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地挥一挥手

居美国华盛顿, 就职政府部门, 花甲年岁,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个人资料
华府采菊人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八十年代上海人家--温馨但挤成了“无间隙”

(2015-01-03 07:06:25) 下一个


有电视是电扇是八十年袋中期的标志,住房永远是上海的第一难题,从鸦片战争后开埠算起,直到现在, 上海的“房事”一直是最大的事。

分析一下这张照片, 一张床一张桌一把藤椅,床是卧室桌是餐厅藤椅则就权当客厅之功效了。
一家三口一张床,一张桌子可坐 八个人当然桌子底下还得有些凳子,藤椅则无客人是当家的坐,客人多了床边可坐凳子也可坐,从桌子上的一堆茶杯来看,很可能刚刚才来过一些不算少的客人,两个樟木证实这家人日子不错,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主人原来在江西插过队那儿的樟木箱便宜呀。

一家人挤一房间当然热闹,尤其小孩小的时候巴不得和爸爸妈妈挤一床上,对父母的影响你是懂的,所以这温馨是有代价的,说白了,这个温馨不是自己的选择啊,只有这么一个房间时我愿意的吗?

今人的对此的记忆,光记得这个温馨却忘记了其中的窘迫及无奈。
谁说很想回到那个日子的自个儿去说吧,住着几房几厅,会回去挤一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VA居民 回复 悄悄话 这房子70 年代在上海可不算小,我见的比这还要挤的,晚上搭铺,早上拆开,每天如此,还是觉得在上海有个窝都比别人强。上海人一直觉得比外地人高一等,有上海户口比现在有录卡还要神气。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