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缀

定格瞬间 记录心情
个人资料
点缀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历史的另一面——读《巨流河》

(2013-11-11 15:46:21) 下一个







历史的另一面
——读《巨流河》
 

巨流河,即辽河,清朝时被称之为巨流河。它是中国东北南部地区最大的河流,也是中国的七大河流之一。全长
1430公里,流域面积22.9万平方公里,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齐邦媛,台湾著名女学者,集翻译家,文学家,教育家,台湾文学与文化的推手于一身,宅心仁厚,名高望重,被称为永远的齐老师。1924年生于辽宁铁岭的乡村,那是巨流河边的一片沃土。稍长,因为变故与战乱,便随着家人逃难,年轻时在漂泊中度过。抗战胜利后,由于内战的爆发,全家人未能再回到故乡,转而去到了台湾。
 
显而易见,以家乡的河作为书名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了,那是一种对故土的深情礼赞。那黑土地上,有作者祖父辈留下的深深足迹,也留下了她儿时的宝贵记忆。虽然她很小就离开了那里,可是那块土地毕竟是她齐家的根,她的血脉里流淌着来自那里的精华与传承。这份亲情与挚爱不会因为岁月的漫长,就可以被掩埋或稀释,反而时光过去的越久,心底对它的呼唤与难舍之情就越重。于是就有了《巨流河》这部书,作者自己,还有她父辈的故事也就浮出了水面,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录与见证,作为历史的另一面,呈现在世人的面前,令人感慨不已,唏嘘不止。
 
这部书被定义为记忆文学,是介于个人传记与往事回忆之间的一种文体定位,所以这部书就尽显平实,亲切。对于读者来说就像是与作者面对面,听她那口语化的叙述。徐徐而谈,娓娓道来,虽然波澜不惊,却是静水流深,蕴藏了极大的能量。读者仍旧能够从字里行间中强烈地感受到,中国现代史上那些曾经的风云变幻所带来的电闪雷鸣!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这是过去一个时期人们最常说的一句话,然而却不见得会引起人们的更多理解与重视。可是读了《巨流河》这部书,才知道了这句话的份量。而且也能更加深切地体验到,忘记历史岂止是背叛,简直就是罪过,是一种极大的犯罪。再如果,有历史而竟然不知道,那又是什么?那就是无知与愚昧了,是一种更大的缺失与过错。因此,这部《巨流河》对于今天的,明天的,未来的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来说,是一部别开生面的价值不菲之书。
 
作者的父亲齐世英是一位名人。年轻时就是一个有开明思想的人,在张作霖的军队里协助郭松龄将军从事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后来在八年抗战中又是一个抗日志士,在上海,南京和北京,以及后来的重庆,一直担负着领导东北地下抗日工作的重任。是一个对国家,对民族有贡献的人。到台湾后因为政见不同,被蒋介石开除出了国民党,成为一个被长期监视的人。书中,作者对父亲的人格和人品充满了敬佩,她父亲的操守与为人也深深地影响了她的一生。抗战胜利后,在重庆的校园里出现了许多读书会,那是共产党地下组织领导下的左倾学生的一个进步运动。作者也受到了邀请,但她还是写信向父亲报告了这件事。父亲回信告诉她,相信她有独立的思考能力,还是要专心于自己的学业为好。她立即就退出了读书会,为此还遭到侯姓学姐的打击和报复。
 
后来,她大学毕业,一位师长为她争取到了一个去美国名校读书的机会。父亲说,你现在应该赶快结婚,如果你此时去读书,很可能就成了一个老姑娘,又要远离父母与家人,在这样动荡不安的时局下,是不可取的。没有任何犹豫,她立即就听了父亲的话,放弃了去美国继续学业的念头。看到书的后面部分,她在年过四十之后,以三个孩子的母亲之身两次作为交流学者,离夫别子去美国教学与进修的经历,很自然就会让人联想到当初他父亲的意见是不是对的?如果她当时去了美国,那她在30岁之前就一定会完成所有要深造的学业,就不会再有后来的,因为要再进校门而付出的沉重代价了。不过,如果她的人生轨迹要是那样的话,恐怕就不会有《巨流河》这部书,也很难想象她会成为一位被学生爱戴,对台湾的文化与教育事业做过巨大贡献的齐老师了,因为很可能她就在美国生活下去了。
 
