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奔涌

一个不断选择的世界,得失兼容
个人资料
正文

(2010-12-19 22:47:37) 下一个

我们大部分经历过的事,听过的话很多时候没有忘记,储存在记忆中,通过催眠的方式,会被召唤出来。有些遗忘是我们有意识地剪裁,过多杂乱地记忆会令大脑思维紊乱。我们之所以能够清醒,从过去地经验中总结出教训和道理,明白一些事情,是因为我们能够适度地遗忘。一个人记忆太好,细节太多太清楚,会弄不清楚重点,适度地遗忘就是让我们看清重点。你追求最完整地对世界地呈现,如画一张一比一地全国地图,是注定毫无意义的,你要记住世界上所有的一切,事无巨细全部说一遍,说一天一夜也是毫无意义,世界上所有事物能够认知,能够表达总是因为经过省略。

芥川龙之介《罗生门》人们永远无法知道事情的真相,所有的东西都是经历事件的人各说各话的矛盾叙述。读者最初将它当成推理小说,想从七份供词中找出谁说的最可信,谁比较接近事情的真相,后来明白,里面所有的人说的都是不可信的,最重要的三个人的供词强调的是自己的性格,自己最看重的东西,如强盗爱炫耀他的武艺,强调他是在公平的决斗中杀死武士的,女人强调她是守贞的人,为了守护自己的贞洁,她先杀死自己的丈夫再自杀,武士强调自己具有的武者的尊严,死在别人的刀下是不行的,强调自己是自杀的。经历同一件事的不同的参与者回头来看这件事情,会因为自己的价值观,利益,目的而不知不觉的扭曲了事情的真相,人们无法从他们的叙述中拼凑出完整的事实。

 

《我与地坛》园子荒芜冷落的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岁月侵蚀了浮夸的琉璃,消退了炫耀的朱红,坍塌的高墙内散落了一地的玉砌雕栏,老柏树愈见苍幽,野草茂盛的坦荡自在,太阳循着更古不变的路途冉冉升起,沉静的光芒中看见了时间看见了身影。人是生而孤独的,有家人,爱人,朋友,但很难和他们达成彻底的沟通,临死前的寂寞,难受,慌张,挣扎是无法与别人沟通的,人是必死的无可争议,无法改变,人人都怕死,不想死,人的欲望是无穷的,能够实现这些欲望的手段和机会却是极其有限的,人是有缺陷的,想与人沟通却总是有无法与他人的沟通的孤独感,不想死最后都要死,许多欲望得不到满足,这些构成了人类的残疾状态。

在欧洲,约翰 福斯塔夫是莎士比亚的戏剧中除了汉姆雷特之外的第二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是英国史上的明君亨利五世的年轻时的好友之一,亨利五世年轻时是一名十足的纨绔子弟,整天和一群胡作非为的流氓恶棍混在一起,后来改邪归正成了浪子回头的有为青年。约翰 福斯塔夫就是这流氓恶棍之一,老百姓喜闻乐见,很喜欢这个可恶可笑可恨又有点小可爱,大腹便便说话夸张,自吹自擂,坏事做尽的的一个人物。他口若悬河,大言不惭把自己说的骁勇善战其实是个欺软怕硬的胆小鬼。看见灰狼拔腿就逃,碰到绵羊提刀就砍。经常拦路抢劫有钱人的财物,自比是劫富济贫的罗宾汉,只是他只劫富不济贫,全部济自己腰包。为了敛财,抓壮丁参军时,挑身骄肉贵的有钱人家的公子哥,讹诈钱财,让他们掏钱买命,抓体弱多变的流浪汉当战场炮灰。他一天到晚冷嘲热讽有钱人讨厌,贵族可恨,嬉笑怒骂当权者令老百姓很开心,他欺压下级时又站在下级的角度去嘲讽上位者。爱自嘲不怕丢脸,将自己的人生活成了一个玩笑。”自从上次的买卖失败,我已经清瘦的不像话了,我缩成这样,抽成这样,浑身的皮耷拉下来就像老太太宽大的袍子,我憔悴的样子就像放了很久的皱了皮的苹果。我要乘着这股热劲说一下,否则等一会泄了气就打不起劲来了,给我唱个吊膀子的小调让我高兴高兴。其实我本来挺绅士的,老老实实很少说脏话。一星期不过掷七次骰子,一刻钟不过逛一次窑子,借他人钱也还过两三次,过的很舒服,不做出格的事儿。“

