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缀

定格瞬间 记录心情
个人资料
点缀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一个失败的改编——看电影《金陵十三钗》

(2011-12-18 13:57:06) 下一个

 



一个失败的改编

——看电影《金陵十三钗》

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knMlPlxonPY

 

一般地说来,同一部文学作品由小说改编成影视剧的话,如果由原作者操刀执笔,通常都是越改越好,能够锦上添花。可是也有例外,比如这部由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金陵十三钗》就令人大跌眼镜,大失所望。

 

该部电影完全颠覆了小说的立意与框架,严格地说这已经不是在原作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改编,而等于是一次重写,是一次对原作的重新编排与诠释。遗憾的是这个重新来过,并没有更上一层楼,而是远远不及原作的水准。

 

原作的重要人物英格曼神父在电影里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白人酒徒,他的正式身份是做殡葬的入殓师。这个改变相当的不可思议。据影片的导演说,按排这样一个角色,是想说明连一个二流子一样的人,都能够为保护女学生尽力,就会令这个故事就更加感人了。

 

可是没有了神父,没有了强有力的教会做基础,只是靠一张西方人的面孔,就可以跟日军周旋吗?就能够达到目的、保护好那些女学生吗?显然太苍白,太没有说服力,也太不可信了。把原小说中一个非常坚实可信的人物——英格曼神父与他背后的宗教依靠拿掉了,真是一个不可原谅的倒退,无疑于自废武功,自毁故事的根基,比杀鸡取卵还严重。

 

小说中的中国伤兵是战斗失利后被日军集体屠杀过后的幸存者,在李教官的带领下逃出虎口后去到教堂寻求暂避的。他们在教堂里不是贪生怕死,而是继续与日军周旋,并且也为了保护女学生与妓女,五个人都先后献出了生命。他们在日军面前视死如归,死得光荣,死得伟大。

 

可是到了电影里,他们成了一支骁勇善战的突击队,穿戴整齐,装备不俗,为了保护女学生,不惜正面与日军开战,演成了一个《抢救雷恩大兵》的好莱坞战争大片。这个情节的改变有何根据,又意义何在呢?

 

如果中国军队这么有斗志,这么有战斗力,日军敢侵略中国么?他们能攻下南京么?显然这个情节的安排,既不符合史实,也与故事的基调风马牛不相及,并且沉长多余。据说拍摄这些战争场面所烧的钱比付给好莱坞影星、入殓师的扮演者比尔的费用都多。这真是一个愚蠢的构思,花费巨大又与故事无补。

 

小说中,故事的叙述者,书娟这个女学生,其父母都远在美国,是爱国抗日的知识分子。可是到了电影里,她的父亲却成了为日本人效力的汉奸式的人物。理由是不放心寄宿在教堂学校里的女儿,要留在南京看顾她。这个情节的设置又是一个极大的突兀,严重影响了书娟这个人物的清纯形象,就像是在一锅鲜美的汤里加上了一粒老鼠屎,是改编的又一处败笔。

 

小说的最大看点,也是最感人之处是十三钗是抱着必死的心,代替女学生们跟随日军而去的,临行的时候她们人人身上都揣着尖刀、剪刀等物,准备随时要与侮辱他们的日军同归于尽。可是到了电影里,却成了另一种模式。

 

听听玉墨是怎么做思想工作的,她对女伴们说,“我们(跟随日军)去一趟,难道还能要我们的命不成?他们(指日军)不就是寻欢作乐么?什么样的男人我们没有见过?还在乎这一次么?”

 

看到这里真是令人扼腕!作者的情怀怎么能有如此的大变化呢?看看莫泊桑的名篇《羊脂球》吧,100多年前的法国妓女都知道不能把肉体交给占领军蹂躏,虽然她是吃男人饭的,但是她更有民族气节与自尊心。

 

本来在小说里就让人们看到金陵十三钗个个都不逊于羊脂球,在我的小说《金陵十三钗》读后感里,就有朋友留言说,金陵十三钗的故事,让她想到了羊脂球这个文学经典人物。然而可悲是到了电影里她们自动降格了,远远不如羊脂球了。仅从影片中看,人们断然不会把十三钗与羊脂球联系在一起。

 

更加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电影结尾时故意让十三钗只剩下十二钗,为的就是要表现须眉也不让巾帼,男人也愿意为保护女学生出力。这可真是画蛇添足,狗尾续貂了。看了直叫人恶心。

 

而且也从根本上颠覆了金陵十三钗这个称谓的真实性,变成编导的一种异想天开的随心所欲。由此很怀疑编导是不是已经失去了判断能力,他们是不是太看重噱头了,结果就走入了旁门左道而毫无意识了呢?

 

一部号称是大片的电影,所谓历时五年,耗资6亿人民币,可是最终的结果它离艺术与真实越来越远。离自我欣赏与陶醉却越来越近。它甚至亵渎了南京大屠杀中的亡灵,当年他们屈死在中国的软弱无力与日军的野蛮暴行之下,今天他们被一些人为了票房,为了金钱,为了奥斯卡的梦幻而形同绑架了。九泉之下的他们一定会对这些人无言相对,摇头叹息了。

 

同样是讲战争悲剧的《辛德拉的名单》就没有这样的张扬,这样的色彩,这样的不自量力、预取予夺。可是人们在那部电影里看到的是什么?是良知,是力量,是正义,是尊严。反观电影《金陵十三钗》,人们看到的是什么?是色情的渲染,是肉感的炫耀,是一种可怕的哗众取宠与市场取向。

 

人们还记得,这位导演每一次在奥斯卡之路上功亏一篑的时候,都会强调说他根本就不在意会不会获奖。可是这样的清高并没有耽误他一次次地向奥斯卡冲击,据说今年已是第五次了。在中国这可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壮举。不过,艺术同民心是一样的敏感之物,如果你怠慢了它,那么你的作品无论怎么包装也不能成为艺术,金钱堆砌起来的就是金钱。

 

国产电影并不乏有才华之作,张猛编导的小成本电影《钢的琴》就很有看头,其中对生活的描写与诠释就给了人们很多的启迪与联想。这样的电影如果有充足的资源支持,它走上奥斯卡的领奖台还是有可能,也是有意义的。

 

看过了小说《金陵十三钗》让人对人性的高尚与美好充满了礼敬与感动。可是看过了电影《金陵十三钗》后却只有遗憾。如果你恰好没有看过这部小说的话,可能也许还认为电影不错,可是不争的事实是,没有这部小说怎么又能有这部电影呢?所以评价这部电影离不开它的必然参照物原作小说,这恰是被编导们忘却了的残酷事实。

 

如果说这部影片还有点可取之处的话,就是对电影中的妓女的扮演者们,培训得很成功。虽然她们还是那么年轻,但她们的扮相、做派、语言等都很有风尘味儿,而且还都是七八十年以前的老风尘味儿,这可是相当难能可贵的。说明这部影片中还是有扎实的一面,至少为国产电影贡献了一批来自秦淮河上的妓女之最。

 





                       Alone by Ernesto  Cortazar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21)
评论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2188的评论:

谢谢2188君!很赞同你的见解!的确不应该拿妓女说事,在这一点上,电影宣扬得太过分了,令人不敢苟同。。。

至于有些人的出言不逊,2188君不必介意,网上很多事情已经让人见怪不怪了。。。而且你说得对,那些无聊的跟贴根本就不需要理睬。。。


2188 回复 悄悄话 同意北极企鹅的观点,是啊,那个年代,有几个妓女是主动跳进火坑的呢,那个大时代下,人的命运都不会好到哪里去,拿妓女说事很可恶,一点同情心都没有。

我的意思是:妓女是弱势群体,这么高调的宣传妓女的闪光的人性,表面上是歌颂了妓女,实际上呢,是骨子里对妓女有一种歧视,妓女也是人,作家艺术家要是有点人文关怀,就不会这么做作的渲染所谓闪光的品质了,莫泊桑的作品为什么能流传至今,那时因为作品中有着深刻的人文关怀,同样是说妓女,可人家就说得自然,说得好!