人生之路就是这么得诡异与叵测。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人生道路,人只能是一个马后炮,一个事后诸葛亮。现在看看,作者所走过的每一步路,都是一种天意,都是一种无法拒绝的必然。当她1947年应邀去台湾大学外语系当助教的时候,她,包括她的父亲都没有想到,她这一去竟像是冥冥之中带着使命前往那个海岛去打前站似的,两年以后,她的全家,还有几百万人都由大陆到了台湾。对于当时的亲历者来说,这肯定是一件既无奈,又悲惨的事情。他们做梦也不会想到,这个暂时性的撤退,转眼就是一个几十年的岁月沧桑。他们当中年轻的,是少小离家,等他们再回去家乡时,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者了。那些人到中年才去的人,自然是客死他乡,终生未能回到故里。人间悲剧之残忍可咒莫过于此,它害了多少人,多少家庭,多少亲情,至今想起来还令人无法正视。
 
这部书就像是巨流河水,奔腾不息,蔚为壮观。作者以她一生的学养,以及对家乡,对亲朋好友的挚爱之情,写出了一部有关一个家庭,一个个人,甚至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非常时期的那些特殊经历。说的是一部记忆文学,实际上更像是一部恢宏的编年史,是任何史学家所写不出来的那种至性至理之作。读者在书中漫长又遥远的年代里,跟随作者同行,从她的婴孩开始,一路注视了她的成长与成熟的各个时期。所以从一个更深入的层面上来说,读者参与了这个过程,也就像在那段历史中穿行,感受了一个不一样的人生与激情。在历史的另一面中,读者很快便消除了因为陌生而产生的紧张,随后代之的便是新奇与激动。原来在不一样的历史中,也有生命的灵动与正义的壮举。
 
对于大陆人来说,只是在近几年的影视剧里才恍然知道,在血与火的抗战激流中,即便是在日军占领区里,也有国民党的仁人志士在战斗,他们的勇敢无畏,他们所付出的牺牲,也是顶天立地,可歌可泣的。书里就有许多这样的内容,虽然还不是来自最前线的直接描述,但是从侧面仍可充分感受到那些战斗在日军心脏里的勇士们是何等得可敬可佩!可是不幸的是,抗战胜利后,那些在东北坚持秘密战斗的志士们,不仅没有享受到胜利的成果,还要面临更大的苦难,为此作者的父亲痛心疾首,无言以表,无法面对。他深知对不起那些战友,然而他又有什么法子,这是蒋介石的过错,他用人严重不当,所以铸成大错,遗祸无穷。
 
张大飞是一个英雄级的人物,他是在战场上与日军殊死搏斗的勇者,他是那个时代另一类有志青年的优秀代表。他父亲因为同情抗日志士而遭受日本人酷刑至死,从此为父报仇,为民族而战的志愿就成了他一生的目标,并且就在胜利即将到来之际,他以身殉职,战死在空战战场。看了这部书,才知道南京还有一个空军烈士墓园。那里有阵亡在抗日战场上的700多位美国空军飞虎队的志愿者,还有3000多位中国飞行员。张大飞就是当中的一位。他们是既普通又光荣的一个群体,抗战胜利的鲜红旗帜上,有他们的鲜血和青春。他们用生命换来了胜利,赢得了和平。他们不应该被遗忘,这段历史也不应该被埋没,反而应该被全体国人所知悉,他们的英勇事迹,佩得世世代代中国人的景仰。
 
张大飞与少女齐邦媛的爱情是国难当头之时的一点小小的浪漫,说明那个时代的年轻人是多么得生不逢时,他们是真正做到了国家第一,个人第二。爱情更是一种奢侈,不可能,也没有机会得到实现。张大飞阵亡前写给作者哥哥的信,其情之纯,其义之真,其心怀之磊落坦荡,其人品之亮节高风,令人钦佩之极。不知道今天的那些与他们当时同样年纪的人,能否对此能予以理解与认同?自古英雄出少年,什么时代都一样,年轻人不仅身强力壮,精力充沛,也是国家社稷的栋梁之材,有他们在就国之有幸,敌人就奈何不得。抗战的胜利正是由千千万万个张大飞样的青年英雄前仆后继,不怕牺牲换来的。他们是民族的卫士,是青年的楷模,理应得到应有的荣誉与缅怀。
 
某著名导演看到这部书后立即就有了要把张大飞的事迹搬上银幕的想法。作者断然拒绝了他的要求。其实也是也不难理解,那本是作者心中永远的痛,她能够把他写到书里,已经是她的一种牺牲与坚强了,她怎么可以允许这样一个在她心中有着不可替代之位的人,成为一部剧情片里的角色呢?哪怕他是英雄!作者的坚持是对的。不管出于何种动机,烈士已去,不容打扰。他已经把生命贡献给了他的祖国,还复何求?后人对他和他们能够始终给予该有的景仰与感激就足够了。就像张大飞少年时得到过作者母亲的关怀一样,如今他身后的一切自然也会得到作者的珍惜与爱护。张大飞的在天之灵是可以安息了。
 
