後事”

今年3月,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發布了《2023年中華遺囑庫白皮書》。數據顯示,從2017到2023年,在該遺囑庫訂立遺囑的中青年超過1.8萬人。雖然總體人數不算多,但其在全年齡段的占比逐年上升。截至2023年底,在此立遺囑的90後達到2461人,00後也超過500人。

年輕人開始立遺囑了:有人留財產給初戀,有人給閨蜜

在中華遺囑庫的案例庫中,最年輕的遺囑人僅有17周歲,是一位經常熬夜的網絡小說寫手。他是在看到年輕人猝死的新聞後想到立遺囑。

“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個先來”,用一份遺囑梳理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擁有的一切,並保證它們按自己的意願分配,這是對風險的預警,也是對自己人生價值的守護。

白皮書數據顯示,中青年立遺囑的最大原因是“防止財產下落不明”,占比18.64%。除此之外還有“照顧家人”、“隔離自身婚姻風險”、“避免糾紛”等。

當涉及房子等高價財產時,任何一個細節都足以牽扯出一地的雞毛蒜皮。以上海市的房產繼承為例,如果產權人在世時沒有立下經過公證的遺囑,有繼承權的繼承人們也沒有達成一致,家務事勢必就要訴諸公堂。所以提前立遺囑也是為了不把麻煩留給他人。

 
 

遺囑往往牽涉金錢,立遺囑的年輕人也多是經濟發達地區有穩定收入來源的人。數據顯示,中青年立遺囑人群的職業占比首先為“企業高管”,然後是律師、會計師等“專業技術人員”,以及教師和醫生等“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

近幾年,女性中青年立遺囑的人數都明顯高於男性,且占比呈上升趨勢,體現出女性更有守護財產的自覺性。另外,雖然大部分遺囑人已婚,但隨著單身人群擴大,立遺囑的未婚和不婚者也明顯增多。截至2023年,在中華遺囑庫登記保管遺囑的未婚、不婚人士超過2000人,其中女性占比近七成。

02

用遺囑守護“最後的自由”

2023年的數據顯示,97.14%的中青年遺囑都涉及不動產,包括商品住宅、辦公樓、商鋪、廠房、車位等類型。雖然房子幾乎是所有人最重要的資產,但人活一世,值得惦記的又何止房子。

在不動產、銀行存款等以外的“其它”財產類型中,有個人收藏品,有裝滿個人物品的保管箱,也有微信賬號、QQ、遊戲賬號、虛擬貨幣等虛擬財產。

遺囑庫案例顯示,2023年初,一位擁有百萬粉絲的B站up主訂立遺囑,計劃離世後將賬號留給好友運營,並將名下價值300萬的虛擬資產給父母繼承。

更多情況下,虛擬資產被寫進遺囑不是因為值錢,而是因為它們存儲了太多的人生軌跡。那些耗費在遊戲或者社交賬號裏的大量青春,也許比現實財產更能證明一個人的存在。

 
 
 

在微博用戶@未讀UnRead發起的1010人參與的投票中,53%的人希望自己離開後,朋友圈等數字遺產被永久保存,給親人留念,另外47%則希望這些內容被即刻刪除。

通過遺囑,不僅可以看到一個人在世界上留下的痕跡,也可以看到他最珍視的社會角色與人際關係。或許也隻有經曆死亡的考問,我們才能看清楚生命中最值得在意的人與物。

在30歲以下的立遺囑人群中,77.39%選擇由父母繼承財產。隨著年齡的增加,選擇子女繼承的比例逐漸增加。

而選擇配偶繼承財產人群的比例變化更值得玩味。相比30-39歲和50-59歲區間,40-49歲的人群選擇配偶繼承的比例最低。白皮書在實際案例基礎上分析認為,該年齡段的人更在乎婚姻風險,對自己發生意外後配偶是否再婚會有所考量。

另外,並非所有的遺囑都局限於血緣與家庭。有人把部分財產留給初戀,有人留給閨蜜,也有人留給兒時的玩伴。作為“最後的自由”,遺囑可以隻保障自己真正在意的人的利益。

除了提供正式的遺囑文書服務,中華遺囑庫還在微信小程序上開通了“微信遺囑”功能。“微信遺囑”主要是傳遞親人、朋友間的叮嚀和囑托,不作為法律意義的遺囑。可以用文字、照片或視頻給親友留言,還可以選擇在本人去世後,由中華遺囑庫將其寄送給想留言的人。據統計,在累計收到的近十萬份微信遺囑中,71.13%的人會附上自己和愛人、家人的合照。34.89%的人會向愛人表白。

也許有人會說,正因為死亡距離年輕人還很遙遠,所以他們才能放肆地談論死亡。可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向死而生”的過程,對於死亡討論得越深入,才越能懂得生的可貴,對死亡準備得越充分,才越有坦然迎接它的勇氣。

願我們在通往死亡的道路上,都能跳出輕盈的舞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