点缀君,不小心跟了你在书香的贴,没成想凑了个热闹,有少数人在那不依不饶,我不再去看那些无聊的跟贴了,我是没有看电影,可我也有说话的权利,而且,我也没有写影评,我就说了和北极企鹅一样的观点,这种以妓女来吸引眼球,就是商业化运作的手段,确实很无聊做作!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Laoxiangxyz1的评论:

谢谢L君,感谢你的热心!

其实我并不是评论这部电影,而是说改编的问题。我是很推崇原作小说的,为此我还专门写过一篇述评,题目是《妓女也有大写的人——读小说金领十三钗》,(这是链接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1110&postID=29385)。

如此说来,我是认真读过这部小说的人,也是认真看了电影的人,所以我才会有更多的发言权。我的观点很明确,这个改变是很失败的,把小说中最精华的部分都改得没有了。。。变成了一部很错位的电影。

我没有去过豆瓣,没有看过那些评论,我所写的都是我的真实感受。当然这也是我的一己之见,我只是表明了我的观点,并不是要去说服谁赞同我的观点,点到为止就好。

我不看好这位所谓的大导演,我认为他的才华已经被高估得太多了,自从巩俐离开他之后,他就没拍过什么好片子。如果对他少一点儿期望,也就不会有这么多的意见相左与不快了。。。

再次感谢你。。。不再讨论了,不值得,也不必要了。。。

Laoxiangxyz1 回复 悄悄话 谢谢你的文字,推荐一篇影评给你。
请读网上此文: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皆是读书人 From :我爱成都

同事拿着赠票非拉我去看这我根本不感冒的《金陵十三钗》,我仍然带着我的偏见去看——网上不都说这片催泪么?我倒是要看看能不能把我给催哭!

结果如我所料,我没哭,我从头到尾一滴眼泪都没流。

结果并不如我所料,有些东西梗在了喉咙里,一直梗着,梗得我一晚无眠。
第二天,我开始到豆瓣看影评,长评也看,短评也看。
第三天,我开始自己写影评,发到了天涯来。
第四天,看着那些毫无来由、胡乱抨击这部电影的评论,有的甚至连电影没看就大放厥词,我着急,我上火。

我这才明白,我中毒了,中了这电影的毒。

那种琐碎的、断续的、缓慢推进的电影叙事方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还未察觉到,感思已一点点的进入内心,悄然于心底蕴藏。

那些简约的台词,平淡的情节,由浅及深,像一杯温茶,渐渐沁入心脾,又好似一把尖刀慢慢刺入胸膛,有一种无可名状的痛。

那个没有结局的结局,一如国画中的留白,留给人无尽的思考。

是的,没有复杂的剧作结构,没有花哨的电影语言,没有快速的电影节奏,没有高潮的电影结局。

所有大片应具备的元素,都没有。

却为何如此让我着魔?我沉湎在电影带来的情绪中,一周了,拔不出来。

也许,一部好电影,带给人的,不是转瞬即逝的愉悦或刹那感伤,而是持续的感动与思考。

也许,一部划时代的好电影,在面世之际,注定是毁誉参半的,唯有留待时间去印证。

这是一部好电影吗?如果不是,为何各大门户网站的影视版、微博的热议话题,都与这部电影相关?截止今日,豆瓣电影上3221条长 评,45795条短评;,当之无愧成为2011年度国内最受关注的电影。既是一部烂片,不是应该像《杨门女将之军令如山》和《东成西就2011》一样,悄 无声息地迅速沉没吗?何以一石激起千层浪,竟惹口水无数?

什么资深影评人、电视台主持、女权主义者,什么专家、教授、记者,各大网站带V的知名人士(以下统称为文化精英,欢迎一一对号入座) 一个个跳将出来,欲与“国师”试比高,纷纷发表影评,用最专业的术语,以最高的姿态,从意识形态上去否定这部电影,抨击张艺谋,连带为这部电影洒了热泪的 观众也一并讥讽——“廉价的泪水,浅薄无知的感动”。

我都快三人成虎怀疑我自己了,很想弱弱问一句:我们看的是同一部电影吗?

可能带V人士自然有着带V的视角,能看到很多我们芸芸众生所看不到的东西,文化精英们之所以称为精英,自然是比咱们这些平民百姓更有文化上的优越感。他们能左右媒体,引领舆论的导向,他们说什么,便是什么。只有他们的感动才弥足珍贵,他们的眼泪才深刻隽永。

别人眼角眉梢尽是鄙夷的大烂片,我心心念念到现在都没解毒,好吧,我浅薄,我无知。我书读得没精英们多,视野没精英们宏大深邃,说不出什么专业术语,更没有从意识形态上去谈论的高度。

我只浅谈一点,妓女,这部电影的非议焦点。

1.污辱名著论。

首当其冲的就是题目。知书达礼的带V人士认为,《金陵十三钗》的“十三钗”是妓女,曹雪芹笔下的“金陵十二钗”是大家闺秀,电影用这样的名字良心大大的坏,是给中国名著《红楼梦》泼脏水,还冲奥?丢脸丢到了国外去。

老外看不看得懂《红楼梦》我不知道,但看懂了《红楼梦》的人断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曹雪芹笔下的女子死的死,出家的出家,被卖入青楼的卖入青楼,“择膏梁,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十二钗里沦落风尘的还少吗?巧 姐、妙玉、湘云(87电视版)。曹公写这“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红楼梦,正是为着这天下间可怜的女子所写,在曹公心里,可从来没有把女子分个三六九等, 甭管小姐丫头还是妓女,在他眼里都是可爱又可怜的女子,一个个鲜活灵动的、坚忍美丽的女子,他为她们在那个封建时代的悲惨境遇感叹、痛惜!

我认为《金陵十三钗》这个名字取得极好!不管是百年前红楼梦里的十二钗还是此刻电影里的十三钗,她们隔着时空的长河彼此辉映——同是金陵女子,同样被时代的车轮碾过命运,都有着悲凉的结局,却都有着高洁的灵魂!

“她们很坚强,勇敢,细腻,出色…有着永恒的力量和美……”

约翰跟贾宝玉一样,是这群女子活过,美过,爱过的见证,所以电影的处理手法是淡化约翰和其他男性,把更多的颂扬给了这群女子。

这样的一个名字,这样的一个立意,是向曹公致敬。

2.妓女救国论。

文化精英们认为,像南京大屠杀这么沉重的题材,就不要把妓女掺和进来了,三十万亡魂来自各个阶层,为何视角非对准妓女不可,电影表现妓女救国,是对爱国人士的一种侮辱。

首先,这部电影取材于严歌苓的同名小说,严歌苓的构思源自于记录南京大屠杀的魏特林女士的日记,妓女挺身而出的义举,是有真实记录的。

从事妓女这个行业是被迫,或是自愿,都不能否认她们属于平民的一部份,她们象征着被鄙夷和漠视的底层人民。

在强与弱的关系对照中,在七十多年前,在日军的铁蹄下,她们是弱者,在七十多年后的今天,她们依然是弱者,承受着非议与白眼,她们成为一部讲述弱者拯救更弱者的电影主角,合情合理。

为何表现了妓女的高尚,就是侮辱了爱国人士。我不知道这样的逻辑从何而来。当你提出这样的论点时,已然把生命排了个座次。生命本无分贵贱,妓女不可以爱国吗?因为她们身体不干净所以连带着灵魂也不洁净?精英们孜孜以求人人平等的民主,此刻又体现在哪里?

