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有一个梦 第十五章

(2010-01-09 11:07:06) 下一个

儿子的出世给这个家庭增添了很多忙乱,好在有公公婆婆在,程莉才能够好好恢复身体。

大伟妈很能干,给程莉帮了大忙。老两口一辈子勤俭节约,连补过的袜子还带到美国继续穿。程莉要给他们买衣服,他们连连摆手,我们的衣服够穿就行了,你们把钱省下来给孩子买东西吧。

听大伟说他们大部分家具是捡来的,老两口开始不相信,真有这等好事?待了一段时间,亲手捡回家几样挺不错的东西,他们才叹服了。

于是,大伟爸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一大早起床,先到公寓附近溜达一圈,一来散步,二来看看有什么宝贝可捡。一段时间下来,收获倒真不小。光是给孙子玩的大大小小的玩具就摆了一圈,还有自行车、工具箱之类,甚至还有成包的衣服。

程莉一看到公公又拿着玩具进来,总是先用消毒纸把玩具彻底擦一遍,毕竟是给孩子玩的,怕别人用过的不卫生。

程莉渐渐地对公公捡东西有了意见。捡回来的衣服,公公洗都不洗就直接穿上,还兴高采烈地对婆婆说,“你看,多合身,就跟给我订做的似的。”又扭过头跟程莉说,“一点钱不用花,穿都穿不完。”

别的东西程莉还能接受,对于捡衣服她很有意见。“爸,衣服还是别捡了吧,毕竟是穿在身上的,您不嫌脏啊?”

“脏什么,你看人家都洗得干干净净的。这么新的衣服,能眼睁睁看着跟垃圾一起烧掉?多浪费呀!这些美国人哪!”

“可是看着干净不一定就没有细菌病毒呀。这公寓里住的也有黑人,说不定有艾滋病呢,您就不怕这衣服是病人穿过的?”

“瞧你说的!”大伟爸还有点不高兴,“哪儿就这么巧了。”

程莉说服不了公公,只好私下跟大伟诉苦,“你说说你爸吧,整天穿着捡来的衣服,他不怕染病我还怕宝宝染病呢。”

“我说他也不会听的,几十年养成的习惯,改不掉了。“大伟从小看惯了父母节省,他只有安慰程莉,”你就当没看见算了。“

程莉看到几次正面对抗毫无果效,就想了个软招。大伟爸又捡回来一包衣服放在那儿,程莉不动声色地提出去,扔在离家远一些的垃圾箱。可大伟爸下午出去溜达回来,那包衣服又出现在屋子里。后来大伟爸干脆把捡来的东西藏起来,不让儿媳看见。程莉都要晕过去了。

虽然公公婆婆在这儿,为自己解决了后顾之忧,帮了大忙,可是不同生活环境造成的习惯上的分歧也越来越明显,程莉经常苦恼不已。

刚开始的时候,婆婆坚持给孙子用布尿片,说既省钱孩子又舒服。她把大家的旧衣服撕成片片给孙子用,换下来的尿片也不辞劳苦地洗了晾在卫生间。

程莉很快就受不了了,布尿片一湿宝宝就哇哇大哭,睡觉都不踏实。卫生间浴帘的横杠上晾满了花花绿绿的尿片,每次洗澡拉浴帘都要先收半天尿片。

程莉果断地把布尿片全收起来,把买好的几大箱纸尿片摆在婆婆面前,告诉她以后改用纸尿片。婆婆不像公公那么固执,她虽然答应了程莉,可也连连摇头,“现在的年轻人哪!“

纸尿片是用上了,可婆婆总是尽量少用,一个尿片吸得满满的才给换下来。程莉每次下班回家第一件事总是给儿子换尿片,还得再三叮嘱,“妈,尿片要勤换的,你看宝宝的小屁屁红的,都要起湿疹了。“

程莉带公公婆婆去中国超市买菜,婆婆竟然在大门口人来人往的地方托着宝宝把尿。程莉又羞又恼,连忙把儿子抢过来穿好尿片,教育婆婆美国人是从不把孩子的小鸡鸡露在外面的,这样大庭广众之下把尿太不雅观。

婆婆还挺不高兴,“我又不是美国人,大伟从小就是这么把尿的。“

大伟的父母都是退休中学教师,一直很通情达理。以前在国内时程莉和他们一起住过两年,彼此相处还算融洽。公公婆婆是困难年代过来的,吃苦耐劳,干起体力活一点没有知识分子的架子。

分别几年以后再次相处,程莉和公公婆婆之间突然有了不少矛盾。程莉想,到底怪谁呢?是公公婆婆顽固不化,还是自己要求过高?