作者的母亲裴毓贞女士,年轻时与丈夫有长达十年之久的分离之苦,有关情节在书中都有细致入微的描述。看后不禁让人对当时中国妇女地位的低下而生同情之心。作者的母亲,生长在一个与齐家同样殷实的富裕之家,有四个哥哥,父母只有她一个女儿,是家中的掌上明珠,是一个大小姐。可是嫁到齐家,也是要三从四德,从一个好媳妇,好妻子,好晚辈做起。在作者的记忆中,她母亲从来都是在祖父母吃饭时,垂手站立在侧,随时恭候伺应着的,待服侍他们吃完饭之后,她自己才能开始进食。
 
后来,在作者姥爷的帮助下,作者的母亲去到南京,到了丈夫的身旁。从此这位母亲终于苦尽甘来,虽说是生活极不稳定,可还是很幸福的,她相夫教子,操持了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更为可贵的是,她把自己的家当作了一个爱的基地,让那些东北籍的军校学生,还有东北中山中学的流亡学生在她的大家庭里,得到了家的温暖和亲人般的关爱。她在北京时,更把自己的家当成了一个接待站,变成由东北而来的抗日志士进关后的第一个落脚点。
 
显然,这位女性是善良而伟大的,就跟当今在北美有许多敬虔的基督徒家庭一样,他们打开家门欢迎初来乍到的留学生到他们家里做客,做好吃的给他们吃,诚心诚意地招待他们,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尽快地开始适应留学生活。所不同的是,作者的母亲早在70多年以前就这样做了。作者深得正直的父亲,善良的母亲的传承与荫蔽,所以她的一生比她的父母要顺利与幸福得多了。义人的后人定享厚福,圣经里的承诺是不会不兑现的。
 
书中的前半部分讲的都是大陆的事情,是对往事的追忆,讲述了由作者的眼睛里看到的父母和她对父母身世与经历的了解。其中,对于当时中国东北政局的分析,特别是对张学良的分析定位,是从来没有过的犀利准确,一针见血。书中说,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后,张学良继承了他父亲的疆土,权力和财富,但是却没有他父亲的智慧与尊严,所以当日本人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他仓皇地率领几十万军队退到关里,不放一枪地就把东北拱手送给了日本人。对于这笔历史帐,以前只知道是张学良是听从了蒋介石的命令,现在才知道,其实张学良也是逃不了干系的。
 
同时,作者还以大量的篇幅记叙了她的求学过程,她在南京上小学,后来在逃难过程中在湖南上学,以及到了重庆在南开中学读了初高中的经历。特别是还有作者后来去到,已迁校到四川乐山的国立武汉大学的学习生涯。这些经历伴随着日军空袭,时时都有死亡的威胁。但是在动荡的战争环境下,作者还是有幸完成了良好的教育,她的学历是完整而扎实的,这为她以后服务社会奠定了必要的基础。而且通过作者的介绍,读者对于当时的大学里的教育状况,特别是对于那些学富五车的老先生们的为人与教学情形有了第一手的感受。那时的为人师表者,是真正的学者大师也,无论是人格上,还是学问上,都是年轻学子的表率。
 
书的后半部分,作者讲述的就是到了台湾以后的生活与职场经历,可以说是作者的奋斗故事。其过程之丰富,经历之传奇,令人叹为观止。因此,此书的后半部分甚至比前半部分还有内容,还要好看。在这一部分里,我们看到了作者是怎样由于因缘际会,离开职场,又回到职场。在一生的教书生涯中,中间还有至少五年当了公务员,在编译馆从事推动台湾文化事业发展的工作。从把台湾的文学著作翻译介绍到世界上,再到组织专家学者为台湾的中小学生编课本,每一项工作都极有意义,又富有成效。作者是台湾文学得以传播的功臣,也是中文课本去政治化的推手。可谓劳苦功高,居功至伟,功在后人,功在社会。
 
看了作者的叙述,对于一个没有到过台湾的华人来说,是极其宝贵的。虽然故事涉及的只是教育与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例,但是还是可以让人窥一斑而知全豹。让人们真实地感受到台湾社会的发展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经过一大批像作者这样的知识分子,还有各界人士一同打造拼搏得来的。作者的奋斗历程可以被看作是当年台湾社会锐意进取的一个缩影。不难想象,那个时候的台湾,也是一种激情燃烧的岁月,人没有省内省外之分,大家都兢兢业业,不分彼此,团结合作,齐心协力,人人都把建设台湾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从书里可以看出,外省人实际上是建设台湾的中坚力量。台湾铁路就是一例,作者的丈夫罗裕昌是四川人,从年轻时分配到台湾工作开始,为台湾的铁路事业整整工作了40年。有台铁之父之誉,或者准确地说,他是台湾铁路电气化之父。这位先生跟他的妻子一样,也是一个淡薄名利之人。他放弃了在台北的好工作,宁愿到台中去再创业。后来他率先在台中成功地建成了铁路自动信号系统,结束了靠人手摇旗,指挥火车进站或发车的历史。后来,他又成为台湾铁路实现电气化的领军人物。这样的外省人决不是一个或两个,而是组成了一支庞大的队伍,他们把青春和毕生的精力都默默地贡献给了台湾。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否则也不会有台湾的经济发展。
 
