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缀

定格瞬间 记录心情
个人资料
点缀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哦,我的蓝眼睛——看电影《第四十一》

(2014-04-15 16:48:10) 下一个







哦,我的蓝眼睛
——看电影《第四十一》
 
 
一对名副其实的俊男美女。一个金发碧眼、风度翩翩。另一个端庄清纯、英姿飒爽。一个被称作:我的蓝眼睛。另一个被唤作:我的礼拜五。当他们相拥在一起的时候,不仅他们自己陶醉其中,就是围观的人也是乐见其成,甚感欣慰。他们就是一对金童玉女,他们的美,太般配了。他们的相爱,太应该了。他们的容貌,太养眼了。
 
不过,他们的结局也太令人震惊了。他,竟被她打死了,死的时候才27岁。能怨她吗?她太革命了,她的原则,她的理想,她所信奉的真理高于一切。哪怕他是她的最爱,他背叛了她,背叛了她所持守的信念,他就必须得死。在这一点上她的心坚硬如铁,没有丝毫的回旋余地。
 
也是因为他太激动了,太喜形于色了。如果他不是忘记一切地向着那艏驶来的小船飞奔而去,她也不会举枪向他射击。如果他能够稍微压抑一下自己的兴奋,另外的任何结果都会比现在强。不过,她旋即就后悔了,她赶忙跑过去,抱起已经断了气的他,一个劲地呼唤着:蓝眼睛,蓝眼睛,我的蓝眼睛,哦,我的蓝眼睛啊!悲恸欲绝,无以言表。
 
他的死是偶然,也是必然。他是白军军官,她是红军女战士。他们之间本来不会有什么故事,可是他成了她的俘虏,她又被他那像海水一样蓝的眼睛迷住了,她喜欢上了那双蓝色的眼睛,这就种下了一个危险的因子。接着,又因为他们被风浪冲到一处荒岛上,于是他们之间就有了故事。她因爱情而欢欣,也因政见对立所苦恼,并最终导致他死于她的枪下。
 
他们的爱是在求生的艰难处境中萌生,在双双就要得救的时候,却以意想不到的结局收场。这个悲哀的结尾,凸现了革命时期,任何跨越于敌对的政治理念之上的男女情爱都是海市蜃楼,最后或是一切成空,或是不堪一击,变成悲剧。他和她的世界截然不同,他们的价值观与追求也完全不一样,总之她与他的差距太大了。因此,他们的爱一旦必须要面对最后的抉择,就不可能不遭受灭顶之灾。
 
故事是分作两个场景发生的。前半部分在沙漠。后半部分在荒岛。前者勾勒出一幅幅的画面是,革命的不易,战争的残酷。目的是要着力烘托出女主人公的她,在战争的环境下,经历过种种的磨难与考验,是一个坚强的女战士。后者则是进入正式主题,从她是一个女人角度,讲述了在一个离开了战场,离开了社会的荒岛上,当她只身与一个年轻的男子朝夕相处时,所必然要发生的故事。又因为这个男子的身份,而令这个故事平添了许多不可捉摸的悬念。
 
还是在他成为红军俘虏的那一刻,她看见他的第一眼,就被他那蓝色眼睛所吸引。正如她后来在荒岛上向他坦承的那样:你的眼睛真危险,能钻到女人心里,叫人不安。不错,她是有崇高的理想,有坚定的政治觉悟,是一个经过锻炼的战士。但她毕竟也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女子,她的血液里也会涌动着一种向往与冲动,这是一种本能的使然,这种本能的力量会驱使她模糊了她原有的原则,影响她的判断力。
 
于是当她有机会独自与他朝夕相处之时,一切便都是那么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她发现他那么有文化,肚子里有那么多的故事,这让她羡慕不已。他把自己比作了漂落荒岛的鲁滨孙,她便成了鲁滨孙的朋友礼拜五。这让她觉得很有意思。虽说她是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出身,没有读过书,但是她却很向往知识,尊重有文化的人。不仅如此,她自己在行军途中,她还尝试着写诗,借以抒发她心中的情怀。
 
