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聊聊

聊到哪儿是哪儿,欢迎拍砖。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文章分类
正文

大学的人文教育

(2016-03-20 23:16:24) 下一个

这是一个现在父母不太关心的话题。毕竟大学学费太贵,谈这些东西,似乎过于奢侈了。

但中国人祖上可不是这样的。儒家治学的基本点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使没有其他的本事,修身是第一条目的 -- 是为《大学》。

传统西方的教育,本身的出发点也是做人为先。这是一种公民教育,教育的成果,生存的技能不是目的,一个参与社区的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才是目的。这种教育一种表述叫Liberal Arts Education。教育的内容不是关键,教育的方式才是。这种教育,偏重小课堂,偏重讨论而不是授课,有时候采用苏格拉底式的对话引导学生自己思考。

一个变种叫harkness method,在美国一些私立高中和传统高校流行。https://en.wikipedia.org/wiki/Harkness_table。

但整体宗旨,还是独立人格。独立思考,是独立人格的一部分。这里引用一个大学的宗旨段落:

Yale is committed to the idea of a liberal arts education through which students think and learn across disciplines, literally liberating or freeing the mind to its fullest potential. The essence of such an education is not what you study but the result – gaining the ability to think critically and independently and to write, reason, and communicate clearly – the foundation for all professions.

这种办学思路,跟不少把高中,大学,研究生院当成一条龙职业培训学校的思路格格不入。所以是不是要送藤,其实也应该是一个双向不选择的结果。要完成职业培训,去办学宗旨是这类的学校是错配。还不如直接了当地追求职业培训优秀的,比如本医连读,或者XX理工学院。

当然,在大学教育成本失控的现代,这种教育思路是受到严重挑战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大学校园内独立思考的空间也被政治挤压,变得主见难求。

从现实的角度,讲这些有什么用?直接的回答:没有什么用。不能直接转化为钱。间接一点的回答:赚钱生存其实是不那么难的,但对自己生存社会的缺乏了解,和对自己生存社会缺乏参与,一直是华裔在西方的瓶颈。把治学看作职业培训的一个负面结果,也就是限制了自身的自主能力。华裔的潜力其实还没有完全被挖掘出来。要更上一个台阶,从小学到大学的人文教育,个性品格教育,是老中家长需要补课的一个内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万得福 回复 悄悄话 不错。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