亨利五世“我早已经看透你们了,和你们荒唐一把不过是凑个趣罢了。在这一点上,我应该学习太阳,他容许低下污秽的云彩将他的壮丽容颜全然遮蔽。他想恢复原形时,普遍的渴望会更加惊叹,看他如何将肮胀可怕甚至看起来仿佛会将他扼杀的烟雾冲开。如果整年都是休闲的假期,游戏会让人像工作般厌倦,因为稀罕才受欢迎,因为少见的现象才博人喜爱。我抛开放荡的一切,将本来没打算还清的债务付清,大大的胜过许下的诺言,大大的超过原本的期待。如同将明亮的金属放在暗淡的底子上。我的自新在我的过错上闪耀,比毫无衬托的事物更加动人,更加吸引人的注视。我就要胡闹,将胡闹作为一种策略,在人们想象不到的时候洗手改过。”

他的父亲谋权篡位当上了国王,所以总是忧心忡忡,担心臣子造反,叛乱,多疑地看谁都不放心。波西是个史诗般地个人英雄,过度追求荣誉,热血冲动不冷静,为了理想热情地奔波,不是完美政治领袖地模板,讲究道德追求荣誉已经过时。在他高谈荣誉的时候。约翰 福斯塔夫则说“荣誉多少钱一斤?为国阵亡,死的光荣后,能亲身感受到那种荣誉吗?”约翰 福斯塔夫是个犬儒,非常现实。亨利五世上台前于贩夫走卒打成一片,上台后冷静,庄严,正经甩开了过去的一切,他一直在演戏,在父亲,兄弟,王公大臣,所有的竞争对手面前扮演者扶不上墙的烂泥,下作无聊无赖。跑进底层群众里一是了解他们的语言,让百姓觉得他可亲,可靠,拥戴他。二是了解以后他所掌控的管理的百姓是怎么样的生活,爱好,习性,哀愁。一个人如果从头到尾都是君子,大家没觉得怎样,如果是个无耻,无赖,总干坏事的纨裤子变成了君子,圣人,那就是传奇故事。他的改邪归正让人们觉得是穿透乌云的阳光,可喜,璀璨,明亮。他是个完美的政治领袖,冷静,冷漠,甚至冷酷,下属能用就用,无用就丢一边,做事都是看形势,讲究策略计谋。完美的间谍可以欺骗任何人,背叛任何爱,以至于到最后他已经忘了爱的是什么。

《柏林谍影》的史麦利没有好身手,也不帅气英挺,真正了不起的间谍特务不会帅到众人瞩目,而是尽可能的普通到被人无视,毫不起眼的隐藏消失在群众中。书中的他仿佛从未年轻过,不是到了退休的年纪就是处在半退休之中。他的下属对他很忠诚,他对组织也很忠诚,于是会以顾问的身份被请回来参加协助做一些事情。他穿的西装考究贵重,可总是衣不合体,太大了些,典型的学院书呆子气,他安静,温和,友善总是面带微笑,与人握手时,手很温暖,完全没有威胁感,不会觉得他是可以讨好你的热情地人。坐在他身边有一种放心感,会一不小心多说许多话,他会耐心地倾听,在关键的时候加一两句评语,恰到好处地引导你说出他想要知道地事情。他是个心思非常缜密地人,看起来干干净净,不喜欢做胀事,不愿意参加现场的行动,决定和会议,觉得那不合他的脾性,。他是可以冷冷的策划一个骨头都会长刺的计划的人,手上不留血腥。他就像一只蜥蜴,丢到任何环境和任何温度中,都会调节体温,调节血液的温度去完美的适应周边的环境。

史铁生“人与猪的自然差别是一个定数,人与人的心理差别是无穷大。人与人的交往多半肤浅,只有在比较肤浅的层面上是容易的,一旦走向复杂,人和人就是相互的迷宫。”

《小毛驴和我》若贝尔文学奖得主希梅内斯(西班牙),驴子的脾气很倔,叫倔脾气,驴子有些笨,称笨驴,又倔又笨驴子的性情不就像孩子一般吗。一开始是原野风光的牧歌,清澈的山泉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里面幻化着破碎的,金银的,清凉的宫殿。每天闪烁着不同光线的落日将远处的田野山庄染出奇幻的色彩。结局是沉默忧伤的挽歌,小毛驴普儿吃了野果中毒死了,它的鞍具放在了木马的身上,孩子们策骑木马喊着“快些跑,普儿,加把劲儿,普儿~”小毛驴不在了,孩子们还记得普儿是谁,还认识它的鞍具,还像以前它在的时候那般玩耍。孩子有一天终会长大,迟早要接受身边有人离开,也许是疼爱他的长辈,也许是一场意外带走身边的同学或朋友。看一些死亡所带来的悲伤故事,会让他变得成熟,有助于提前理解世事,知道死亡的必然发生,但我们能够温柔,哀怜地去拥抱它,人生自古谁无死的道理孩子迟早也要懂。他似公牛般庞大,如西瓜般红润,两百多斤的躯体站在铁匠门口将整个店都遮住了。说起话来像缺键的旧钢琴,有时候吐出的不是一个字,而是一团空气。一边咕哝,摇头晃脑,舞动双手,前后摇摆,该有的动作都有了,真是晚饭前愉快的演奏会。他嘴里一颗牙齿也不剩,几乎只吃面包屑,都是捏在手里揉一揉,把面包滚成小球,再往嘴里一送,就这样含一个钟头,在口中滚来滚去,一球吃完再接一球。他对小毛驴像孩子一样温和,看见一朵小花或一只小鸟,会忽然发笑,张开大嘴长笑不已,直到笑到流出眼泪为止,恢复平静后,喃喃地说道“我可怜地小女孩。”女孩躺在雪白的床单上,如同躺在死亡地河流中,不可避免的顺势而下,流向远方。

