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地挥一挥手

居美国华盛顿, 就职政府部门, 花甲年岁,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个人资料
华府采菊人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上海三条街的辉煌往事--原载“中国记忆”--说说工人新村

(2013-06-30 16:14:49) 下一个

作者:张姚俊

  年逾花甲的长者应该对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那段“火红岁月”记忆犹新。自从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后,举国上下迅速掀起一股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也就是在那时,分处黄浦江上、下游的闵行、吴淞两大工业区及沪西的天山地区先后崛起三座新型工人住宅区,因其“成街成坊”的布局式样,上海人习称“闵行一条街”“张庙一条街”“天山一条街”。这三条“社会主义新型大街”是那个年代闻名全国的工人新村样板段,它们犹如三张亮丽的城市名片引得广大市民和来自五湖四海的嘉宾咸往一睹风采。
  如今的它们虽已回归平凡。但岁月抹不去它们昔日的辉煌,回瞻往事,上海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迸发出来那股火一般的热情,至今催人奋进。
  “闵行一条街”弹指现楼台
  1959年10月4日,当人们还沉浸在国庆佳节的欢乐之中时,一部记录上海各界群众欢庆建国十周年盛况的彩色纪录片在申城各大影院上映了。影片开始,伴随欢快的背景音乐响起,银幕上出现了一条宽阔的柏油马路。路旁绿树丛丛,繁花竞开,十余幢外形各异的楼房错落有致地分立于道路两侧,高低相映,宛若峰峦起伏。它们的外墙被抹上了淡紫色、杏黄色、浅赭红色、青莲色……淡雅明快的色调,在蓝天白云和金灿灿的阳光的映衬下,令人赏心悦目。时值国庆,一幅幅红色标语似瀑布般从楼顶泻下。远远看去,整条马路如同一块巨大的调色板一般,美轮美奂。这些楼房底层的临街一面是一字排开的百货店、理发店、粮油店、照相馆等,吃的、穿的、用的和各种生活服务项目一应俱全。镜头扫过,但见灿烂的笑容洋溢在每一位顾客和营业员的脸上。街头的小花园里,一群孩童正在草坪上嬉戏,天真烂漫的笑声回荡在花间枝头。一阵微风拂来,路边挺立着的香樟轻轻摇曳,仿佛拍着绿色的巴掌,迎接四方宾客。
  纪录片开头如此美妙的一幕每每让观众为之倾倒,啧啧称赞之余,大家不禁要问:“上海啥辰光有了嘎(这么)漂亮的马路?路名叫啥? ”它就是于1959年国庆节前刚刚建成的“闵行一条街”。
  1956年起,上海开始有计划地在市区的边缘地带和郊县辟建卫星城镇。那时闵行的定位是一座以电站设备工业为特色的卫星城镇。区域内的上海电机厂、上海重型机器厂、上海汽轮机厂等国有大型骨干企业都堪称行业里的“龙头老大”。这些企业的职工及家属大多居住在距离厂区不远的闵行老镇。随着工厂集聚效应的显现,到1958年底,老镇人口猛增至8万有余,镇上简陋的基础设施难堪重负。就在此时,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院长陈植突然接到一项重要任务:规划设计闵行一号路(今江川路)住宅区,为闵行卫星城的大中型企业职工解决住房困难和生活配套设施匮乏的问题。
  陈植这次决定另辟蹊径,以“一条街”布局形式替代旧有的“小区中心”模式。通俗地说,即沿一号路两侧建筑多层住宅群,并在临街住宅底层集中设置商业服务、文娱等公共设施。这一号路住宅区便是日后大名鼎鼎的“闵行一条街”。后来的“张庙一条街”“天山一条街”也沿用了同样的设计理念。