后来,从李登辉上台,族群关系就被当作一个政治筹码被政客们不断地使用。到陈水扁主政,局面就更加恶化。作者这样的人,在台湾居住和工作的时间比在大陆还长出几倍,早就是一个事实上的台湾本地人了,居然还被当作外省人,同外省人一起遭受歧视与打压,真是枉顾事实,伤害了早年就到台湾打拼的所有人的感情。这样的政治环境也肯定是难以为继,难得人心。但是,令人欣慰的是作者的书在大陆也大受欢迎,作者也受到了大陆读者的真诚礼遇与衷心崇敬。这是人心所向的事实与主流,不是以族群来界定来挑动事端之人可以撼动的。
 
后来,作者终于也回到阔别已久的大陆,见了老同学,老相识,也回到东北老家找寻家的痕迹。不过,作者的回乡之旅毕竟是来去匆匆,无法静下心来细听来自黑土体的述说。如果有那么一天,望德高望重的作者能够再有机会回去东北的故乡,并且能常住一些时日的话,那一定是一件很美的事情。如此以来,一方面会很从容地重温儿时记忆,另一方面也可以重新感受巨流河的跳动,从而在历史的沉淀中得到更多的回望与慰籍。然而,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故乡虽在,却早已是人去物非,经过了80多年岁月的洗礼,如今的故乡,亦远不是作者儿时心中的映像了。面对陌生的一切,作者的乡情只能保留在心里了,那是永久的,无人能夺去的。
 
作者的一生,丰富精彩,珍贵厚重。少年时经历战乱,年轻时到了台湾,嫁人生子,再回职场打拚。并且作什么都很出色,都才华洋溢,成就斐然。她就像一颗璀璨之珠,在哪里都熠熠生辉,耀眼异常。这一切都得益于她年轻时刻苦读书而奠定的功底,成年后终于厚积薄发,屡有建树。到了晚年,她坐了下来,以一部《巨流河》献给她始终深爱着的故土,同时也是一份厚礼,献给了她的大陆同胞,让他们从这部不一样的历史中,看到了历史的另一面,看到了一些未曾看到过,也未曾知晓的史实。齐邦媛先生是令人尊敬的,她的贡献,她的意义,她的价值,随着这部《巨流河》的问世,已经远远超过人们今天所能洞见的。相信后人也会像今天的人一样,尊敬她,谈论她,仰望她。她很了不起,她就是一部历史,她与历史同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8)
评论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半缘修' 的评论 :

是,她的书很沉重,但的确是“哀而不伤”。这正是她的人格魅力所致。
感谢你的鼓励!在文化的沃土上,巨人所给予我们的养分是无法言表的。
南京第一个夜晚的经历就是最好的证明。。。


半缘修 回复 悄悄话 还记得晚上到南京时,通宵不睡,爱不释手地读了一个晚上。被作者的哀而不伤的叙事方式深深迷住了。
就象一进来就迷上你的影评。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anngora亦虹' 的评论 :

多谢留言与鼓励!我们都是《巨流河》的读者,所以也都是齐先生的学生了。。。


anngora亦虹 回复 悄悄话 我看了这本书,可惜看的是有删节的。你的评介好极了。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Tingtingyuli' 的评论 :

感谢你的留言!好书就是这样,拿起来就放不下去了。而且这本书确实填补了我们认知上的许多空白,让我们的观念得到了很大的充实与修正。齐先生是华人之光,《巨流河》将载入史册。以后的人要研究20世纪中国的历史,这本书肯定是必读之书。。。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横塘雨眠' 的评论 :

多谢鼓励与共鸣!我读的是台湾版本,可是蓝色的封面设计让我很有感觉,看上去就很符合书中的叙事风格,沉稳而不张扬,拙于华丽,却又极其得言之有物。是深潭无波的境界。。。

Tingtingyuli 回复 悄悄话 多谢点缀如此丰富精确的的书评。我当时读到这本书时,就被书中的故事与历史所吸引,恨不得一口气读完。我从书中了解到了许多以前不知道或不清楚的历史。再读你的书评,我觉得又温习了此书。你的书评所说的正是我们所感受到的,也表达了我们对作者的敬意和感谢。
横塘雨眠 回复 悄悄话 非常您的推介和评点!这部书内容厚重大气,文笔哀而不伤,温柔敦厚,确实感人至深.
台湾版封面是深红底色下的沈阳城.蓝色封面版是大陆出的,据说已有删节.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