它来了,那只活泼可爱的黑色小东西,在灰色鸟巢里,那里从不受人打扰,可怜的燕子似乎似乎受了惊吓,搞错了时间,如同遇到日食惊慌失措地躲进鸡笼里地母鸡一般。今年的春天卖弄风情的太早,空气冷的好似要结冰,橙树林才冒出的花苞,还未绽放就已经冻到枯萎。燕子飞回来了,几乎听不到声音,没有了往年般的热闹,过去它们刚到的那天,会用力的寒暄,张望,用笛声的颤声吱吱喳喳吵个不停,告诉花儿在非洲的见闻,在海上的两次旅行。在海上用一边的翅膀做帆,在水上漂流,或站在船头的绳索上,说起异乡的落日,黎明,星夜。它们不知如何是好,不声不响无所适从的飞来飞去,好似路上被孩童踏乱的蚁阵,不敢在新街上排成直线飞上飞下,末尾还来个花式翻身,不敢飞进井里的巢,不敢做邮差状蹲在白色绝缘体旁边,路旁的电线被北风吹的嗡嗡作响。

《马利和我》小狗马力遇到一点儿小事就兴奋得像喝了三倍份得咖啡,想要用头撞墙,和坐不住得小朋友一个病。天气炎热,需要喝大量得水,它将头埋入水盆里浮潜,将头抬起时会用力甩头,将无数的水滴甩到墙上,地上,离开水盆时,嘴里会含着大口的水,一边走,谁会顺着嘴角流淌到地上,若是不管它,就会用毛巾和沙发擦嘴。喜欢喝马桶里的水,将盖子盖上,会用鼻子将马桶盖掀开。喜欢翻垃圾,垃圾桶不得不放在厨房的柜子上。喜欢很不文明的冲到客人的胯下闻味道,奔跑着全力扑倒在客人怀里,有舌头舔客人的脸,小时候因长得娇小,还比较可爱,可长大了这个动作就吓坏了所有的客人。送去训导学校,没多久训导员说“它太小,不好教导,先领回家吧。”把它开除了,它离开学校前,一抬腿,尿就直直的射了出来,差一点儿就射到训导员的身上了。长大一些,就送去了另一所学校,还是很糟糕,倒数第二名,才将它的毕业证书拿到手上,它一口咬住,撕烂吞了下去。它对孩子极温和,孩子抓它,咬他,它都一动不动,总是默默的趴在旁边陪着,邻居发生抢劫,大人去最劫匪,它英勇的守在受伤的女孩身边,不让任何人靠近她,伤害她。它老了,无法爬楼梯,只能趴在楼下望着楼梯呜呜哽咽,主人将床搬到了楼下陪它睡觉,它要死了,主人对他说“我说你是世上最糟糕的狗,你别相信,其实你是这世上最棒的狗。”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生命只有一次,人生的选择也只有一次,选择的对错,婚姻的好与坏无从比较,经验教训无从验证,一次的人生轻飘飘的“只有一次是不算数的。”通过塑造小说的人物可以看到某种人生的存在处境,某种人活着的可能性,是作家有限的人生中活不出来的一种人生,每个人只能活一次,可以借助小说活出不同的人生。一生追求轻盈乃至生活放浪,不愿被爱情捆绑,系在地上的托马斯以及后来使得他留在地上和她一生一世的女孩。她是个相反的人,特别沉重的人,从小到大在家中觉得被家人伤害,被捆绑,觉得自己生活庸俗,无法继续求学,所以不断提升自己,要读书,要听贝多芬,用某种方法使自己超越出凡俗庸常的人生,这是一种沉重感,追求要有一个人和她绑在一起,彼此忠诚坚守承若的活下去,她与托马斯一重一轻的对比,展现了不同的人在相同情景下生活的场景。托马斯的情人和情人的男友相处,相恋,中间充满了误会,看起来很有默契的喜欢同一件事,在同一处境中被同一件事感动。但其实因为他们背景不同,出身不同,性格不同,在种种以为是共同的东西下面理解是完全不同的。有一种作者写的每句话都很聪明,好笑,可笑,逗人乐,每句话都能摘出来成为另一篇文章的标题,整本小说就是标题党大全。像一个人利用文字在做杂耍,在高空的钢索上悬空表演各种高难度的技巧,做各种令人瞠目结舌的花样还在不断地问台下观众“怎么样,我厉害吧,跟头翻得还行吧,让人为他鼓掌,这是天桥卖艺,讨乐。而此书的作者是严肃认真地探讨由一个词,一个句,一个引喻,一个存在的境况所建立起的这个人物,以及这个人物人生中发生的所有事件的洞彻和了解。小说并非为了回答我们早就知道答案的问题。