  这可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且市里要求陈植他们限期完成。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设计做得尽善尽美,设计院领导带着60多名技术人员干脆把办公室搬到了闵行。白天,他们拿着草图,下到工厂生产一线听取工人们的意见;晚上,他们挑灯夜战,绘制住宅图形,直至夜色深沉。一个多月后,沪上第一个成街成坊的完整设计方案终于新鲜出炉。 1959年3月,市建设委员会批准了“闵行一条街”规划建筑方案。
  将要离开闵行了,许多参与设计的工作人员恋恋不舍。望着沪闵路靠近黄浦江的那一大片沃土,想到自己亲笔描绘的蓝图即将化作一方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他们不禁心潮澎湃。
  是年4月3日,“闵行一条街”一期工程正式破土动工。 37幢四五层的楼房,7.29万平方米的总建筑面积,外加装饰装修,原计划于年底完工已属不易,但承建方上海第五建筑工程公司上上下下铆足了劲,提出要赶在9月底提前竣工,迎接建国十周年。 “他们能行吗? ”不少知情人纷纷投去怀疑的目光。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转眼间已至盛夏,可一号路两侧的11幢主体建筑还未结构封顶。于是,建设大军喊出“要与太阳比热度,要与火箭比速度”的豪言壮语,展开了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当时,工地上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有两支工作区域毗邻的泥工小队,他们的领头人分别叫顾进才和王康郎。为了相互激励以加快施工速度,两队人马搞起了砌墙比赛。某天,王康郎因连日劳顿而病倒。他虽躺在工棚里,但心中却一直挂念着工作进度。王康郎不时从床上挣扎起来,眺望不远处的工地。忽然,他发现自家小队落后了,比起顾进才小队砌的墙矮了半截。王康郎急了,他顾不得医生的叮嘱,拖着病体,步履蹒跚地来到施工现场。工友们见状,赶紧围拢过来。大家连劝带拽才把王康郎送回去休息。等众人返回后,惊奇地发现工地上来了个“新人”。原来,刚才那一幕恰巧被在隔壁工地忙碌的顾进才看得真真切切。他被王康郎的那股子拼劲给打动了,遂暗自决定向“对手”伸出援手。趁着大伙送王康郎回工棚的当口,他二话不说就帮着王康郎小队砌起墙来。正是在这种你追我赶、互帮互助氛围的激励下,全工区创造了“一天一层墙,二天一层楼”的 “闵行速度”。 9月20日,“闵行一条街”一期工程基本完竣。一条44米宽的康庄大道,连同两旁的住宅群及商业、绿化等配套设施仅仅用了几个月的工夫就奇迹般地拔地而起,尤其是沿街的11栋建筑才耗时78天即告落成。难怪一位法国友人在得知这一切后,连连惊呼:“在法国,这样短的时间,光是铺设自来水管也来不及啊! ”
  在这条宽度两倍于南京路的“闵行一条街”上,从早到晚,都可以观赏到一幅幅幸福祥和的生活画卷。清晨,随着上工汽笛的拉响,原先还很空旷的道路一下子汇聚起三五成群的工人,他们有说有笑,向东、向西,分散到各个工厂。傍晚是一天当中商店里最热闹的时候,下了班的工人在店堂里精心挑选着心仪的货品,享受着周到的服务。入夜时分,路上异常宁静,各家各户都亮着灯,灯光透过五颜六色的窗帘,映照出绚丽的色彩。偶然间,不知是谁家无线电里的悠扬乐声从窗口飘出,为恬静的夜晚平添了几分浪漫与温馨。
  1960年1月28日,适逢农历正月初一,新春佳节中的“闵行一条街”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这不,上海汽轮机厂的技师沈阿生特意把新居精心布置了一番。那是一套两居室、铺着木地板的住房,两间朝南的卧室宽敞明亮,由于是临马路的房子,站在阳台上就能俯瞰一条街的全貌。厨房和卫生间都是独用的,卫生间里的瓷质大浴缸、抽水马桶和洗脸盆被擦得锃光瓦亮,可见主人家对其的爱惜。这位在车床旁辛勤劳作了42个春秋的老工人,做梦也没想到能住上这么舒适的房子。过年了,他兴高采烈地把多年来荣获的大大小小的奖状都挂在墙上,还把两个多月前出席全国群英大会时获奖的 《毛泽东选集》摆放在家中最显眼的地方。一家七口刚吃过晚饭,忽听得街上人声鼎沸。沈师傅推窗朝外看去,此刻的一号路上早已人头攒动。为了庆祝“闵行一条街”的第一个春节,当地人特地把本应该在元宵节举行的“赛灯会”提前到初一。龙灯、蚌壳灯、狮子灯、“荡湖船”一路行进,一路舞动。尽情欢笑的人们俨然忘却了数九天气的寒意。
