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恶俗老狼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刚刚读完的两本书

(2015-03-31 11:25:51) 下一个

     
 

一本叫《The Giver(授者)》,是弟弟6年级英语课的阅读作业。

一本叫《The Catcher in the Rye(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姐姐9年纪英语课的阅读作业。

 

快餐时代,早已习惯了看图说话。认认真真地咀嚼小说,貌似已经是上个世纪的陈年旧事,更不要说英文书了。

读这两本书,也是很偶然的事。或许,是偶然中的必然。

 

姐姐的学习从来不需要我们过问,也坚决拒绝我们过问。直到有一天收到英语老师的伊妹儿,

姐姐的英语作业已经拖了许久木有交,如果再交不上来,就有可能挂科了。

挂?科??

惶恐!纠结!焦虑!沮丧!各种伤心!

苦口婆心,动情晓理,忆苦思甜,威逼利诱,各种胡萝卜加大棒。

Failure becomes inevitable

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我读完了《The Catcher in the Rye(麦田里的守望者)》。

 

上周开车送弟弟。居然忘带手机!

手机,就是成天低头看着傻笑,忘带就要呆望天花板的那个小玩意儿!

弱弱滴问弟弟,有木有小人书给粑粑看?从兜里摸出一本皱巴巴的书。

两天后,我读完了这本从未听说其貌不扬貌似并不厚重前后不到200页的书,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读后感:

Hmmm

 

我已经不记得自己初中高中的语文课本里都有哪些文学作品了。能够从遥远的记忆里挖掘出来的一些模糊形象,也貌似个个黑白分明,是非清晰。

这两本书,虽然风格迥异,却不约而同地拒绝在大是大非之间划出一道清晰的界限。

虽然他们对黑白是非都有非常明显的倾向性,但是在的光环里却隐藏着挥之不去的烦恼,在的阴影中却透射出安逸祥和的秩序。

 

我已经不记得自己初中高中时,是否为需要抉择而苦恼过。也许那时候的世界不像现在这样令人眼花缭乱,也许那时候的我不象现在的他们那样充斥着自我,所有的事情都是那么一目了然,所有的选择都是那么黑白分明。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一个不留神,已为人父。再一个不留神,他们已经长成姑娘小伙儿。

昨天还在为他们灌输人生的真谛,今天就已经被他们的言行彻底毁掉三观。

 

刚开始读这两本书时,禁不住为他们能够读这么有内涵有深度的书而感到欣慰。

哇塞,娃们真的长大了嗳。

渐渐地,取而代之的,是时不时冒出来的疑虑:

娃们读这书时,究竟是咋想的咧?他们能真正理解这书背后的涵义吗?本来就已经溢满荷尔蒙一团浆糊的脑瓜,再被这似是而非的故事一搅和,如果他们理解错了,或没有抓住重点,那该肿么办?

 

我试图旁敲侧击,找到答案。

他们不合作。

我试图循循善诱,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答案。

他们拒绝。

Failure becomes inevitable

 

恐慌,

袭上心头。

如果他们做出一个错误的选择,那该肿么办?

我必须制止他们,我必须引导他们,我必须保证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是的,是的。

这些念头在心中不断地膨胀,膨胀,膨胀,直到地一声炸裂。

---- 我俨然就是当年的父亲!

 

不记得是那本书了,好像是王朔的一本小说。

老爸小的时候立志:劳资长大了一定不能做俺爹那样的老爸,一定不能象俺爹那样教条,那样严厉。

当时俺心有戚戚。

小说的结局。老爸重蹈他爹覆辙,后悔不已。

当时俺不屑,我可不会象他那么笨。

 

恐慌,

袭上心头。

我在重蹈俺爹的覆辙!!

 

惶恐!纠结!焦虑!沮丧!各种伤心!

我真的能够眼睁睁地看着娃们做出任性的选择,而不顾吗?

感觉自己的三观被彻底摧毁。

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无能为力,无所适从。

 

我现在能够理解这些书背后的涵义,是因为我选择过,失败过,痛苦过,领悟过。

也许,也许

这是成长必须付出的学费。

也许,也许

我必须用我的心,而不是我的耳朵去分辨他们的心声。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也许,也许

也许我应该象Nemo他爹那样,just let it go,哪怕代价是,担心和忧虑。

也许,也许

也许我应该信任自己的娃儿,让他们自己来选择,哪怕代价是,混乱和失败。

Those are their lives

after all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城头草 回复 悄悄话 其实娃们读书时,压根就不看这本书写啥,正一目十行的找关键句关键词呢,快快完成作业才是正经事,谁爱读这些书呀。这个年龄的人都一样,无论在哪个时代。
5fruitsaday 回复 悄悄话 你真的很俗, 你要跟你儿子学才行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