《权力的游戏》假的历史中含有真实的部分,人物呈现复杂的性格,细节力求写实还原,假的情节拍出了真实的震撼效果,有人文感,历史感,人性感。

《暗店街》一位美国钢琴师在巴黎求生,他也曾经辉煌过,最后在酒店,夜店弹钢琴,下面人点唱,他弹琴的时候,客人们喝酒,聊天,嘻嘻哈哈无人在意他,失落到他年轻貌美的妻子在家和其它男人鬼混,看见他回来对他说“我还有朋友在,你过几个钟头再回来。“赤裸裸的给他戴绿帽子。一位很有名的时尚设计师总是疑神疑鬼打电话听到奇怪的声音,总觉得有人在跟踪他,监视他,大白天也要把厚绒窗帘紧紧地拉闭,怕外面的人看见他,跟踪他。一个没有人用的空号里听到许多人的对话说着暗语,仿佛去世的人在用这条不能使用的电话线在做彼此沟通,神秘交流。什么是记忆,他是真实的还是想象的呢,在各栋楼房的路口处,仍然回响着那些天天走过如今已经失去踪影的人的脚步声,他们所过之处仍有东西留下,越来越弱的声波如果用心还是能感受得到,这些声波穿过我的身体时而遥远,时而强烈,所有这些在空气中飘荡的回响凝固后变成了我。古怪的人所经之处只留下一团瞬间消散的水汽,某一天从虚无中突然显现后闪了几道光又回到虚无,他们不比永不凝结的蒸汽更有质感。有一种海滩人,一生中多在海滩或游泳池便度过,亲切地和避暑的,有钱人闲聊,出现在无数照片背景地一角,身穿游泳衣出现在快活的人群中,谁也没有在意他,谁也说不清他为何在这里,也无人注意他有一天从照片中消失,沙子只把我们的脚印保留几秒钟。

《弗兰肯斯坦》又名”科学怪人“西方的文化来源是希腊和希伯来的圣经传统,上帝创造了人类,亚当夏娃,他们犯了错误,被赶出了失乐园,这种创作是否是对的,这种怀疑根植在西方传统中,第一本科幻小说的副题是现代版的普罗米修斯意思是干了一件不该干的事,做了错误的创作,不该盲目的相信自己的理性,相信自己的创造力,在启蒙运动时代,相信好奇心是对的,对科学的探索是好的,理性的追求永远不会出错,法国大革命标榜自己自由平等博爱,是理性的,结果是血流成河,人从事的是可能是理性的,如数学,但促使他全身心的投入到这个领域的是欲望和热情。

很长时间我才发现困扰这个和睦家庭的原因之一是贫穷,他们非常贫穷,食物来自院子里的蔬菜和一头奶牛,冬天的奶牛几乎不产奶,因为主人几乎没有什么东西喂它,我相信他们经常挨饿尤其是那两个年轻人,好几次他们只把食物给老人,而他们自己却什么也没有吃,这种仁慈的品格深深的感动了我,我过去在夜里经常偷一点他们的东西吃,但我发现这样增加了他们的痛苦就不再那么做了,而是到附近的树林里找浆果,坚果,根茎来充饥,我还发现了可以帮助他们的方法,我见那个年轻人花很多时间打柴,我很快就学会了他使用大拆的工具,经常在夜里拿着他的工具打来够他们用好几天的柴火,,记得第一次这么做的时候,那个姑娘清晨打开门看见一大堆柴火堆在门口时惊讶极了,那个年轻人也和他一起惊讶的喊起来,我高兴得发现那天他没有去树林打柴,而是在家维修房子,在院子里耕种。文中的男人和女人是分类的,男人要光荣,要竞争,要比较,在追求事业的过程中可以完全不理会家人,甚至抛妻弃子,对别人的爱和友谊都不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优秀的,狼性的男人。女人与丈夫,父母,兄弟姐妹和睦相处,女人的有爱和同情通过家庭发散出去弥漫着整个社会,是社会的伤痕渐渐治愈,科学怪人追求人与人的连接,很人性化的想和大自然,小动物,其他人能建立友爱的关系,受到了挫折,给他挫折的男人世界最后也崩溃了,男人的野心和欲望最后毁了自己。