尽管她写出来的诗句与战斗口号无异,但是从中却可以看出,这个女战士还是很有一些文学女青年的情调呢!也正是因为对文学的爱好和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她对他的好感自然就会急剧上升,从而令她无法避免地坠入爱河。她被感情牵着走了,她迷失了自己了吗?当然不是,她告诉他,她心里还牵挂着在岸上徒步行军的她的战友们,不知道他们处境怎样,是不是找到了大部队?她还是把政治信仰放在第一位。
 
因而两人之间的话题一旦涉及到政治,便会出现尖锐的矛盾冲突,其程度形同水火,不共戴天。为此,两个人都很痛苦,而她的痛苦则更甚。她陷入长时间的苦苦思索之中,甚至后悔不该爱他,她也确实想放下这段感情。可是她再理智,对于一个热恋中的女子来说,也还是无力能够断然舍弃这段感情。
 
相反,随着他的妥协,她错误地以为,他会放弃他的政治追求,而接受她的立场。因为她坚定地认为她是站在正义的一方的,而他也应该选择正义。当然,她过高地估计了爱情的力量,而被盲目的乐观情绪所欺骗。所以,当后来发生的事情严重地超出了她能够接受的范围时,她便措手不及,以至于不加思考地就把他变成了,她狙击名单上的第41个被射杀者。
 
她怎么就会毫不犹豫地就杀了他?也许是临上船前政委交待她的那句话,在她的潜意识里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政委指着俘虏同她说,在押解的路上,“假如遇到了白党,别把活的给他们。”原因是他有重要的情报要交给白军司令部,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杀了他,这当然是对红军的安全有利的。因此,做为一名红军战士,她在最后的关头杀了他,也是执行了上级交给的任务,情有可原,不算私刑。
 
可是做为情侣,她这样做的结果,不仅让他在中枪后的霎那间,惊讶得不敢相信她能够向自己开枪,连开枪者她本人也都不能原谅她自己的举动。所以她恸哭不已,后悔莫及。她是处于两难之中,鱼和熊掌无法兼得。情急之下,刻不容缓,她只能是听命于政治上的机械反应,枪杀了她深爱的人、她的蓝眼睛。面对政治信念,她是问心无愧了。可是面对爱情,她却不能不受到良心的谴责了。如果她还能够活下来,相信她一定是生不如死,会被痛苦煎熬一辈子。
 
不用说这是一部如假包换的战争片。可是,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这又是一部楚楚动人的爱情片。编导在战争的缝隙,在世外桃源一样的荒岛上,让时间定格在一对青年男女的身上,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们因两情相悦而绽放出来的种种奇妙与美好,以及还有他们所必需面临的困境与挣扎。
 
影片在描绘他们的感情发展,刻画他们的人物性格时,没有一处是多余之笔,也没有一处的情节与桥段不是生动之极,精彩之至。不过,他们终究是两个势单力薄的男女,他们的爱情再纯洁,也无法抗拒来自政治的压力。最终他们的爱被现实粉碎了,他们的人也成了战争的牺牲者与殉葬品。
 
这部影片开篇伊始,便有一个洪亮的画外音映入观众的耳膜:虽然这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是它却永远地留在了我们的心里。这句话显然很有预见性。这部影片完成于1956年,三十五年之后的1991年底,影片中的她为之捍卫过的前苏联解体了。一个帝国的轰然倒塌,也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一去不复返了。
 
然而作为一部前苏联时代的伟大影片,他与她的故事却没有因为这个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不复存在。硝烟远去,尘埃落定,那对俊男美女的音容举止还鲜活于人们的心里。而且他们的故事一点都不遥远,对于后来的人而言,依然是那样得震撼犹在,回音未散。电影《第四十一》,因为那声声呼唤而不朽。“哦,我的蓝眼睛啊”,想必你也一定会不断地听到,她那泣血的、回荡在穹苍岁月之间的呼唤。
 
 
电影《第四十一》链接: http://www.56.com/u79/v_MzEwMzE4NjA.html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2)
评论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香草仙子' 的评论 :

是的,俄罗斯出现过不少泰斗级的文学巨匠,而且他们的民族性也确实是与我们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从他们的文学艺术作品中,我们总能发现许多不同的东西,这也是高晓松在《晓说》里,用《茫茫俄罗斯》这个标题来描述这个国家与民族原因所在。