更何况,我并不认为她们不干净,我也看不出卖肉和卖字有多大区别。虽然妓女所从事的行业技术含量低了点,但至少是自食其力,比起那些被精英们包养的小三不要强太多哦。

其次,这不是一部南京大屠杀的记录片,不可能详尽描绘出一幅众生相。这部电影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讲述了一小部份人的故事,由此折射出 当时整个南京的惨烈,引伸出对战争的声讨与反思,这部电影所传达的思想,已不仅仅局限于反映南京大屠杀中日本军队的恶行,而是对所有战争摧毁人性与文明的 控诉。文化精英们不是老强调什么国际视野抨击国人目光短浅么?现在,务必请各位拿出镜子照一照,谢谢。

这部以小见大的电影,不是妓女在唱独角戏。有本打算出城,却为了保护女学生战至全军覆没的一队国军;有在教堂打杂的中国男孩乔治,虽 然他有一个英文名字,但他的瓜皮帽加长衫,他木讷又执着的性格,都象征着他是那个年代中国普通老百姓的真实写照;有来自外国的草根阶层,一个殡葬工,这是 那些当年选择留在炼狱南京为避难者开辟安全区和冒死带出影像与文字记录的外国友人们的缩影;有代表中产阶级的***官员,为救孩子不得已当了汉奸……正是 这些来自各个阶层的人们的努力和牺牲,才完成了拯救女学生这一共同的义举。与其指责张艺谋的镜头只对准了妓女,不如先检讨检讨自己为何无视除了妓女以外的 其他角色。

再次,这部电影没有什么政治述求,既没有反映爱国主义精神,也没有为现任政府作什么“洗脑宣传”。电影里奋勇作战的国军是前任政府 的,再骁勇都跟现任政府没有半毛钱的关系,而且,在电影开场半小时,象征着国家机器的军人们全体牺牲后,政府这个概念已不存在于故事中;我要强调一点,妓 女救国论根本不成立,电影从头到尾都没有描述妓女救国或者爱国,甚至没有任何角色在救国,他们只是救人,本身已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的一群弱者,在国破城 屠的浩劫中,苦苦挣扎着求生,在万般无奈又迫在眉睫已没有选择的情况下,牺牲自己拯救比自己更弱的人。

观影者的感动,正是来自于此。

我们现存的社会,有太多的现象,都是强者欺负弱者,弱者欺负更弱者,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故事,去唤起国人的自省与反思。

不是人人都像精英们那般热衷于政治,相比你们时常挂在嘴边的民主,老百姓们关注的,是民生。

别送赠爱国帽,太高的帽子,戴不安稳。五千年来,你方唱罢我登场,多少王朝交迭更替,老百姓们爱得深沉的,始终是这方热土和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

3.妓女换处女论
精英们一边高举“南京,让妓女走开”的牌子,抨击导演的镜头对准妓女;一边又诟病用妓女换处女这种选择对妓女不公平,违背了人人平等的普世价值观,究竟是有多分裂啊?!

我尝试从各种角度去理解这种观点的形成,当面对一群十二三岁的女学生,首先想到的不是“孩子”而是“处女”,我理解不能。后来,我恍然大悟这种观点从何而来,这与日本兵冲进教堂见到女学生即兴奋大呼“有女人!!!是处女!!!”的视角根本是一样一样的嘛~~

孩子都能看成处女,也无怪乎会有干部**12岁幼女以嫖宿罪处理的社会现象。精英们为什么会有这种视角,我想了一百遍都没想清楚,在座的各位有知道的吗?有知道的请告诉一声,谢谢!

可能会有人回答我,那是因为电影里玉墨说“小女孩对付不了这个,我们本来就是做这行的”,所以会有此妓女换处女论。拜托,“我们做这 行的”是自我安慰,如果去日军那里真像平常接客那样,何苦还身藏碎玻璃和剪刀啊!日军的残暴精英们是不知道呢还是选择无视呢?“小女孩对付不了这个”是因 为那些女学生是孩子!连大人都无法承受的强奸与**,如何让孩子去承受?如果是妓女换大学生,“妓女换处女论”还有成立的可能,问题是那些中学生还是孩 子!精英家的闺女十二三岁在精英眼里都还是孩子吧,上学放学都还车接车送吧,衣服穿多穿少了都还操心吧。为什么电影里约翰多次对女学生们编织美丽的谎言去 安抚她们的情绪?他那是在哄孩子呀。

我再一次强调,这不是单凭妓女就能完成的拯救,这场替换表现的是一个已身处弱势的集体,共同保护更为弱势的孩子,把生的希望留给孩 子,便等同于把未来的希望交给了孩子。希望能有一个没有战争的未来,一个充满爱与光明的未来。我得再赞一下这部电影完美的收稍,必须的!这嘎然而止的美, 留白的电影张力——假神父用车载着孩子们在路上,这将来的路要怎么走?导演把问题留给了观众,留给现今依然迷惘着,不知路在何方的我们。

4.色情电影论
仿佛有妓女,必有se情。是你带了有色的眼镜去看还是电影本身有色啊。请问发出这个论调的精英到底进了影院看了电影吗?还是单凭一个电影预告,见露了膀子就联想到胸,就想到了性。

电影里到底哪个镜头se情了?请举例说明。那些裸露的尸体,用了远镜和模糊处理;豆蔻被日军糟蹋的戏,只露了一只手和一只腿;约翰与玉墨的床戏,点到即止,只见肩颈部分,连个后背都没露。现在还有哪部影视剧的床戏表现得比这部电影更为含蓄与克制?请举例说明。

还有一种说法是日j追逐女学生撕扯她们衣服那段戏太长了,就算什么都没露都显得很黄很暴力。不长怎么体现日军的无耻女学生的无助?不 长怎么让座位上捧着爆米花的观众感同身受的愤慨?不长怎么去表现约翰的思想斗争坐如针毡不得已冲了出来假扮神父?就这么着,还有人认为约翰的转变太快了 呢,说什么女学生不过叫唤了几声被撕扯了一下衣服,二流子就“一秒变”救世主了。

其实这段戏真不算长,你认为长是因为你心疼了,难受了,你不愿面对这么残忍的一幕。是个正常人都不愿面对,但这些事情,在七十四年前 的南京,就这么残忍的发生了。南京大屠杀中有8万被强奸、杀害的妇女,这个史实,你不能回避。大屠杀期间日军对南京女性的性侵害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集 体强奸暴行之一,日军强奸的对象大到八十岁的老妇,小到不足十岁的女孩甚至孕妇,各年龄层的妇女都可能受到侵害。这部电影反映的只是冰山一角,导演对此的 表现手法,已尽可能的委婉与隐晦。

这时候,又有精英出来说了,为什么要再次把伤口撕开,为什么要有强奸这些残酷的场面出现,还拿到国际上去丢脸?我只想说,如果连受害 的一方都觉得丢脸,不能对外人道,又怎么让国际舆论来指责?受害方都不肯提及的,就别怪犯罪方不承认了。被强奸的女性很丢脸吗?不是实施强奸者才应该觉得 丢脸吗?你觉得这样便在国际上丢了脸,是否恰好说明,你打心眼里歧视被强奸过的女性。我们是应该告诫被害者“这种事很丢人不能告诉别人,你就自认倒霉打落 牙齿和血吞吧”;还是应该鼓励她勇敢地站出来,到法庭上指证凶手?事实上,直到现在,还有慰安妇为了能在国际法庭上控告日本追索赔偿而四方游走,向各方寻 求帮助。

是的,强奸很残酷,**很无耻。可这类事件就在现今的文明社会仍有发生。精英们与其费尽思量去攻击电影人在电影里展现同胞姐妹被蹂躏触疼了国人的旧伤口,不如想一想该怎么防止和减少这类丑恶在新社会的发生,尽一尽文化精英的职责与本份!