sm中的s就是来自法国的萨德侯爵,一名伟大的暗黑类色情文学作家。

三岛由纪夫的语言刚劲有力,句子简短生动,经常带着复杂的哲学思考,被誉为日本的海明威。。小说《金阁寺》的主人公口吃,使他对情感的表达总是慢人一步。大家看见了好笑的事情,大笑过后就会分享,一起谈论,评论,等他想要表诉出自己的想法时,那个刺激人感情的好笑的节点已经在时间中跑过去了,他欣赏一个人或喜欢某件事想要说出口时才发现那个人已经走了,那件事也过去了,口吃令他和这个世界产生了距离,有了隔膜,不完整的人生令他自卑。金阁寺是国宝文物,比起人来仿佛不朽,其实人看似易朽却是可以延续的,传宗接代将基因继续下去了,金阁寺仿佛永恒的面临池水,美美保持着坚固的金色的姿态,其实极脆弱,一把大火就能焚毁,再也无法复苏。三岛由纪夫认为世间最基础,最重要的存在莫过于肉身,疼痛会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世界是虚无的,不真实的,真正的存在是在自己的身体内的,内外打通才是最佳状态,这是一种自虐美学的感受,对最极端的美的盲目的信仰导致毁灭的结局是《金阁寺》的主旨也是三岛由纪夫的一生写照。

立于屋顶经历过常年风吹雨打的神秘的金铜凤凰,既没有报时也没有奋飞,一定忘了自己是只鸟,其它鸟都在空中飞翔,凤凰也应该展开明亮的羽翼,永远飞翔在时光的海洋中,时光的波浪不断击打着那对双翼,接着向后流逝,只因为在奋飞,保持着不动的姿态,怒目而视,高展羽翼,翻动羽尾,用金色的双腿稳稳站立就够了。金阁寺就像是在时光海洋里驶来的美丽的航船,美术史上所说的壁少而通风的建筑就是想象中的船的结构。以复杂的三层楼行船面临池水,将池水作为海洋的象征渡过了众多的夜晚,这样的航行无穷无尽,在白昼,这艘奇异的航船停泊下来,供俗众任意浏览,到了夜晚,借助周围的黑暗,鼓动起屋形的船帆,继续航行。

《坂本龙马》的作者司马辽太郎,非常推崇司马迁,认为《史记》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历史文学作品,立志要写好历史小说当然要仿效司马迁,很谦虚地认为自己离司马迁太过遥远,加了一个“辽”字表示辽远辽阔的意思,司马辽会被人误会为中国人,于是加了太郎比较日本的名字,他是日本最有名气 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他的畅销书记录到现在都还没有被打破。写历史小说的人通常都有一种英雄史观,会特别强调历史中有些人物是多么出色,仿佛整个历史都是为他搭建的一个舞台,似乎在等一位英雄人物出场做几个简单的决定,一下子改写了历史。

日本在幕府年代是闭关锁国和清朝差不多都是拒绝和外国人做生意,只有在山崎那个地方有限度的和荷兰人做生意,最早日本人学的西方人的学问叫兰学。坂本龙马是浪人,浪人就是指离开了自己的藩领,明治维新的“船中八策”就是他提出来的,避免了流血事件,改变了这个国家的命运,他也是日本第一个穿皮靴的人,第一个带着新婚妻子蜜月旅行的人,第一个提出日本国这个概念的人,跳出了藩的局限,把三百多家大大小小的藩属看成日本这个国家的而一份子,为未来还没有成立的日本国的大局来思考。历史是少数英雄缔造出来的,但这少数英雄的背后必须要有整个时代的推动,那么到了最后历史又是谁缔造的呢?

