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虎妈的风险和代价

(2012-02-09 13:00:50) 下一个
俗话说,『将门出虎子』、『老子英雄儿好汉』,我还发现强势的妈妈,所谓『虎妈』,是强将手下无弱兵。可这是双面刃,太强了也会伤到自己和孩子,而且影响是深层和长远的。

过年的时候,受邀到一位医生朋友家做客,医生算是1.5代,10岁左右和姐姐随父母亲属移民来美,他妈妈原来是化学老师,初来乍到,两手空空,对一对儿女说,我们没有别的本事,你们只能靠学业去出人头地。这对儿女也真争气,一路获奖无数,双双进入大藤,然后都进医学院,尤其是姐姐,大藤医学院,皮肤科,据说是最难进的,每年全美的皮肤科医学生只有50名。他姐姐从中学起就挣了很多奖学金,大学还没毕业,靠奖学金就自己买房子了。弟弟也不弱,做内科医生,自己买了诊所,收入丰厚,尤其是出急诊很多。

他们这么鲜亮光环的背后,是不为人知的刻苦努力,医生朋友说,这么多年了,每天一般就是4小时的睡眠,太忙了,每周工作7-80小时。更酸楚的是跟母亲的关系已是形同陌路,从小对他们太严苛了,他姐姐已多年不和母亲讲话了,她说她母亲太追求完美,到了无法相处的地步。弟弟交女朋友、结婚,母亲看不上,认为是儿媳别有所图,甚至雇私家侦探调查儿媳的底细。姐姐甚至提醒弟妹,不要接近我妈妈,她是学化学的,小心对你不利。

培养了一双成绩斐然的儿女,最后跟母亲几近反目成仇,令人唏嘘。

更触动我的是,这种成长路径又遗传给下一代,医生只有4岁的小女孩,每天回家要做1到2小时的功课,不包括弹琴、画画,而且都念SAT的单词了,医生说学习习惯要从小培养,几个月大时,床边就要放上书,是潜移默化的薰陶。我听得心惊肉跳,原来医生是这么『炼』成的,也动了恻隐之心,有些心疼那个小女孩。可是『虎妈无犬子』、『慈母多败儿』,不想当虎妈,也没资格当,可也不想败儿,该怎么办呢?

那天同来的还有一位音乐人朋友,原来是学电子工程的,因酷爱音乐,放弃了原来的稳定工作,自己组了爵士乐队,也做音乐室。他爸爸是伊朗人,妈妈是瑞士人,他小学中学在伊朗和瑞士都上过几年,经历和素养都很丰富,跟医生朋友完全是相反的类型,反差太大了,一个严谨多金,一个潇洒又随心所欲。

有道是,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