  “张庙一条街”望里层楼似画图
  1960年3月15日,天气晴朗。仲春的上海尽管还是春寒料峭,明媚的阳光却给城市增添了几许暖意。是日,国家副主席宋庆龄在副市长曹荻秋和市妇联副主席沈粹缜的陪同下,来到吴淞张庙路西新桥畔视察。刚下车,她就兴致盎然地参观起沿街的商店。宋庆龄先后走进瓷器店和皮具店,看着店内陈列着精致的搪瓷器皿和皮箱、皮鞋等,她高兴地说:“现在工人们需要这样的商品,说明他们的生活水平是大大提高了。 ”步出店门,抬头看见一条笔直的大道伸向远方。远处,高耸的烟囱与高炉星星点点;近旁,路边一幢幢涂着多种清新色彩的大楼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在成行的梧桐与花坛里苍翠的灌木烘托下,恍若置身画中,宋庆龄禁不住对身边的曹荻秋说道:“这里是个工业区,但是环境很美很安静,空气这样好,很像一个疗养区。 ”
  没错,宋庆龄夸赞的正是赫赫有名的“张庙一条街”。老上海人都知道,当年的“张庙一条街”就在吴淞工业区的边缘。一座西新桥将工业区与“一条街”分隔开来。桥东是上钢一厂、上海铁合金厂等大型冶金企业,桥西至爱辉路即是“张庙一条街”的所在。 1959年夏,西新桥一带还是乡郊野外。除了庄稼地,还有住在桥边的几十户人家。然而,变化就在这年的国庆节前开始了。先是拔除田里的农作物、平整土地,接着西新桥旁的住户也搬走了,数十间破屋被夷为平地。 “听说张庙路西边要盖工人新村了”,一时间,这个好消息不胫而走,传遍了整个吴淞工业区。工人们都翘首企盼着新房落成的那一天,可大伙并不知道未来的工人新村是啥模样,什么时候能建好。 “大概就是像曹杨新村那样的房子吧”,一些曾去曹杨新村参观过的人煞有介事地揣测道。
  这年的10月6日,上海第一建筑工程公司一〇二工区第六大队浩浩荡荡开进了张庙路(今长江西路)。别看这支队伍人数不很多,却充满雄心壮志。他们刚拿到设计图纸,便开始琢磨如何科学高效地开展施工。改写兄弟单位在“闵行一条街”创造的施工纪录成了他们奋斗的目标。可是,与“闵行一条街”施工期间遭遇高温季节截然相反,“张庙一条街”工程多半时间是在滴水成冰的严寒中进行。开工后不过一个多月,上海就进入了冬季。吴淞工业区临近长江口,凛冽的寒风呼啸而来,使那里的气温比市区更低。自然条件虽不给力,但建筑工人们依旧干劲冲天。这边,24个工人一天砌砖48000块,工效比过去提高了两倍还多;那边,36只的阳台粉刷任务只用了以往工时量的1/3就完成了。在屡破纪录的同时,建设者更是群策群力,解决了工程中遇到的诸多难题。
  吊装预制空心楼板就是其中之一。“张庙一条街”和“闵行一条街”上的楼房均采用混合结构,其楼板与楼梯使用的是混凝土预制构件,每块楼板的重量超过1000公斤。如果使用巨大的塔式起重机吊装当然轻而易举,可一两台起重机不够用,数量多了又在工地上施展不开。如何才能便捷地把这笨重的家伙吊起来呢?工地上的能工巧匠们遂琢磨出 “人字扒杆”“独立扒杆”等土法吊车,一分钟就可以吊装一块楼板!这正应了“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那句老话。
  每逢周末和假日,在热火朝天的工地上还时常闪动着青春的身影。来自虹口、杨浦和闸北的千余学生、社会青年纷纷利用业余时间前去义务劳动,有搬砖的,有推翻斗车的,还有运送黄沙石子的。虽说体力劳动并不轻松,但青年学子们依旧忙得不亦乐乎,因为在社会主义新型大街的建设中也有他们的一份功劳。
  当1960年1月的日历才翻过一半,长700米、宽50米的“张庙一条街”已经露出了“美丽的脸庞”。此时距离开工仅过去了95天,上海的城市建设速度又一次被刷新了。