中古时代,人类的自我意识分成两个层面,对外界世界的意识和自我内省的心灵似乎都同时被一层薄纱笼罩,以至于自我意识显得在酣睡或半梦半醒的状态。这层薄纱是由宗教信仰,从小受的制式教育,灌输的浅薄的偏见和虚幻的妄想组成,隔着这层纱看外面的世界,世界和过往的历史被染上了神奇迷离的色彩,个人只能通过种族,民族,党派,组织,家庭等其它集体式的框架来理解,认同自我的存在。在意大利,这层薄纱被吹摇落地,他们最早以客观的眼光看待和处理国家及现实世界的事物,但同时在个人主观上的尊重也有强有力的发展。人成为具有精神意义的个人。

《神曲》是一趟从地狱到炼狱再到天堂的朝圣之旅,分地狱篇,炼狱篇,天堂篇,每一篇都有33章。在以前西方传统中,上古时代的诗人和先知是分不开的,通过诗歌艺术启灵上苍,和神界沟通,知道一些一般人不知道的事情,得到神的信息化为诗来启示人间。在地狱篇中,三个引导他中最重要的是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带着他见证过地狱中种种可怕的灾难,风暴,冰霜,火焰,然后带着他到达了炼狱,一般人都喜欢地狱篇,里面的想象可怕且具有戏剧性,一些网游都用这个当背景。诗人探讨了谁在地狱,谁在炼狱,谁在天堂,他将历史上的许多人物都写进书里,,也包括同时代的一些现象,历史事件,都加以评论,讨论着他们犯了什么罪,并将罪恶分门别类,贪吃,好色,背叛,欺诈,杀人,凌虐,等,将不同的罪行不同的罪人罚到不同层的地狱。在地狱篇中看见了雷声轰鸣,枯干的山脉,总算逃了出来,看见了蓝蓝的天空,丰茂的绿草,清澈的河水,这就是炼狱。最有趣的炼狱篇,炼狱是天主教认为有些人虽然犯罪但罪不至死,可以给他一个机会,在一个地方好好洗干净自己的罪孽,等待有一天能够上天堂,炼狱中的人罪行通常比较轻,他们在炼狱中经历了考验和磨难。炼狱很像人间,地狱和天堂都没有时间概念,处于永恒的状态,炼狱中有时间概念,人的生物钟在运转,地狱是没有时间,没有希望,永恒的受苦受罚,炼狱是有时间的,有解脱的希望,仿佛是人间城市的反照,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不是圣人,也不是大奸大恶之徒,我们经常犯些小错误,也有一些品性上的问题。天堂篇最难写,通常我们要写地狱,要画地狱,要拍地狱都不难,大部分都能想像人的痛苦的样子,什么事情让你痛苦,古代的人们也见过种种酷刑,将种种酷刑加起来大概就知道地狱的样子,可天堂不同,天堂没有人见过很难想象,天堂的人快乐幸福,而俗世间的幸福快乐是吃得好,穿得好,有美女,有美酒,但天堂不会是这样,这些是俗世肉体的快乐,应该拿掉才对,天堂如果没有人世肉体的欢愉那是什么?传说中的天堂是永恒的灵境至高的幸福,但丁最大的成就就是天堂篇,一种宏奇的想象力,想象出我们从没见过的东西,一种不可言喻的体验,一种超越时空之外的感受,然后将他转化为视觉形象,一层一层的铺写出来,牵涉了一些深奥的哲学,神学的探讨。

我们在一起时,他告诉我对每一件事的看法,于是我有了与他相同的看法,假如我的看法于他不一样,我会藏在心里不说出来,因为我知道他会不喜欢。他根据自己的品味为我打理了大大小小的的事情,于是我和他有了相同的品味,也许是我假装和他一样。

《尤利西斯》是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也是最难读懂的小。小说将男主角布卢布卢晦在都柏林1904年6月16日从早到晚18个小时发生的事,早上出门他就知道性感撩人的老婆茉莉约了情人在家私会通奸,明知这样还是出门了,整天想着这件事嫉妒成狂,在街上遇到了斯蒂芬一起聊天。这天是虚构的一天,在爱尔兰却被当成除了圣诞节,国庆日外最重要的日子,几乎所有的男人都穿着小说中那个时代的人的穿着方式,在街上把小说中所描绘的场景走一遍,最后大家接力朗诵《尤利西斯》,这是个全国性的盛典。乔伊斯写了都柏林的每一种行业,每一个阶层的人,屠夫,商人,酒吧里的所有人怎么生活,言语,行动,思考,吃喝,拉撒,睡觉,做梦,甚至连啤酒不小心洒在地上,流过地面时那种复杂的光影和泡沫构成的形状也写了出来,整个城市都浓缩在一天里。

艾略特<荒原>四月原本是万物生长,百花盛开,阳光和煦,春分轻柔,在诗集中四月却是一个被不断打击着,进行着,骚扰着的残忍的月份。五光十色的现代大都市,科技发达的现代世界在诗人的眼中一片荒原。对各种无次序,无意义,很荒谬的情况的总体呈现。我们的世界混乱,纷杂,多元,所以文字表达这个世界时,也会处于隐晦,间接,混乱的状态。诗歌是透过一种声音进入我们的内心,一种一口气缓不过来,连绵不断的声音的想象力直抵内心。

