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中国试飞院一架伊尔76左翼内侧安装了一台新型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

(2015-02-17 22:02:41) 下一个

    近日,网友拍摄到了中国试飞院一架伊尔76试飞的画面,该机左翼内侧安装了一台新型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
 
    可以看到,该发动机短舱和结构类似于美国CFM56-7发动机和GE90发动机。
 
    这架挂载新型发动机进行试验的伊尔76最早在2014年1月首次曝光,有分析认为该新型发动机就是国产大型运输机运20的“中国心”WS-20发动机。
 
    一些分析人士指出,这款发动机就是中国以“太行”发动机为基础,自行研制的涡扇-20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该发动机将主要用于运-20大型运输机,未来,还可作为大型客机、新型双发中型运输机、飞翼布局远程隐身轰炸机和第二代远程反潜巡逻机的主要动力。
 
    据外国媒体推测,这种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已经进入飞行试飞阶段,将在未来5至7年内投入使用。至此,我国成为继美、英、法、俄之后第五个能够独立研制大涵道比高性能涡扇发动机的国家,该型发动机不仅填补了我国航空发动机领域的一项重要空白,更是作为我国航空发动机发展道路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可以说,迈过这道坎,中国航空发动机将正式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就像突破那层“窗户纸”,一系列先进技术将被接连攻克。
 
    据中航工业成都发动机公司网站1月9日报道,2014年12月6日,是成发历史上特别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某型号发动机自9月16日成功交付试飞单位以来,历时80天,在完成了地面装机、测试改装和科研试飞等工作后,圆满完成了整个试飞工作。在试飞中,发动机工作稳定,参数正常,满足试飞技术要求和大纲规定,得到了空军领导和某试飞单位的一致好评。
 
    在试飞过程中,公司高度重视,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同时挂飞也得到了上级领导和试飞单位的大力支持,这一切都为某型号发动机鉴定试飞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圆满完成试飞任务,公司精心制定了试飞保障方案,明确了保障目标,落实了相关责任;采取“分工合作、责任自负”的原则组织试飞保障,并负责发动机技术质量问题的判定和分类等相关工作;与中航工业西控等附件厂联合成立了试飞现场服务保障组,全力配合试飞某单位开展发动机服务保障,解决试飞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同时与飞行员积极沟通、协调,明确每次试飞任务的工作内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