  上钢一厂的铸钢工潘阿玉早就听闻张庙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月下旬的某一日,他实在按捺不住好奇的心情,约上几个工友一同前去工厂附近的“张庙一条街”看个究竟。
  穿过漆成湖绿色的西新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精致的街景公园。园内八角形的亭子、富有民族风格的花廊,足见设计者的独具匠心。沿街两列蜿蜒起伏的三至五层楼房自然是街上的主角。且不说外墙的色泽使人舒畅,单单是那阳台围栏上各式各样的镂空图案就格外夺目。张庙路上的巨龙百货商店、春光饭店等虽还都在布置门面,但从店名上看,它们的经营项目涵盖了吃穿用度各个方面。 “今后买东西不用再大老远赶到市区去了”,潘阿玉心里盘算着,越想越开心。看着看着,他忽然发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这条马路上怎么没有电线?一般而言,沿马路总会排满五线谱似的电灯线、电话线,唯独“张庙一条街”的上空干干净净,不见各种电线的踪影。原来,为确保景观效果,街上所有的电线都改走了地下管道。 “快看,那有匹马! ”一个工友喊道。 “哪来的马? ”潘阿玉将信将疑地顺着工友所指的方向瞧去。果然,一匹四蹄飞踏、口鼻喷张、头鬃飘逸的“骏马”昂首挺立在一座画廊的上方,好像立刻就要飞奔而去,简直活灵活现。日后,他才知道那匹“马”是用有机玻璃制成的。这一路走来,潘阿玉真好比“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被眼前的一切所震撼。
  其实,潘阿玉他们见到的还不是“张庙一条街”最美的景致。每年春暖花开之际才是此地最为楚楚动人之时,有道是“琉璃世界一尘无,望里层楼似画图。雨足郊原千顷碧,春深张庙万家苏”。
  在上海长大的40后、50后乃至60后,亦许还记得学生时代集体游览“张庙一条街”或“闵行一条街”的经历吧。的确,“张庙一条街”建成后,与“闵行一条街”南北遥相辉映,成为上海展示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重要窗口。据不完全统计,1960年至1980年代,仅“张庙一条街”就接待了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贵宾约10万人次。上海市档案馆还保存着当年外宾参观“张庙一条街”的珍贵影像。
  幸福不止是记忆
  1960年的“七一”对于天山路一带的居民来说,可谓“双喜临门”。在庆祝建党39周年的喜庆日子里,历时数月建设的“天山一条街”终于向市民展开臂膀。比起“闵行一条街”和“张庙一条街”,“天山一条街”虽然建成时间最晚,但距离市中心却是最近的。那一带汇集着天原化工厂、上海树脂厂等大型化工企业,亦是沪西最主要的工人聚居区之一。 1952年,天山路遵义路附近首建“二万户”工房(即天山一村)。此后,天山路南北相继建造了多个工人新村。在居住人口日渐增加的情况下,天山地区的综合商店、煤站、粮店加上菜场,却只有11家,购物难长期困扰着当地居民。
  于是乎,已在闵行和张庙成功实践的“一条街”模式再一次在天山路开花结果。1960年初,结合道路的改建和拓宽,天山路从遵义路至娄山关路段沿线新建了3万余平方米的住宅,临街住宅楼的底层开设有天山百货商店、新村食品商店、棉布商店、照相馆、理发店、洗染店、中西药房等18家国营商店。在总共6200平方米的营业面积里,可供挑选的商品达1.8万种,以琳琅满目来形容毫不为过。目睹着家门口的巨变,周围的居民不由得喜上眉梢,他们连连赞道:“上海的社会主义建设真是越看越令人高兴。 ”
  五十余载春秋,弹指一挥间,上海的城市面貌可谓日新月异,但人们总还是津津乐道于发生在这三条街上的那些往事,特别是当年曾到过那的,或是在那居住过的人都会有一份感怀、一段回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西门祝 回复 悄悄话 现在再去,沈园非复旧楼台矣。。。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