这几年的影视创作有很多民国戏,主角的背景设置,大多是上流社会权贵之家,再不济,也至少是个中产阶层(含知识份子);主角的行为模 式,大多是散尽家财救国救民,或与家庭决裂投身到**或**的洪流中去,诸如此类的桥段拍到了烂,偶有几个底层百姓角色,也属于配角,专为衬托那些有权有 钱还有文化的人而存在。

难得有一部电影,多么难得一部《金陵十三钗》,既没有俯视,没有居高临下地去同情这些挣扎在生死之间的底层人民;也没有仰视,没有用 塑造高大全人物形象的模式去歌颂这些舍生取义的底层人民。而是一直都保持着一种冷静、客观的叙事风格,用平行的角度,去展现草根阶层内心的善良与美丽,讲 述了一个弱者拯救更弱者的故事。这部电影,让平日里被人瞧不起甚至是唾弃的妓女做了主角,就连男主角也是美国那边的草根阶层,一个二流子殡葬工,这可能便 是让那些社会精英们极度不爽的真正原因。精英们总认为,他们才是救世主,只有他们才配这英雄的光环,那些底层人民只能是大众脸,等着他们踩着七色云彩来搭 救!

当精英成为主角的时候,他在电视屏幕上与战地女记者的深情一吻,不管用多近的镜头多长的时间来表现那个吻,即使吻至口水粘连,都是纯洁的;他在大银幕上与女间谍肉搏翻滚,不管用多少种拍摄角度裸露了多少,都不算色情。

5.美化妓女论。
持这种观点的精英们认为,这部电影过分美化了妓女,不单是妓女,就算是平头老百姓,也没那么伟大。然后列举了佛山小悦悦事件加以证明人性没那么崇高,认为这部电影过份拔高了人性美,所以显得假大空,而且人物转变太快,没有过渡,体现不出灵魂升华这个过程。

这部电影里的妓女,她们在最初进教堂时的喧哗张扬,躲进地窖后的衣衫不整,挑逗假神父时的放浪形骇,讥讽军人的尖酸刻薄,跟女学生打架的横蛮,让银幕下的我也像那群女学生一样嗤之以鼻,真心不待见。

她们跟所有普通人一样,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这样的人性缺点,贯穿了电影始终。哪里来的转变太快?拜托这又不是拍连续剧,能有个十 几集的时间去详细展现一个人的思想转变。更何况,除了假神父约翰有转变,其他人至始至终都没有转变过,人还是那个人,思想境界也还是只到那个份上,拔高不 了,讨论该不该替换女学生时依然尖酸刻薄,换上女学生的衣服时仍然放浪形骇自嘲**大,在身上藏利器时依然横蛮的表示要弄瞎鬼子一只眼睛,还是那样的操 性,她们没有大无畏,她们也怕死,直到最后,已经决定并实施了替换学生这样一个没有选择的选择,临上日本人的卡车前,还有妓女大声叫喊“我不是女学生,我 不要去!”如果不是在场的日本人都听不懂,那个汉奸要救女儿没说出真相,全教堂里的人都会被拖累死。

就是这样一群缺点多多的妓女,用半推半就的姿态,舍生取义。

最后,电影再次给出了妓女们初进教堂时的画面,她们拎着行李箱、妖娆地走进教堂,同样的喧哗张扬,轻佻放荡,但这时,你还会同样的嗤之以鼻么?

有转变的,其实是观者的思想,因为那一个多小时的叙述,让你透过人物的表象,看到了人物的内心。

卑贱的人行高尚的事不是没有可能。大地震里伸出援手救人的英雄们,他们全都完美无缺工作上堪称劳模家庭里堪称贤夫孝子?你以为是 CCAV报道啊,这些平日里或世俗、或自私、或有着这样那样缺点的人们,在他们决定返回摇摇欲坠的房子里救人的那一刻,那几十秒的时间,怎么突然就灵魂转 变了?根本没有过渡啊!

俗话说,关键时刻见人心。有些人,平日里表现得多么正气凌然邪气不侵,关键时候你发现原来他是范跑跑;有些人,平日里整一个二流子下三滥,关键时候你才发现原来他比黄继光还黄继光。甚至连你自己,都不一定可以肯定自己在面临最危急的时候,会做出什么选择。

你以为你会?真到了那份上,其实你不会;你以为你不会?去到那种境况下,原来你会。

那是一种特定情况下,危难时刻,最普通的人身上所体现出的最基本的情怀,是为人性。这些人性,日军没有,某些社会精英也不懂。

他们用他们惯常精打细算的度量去度量一切,把个人的认知当成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

是的,我相信你肯定不会愿意去替别人死。像你这样的有识之士,当然比别人更懂什么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我更相信,在危难时刻,自顾不瑕,仍愿伸一只手,扶一把人的,是妓女的可能性大于文化人。

古语有云,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皆是读书人。

在十八个路人冷漠的路过之后,是谁抱起了小悦悦?捡垃圾的阿姨。

请读书人原谅我的武断,如果您看了以上我对文化精英的嘲讽觉得我武断,那很好,我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赘述完毕,为这部难得的好电影正名尽我一丝绵薄之力。

其他您可能会感兴趣的帖子:

zt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皆是读书人——看今年中国最好的电影《金陵十三钗》被黑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针横织的评论:

谢谢针横织君!你的点评很中肯!非常赞同。。。
针横织 回复 悄悄话 对于给年轻一代增加那一段历史的感性认识的作用还是有的,起码能让很多对南京大屠杀仅仅只有字面上认知的人有了画面。就算是一种普及教育吧。非要往艺术上靠,就不靠谱了。在如此媚俗的时代,也就只能在俗上面做文章了。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laoxiangxyz1的评论:

谢谢laoxiangxyz1君!对于一部电影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是很正常的。更不要说投资人拍了片子,当然要说好啦,不好不怎么回收成本与赚钱呢?所谓炒作,目的就是为了圈钱。最初媒体上的叫好文章也都是他们炒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现在媒体上真实的声音也越来越多了,前天文学城的新闻上还有沈阳晚报上的一篇影评,就是与本人的观点一致的。。。

感谢你留言,知道了彼此的观点,就点到为止吧。。。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pupudelaclichy的评论:

谢谢pupudelaclichy君!在整体水平还落后的时候,他显得比较突出。可是普遍水平都提高以后,就看不见他了。。。至少冯小刚,姜文都比他强很多。。。

laoxiangxyz1 回复 悄悄话 1. 比如这部由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金陵十三钗》就令人大跌眼镜,大失所望。

Really? 哈哈,国内看正版电影的人少有人这样说。http://data.ent.sina.com.cn/movie/13601.html

2.该部电影完全颠覆了小说的立意与框架,并没有更上一层楼,而是远远不及原作的水准。

Really? 不幸啊,你认为改的差的地方正好是原作者认为该的好的地方。http://ent.sina.com.cn/m/2011-12-26/17463517780_10.shtml
pupudelaclichy 回复 悄悄话 张艺谋。。。。觉得他就农村题材拍得还行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浏阳的评论:

浏阳君点评得真好!剧本本身就背离了小说,制作人又用妓女的风尘味儿来说事儿,故事自然就没有了灵魂与震撼了。。。

这个链接就是这样,挺遗憾。。。小说本身还是比电影好得太多。。。

浏阳 回复 悄悄话 提供的连接没有结尾,不知道结局如何。

看过影片后心情很沉重。。。个人认为整部影片的情节展开有些零乱,不够流畅,更像是拼凑出来的故事,影片的很多情节都是点到为止,缺乏真正让人从内心感到震撼的深度,看了一遍,不太想看第二遍了。。。。