香草仙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点缀' 的评论 : 是的,日瓦戈医生也是深深打动我的一部电影作品。我收集了这部影片的录像,反复看。
还有一部俄国经典作品,战争与和平,也是这样大气有深度的。我一直不解为什么俄国的作家能不断写出这样的作品,下面康有为的评论说,是俄罗斯深厚的宗教和人文精神使然吧,给我启发。我觉得俄国地域广阔,冬季气候严酷,历史丰富,艺术传统深厚也该是原因之一。俄国人热爱生命享受爱情,也能勇于直面命运中不可抗拒的悲剧。这一点和中国文化中面对悲剧退缩回避的状态真是很不一样。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香草仙子' 的评论 :

多谢香草!这部影片是太有价值了。看后会让人久久不能平静。也正如你的描述:久闻大名的电影杰作,即便是如此残酷的人生,也有片刻的幸福温馨。这就是人性的光辉。

革命颠覆了一切的既成模式,社会阶层在大变革中重新洗牌,从《日瓦戈医生》到《烈日灼人》都是这方面的见证。无论是前苏联还是后来的俄罗斯,他们的艺术家在这方面均有过深度的诠释与反思。。。在这样的作品面前,观众是不能不被震撼的。

香草仙子 回复 悄悄话 非常感谢点缀分享这部影片。久闻大名的电影杰作。即便是如此残酷的人生,也有片刻的幸福温馨。 这真是人性的光辉。这部影片让我想起我曾经很迷恋的一部影片“Burnt by the Sun", 这种集人生的最美好与最丑恶于一体,对比强烈的电影风格,总会深深打动我的心。也让我更加迷恋俄国文化这奇特的浪漫主义倾向。

生活中,我有一个亲密女友的上辈家庭是白俄高层。十月革命后,全家逃到欧洲。看了这部影片让我对她祖父母父母亲的人生经历更有感觉了。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康无为' 的评论 :

多谢有为!“直击人性深处”的点评太地道了。这部片子是前苏联文艺新浪潮时期的开山之作,广受好评。在我们国家的极左年代对它进行过严厉地批判,把它当作投降主义的样本。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tournier' 的评论 :

Meg.好!虽然这部影片的主题很沉重,但是拍得很文艺,是一部很有内涵,又很好看的片子。在1956年那个时候,前苏联能拍出这样的影片真是令人叹为观止,所以它在嘎纳电影节上获得了相当的礼遇,被授予特别奖。。。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横塘雨眠' 的评论 :

多谢雨眠!是的,她是一个绝对忠于革命的人,在原则面前不含糊,是一个能做出大义灭亲举动的人。他的扮演者在银幕上塑造了许多经典人物,是一个难得的帅哥明星。。。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无名小绿草' 的评论 :

多谢小草!无名胜有名。。。



康无为 回复 悄悄话 前苏联时代能拍出不脱离具体的政治背景,又能直击人性深处的电影,是俄罗斯深厚的宗教和人文精神使然吧。前苏帝国只是强加在这个灵魂之上的一层笨重的外壳。谢谢分享。
tournier 回复 悄悄话 问好点缀君,谢谢又一佳作分享!

我还没看过这部影片,不过从你对影片的评述来看,它应该是非常精彩。我想不同的阵营里来的人政见不同,人性相通。但这种政见不同就好像是宗教信仰的不同,彼此要理解、容忍或融合是一个挣扎或许是痛苦过程。爱情(人性)的力量也许能让人们忽略彼此信仰的不同;也许不能让人们超越分歧。这部影片的结局还是信仰取胜。这让我联想到过去曾发生在自己家族(长辈讲述)许多悲喜剧。

谢谢分享这一深刻的作品,周末一定找个时间来欣赏它。
横塘雨眠 回复 悄悄话 又一部好电影,谢谢分享!
一直觉得玛柳特卡最后枪杀白匪军官是出于下意识,并非有意为之.也许就是所谓的阶级斗争这根弦绷得太紧使然.
据说演白匪军官的演员就是演牛虻亚瑟的,真是俊美,那双蓝眼睛确实能淹死人哪.
无名小绿草 回复 悄悄话 影评写得很美。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