生活一天天循环往复,繁华亦是荒原,荒原并不是对现代世界的隐喻,也许还是人类存在的根本境况。

绝大多数的艺术作品,文学作品都会给人一个限定的条件,去约束,限制读者对他的解读。

《货币战争》的宋鸿兵提出了一个阴谋论,认为全世界的经济都被几家大的私有银行控制,但他提供的论据不足以支撑他的论点,外国记者访问他时,一些国际金融的基本常识,他都十问九不知。这本书之所以畅销一是百姓大多相信阴谋论,认为我们被阴谋集团包围,二是认为我们处在危险的状态,任何时刻都是危险的时刻,许多的人都在做对中国不利的事情。一些畅销书之所以畅销是因为代表和呈现了一种集体的意识形态。这本书是编著,所谓编著就是抄袭一些,翻译一些,拼凑一些,杜撰一些。从何处找来的材料,作者不负责任没有将来源处告知,这让读者无处查考来源,难辨真假。《货币战争》是来源于一部美国纪录片“金钱之王”的大纲。

《白银资本》世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许多地事情需要从整体去看。社会发展到极盛会出现问题,人口扩张,贫富悬殊,财富集中,泡沫爆了之后会进入下一个循环。一本书是否是好书不是因为它说的对就是好书,如果一本书从头到尾都是讲太阳从东方升起,这句话对极了,但这本书并不是好书,一本好书可能它的观点不一定是读者赞同的,但它能打开读者的眼界,让我们学会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世界。我们去理解和发现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的表现,不能只从这个国家入手,比如觉得近年来中国不行了,去追究过去的历史,深挖原因后,甚至将罪责怪到了孔子的头上。或者横向比较,为什么西方行,就追溯西方历史,觉得是基督文明,甚至是希腊褶学,科技,对我们有帮助的是了解同一时期,全世界发生了什么事情,甚至用更远的世界史的眼光看世界一千年甚至五千年相互往来,贸易交往发生的效果和变化。世界是个大舞台,我们在舞台上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每个角色对历史的影响微乎其微,个人有选择,有能力,领导有选择空间,政策的走向,经济方针的确定会产生影响,但所有个人,国家的选项都是由外在环境决定的,而外在环境是由更大的环球背景决定的。世界史不是每个国家,每个州独立发展的历史,而是将国家,洲整合在一起,串起来看的一种眼光的历史。国界,洲界不是天然形成的,疆域没有本质的区分条件,是一个虚浮的人为的概念,一个临时的浮动的可变化的东西。许多问题不要太拘泥,要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那种虽鸡犬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的原始的农村社会也许从来就没有存在过。

卡夫卡是位法学博士,在保险公司工作,四十多岁患肺结核去世,生前他不停的写作,写完后又对作品很不满意,会将他们烧掉,打入死牢,卡夫卡死后,他的朋友将他的未烧掉的作品印刷出来,从此他的作品大放异彩,引无数人拜读。文笔中性,冷酷,背离常规的幽默,呈现了一个无穷无尽一层层的科层体质,放在官场是典型的官僚机构。不同国家,不同年代,不同地区的人对《城堡》有不同的解读。主角K来到村庄,职位还没得到确认,工作还没有展开,城堡居然就给他指派了两位助手,这两位助手长得一模一样,总做一些古怪的事情,村庄里的人们彼此长得也很相似,K想见的卡拉姆经常来村庄喝酒,找情妇,找女人,,城堡里常有人来村庄满足性欲,村里的女人也以能够为他们提供性服务而感到骄傲和荣幸,许多人都见过克拉姆,可奇诡的是每个人口中描述的他都是不同的,胖的,瘦的,粗鲁野蛮,斯文高雅,甚至有人见过一次后,第二次居然就认不出了。天空总是昏暗黑沉,城堡总是被浓雾包围,毫无生气,早上从村庄出发才走了三四个小时,天就黑了,天降大雪,每次拔腿走路都是很艰难,寸步难行。K 为了能见到卡拉姆,想尽办法和他的一个情妇套近乎,拉关系,最后甚至和她结婚了,最后女人又抛弃了他,和他的助手同居了。村里有一家人,因为小妹拒绝了城堡来人的性要求,从此这家人被村人排斥,染上了厄运,家人为了陪罪,有人跑去城堡当信差,有的跑去城堡满足各种人员的性要求,城堡从未说过要惩罚这家人,也没有说过他们有问题,这家人自己认为完蛋了,村民,邻居也都认为这家人完蛋了,村里的人对城堡的人极其敬畏,不敢提官员的名字,K 想尽一切办法去接触,打交道见卡拉姆,被拒绝,被拖延,遇到了各种各样的疯狂的怪事,在这个荒谬荒诞的体制中,从一个外来者蜕变成了没有灵魂的大众缩影。