Anyway,至于是不是改编失败,点老师说了算。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店小二的评论:

感谢小二君!所言不虚。这人是严重得名不符实了。。。
竟敢用这样的题材来沽名钓誉,已经失去了理智。。。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DUMARTINI的评论:

谢谢杜马君!本来就担心他利用妓女的色彩做文章,果然就不幸而猜对了。他的表现太令人失望了。。。他只热衷于影片中的某个看点的渲染,却忘了影片的格调与大局。。。他是被严重高估了。。。

感谢杜马君的鼓励与支持!你推荐的导演和片子我会看的。也顺祝节日快乐。。。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wuwu2的评论:

谢谢wuwu君!点评得很到位:其实这就是一部娱乐片,偏偏有了个沉重的背景,就显得错位了。

用一个这样沉重的话题来娱乐说明编导的智商太有问题了,他们都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了。。。可悲啊。。。

前面的战斗场面,更是哗众取宠,难以理喻。。。

店小二 回复 悄悄话 张艺谋水平有限但被捧得太高.大概自己也看不清自己的能力.
DUMARTINI 回复 悄悄话 回复wuwu2的评论:

评得风趣!赞成你说的



其实我没有发言权,书没读过电影没看过
但是我喜欢看你们评~~~~~

说到那个时代,谁也没经历过,连原作者也是,一种随心所欲的演绎文字 岂能将历史任意打扮?

“什么样的男人我们没有见过?还在乎这一次么”岂有此理!!!!

这绝对不会是小说中的人物语言。。。。

做导演的功课必要做好 年轻人可不该误导。。。。

我亲耳听我外公讲过当日本人进城时老百姓所感所行:

第一 他无端挨了日本兵的耳光,从此 蓄长须以明示 反倭寇之志;

第二他亲手用灶头里的黑灰把20来岁的我妈妈脸涂黑弄丑,快速推她躲进灶披间角落,当日本兵上门来找花姑娘。。。

他太明白风险了 --- 这千真万确的历史事实

说到老张的片子,从黄金甲之后就比较抵触了!

这次的妓女救国噱头真能给电影大众带来欣喜吗?还是又一次 只是冲着那奥斯卡情结? 如此 还是没辙。

他只剩一小部分的忠实追随者了,再捧,就是再给他多些功利心心。。。

好多有胆有识的年轻导演,找不到投资者,只好卖自己家房子借了钱做电影,我知道一个,叫庄宇新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709&postID=8954

谢谢点缀帅,让我们继续不断地有机会听你对文艺作品的精彩分析,诚祝圣诞快乐,新年好!
wuwu2 回复 悄悄话 头上那段仗打得太长了。我老公凑过来看,问这是谁和谁在打啊?我说,据介绍应该是中国人和日本人打,不过我还没看清楚哪边是中国人,哪边是日本人,或许还要其他八国联军?!#^$&*^*(怪我眼神不好!
wuwu2 回复 悄悄话 没有看过小说,不过同意你的大部分点评。其实这就是一部娱乐片,偏偏有了个沉重的背景,就显得错位了。说到底就是导演的思想成熟度本来就不到位,所以看看玩玩娱乐大众圈点钱即可,不要想着拿奖呀(当然拿奖是想着进一步圈钱)或者上升到什么高度深度,那就是个玩笑了。说到风尘味,现在国内的女子不就擅长这个嘛,不是张导自己以前都说了,找个清纯的难,现如今找个风尘的一找就是一打,这方面群众基础好,导演也容易吃这口饭了,张导这叫生得逢时啊。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雨姗的评论:

是啊,雨姗君!当一个编导热衷于
绚丽的色彩与出位的情调时,是不会有什么好作品的。。。

感谢雨姗君光临!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apple1的评论:

感谢apple1君推荐!我也要看看。。。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yimei1926的评论:

yimei君说得对!可惜的是小说的作者
竟然还是两个编剧之一。。。可怕的自我颠覆,自我否定啊。。。

感谢留言!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小玄人的评论:

感谢玄人君的再次留言!是啊!他的才能被高估了许多。。。
他自己又当真,结果既害人又害己啊!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尼斯的评论:

谢谢尼斯君!赞成你的点评!一个生活在功成名就的虚荣里的人,一个已经精神枯竭的人,还能对他有什么期望呢!所以他们只能在华而不实的视觉刺激里打转,在噱头上做文章,以大片名义,疯狂圈钱。。。

问好尼斯君!节日快乐。。。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沉淀若石的评论:

谢谢若石君!编导们太看重了妓女的风尘味了,所以才能拍出这么偏离主题的电影。。。张扬得极其不合时宜与场合。。。说明他们的出发点是有问题的。。。

雨姗 回复 悄悄话 楼主的分析很深刻。当编导们没有了文化,忘记了精神,偏离了人本生。再绚丽的色彩,再宏伟的场景,也不过是空壳一个,
apple1 回复 悄悄话 昨晚在文学诚里看了电影"我的兄弟姐妹",一个非常非常感人的故事。 值得推荐。
yimei1926 回复 悄悄话 如果真是这样的改编可以称为篡改,替原作者抱不平。

我真不理解张导演怎么会蜕变得如此,自从巩莉不作为他的主角之后,他似乎没拍一部好片!有人能开导一下吗?谢谢。
小玄人 回复 悄悄话 张艺谋还是拍农村题材的片子好,别的就有些免为其难了。看着都有些不伦不类。
尼斯 回复 悄悄话 更正 无法与相比 对不起
尼斯 回复 悄悄话 对于看过原著的人再看张导这部改编的电影真是让我无语,让人费

解! 电影本身太过于追求华丽而失去原著本真,缺少震撼人心的厚

重!

他无法与相比,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

张导也就这水平了,点缀君不要要求太高,对于一个在精神领域已

经枯竭的人,才能忽视原本真实性。


问好!


沉淀若石 回复 悄悄话 撇开改编,我觉着演员和导演都不够老道。
如果不是男主角压台,这部片子更难看。相比来说,学生们演得比十三钗们要好。
怎么说呢,金陵名钗怎能这么浮。虽然是为了来个强烈对比,但是丢了的名很难再捡回来了
如果拍得跟演得都再人性些,估计会是个不错的电影。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cloudhk的评论:

谢谢cloudhk君,但是原小说比电影好很多。
就知道这部片子是多么得离谱了,编导把
宝押在了妓女的风情上了。。。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tenyu的评论:

谢谢滕玉君!我是指电影脱离了小说的创意说的。
感谢你的美言和问候!也祝你和家人节日快乐!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露露花语的评论:

谢谢花语君!有大量的宣传报道说十三钗的扮演者的封闭训练是抽烟喝酒,打麻将,学会那种扭腰摆臀的走路姿势。就连她们南京话,也要学习70年之前的发音咬字,专门有个老教师教她们。可是却没听说过她们被集中上历史课,学习中国历史尤其是抗战史。这不是该片本末倒置的一个大暴露么!真令人想不到。。。他们是这样来诠释南京大屠杀这个悲哀的题材的。。。

cloudhk 回复 悄悄话 原著我就不太喜欢。谁的命不是命?妓女的命就不重要了?
tenyu 回复 悄悄话 点缀君俺感觉这个标题有点大有些难理解!等俺慢慢看过再回答!看点缀君的文章已经成了俺的习惯俺应该认证的思考和回答。圣诞快乐祝福全家!
露露花语 回复 悄悄话 [如果说这部影片还有点可取之处的话,就是对电影中的妓女的扮演者们,培训得很成功。虽然她们还是那么年轻,但她们的扮相、做派、语言等都很有风尘味儿,而且还都是七八十年以前的老风尘味儿,这可是相当难能可贵的。说明这部影片中还是有扎实的一面,至少为国产电影贡献了一批来自秦淮河上的妓女之最。]
点缀老师的这段话把我逗笑了。。。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北极企鹅的评论:

是啊,企鹅君!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的奇耻大辱。世上有许多事情,即便是仇恨也好,年深日久就会淡忘的,可是唯独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暴行,中国人是不会淡忘的,而且一代会比一代人记得更清楚,这个仇是一定要他们来偿还的。。。总有一天。。。

北极企鹅 回复 悄悄话 回复点缀的评论:

同意你的观点。说的很好。

是啊,那个年代,有几个妓女是主动跳进火坑的呢,那个大时代下,人的命运都不会好到哪里去,拿妓女说事很可恶,一点同情心都没有。
我想妓女也是人,遭遇这样的命运,她们的内心是不会平静的,她们多半也会厌恶自己的命运,只是没有办法改变而已。谁又是生来如此的呢?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所以这个题材都没有拍的必要。

另外那时的日本人,多残暴,在我的家乡啊,把人头砍下,摆成一排,有十几个呢,还拍照。那是所有展览的照片里最让人有强烈印象和震撼人心的照片,看到照片我一下子就哭了,多少年过去想起来,还是会流泪。这些怎么就不好好拍拍,把日本人在华所有的罪行都拍出来,给我们的后代看,一代一代传下去,记住国恨家仇。

日本人做了太多的坏事在中国,有一天,总有一天,这些都要偿还。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北极企鹅的评论:

谢谢企鹅君的热情褒奖与真诚交流!就是感到他们太热衷于用妓女的风尘味儿来说事了,这是一件极其令人反感的事情。那是一场民族灾难,却变成了他们炫耀实力,赤裸圈钱的工具。而且直奔奥斯卡。这样的功利心真是令人惊讶。艺术的堕落,首先就是人的堕落。人们在一次次失望后,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再谢企鹅君!只要人还在北美就会在这个园地与大家以文会友!


北极企鹅 回复 悄悄话 楼主分析的很透彻,很受启发。这电影就不看了吧。6个亿啊,值吗?钱都花哪里去了?没啥名演员,这块费用不会太多。又不是造个古代景,怎么就费那么多钱?一个破教堂那么贵吗?我想这6个亿都是吹的,不可能花那么多。老打造最“贵”有意思吗?一个字:俗。

我看了〈三枪〉和 〈山楂树之恋〉,张导只是名声在外,文化底蕴这十年没啥变化,甚至更糟。他一次次让我们失望啊。〈山楂树之恋〉拍的太小儿科了。〈三枪〉那真是不同的路数啊,看不懂啊,剧本怎么写的呢?这两部要不是张拍的怕是没人会看,看了也后悔啊。

连故事都讲不好花再多的钱观众也不会买账,这根本就是赔钱的买卖。

南京大屠杀会一代一代拍下去,但是拿几个妓女说事有意思吗?就是得了奥斯卡又能怎样,得一万个也改变不了骨子里的俗。离那些电影大师差远了。

相比冯小刚就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的东西在老师面前还嫩得很,所以都不主张去送评。

奥斯卡应该最起码是要有新意的,新的拍摄手法,新的观点,新的视角,就是一定要出新,有自己的创造,而且这种创造是自己的独创和探索,电影也是一门学问,拍电影也是在搞研究。如果不能出新,就老老实实讲故事,可是他们的创造丢了最根本的职能,连故事都讲不好,逻辑就更没有,我们观众不是傻瓜,不卖座是当然的了。

喜欢楼主的文章,观点犀利,文笔流畅,继续为大家奉献啊!祝圣诞快乐,新年快乐!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zqy68的评论:

谢谢秋月君的到来!的确如此,电影是门遗憾的艺术,拍摄发行后就没法改了。可是这部片子的问题没有遗憾那么简单。制作人干脆就是用这个题材在吸引人们的眼球,来达到圈钱的目的。这么一个严肃、悲痛的故事,被刻意用妓女的风尘来加以渲染,真是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大不敬,令人怀疑他们的良知何在?

zqy68 回复 悄悄话 以前看不少电影人写创作谈,最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就是:电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因为在电影公映后,才发现某些情节换一种表现的方式会更好。

我个人的体会,由知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很容易让读过原著的观众失望。语言文字带给每个读者的感受都不尽相同,电影的主创人员用他们的视角重新诠释一个故事,如果没有把握 原故事的精髓,那真是令电影这一门遗憾的艺术平添了更多的遗憾.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mr.90kg的评论:

谢谢90君!感谢到访并留言!令人无法赞同的是,那样的色彩,那样的张扬,与片中所讲述的故事非常不吻合、不协调。编导没有把握住最基本的底线,把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巨大苦难,当作一个展示娱乐的平台了。。。是一种失德与堕落。。。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玉垒关的评论:

谢谢玉垒君的到来!评述极其到位:本来就才气不够,然而地位比才气高太多。所以越来越外强中干。从,外婆桥,到英雄,全部都是靠噱头。

没有才华就只能靠旁门左道了。。。可悲啊!

mr.90kg 回复 悄悄话 老实说,好莱坞确实有过辉煌的世纪,但是已经过去了。
富裕的现代社会,贫乏的精神生活,没了触动人心的题材。
当年的大腕,老的老了,退的退了,不甘寂寞的,还在制造恶心的绯闻。要么就是改行,当“苍蝇政治家”,说一些无知的傻话,生怕观众忘记他。
新生代撑不开局面。。。现在就靠卡通和特技,还能够吸引观众。
看老张这次的中国牌,能不能糊弄那些评委,弄个小金人回来。
mr.90kg 回复 悄悄话 一看预告片就知道,新包装的垃圾。当年打仗当兵的,就跟现在的北约和美军在阿富汗,伊拉克一样的卖相?不见得吧!
宗教人士+清纯女学生+妓女+丘八强奸+爱国口号=奥斯卡大片?
玉垒关 回复 悄悄话 我觉得张艺谋本来就才气不够,然而地位比才气高太多。所以越来越外强中干。从,外婆桥,到英雄,全部都是靠噱头。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路边群众的评论: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赞群众!问好路边君!

路边群众 回复 悄悄话 群众不靠铺滴说两句:感觉张导演像中斜了似的,越老越糊涂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sophylian的评论:

是啊,很悲哀啊!他被那个投资人给蛊惑了。。。

谢谢S君留言反馈!


sophylian 回复 悄悄话 张艺谋唯一我喜欢看的电影是《活着》,在国内还是被禁了的。。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知音者悦的评论:

谢谢知音朋友!看到你来了,很高兴!感谢你的支持与交流!
当作品成为欺世盗欲的手段后,作品后面的那些人就令人唾弃了。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原野民的评论:

谢谢原野君的鼓励!非常欣赏你的一言以蔽之:
此片有场景,有美人,但思想和内含的表达太浅。

可是大导演,大投资人就拿这样的赝品来糊弄天下观众,
可笑不自量啊!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MDR的评论:

赞同M君所说,他“已是江郎才尽,所有的作品都是拼命的用银子夯,太夸张!不自量力!”

感谢留言!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xjbos的评论:

他的确低估了观众的鉴赏力,同时也说明他也就真是那么个水平。真是“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啊!