公公婆婆再怎么样,他们的本意都是好的,都是考虑自己和大伟在国外奋斗不易,想尽量帮自己省点。每次程莉觉得快受不了的时候,总是这样劝自己。

 

以前大伟程莉他们是从来想不起过中国新年的。这里一点春节的气氛都没有,只有唐人街那边好像有放炮舞狮的,可是他们从来也没去过。

现在父母来了就不同了。大伟爸特意提醒他们春节到了,全家要吃团圆饭的。大伟赶快打电话把小伟叫过来,妈妈和了面、拌了馅,全家围坐在一起包饺子。

爸爸询问小伟最近都在忙些什么,妈妈开始唠叨他老大不小了,得操心正事儿了。

程莉想了想,“是呀,小伟,你今年都27了,还没找到女朋友吗?”

“嗨,哪儿找得找呀?这儿中国人本来就少,好一点的又都已经结婚了,选择面太窄。”

“这儿找不着,那你也学别人,回国搬运一个呀。”程莉说。

大家沉默了几秒钟,大伟说,“对呀,这是个好办法,回国找!”

妈妈也点点头,“嗯,说的是。我这就打电话给你大姨,让她在国内先给你物色几个,你回去见面! 就这么定了!

热心的大姨陆陆续续发过来好几封电子邮件,传来20几个女孩的信息,包括照片。

爸爸、妈妈、大伟、程莉比小伟自己还上心,他们围在电脑屏幕前,对比照片和基本情况左挑右选,选中了6个女孩。小伟看了看这6个女孩的照片连连摇头,最后指着其中一个女孩,“嗯,这个长得还不错。”

“小伟,你怎么还是只看长相?长得好的女孩不一定就好,关键要看她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还有性格人品。”程莉忍不住又教育起他来。

妈妈插话了,“反正你回去把这6个女孩都见一见,选一个最好的。唉,你这事儿什么时候解决了,我和你爸这心就放肚里了。”

 

程莉休完了产假,恋恋不舍地回公司上班。9个小时见不到儿子,程莉每天一回到家就抱着儿子左亲右亲。

 

小伟在移民局办好旅行手续,飞回国相亲。回去之前爸妈反复叮嘱他不要草率,回来先商量再做决定。

一见前两个女孩,小伟马上就在心里否定了,相貌根本达不到他的要求。

第三个女孩叫孟迪,就是照片上最漂亮的那个。她比小伟小4岁,大学刚毕业,英语专业的。小伟一见面就被她吸引住了。苗条的身材,飘逸的长发,白皙的皮肤,很有明星气质。最吸引小伟的是她那双漂亮的眼睛,有种特殊的穿透力,好像能慑人心魄。

见面那天孟迪的父母都来了。他们对小伟上下打量,不停地提出各种问题。

“你在美国做什么工作?”

“电脑。”

“那是很热门的工作喽?”

“嗯,对。”

“那你收入大概有多少?”

“这个… …这个在美国算隐私了。”

“我们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确定女儿跟着你不会吃苦。”

“哦,那你们放心,我的工资不低,绝对是小康水平以上。”

“那就好。你有绿卡没有?”

“这个呀,暂时还没有。”

“啊,你没有绿卡呀?”

“哦,我是说暂时还没有,不过我随时可以让公司给办的。”小伟早已被孟迪迷住,为了赢得美人心,他只好硬着头皮说大话。

整个相亲过程,孟迪话很少,只用一双大眼睛望着小伟。小伟确信这是个单纯的女孩,是个可以成为自己妻子的女孩。

心里已经有了孟迪,后面3个女孩小伟纯粹是应付了事。

在余下的宝贵的10天时间里,小伟每天约孟迪出来见面,看电影、打保龄球、逛街、吃饭,还毫不犹豫地送给孟迪很多名牌。

小伟的表现赢得了孟迪的芳心,也赢得了未来岳父岳母的认同。在小伟临走的那天,孟迪去机场送他。小伟恋恋不舍地跟孟迪吻别,搂着她说,“亲爱的,等着我,我很快回来跟你结婚。”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