《十日谈》1348年,佛罗伦萨遭遇了非常严重的黑死病袭击之后,有七个女孩到教堂祷告商量怎么办,最后决定留在城里太危险,一起逃走,又觉得都是女孩子不安全,这是正好教堂又来了三位男子,是她们当中一些女孩的情人,大家一起带着佣人结伴出逃,来到荒郊野外,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每天被佣人伺候的她们欢乐度日,每人一天讲一个故事,说了十天,就有了一百个故事,有些故事古灵精怪,像段子一般,一个农夫听说修道院要请园丁,就装聋作哑去应聘,修女见他身体强壮,能干活,又是聋哑人不会生是非,很满意的请他当了园丁,大家都觉得和他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会出问题,他都无法说出去,修道院的十位修女都放心的和他发生了关系,最后连院长也和他上了床,他在床上累垮了,实在受不住了开口求饶了。一百个故事林林种种展现了人类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处境,探讨的不是人们的内心和性格,而是人类在不同的社会生活中如何互动的。《神曲》是献给一位女神,薄伽丘说他经历了爱情的困扰,失望,痛苦,是一群可爱的淑女们安慰了他,使他得到慰藉,所以他写了《十日谈》献给那群可爱的淑女。书中有大量诲淫诲盗,讽刺挖苦教会权威,修女们春心荡漾,其实是相当正面的歌颂了女性的情欲。一个有身份的女子嫁给了一个有身份的男子,丈夫满足不了她,于是她和城中貌美年轻的名流发生了关系,被丈夫揪着送到法庭。“我全心全意的爱着他,和他上过很多次床,我不否认,女人比男人高明,可以满足许多男人,丈夫每次对我提出要求,我都依他,没有一回不满足他,从来不曾拒绝,他的需求和欲望在我得身上得到了满足,而我还有更多可以供应的,难道把它丢掉喂狗吗,与其浪费和糟蹋掉,不如送给那位爱我多过爱他自己生命的绅士,这样不是更好。

《十日谈》原本有一个副标题”加雷斯王子“英国的亚瑟王和他圆桌骑士的故事中,加雷斯和兰斯洛是好朋友,兰斯洛骑士除了英俊潇洒外,更有名的是他上了亚瑟王的老婆,亚瑟王的老婆爱上了兰斯洛,加雷斯为了促成两人的好事,安排了他们见面促成了他们的幽会和初吻。从此以后”加雷斯王子“就成了一种暗示,促成情欲之事发生的触媒,是带着情欲概念的象征和符号。薄伽丘假设社会上的正常次序都不管用了,人就剩下了自然本能,歌颂了一个不受教会权威束缚的人本来的人性。所谓的文化艺术就是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里,去想象颠覆,实验我们所熟悉的一切次序。

道德错误,认知错误,逻辑错误,剧透应不属于这些范畴,伤害指肉体受到实质损伤或金钱遭到损失,剧透没有到上海的层次,算是行为不妥。什么可剧透什么不可剧透其实比较复杂,名著经典大家都知道结局,戏剧不但知道结局,甚至每句唱词都能背下来,但这些丝毫不影响大家阅读经典的,听戏的热情。因为结局不重要,大家在意的是精彩的过程。一些电视杂志会剧透接下来一个星期的连续剧的内容,许多人会买来先睹为快,丝毫不影响连续剧被追捧的热度。易受剧透影响的通常是一些类型小说,悬疑类,恐怖类,就算如此也有不少读者,也习惯先翻看结局,然后再细品过程。不少人习惯带着悬疑看电影,是因为不知道结局会令他们提前一段时间内产生紧张,亢奋的快感,而剧透无疑是破会了这种快乐,剧透是对他人这种快乐的冒犯。如果所有剧情都不能剧透,那作者自己剧透算是行为不妥吗?很难定义,新片不能剧透,那老片应该没问题,大家都知道剧情嘛,可对于年轻人来说没看过的老片也是新片,剧透也不妥了吗?剧透适应的时间点很难界定。巨头的妥与不妥分具体的人,事,时间,情景,很难一语概之。

老佛爷是德国人却是法国审美时尚的代表人物,比法国人还法国,梅兰芳是男人,演的花旦却是比女人还柔美,他们是站在外面的角度穿越到内部去深入认识,性别的差异,角色的定型,国家的文化,民族的典型是外罩,可以学习它并从内心模仿,越是外面的人要进来越是懂得文化,角色,性别,国家那些自己人都不曾在意的特点,掌握了那些特点,模仿的惟妙惟肖,文化是可以装出来的东西。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