感谢X君来访!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smeagolrocks的评论:

看来以后这人要被冠上“伪导演”的头衔了。实事求是地讲,他选错了行,他去做服装摄影师还应该可以发挥他的特长。。。

谢谢S君到访!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lostingallery的评论:

一针见血啊!“过美而失真”!其实是真源无味,静水流深。因为功力不够,就拍成了一个花里胡哨的四不像了。。。

谢谢L君留言!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cinemaparadiso的评论:

cinemaparadiso君说得对!一部文艺作品如果除了煽情就是煽情,那就没有什么可感动人的了。一个艺术家如果只醉心于自己的想象,那么这个作品不堕落,还能有什么奢望呢!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mineralwater的评论:

mineralwater君所言极是!关键是很多人口口声声说看不上奥斯卡,却偏偏不遗余力地往里挤,这就是悲哀。拍了片子不是为艺术留下见证,而是为奥斯卡而奥斯卡,真是功利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了。。。艺术家一旦堕落,其作品还能有神什么价值!除了利益,就是铜臭。。。




知音者悦 回复 悄悄话 关注和看重点君的电影评论。
对张导的电影已失去兴趣很久了。自他的《三枪》后,就彻底没了兴趣。很喜欢严歌苓,怕看了电影连她也不喜欢了。还是不看的为好。
一如既往的喜欢你选的音乐。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红青的评论:

谢谢红青君!二十年来他的作品真是强差人意,却又声名显赫。。。很奇怪。。。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小玄人的评论:

谢谢玄人君到访并留言!说得不无道理,总觉得他的着眼点与观众的不一样,要说他是为了钱有点儿怨望了他,可至少他一直陶醉在自己设定的绚丽里,这点就令他的作品总有哗众取宠之嫌。。。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紫萸香慢的评论:

谢谢紫萸君!这件事说明了妓女们是有同情心的,电影里有两句对白还是说明了这个问题,玉墨说:就算她们(指学生)能活着回来,还能活得下去吗?香菱说:不是说婊子无情么?就让我们做一次有情有义的事。

在人格上这些妓女们的确是更高尚。。。


原野民 回复 悄悄话 点评极好。此片有场景,有美人,但思想和内含的表达太浅。
MDR 回复 悄悄话 张艺谋早已是江郎才尽,所有的作品都是拼命的用银子夯,太夸张!不自量力!
xjbos 回复 悄悄话 这位当年拍过《活着》的导演已经沉沦如斯了。看完英雄和黄金甲后,我就不看他的电影了。他低估了辜负了他的观众。亦或他本就不在乎。
smeagolrocks 回复 悄悄话 看过几部张的电影。没有喜欢的。每次看了都问,这是我们中国人吗?
lostingallery 回复 悄悄话 trop belle pour etre vrai 过美而失真
cinemaparadiso 回复 悄悄话 人间细微平凡更闪光,更有美感,二两拨千斤
故意吹嘘什么献身伟大就让人反感, 导演应该给观众空间去想象品味,不需要帮观众做那么多作业
mineralwater 回复 悄悄话 中国导演至今与奥斯卡无缘,也与我们的文化对人性没有正视过有关, 拿人当儿戏耍从政客, 流氓文人到戏子都是。

其实奥斯卡有那么重要么,你看法国人就没那么无所谓, 没点自信骨气
红青 回复 悄悄话 劝君不要再看这个姓张的导的任何东西,这么评来骂去不是抬举他嘛。没去过中国的外国人眼中对中国人的想像就是这个人电影中描写的丑陋的中国人,我们中国妇女就是像"秋菊"那样的。二十年前我在这儿看了"红高梁"以后,再也不看他的东西了。
小玄人 回复 悄悄话 张艺谋很像当年的陈永贵,都是当时的风云人物。其实搞的都是一些污七八糟的东西,
紫萸香慢 回复 悄悄话 我对小说的基调就不赞成。妓女肮脏,所以需要牺牲自我来换重生;学生纯洁,在小说家眼里更有生存下来的价值,所以有这“妓女换处女”的故事。这种故事至少在真正的南京大屠杀史事里至今还没有听说发生过。人人都有求生的欲望,这么一大群妓女都具有舍己救人的美德,实在惊人,估计她们都进过党校培训过。

其实现实中南京大屠杀里就有和《辛德拉的名单》一样伟大的原型,估计张导和严作家都觉得建立国际安全区,拯救几十万南京人的几个中年男人的故事不够香艳,所以硬要用上“妓女vs纯女”的模式来生编硬造一个煽情故事。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花自飘飘零的评论:

谢谢飘飘君!趁着你享受蓝天白云的时候,
我笨鸟先飞了一把,现在是暂时领先。。。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orange88的评论:

桔子君好!感谢你到来并留言!也感谢你的理解与支持。赞成你看看这部片子,如果抛开历史,十三钗的服装还是很独到的,她们也的确是很逼真地演示了生活的另外一种形态。

花自飘飘零 回复 悄悄话 来看望点缀老师。。呵呵,这几天不来,你写了这么多好文章,我有空时,来仔细拜读:)
今天没有读,只是挨家挨户的看望朋友,盲顶一下,先祝节日快乐:)
orange88 回复 悄悄话 点缀老师的这部影评非常有说服力。我特别赞同您对比这部影片和电影《辛德拉的名单》的那一段评论。成功的作品,不在于是不是大片,所谓历时五年,耗资6亿人民币,如果没有震撼人心的感染力,便仅仅是商业价值,而非艺术价值。

坦率的说,我还是会去看这部影片。毕竟在大屏幕上看到的中文片子还是很有限。(另外,旗袍也挺别致的。)但是你的影评会帮助我们更深刻正确的理解这部作品。感谢你的分享!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Tianyazi的评论:

他的那个投资人也很不好,
老是误导他,用利益捆绑他。。。

谢谢Tianyazi君留言!

Tianyazi 回复 悄悄话 老张很久很久没拍好电影了。常在大城市里生活过着帝王般的生活,没有了生命的源泉,那能再拍出好影片来。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灵狐的评论:

谢谢灵狐君!说得对!“商业电影,加多了世俗的卖点,也是无奈的吧?”问题是把南京大屠杀这样的国难用来做为娱乐并谋取暴利的手段,这个是令人无法接受的。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by水滴的评论:

谢谢水滴君!说得不错!
看来人们对他的期望值太高了。。。

灵狐 回复 悄悄话 看来不必看了。
之前就担心这部片可能会让人失望。商业电影,加多了世俗的卖点,也是无奈的吧?
by水滴 回复 悄悄话 张艺谋慢慢地蜕变成了一个只会意淫的老男人了! 没有一点血性,眼睛就盯着小女人们。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albert88的评论:

albert88君好!惊见你的网文,写得太好!现搬来转载如下,与朋友们分享:

也来谈几句十三钗 2011-12-18 12:08:56 作者:albert88

南京大屠杀的题材是严肃的,是国难!不是让你张艺谋来玩的。

战争年代,正在屠城,人人都处于极度恐惧状态!当时这些女人最重要的是要逃命,而不是卖弄风骚。许多女人恨不能伪装成男人或丑女人,要往脸蛋上弄点灰尘什么的。这些风尘女人竟然还象出席时装大奖赛似的,浓妆艳抹,花枝招展,如此招摇?不要命啦?

这些风尘女子,在屠城的过程中,难道不知道害怕?后面鬼子随时追过来。但妓女们不是慌慌张张地赶紧躲在教堂,而是群集在教堂外,不慌不忙地和假神父调情?还对假神父先来一个飞吻?

转眼之间,又变成道德模范,自觉自愿地去代替女学生赴难?不由得想起来莫泊桑的《羊脂球》,其中的情节才真实可信。人人都怕死。妓女也是人。除非被迫,除非毫无选择!

而且,在这部电影宣传发布时,不是刻意让人们记住大屠杀的苦难,而是在大力渲染十三钗的风情万种,好像就是一场旗袍秀?到底收了服装赞助商多少钱啊?

张艺谋啊,这么拍,有意思么?除了哗众取宠,除了是想要迎合某些人的喜好,还能够怎么解释?
也许,你的用意是好的,也想拍的与众不同或有新意。但你要拿奥奖,也不能够违背常理。
老谋子,你玩得太过了!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想想再说的评论:

谢谢再说君!你说的也有道理,
但愿这部片子能让日本人坐不住。。。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albert88的评论:

谢谢albert88君的鼓励与支持!希望中国能有《辛德拉的名单》那样的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电影。如果想以这个题材来赚钱,肯定就会有问题了。

想想再说 回复 悄悄话 不觉得失败。张艺谋是摄影出身,每一个他用镜头表达的东西,他都极力追求美感,壮烈之美,沧桑之美,沉重之美,世俗之美,,,对比是他常用一个手法。日本一直不向中国谢罪,日本的中学校的历史课,教到日本侵略中国亚洲时,就以到期末考试放假为由,停课,不教了。全日本的中学教育,战后一直如此。所以,日本是想抹杀侵略历史,是没有谢罪打算的。毛主席说了: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 。张艺谋不管得不得奖,至少能再一次引起全世界对那段悲惨历史的回顾。坐不住的是日本人。支持中国电影界隔三岔五拍摄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电影。
albert88 回复 悄悄话 顶点缀!评说的很到位!

俺坚决支持拍反映南京大屠杀的题材,勿忘国耻。但反对这么一个拍法。 别忘了当时日军正在屠城!有谁还能够有闲心有胆量将自己打扮得"红唇配上印花锦缎的旗袍,婀娜又俏丽,不失半点秦淮河女子的风姿绰约..."??? 
看看当时的那些历史照片,真是血流成河。老百姓必定是在极度恐惧之中。。。
同样这个故事,只要多注意些历史的真实,效果就会好得多。
也许老谋子是想把片子拍得更加好看,更加吸引眼球。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apple1的评论:

谢谢apple1君!电影与小说差别太大。
没有了小说的高尚与纯朴。多了珠光
宝气般的张扬与华而不实的噱头。令
人失望。。。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含嫣的评论:

是,含嫣君!不知道严歌苓是怎样想的?一部作品一旦问世之后,就不再是私人的,而是公众的了,作者不可以大幅度改写,除非另外取个名字,自立成篇。金庸心血来潮把他的小说改了,就是一个很不讨好的先例。

感谢含嫣君的到访和留言!

apple1 回复 悄悄话 影评写得真好!你观察的好仔细呵!谢谢分享!
这个周末也听到两个朋友对这部电影的负面评价。我想我就不去看了。
希望老谋子能够听到/看到观众们的评论,拍出一部好电影来。
含嫣 回复 悄悄话
点老师,记得读到过你对小说《金陵十三钗》的评议,你在那篇文章里赞美了人性的高尚,读来令人受益。

这回读你对这部电影的评议,不由得要和你一起遗憾改编使原著失去美好。不知严歌苓为什么这么改,是为了得奖而得奖?还是为了票房而票房?

好的文艺作品应该经得起时间和真理的考验的,是吗?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风娉的评论:

虽然可笑,但是事实。。。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myipode的评论:

是,M君!影片里的那段床戏发生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错误的人身上,真是令人觉得太没道理,太为床戏而床戏了。。。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Pach的评论:

是啊,Pach君!那位投资人令人不敢恭维。一旦艺术成了赤裸裸地大规模圈钱的手段,那就没有诚信与公义了。。。就更不要说艺术了。

Pach 回复 悄悄话 张导演非常勤奋努力认真刻苦,有涵养。也极具荣誉感。也有才华。但差了社会责任感。他的努力让我看到的只有个人奋斗。他因此也选了这个方式宣传这样题材的电影。他不让我对中国的艺术家充满希望。价值观决定了一切。既使他得了奥斯卡,我对他的这个看法不会变。另外加一句他的那位制片人给人的感觉更糟
myipode 回复 悄悄话 这年头电影床戏就像麦当劳快餐太泛滥,连色情都不够格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aphotographer的评论:

谢谢a君!山楂树之恋拍得还是很不错的,像一首爱的史诗。
能直接看到画展、影展当然好了,那些都是真实的原创,作
品上还保留着作者的澎湃创意。。。

风娉 回复 悄悄话 哈哈,感情张大导演花了两年的时间培训出了13个秦淮河上的妓女之最,那张导岂不成龟公之最了。有意思,好玩又好笑。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花儿朵朵的评论:

谢谢花儿君!令人不可思议的是,
原作者还是编剧之一。把小说中
的精华都丢弃了。。。




花儿朵朵 回复 悄悄话 电影还没敢看呢,就等着点缀老师的点评。哈哈,果然如此,不过这也是大多数小说被改编成电影的宿命,更何况是改编这样一位女作家的小说……老师辛苦了,致谢!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简宁宁的评论:

谢谢简君!那个投资人自己说为了票房,
他逼着张艺谋加上了床戏。这就可想而知了。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yixing的评论:

谢谢Y君!所言不虚,
这是一部糟蹋了原作的电影。。。

简宁宁 回复 悄悄话 影评写的很好!电影我就不准备亲自看了。那位大导演和他那个商业伙伴只让我感到虚伪。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吻血城的评论:

是啊,那个战斗场面太夸张了。
好像是放大的特技武打片。。。
一个严肃的大片竟可以这样为
所欲为,令人难以置信。。。

感谢到访并留言!

yixing 回复 悄悄话 同意。电影太多断头,情节离奇,演技亦一般。拍此电影的意图微妙。
吻血城 回复 悄悄话 比你的贴早一点有个“《金陵十三钗》枪版先睹为快,张艺谋10年来终于出了一部精彩大作”的贴附了这电影,本想看一下,结果只让我看了几分钟,原因是太假了,我还以为是德国兵跟日本兵在打,士兵带着德式钢盔及德式落地式长大衣。
我也留了这个感受于那个贴子,现在回头想去copy一下,却发现被博主删了。可能博主是张的小蜜二房之类,听不得半点意见。
aphotographer 回复 悄悄话 很多原因没去看电影,很少读报看电视,孤陋寡闻,在一个自己的空间时间有限,就做自己最感兴趣的,有不合群倾向了

谢谢介绍,山楂树还没看呢,现在最感兴趣的是原始的画展影展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flager的评论:

是啊,这里面太令人不解了。。。

感谢F君留言!

flager 回复 悄悄话 这电影太烂烂烂烂。。。。。。。了,找几个学生6万就拍下来了(去外景),脏一毛贪了多少啊。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aphotographer的评论:

谢谢a君!有些片子没看也不是损失,
至少还少点郁闷与失望。。。

感谢光临与留言!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横塘雨眠的评论:

谢谢雨眠君!感谢你的鼓励与共鸣!
愿在金钱万能的社会里,还有艺术
的追求与空间。。。

aphotographer 回复 悄悄话 唉,俺很久没去影院了,至少两年没去了, 上次去看是《达芬奇密码2》,现在俺就补课经典老电影或冷门, 不爱看大片
横塘雨眠 回复 悄悄话 一针见血,说得太好啦!

"一部号称是大片的电影,所谓历时五年,耗资6亿人民币,可是最终的结果它离艺术与真实越来越远。离自我欣赏与陶醉却越来越近。它甚至亵渎了南京大屠杀中的亡灵,当年他们屈死在中国的软弱无力与日军的野蛮暴行之下,今天他们被一些人为了票房,为了金钱,为了奥斯卡的梦幻而形同绑架了。九泉之下的他们一定会对这些人无言相对,摇头叹息了。"


[1]
[2]
[3]
[4]
[尾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